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发源地都有哪些?

苗族的发源地都有哪些?,第1张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族

解析:

关于苗族的族源,曾有“九黎说”、“三苗说”、“南蛮说”、“贵州土著说”和“南来说”、“北来说”、“西来说”等观点,我们认为,马来人种之“南来说”、高加索人种之“北来说”以及雅利安人种之“西来说”都不太可能,即使是游移迁徙时有混杂,也只是“流”,而不是“源”,“南蛮说”和“贵州土著说”同样是“流”而不是“源”。苗族的族源当可追寻到“九黎”和“三苗”中的人们同体或部分先民。

远古时期,首先活跃在我国华北大平原的人类集团,是东西两大部落联盟集团,即东部的“九黎集团”和西部的“炎黄集团”。根据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传说,九黎集团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炎黄集团在陕西一带。后来,炎帝族人陕西中部沿渭水流域经黄河向东发展,碰到九黎族,战败而返;黄帝族从陕西北部的黄河上游经太行山向东到达河北的怀来县一带,同样为九黎族所阻,炎黄两族联合起来,才把九黎族打败,占据了中原地区。九黎部落或被融合,或移徙南下,形成中国大地上原始人类的氏族部落联盟的第二个层次,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又一个历史大演出。

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里说:“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这里谈的羌人、夷人、戎人、狄人、苗人、蛮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第121页)这个结论是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羌、夷、戎、苗、蛮人的前身为何?尔后又怎样发展的?“三苗”为“苗”之源,“三苗”以前呢?今之苗是否与古之苗有关呢?有的史书认定,苗族源于“南蛮集团”而非“九黎集团”;有的史书甚至认为,古无苗,炎黄之争或炎黄与九黎之争乃汉族内部之争耳,概与他族无涉。有的同志认为,蚩尤系个人之名,不是族名,不能当作苗族之源。……我按苗族秘史或“心史”所传,认为今之苗与古之九黎有关,也与蚩尤有关。

九黎之君是蚩尤,蚩尤是苗族的始祖之一。苗族民间就是这样传的,也有相当的文献资料佐证。

《国语·楚语下》说:“及少皞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九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昭注:“三苗,九黎之后”。“九黎,黎氏九人”。这是把九黎作氏族部落的人类群体记载的事实。《国语·周语》也说:“黎苗之王,……上不象天,下不仪地,中不和民,为不顺时,不共神祗而蔑弃五则。是人夷其宗庙,炎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下夷为民。”解云:“黎,九黎;苗,三苗也。少皞氏衰,九黎乱德,颛顼灭之;高辛氏衰,三苗又乱,尧诛之。”这也是把九黎作氏族部落的人类群体记载的事实。那么,九黎在什么地方活动?《辞源》说,九黎是“古代南方部落名”。徐旭生考证认为,九黎的属地“不能属于南方”。“只能属于东夷集团”。

徐旭生在其所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里,九黎的地域作过详细考察,结论是:“九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蚩尤为其酋长,所以他败死以后就葬在他那属地的东境。”(第52页)徐注说道:“九黎古多简称黎,或简称[](左边的‘阝’旁为后来所加,以指明它是一个地名),黎的地名起源颇古,但可分为两组:一、在今山西的黎城、潞城、长治、壶关各县境内。《尚书》西伯(周文王)所戡(胜或取的意思)的黎,春秋时为赤狄潞所灭,为晋所复立的黎,均在这一带。[1]二,在东方的有汉魏郡属的黎阳(今河南浚县境),东郡属的黎县(今山东郓城县西境)。《汉书·地理志》黎县下颜注引孟康说以为‘黎侯国,今黎阳’,臣瓒说‘黎阳在魏郡,非魏县’全祖望指明黎侯国在上党郡的壶关县,不在这两县境内,说得很对”,“我们觉得自郓城到浚县虽属跨越两省,可是相去并不太远。九黎氏历受压迫,避居山中,也是颇近情理的事。”(第52页)还有,“《盐铁论·结和篇》说:‘黄帝战涿鹿,杀两[]、蚩尤而为帝’,这是说涿鹿之战,黄帝的敌人,蚩尤之外还有两[]。”“两[]就是两皞,指太皞与少皞两氏族。涿鹿之战,三氏族与蚩尤在同一战线上作战,是证属于同一集团。”(第53页)据此,徐氏认定蚩尤属于东夷集团而非苗蛮集团。这个见解是很有意义的。只是说九黎与三苗无关,则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蚩尤身上。

