猜猜这首诗指什么生肖?

猜猜这首诗指什么生肖?,第1张

这首诗的答案是生肖龙。

第一句“龙游戏水春先知”中,“游戏水”是形容龙在春天里玩水,用“春先知”来形容龙对春天的感知。第二句“红叶片片牛羊欢”,描述的是秋天景色,而龙在十二生肖中与秋肖中的猴、鸡、狗都有关联,但最符合描述的是生肖龙。第三句“壹别鬓须生几缕”,描述的是人的头发和胡须,而龙作为神话中的生物,也有着长长的胡须和毛发,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答案是生肖龙。第四句“三山有路云为径”,描述的是山中有路,可以用云作为指引,这也可以看作是龙在山中的行走之路,因此答案为生肖龙。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答案是生肖龙。

1关于龙的诗句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

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龙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东方虬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2关于龙的故事和诗句

青石龙 -------------------------------------------------------------------------------- 岱山岛有一块岸礁,弯弯曲曲伸向大海,远远看去,活像一条石龙,当地渔民都叫它“石青龙”,据说这是被海龙王镇在这里的青龙的遗骸。

很久以前,青龙在东海龙宫里当侍卫将军,这位青龙将军对上有令则行,对下有求必应。有时还变作者渔翁,到岸上察看民情。

若是岛上田地龟裂,百姓受灾,便偷偷吸来东海水,化作雨露,解救民间乾旱之苦。因此,当地百姓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玉皇大帝下旨,要在东海水晶宫挑选一名得力将领到天庭任职。海龙王忍痛割爱,把自己最得意的青龙将军送上去。

青龙动身那天,海龙王一直送到海面,并对青龙说道: “我特地推选将军荣升,望你到了天庭后,不要忘了东海龙宫这个出生之地!”青龙再三拜谢而去。 青龙上天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灵霄宝殿的值殿将军。

头几年,青龙像在东海龙宫一样,对上下左右应付自如,日子倒也过得不错。后来,他认识了皇母娘娘身边的一位宫女白虎星,平时常有接触,天长日久,双方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一见面总是含情脉脉地眉来眼去。

但天庭法规森严,无法在一起倾诉衷情,日子一长,他俩越来越感到天庭的不自由。 有一天,青龙星和白虎星在后宫服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时,又一次见面了。

这一回,他俩见四下无人,便壮着胆搭了腔。两人真是情投意合,约定在王母娘娘寿筵之夜,众天神赴蟠桃盛会之际,一同私奔凡间,永结伴侣。

好不容易等到这天,他俩偷偷溜出西天瑶池,急匆匆奔到南天门。正在高兴之际,不料从灵霄殿传来阵阵钟鼓声,南天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四大金刚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玉皇大帝得知他俩双双思凡,偷偷私奔,气得胡须都翘起来,即令值日功曹将青龙、白虎押来审问。青龙星和白虎星情深意笃,到了这般光景,什么也不怕了,当着玉帝的面,直说出双方相爱,愿受天规惩罚,只求恩准他俩结为夫妇。

这下可更激怒了玉帝,当即传旨青龙星贬回东海,白虎星罚到凡间。两星永久分离,不得相会!青龙星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了东海龙宫。

原以为龙王待他不薄,回到东海以后想再托海龙王出面求情,寻回白虎星。想不到海龙王也是仗势欺人。

上次青龙上天宫,他笑脸相送,拼命奉承。这回青龙回东海,却一反常态,冷漠得很。

他高坐在水晶椅上,淡淡地对青龙说: “你这一回是违反天规被贬回来的,不能像过去那样受重用了。念你昔日的功劳,如今派你当一个推潮神,这算不上美差,但也不算亏待你吧!” 青龙拜谢了海龙王,默默地退出水晶宫,从此做起推潮神来。

一日推两潮,苦熬苦撑,没有出过半点差错。但他脱不开身,没法去寻找白虎星,只有苦苦地思念着她。

再说白虎星,被罚到凡间以后,在镇海一个官宦人家当了侍女。一次,镇海发了一场大水,房屋冲塌了,人畜淹死了,县城里是白茫茫一片水世界,许多??体顺着大水飘到了东海大洋。

