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文房四宝有什么别称

在我国历史上,文房四宝有什么别称,第1张

文房四宝: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笔、墨、纸、砚在宋代已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有考古学上发现也可作证。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的南宋许峻墓中,就发现了整套“文房四宝”用品被随葬的现象。再如河北张家口辽代张文藻家族壁画墓的壁画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见最早将笔、墨、纸、砚同绘于一处的“文房四宝”图画。其中7号墓“童嬉图”壁画中(如图),有四童子藏于后面嬉戏的柜子,发掘者认为是食盒,但有研究者认为,应当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纸张、画轴、书札等。这幅画的墓主人张文藻卒于辽代咸雍十年(1074年),与苏易简、梅尧臣等人生活的年代甚为相近。这些无不说明,如果笔、墨、纸、砚不是经历时代的积淀,逐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实用基础,那么“文房四宝”一辞是不会在宋代终成专门用语的。

笔洗的读音是:bǐxǐ。

笔洗的拼音是:bǐxǐ。结构是:笔(上下结构)洗(左右结构)。注音是:ㄅ一ˇㄒ一ˇ。

笔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笔洗bǐxǐ。(1)供洗毛笔用的小盂。

二、引证解释

⒈用陶瓷、石头等制成的洗涮笔的器皿。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卖花者顾媪,持一旧磁器求售,似笔洗而_浅。”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书桌》:“笔洗说他分明是盛水的,怎么吃得惯臭辣的雪茄灰。”《花城》1980年第7期:“傅抱石用一只很大的陶器笔洗盛着从瓦缝里滴下的雨。”

三、国语词典

用陶瓷、石器、贝壳等制成以供清洗毛笔的器具。

四、网络解释

笔洗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关于笔洗的诗句

落笔洗空千古士落笔洗空千古士笔洗说他分明是盛水的

关于笔洗的成语

吹毛洗垢碧空如洗吐哺辍洗革面洗心囊匣如洗

关于笔洗的词语

洗劫一空吹毛洗垢碧空如洗洗濯磨淬洗垢求瘢涤垢洗瑕以水洗血洗手奉公洗肠涤胃洗心革面

关于笔洗的造句

1、在这个世界里,有专为儿童制作的学习文化用品,比如砚池,砚池旁有两个穿孔,专用于儿童插笔;又有趣味镇纸、笔洗、砚滴、笔舔等等。

2、其他小文玩,比如砚滴、压尺、香筒、笔筒、笔床、镇纸、水注、笔洗、水盂、臂搁等,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3、巴仲益也害怕老头万一真有个三长两短的,托着笔洗就要帮人家装起来,可偏偏好心不得好报。

4、老头儿如此说了,李墨白也不再推辞,便在老头儿的笔架上选了一只中锋鼠须湖笔,放在笔洗里泡上,等待笔毛泡开、泡软,同时也想了想要写的内容。

5、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其他文具还有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笔床、笔船、笔格、笔挂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笔洗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022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