《史记·五帝本记》说:“蚩最为暴,莫能伐”。又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元女战法》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与蚩尤的激烈战争,诸多史籍描述甚详,开始是蚩尤族部占上风,因为蚩尤所部的武器好。《太白阳经》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龙鱼河图》说蚩尤的部下都“铜头铁额”。《述异记》卷上说“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一轩辕斗。以角[]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又见北宋《乐书》)蚩尤的兵器和战斗力及其影响,从这些记述中可见其端。但后来,炎黄结成联盟,终于还是把武器好的蚩尤给打败了。“蚩尤殁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主万邦皆为弭服。”(《龙鱼河图》)可见,蚩尤之被尊为战神,决非偶然。

蚩尤怎么会是苗族的祖先之一呢?

首先,史籍如是说。

“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龙鱼河图》)

“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读,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杂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复商。故生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国语·楚语》)

“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伐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帝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

“王曰,若古有训蚩尤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尚书·吕刑》)马融注云:“蚩尤,少昊之末,九黎之君。”孔安国亦曰:“九黎之君,号蚩尤。”

既然是“三苗复九黎之德”,就说明三苗是九黎之遗民;既然蚩尤是九黎之君,就说明蚩尤曾是苗民之首领,或者是“九个”部落联盟的盟长。至于以蚩尤作“族名”犹如以黄帝作“族名”那样,无非是就其“代表性”而言之而已。

其次,苗族如是说。

贵州省黔东南流传有一首苗族史诗《榜香尤》,说香尤公是乡规民约(习惯法)的创始者,听到榜香尤的名字,人们都肃然起敬。《榜香尤》是黔东南苗族十二首大歌中的一首,流传深广。榜香尤制定的“习惯法”可否与蚩尤“作五虐之刑曰法”联系起来考察呢?

湖南湘西和贵州黔东北的苗族所祭的祖先名曰“培尤”,即尤公(在《苗经》和《姓氏歌》里则称先祖为“绞黎够尤”)。传说培尤勇敢善战,纪律严明。祭时,请舅家三男一女陪祭,打猪为牺牲。祭猪的三腿给舅家,一腿给巫师,余肉全部烹食。祭仪复杂而神秘,要作竹子编成山洞状,糊以纸,巫师坐“洞”旁敲竹筒,摇玲当,不能击鼓。祭者不准着汉装,不准讲汉语,不准把猪骨头或鬃毛遗弃地上,必须深埋深藏。据说,当年祖先培尤是战败而退入山洞林箐的,击鼓易被敌人察觉。其他“不准”也是避免被敌人发现。

四川南部和贵州北部和西部的苗族地区有蚩尤庙,并有苗族“祀之”,又:《太平御鉴》《皇览·冢墓记》上说:“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名为蚩尤旗。”[2]黔东南苗族在每年的阴历十月过年祭祖,可否同“民常十月祀”蚩尤联系起来研究呢!

苗族各个地方的语言有些差别,但都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竭诚敬祭,这决不是偶然的可有可无的作为,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黔东南称老祖宗叫榜香尤,湘西称培尤和“绞黎够尤”(九黎蚩尤),而川、黔、滇“西部方言”则直接称蚩尤,这位格蚩尤老是个能征惯战、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复次,民俗如是说。

湘西苗族巫师在“驱鬼”时,头反戴三角铁架(铁三脚),身倒披蓑衣,左手拿簸箕,肩挂布条,右手持师刀,口中念念有词:“啊哩!有堂归堂,有殿归殿,无堂无殿,四方分散!”湖南城步苗族在“驱魔”时,有一扮“枫神”者也是头反戴三角架(铁三角),身倒披蓑衣,脚穿钉鞋,手持木棒。《龙鱼河图》说过:“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从“铜头铁额”到“头戴铁三脚”,难道没有某种关系吗?

最有意思的是:黔中各地有一支苗族妇女的头饰状如牛角,谓“弯梳苗”,黔东南苗族姑娘以戴银角为美;……是不是与蚩尤的“头有角”、“铜头铁额”有关系呢?大家知道,人类是由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慢慢向前发展的,在妇女身上最能看到古风的遗迹和祭祖的印记。

《苗族史诗》里有“枫木篇”,对于枫木,苗族人民是顶礼膜拜的,认为枫树生蝴蝶,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从蛋中生出各种动物和人类始祖“央”,[3]枫树也与蚩尤有关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载:“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成弃其桎梏,是谓枫木。”《云籍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也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看来,枫木是蚩尤族的图腾之一,战败后被对手用族微作枷锁以示耻辱,极为可能。黔东南苗族对枫木的崇拜,这在国内恐怕是比较特殊的现象。