这官家侍女也被淹得半死,随着洪水漂呀漂呀,最后被风浪刮到了岱山岛的一个沙滩上。不知过了多少辰光,白虎星醒了过来,见身边站着一个白发老者,一间才知是当地土地救了她。

白虎星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诉说了一遍,又求土地公公帮她打听青龙的下落。土地公公很同情他们,悄悄告诉她,青龙星自从被贬回东海,就在这一带作推潮神。

白虎星谢过土地公公,马上赶去相会。 一个群星灿烂的夜里,白虎星和青龙星这封患难情侣久别重逢了,他俩又高兴又伤心,互相倾吐了别后的苦恋之情。

谁知此事被海龙王派来监视青龙星的蟹精看到了,急忙去禀报了海龙王。海龙王一听发火了: “好呀!这青龙星、白虎星在天庭违反天条,到我龙宫又触犯官规,真是罪上加罪呀!” 当即傅下令去将白虎星镇在岱山岛西北面的一座山下,这座山后来叫“白虎山”;将青龙里镇在岱山岛东南面的一块礁石上,这座礁石后来就叫青龙岸礁。

青龙星和白虎星为了自由和爱情,受尽千辛万苦,最后又被海龙王压到山底下,永远成不了夫妇。可是,百姓根本不卖海龙王的账,反而更加怀念这封情深意笃的恋人。

岛上居民每逢大年三十夜,都要在家里的水缸、米缸、菜橱上贴上印有龙图的“青龙纸”,以示纪念 吹萧会龙女 韩湘子在八仙中是个风流俊俏的书生,他手中的神篇名为紫金萧,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据说,韩湘子这支神萧还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 有一年,韩湘子漫游名山大川,到东海之滨,听说东海有龙女,善于音律,精于歌舞,很想会她一会。

因此,他天天到海边去吹萧。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东海龙女出海春游的日子。

夜里,龙女听见海边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长萧声,听得惊呆了。 韩湘子的萧声扰乱了龙女的心,那声声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边走来,化作一条银鳗来会吹萧郎。

韩湘子一曲吹罢,大湖退去十里远。 这时,他发觉滩头上有一条误了潮的搁浅银鳗,正泪光莹莹地抬头望着他。

看她的神情似乎还陶醉在乐曲声中,韩湘子又好气又好笑说: “鳗儿呵鳗儿,难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奥妙?你若是个知音,请把我的情意传到水晶龙宫去吧!” 鳗儿听了,连连点头。 韩湘子十分惊异,出于好奇。

3关于龙的诗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黑潭龙唐白居易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儿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多少,林鼠山狐长醉饱。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龙移唐韩愈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龙唐李峤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贤人步,庭阙正晨趋。骊龙唐唐无名氏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堕泪在,何幸此相逢。龙潭唐应物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东南西北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猛将英灵那边寻,成都城外锦屏山。

山形连绵似营郭,峰绿平畴似挡风。

界桥初阵显神威,长坂坡边护幼主。

4关于龙的相关诗句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5关于龙的古诗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参考资料:

/culture/dragon/qiyuan/sh-1htm

“驾飞龙兮北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参考资料:

《湘君》

晴空万里出神龙,神龙一显曙光照

6关于龙的诗句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龙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东方虬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

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

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

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

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

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1关于龙的故事和诗句

青石龙 -------------------------------------------------------------------------------- 岱山岛有一块岸礁,弯弯曲曲伸向大海,远远看去,活像一条石龙,当地渔民都叫它“石青龙”,据说这是被海龙王镇在这里的青龙的遗骸。

很久以前,青龙在东海龙宫里当侍卫将军,这位青龙将军对上有令则行,对下有求必应。有时还变作者渔翁,到岸上察看民情。

若是岛上田地龟裂,百姓受灾,便偷偷吸来东海水,化作雨露,解救民间乾旱之苦。因此,当地百姓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玉皇大帝下旨,要在东海水晶宫挑选一名得力将领到天庭任职。海龙王忍痛割爱,把自己最得意的青龙将军送上去。