《国语·楚语》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匮于祀”。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篇里也说:“按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苗族之属于巫文化系统,从九黎、蚩尤一脉相承。

罗绕典在《黔南职方纪略》中说,苗族的“跳月”是古代蚩尤部落的遗风。据云南的马关、武定等地苗族的民间传说:远古时候,蚩尤率领所部抵抗黄帝族的东进,失败后退入深山密林,为召集散处四方的苗族群众,就在山上立一长村树干,系上红腰带,令男女青年绕“花杆”吹笙跳舞,部众闻讯赶来,重振旗鼓,继续与黄帝战斗,后来沿袭成了传统的节日,即“跳月”或“踩花山”。(详见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编印的《民间故事》第1集)

各地苗族还有一个相同的风俗:老人死后,要把灵魂送回祖先的发源地一“东方”去。[4]因路途遥远,要送银子给亡灵在途中买水喝。亡灵要跋山涉水,乘木筏竹排队渡过大江大湖,直到黄河入海口的东海之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得与祖先会合。有的要由巫师唱《焚巾曲》“引路”。

从以上史籍、传说和民俗资料,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苗族最早活动的地区是东部,是黄河下游的人们集团,与九黎和蚩尤的关系比较直接。

所论浅薄,错漏难免,请专家指教。

[1] 《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览》东郡作东平郡。按寿张自东汉即属东平。寿张在山东西部黄河北岸。县置1964年撤销,并入山东省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