青龙动身那天,海龙王一直送到海面,并对青龙说道: “我特地推选将军荣升,望你到了天庭后,不要忘了东海龙宫这个出生之地!”青龙再三拜谢而去。 青龙上天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灵霄宝殿的值殿将军。

头几年,青龙像在东海龙宫一样,对上下左右应付自如,日子倒也过得不错。后来,他认识了皇母娘娘身边的一位宫女白虎星,平时常有接触,天长日久,双方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一见面总是含情脉脉地眉来眼去。

但天庭法规森严,无法在一起倾诉衷情,日子一长,他俩越来越感到天庭的不自由。 有一天,青龙星和白虎星在后宫服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时,又一次见面了。

这一回,他俩见四下无人,便壮着胆搭了腔。两人真是情投意合,约定在王母娘娘寿筵之夜,众天神赴蟠桃盛会之际,一同私奔凡间,永结伴侣。

好不容易等到这天,他俩偷偷溜出西天瑶池,急匆匆奔到南天门。正在高兴之际,不料从灵霄殿传来阵阵钟鼓声,南天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四大金刚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玉皇大帝得知他俩双双思凡,偷偷私奔,气得胡须都翘起来,即令值日功曹将青龙、白虎押来审问。青龙星和白虎星情深意笃,到了这般光景,什么也不怕了,当着玉帝的面,直说出双方相爱,愿受天规惩罚,只求恩准他俩结为夫妇。

这下可更激怒了玉帝,当即传旨青龙星贬回东海,白虎星罚到凡间。两星永久分离,不得相会!青龙星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了东海龙宫。

原以为龙王待他不薄,回到东海以后想再托海龙王出面求情,寻回白虎星。想不到海龙王也是仗势欺人。

上次青龙上天宫,他笑脸相送,拼命奉承。这回青龙回东海,却一反常态,冷漠得很。

他高坐在水晶椅上,淡淡地对青龙说: “你这一回是违反天规被贬回来的,不能像过去那样受重用了。念你昔日的功劳,如今派你当一个推潮神,这算不上美差,但也不算亏待你吧!” 青龙拜谢了海龙王,默默地退出水晶宫,从此做起推潮神来。

一日推两潮,苦熬苦撑,没有出过半点差错。但他脱不开身,没法去寻找白虎星,只有苦苦地思念着她。

再说白虎星,被罚到凡间以后,在镇海一个官宦人家当了侍女。一次,镇海发了一场大水,房屋冲塌了,人畜淹死了,县城里是白茫茫一片水世界,许多??体顺着大水飘到了东海大洋。

这官家侍女也被淹得半死,随着洪水漂呀漂呀,最后被风浪刮到了岱山岛的一个沙滩上。不知过了多少辰光,白虎星醒了过来,见身边站着一个白发老者,一间才知是当地土地救了她。

白虎星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诉说了一遍,又求土地公公帮她打听青龙的下落。土地公公很同情他们,悄悄告诉她,青龙星自从被贬回东海,就在这一带作推潮神。

白虎星谢过土地公公,马上赶去相会。 一个群星灿烂的夜里,白虎星和青龙星这封患难情侣久别重逢了,他俩又高兴又伤心,互相倾吐了别后的苦恋之情。

谁知此事被海龙王派来监视青龙星的蟹精看到了,急忙去禀报了海龙王。海龙王一听发火了: “好呀!这青龙星、白虎星在天庭违反天条,到我龙宫又触犯官规,真是罪上加罪呀!” 当即傅下令去将白虎星镇在岱山岛西北面的一座山下,这座山后来叫“白虎山”;将青龙里镇在岱山岛东南面的一块礁石上,这座礁石后来就叫青龙岸礁。

青龙星和白虎星为了自由和爱情,受尽千辛万苦,最后又被海龙王压到山底下,永远成不了夫妇。可是,百姓根本不卖海龙王的账,反而更加怀念这封情深意笃的恋人。

岛上居民每逢大年三十夜,都要在家里的水缸、米缸、菜橱上贴上印有龙图的“青龙纸”,以示纪念 吹萧会龙女 韩湘子在八仙中是个风流俊俏的书生,他手中的神篇名为紫金萧,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据说,韩湘子这支神萧还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 有一年,韩湘子漫游名山大川,到东海之滨,听说东海有龙女,善于音律,精于歌舞,很想会她一会。

因此,他天天到海边去吹萧。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东海龙女出海春游的日子。

夜里,龙女听见海边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长萧声,听得惊呆了。 韩湘子的萧声扰乱了龙女的心,那声声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边走来,化作一条银鳗来会吹萧郎。

韩湘子一曲吹罢,大湖退去十里远。 这时,他发觉滩头上有一条误了潮的搁浅银鳗,正泪光莹莹地抬头望着他。

看她的神情似乎还陶醉在乐曲声中,韩湘子又好气又好笑说: “鳗儿呵鳗儿,难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奥妙?你若是个知音,请把我的情意传到水晶龙宫去吧!” 鳗儿听了,连连点头。 韩湘子十分惊异,出于好奇。

2关于龙的故事和诗歌

故事:龙生九子:一说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鸱尾;一说赑屃,螭吻/鸱尾,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汉族的胡琴外,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 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相貌似豺,好腥杀。

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

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又称金猊、灵猊。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 将其安排为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赑屃,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

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狴犴,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又叫宪章。

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负屃,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龙生九子之一,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鸱吻也叫好望。

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其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另外还有说嘲风、囚牛、负屃并非九子,取而代之的则是: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

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蚣蝮,应为,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

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还有说螭、麒麟、犼、貔貅也是九子 螭,或螭首,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

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许多人配戴貔貅形的玉制品正因如此。(还有叶公好龙呀,等等……)诗歌: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3带龙字的诗句和故事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黑潭龙唐白居易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龙移唐韩愈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龙唐李峤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骊龙唐唐无名氏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龙潭唐应物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恶龙不斗地头蛇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

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托凤攀龙 〖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人中龙虎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攀龙附骥 〖解释〗攀:攀附;骥:好马。

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烹龙炮凤 〖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

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

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炮龙烹凤 〖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

同“炮凤烹龙”。炮凤烹龙 〖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

②指一种肴馔名。矫若游龙 〖解释〗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同“矫若惊龙”。画龙刻鹄 〖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

同“画虎刻鹄”。画龙不成反为狗 〖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虎踞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同“虎踞龙盘”。虎据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同“虎踞龙盘”。虎超龙骧 〖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变龙蒸 〖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笔底龙蛇 〖解释〗犹言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祖龙,指秦始皇。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

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真龙天子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真龙活现 形容逼真。

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云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

谓虚有其表。鱼跃龙门 同“鱼化龙”。

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鱼龙漫衍 见“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

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

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鱼龙曼羡 喻世事变幻。鱼龙变化 谓鱼变化为龙。

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一龙一猪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屠龙之伎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

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岁在龙虵 见“岁在龙蛇”。

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事火咒龙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神龙失埶 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神龙马壮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神龙见首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日角龙颜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龙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

4关于龙的故事 诗歌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5关于龙的故事和诗歌

故事:龙生九子:一说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鸱尾;一说赑屃,螭吻/鸱尾,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汉族的胡琴外,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 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相貌似豺,好腥杀。

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

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又称金猊、灵猊。

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 将其安排为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赑屃,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

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狴犴,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又叫宪章。

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负屃,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龙生九子之一,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鸱吻也叫好望。

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其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另外还有说嘲风、囚牛、负屃并非九子,取而代之的则是: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

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蚣蝮,应为,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

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还有说螭、麒麟、犼、貔貅也是九子 螭,或螭首,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

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许多人配戴貔貅形的玉制品正因如此。(还有叶公好龙呀,等等……)诗歌: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99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