[3] “央”,有书作姜央或构央的,均为人名,“构”是“公”之意。

[4] 《苗族古歌》(跋山涉水)纪苗族祖先“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

苗族人分布范围很广,美国加州也有,多数的民族原本都有自己的语言(可能也有文字),不过少数民族往往被多数民族同化,所以才会变成不说自己原本的语言。 苗族迁徙 远古时期,苗族居住阪泉地区,九黎部落首领蚩尤被黄帝与炎帝联合打败于涿鹿(今河北涿鹿)1 之后,大部分南移,聚居长江中下游2 ,形成三苗联盟。尧、舜、禹继续进攻,苗族被分解为“窜三苗于三危”、“放欢兜于崇山”、“有苗之民叛入南”,三大支系形成现在的三大方言。 “窜三苗于三危”3、4、7 后,继续往西迁。宋、元、明时期,陆续来到鸟蒙、鸟撤山区,一部分迁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二战后,一部分迁到英国,一部分迁到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阿根廷和法属圭来那。在中国境内,住贵州西部、四川西南、云南各地。 “放欢兜于崇山”3、5,战国时期系楚国的主体居民,东汉安居武陵。现在居住湖南湘西、湖北宣恩、四川秀山、酉阳、贵州铜仁、广西南丹、河池、都安等地。 “有苗之民叛入海”3、5、6、8 ,居“左洞庭、右澎蠡”的江淮地区。秦灭六国后,一部分人顺江而下,东渡日本。一部分人西迁,百妈带千人经丘陵、山地、平原、湖边,沿沅江来到通道、远口、黎平,越苗岭东头。西、方、柳三个宗族来到都柳江边南沙蒙定居。一部分人南迁广西三江、融水。一部分西迁到别对,一部分人北迁到九迁寨、七万寨。 qdnyj/hmong/Article_ClassClassID=1 (这是介绍苗族的网站,有很多相关资讯供您参考) 苗族(HMONG人)是一个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十几个国家跨国而居的少数族群,因其独特的历史源流、社会文化及其对所居国家的影响,而在族群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bj3sh/bbs/100299/messages/3105 Hmong 是苗族的一个支族,从十八世纪初起,为寻求居地而逐渐向南迁移,至今分布于越南,寮国与泰国北部。Hmong 又分为三个支系,以女性传统服饰的颜 分为 Mèo blancs(白)、Mèo bigarrés(花)及Mèo noirs(黑)。 Hmong 最常用的乐器为排笙,称为 qin(根据 hmong 语较新的书写方式则拼为 qeej),笙管为竹制,计有六支,排为两排,分别以左右手来演奏。其中一支管既短且粗,依指孔的开放吹奏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其他的竹管细长且弯曲,只奏一音。六管可吹七音,做无半音五声音阶。不同的乐器之间没有固定的标准音高(),因此两个以上的排笙一起演奏时,并不会取得一致的音响,再加上相当弹性的演奏速度,整体效果仿佛是所谓的「复音乐」polymusique,而不仅是单纯的「异音」hétérophonie 了。hmong 族人本身是如何在演奏时寻找一个依循的标准,是相当有趣,也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排笙演奏时,演奏者一定会跳着一种左右脚步交错跳踏而造成旋转效果的舞蹈。 hemiolapeifreefr/paris/0203 语言上,苗族分为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三大方言又各分为次方言和土语。由于长期分,苗语三大方言互不通话,大方言里的次方言也有很大差别。在一些苗族地区,由于道路阻隔形成的长期封闭,村寨之间的苗族人竟也各操一种土语,不能交流。 位于东部的湘西、鄂西苗族,自称“仡熊”(果雄),尊古代英勇无双、钢骨铁头的蚩尤为祖先;东南苗族,则自称“猛”或“蒙”,尊“姜央”为祖,传说枫树心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再生姜央。而“猛”或“蒙”,便是“树心”之意。而今,远徙于美国的苗族,则将其自称“hmong”译成一个美丽得如同诗一般的名字:梦。他们称自已为“梦族”。 地域的分隔纵然造成了苗族文化的差异性,但仍有一些不能遗弃的共同点,顽固地生长并标志著同一个血缘脉流。 苗人两千年来的迁徙跋涉,忠实地伴随着一件信物的东西,它传承在一代代苗族人的生命里,成为一种不朽的民族象征。它就是芦笙。当芦笙在后来的历史里成为南方百越民族普遍挚爱的乐器时,苗族人对于它仍然怀着一种独特的情愫。苗族老人说:很久以前,当祖先长途跋涉在陡峭的山岭与遮天蔽日的森林中时,这一队人马与下一队人马之间是用芦笙来传递讯息的;走在前面的人吹芦笙告诉后面的人有无野兽,有无险情,什么时候渡河,什么时候 ——那时芦笙会说话!老人们说。只可惜呀,现在的年青人听不懂哪!老人们又这样惋惜。 当漫长的迁徙有了一个终点的时候,苗族人在留下来作为家园的地方,再吹起芦笙时,这种竹制乐器便流露出了喜悦。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芦笙节,是最能让苗族人忘情的节日。民众性的芦笙R,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贵州黄平与凯里溪的芦笙会,曾有过几万人同跳芦笙舞的恢宏场面。苗人制作芦笙,手艺绝佳。小可以造盈尺长短,大可以造三、四米之高。土衣素裹、厚讷拙朴的苗族男子,不仅能端起冲天而矗的巨型芦笙,且边吹边跳。这一情景激动人心。据说,那叹为观止的大芦笙,堪称为世界上最宏大的乐器之一! 历史上苗族人饱尝苦难。但动荡多变并没有改变苗族人诚挚、慷慨的性情。古老的苗寨,为欢迎尊贵的客人而设置的“拦路酒”。进入一个村寨,少则有三五道“拦路酒”,多则有十二道。最后一道设于寨门口。一双牛角酒杯高悬寨门,寨老或银饰盛装的姑娘双手捧杯,唱歌敬酒。 苗族银饰,也堪称中国民族文化之一绝。苗家善制银器,能设计制造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饰物。苗家女子装,必然佩有银饰——头戴银簪、银梳、三五束银桐花、数朵垫头巾的银花牌、两朵银花鬓夹以及银耳环。此外,还须有银项圈、银手镯、银披肩、银戒指。种种银饰多达六十多种。一套完整的苗族银饰,需纯银四至五斤。女子行走间。银花颤动。有如风中游花,叮当作响,令人倾倒。银饰传统流布于所有苗族人中。既使在最僻远的地区,女子在出嫁时也能戴一套银饰。这种美丽而纯洁的形象,编结出她们在这个世间活着时最向往的梦。 今天,生活在美国加州的16万苗族人,同所有生命里镌刻着迁徙足迹的中国苗族人一样,认为自已的故乡在中国。自称为hmong的美国苗族人,在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并以渐渐成熟的姿态与美国社会交流时,依然坚韧地保存了苗族的语言、风俗和传统习惯。他们创办苗族语言的电视台,培养从事苗族文化事业的人才。这种顽强的民族意识,令人惊异,亦让人肃然起敬! 而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苗族人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是民族经济文化迅速进步、发展的一百年。一批工业企业在苗族聚居的湘西、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等地崛起;一个苗族文学体系也脱颖而出,昭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矗立于这座体系的一个高峰,其后,有伍略、潘俊龄、吴雪恼等人。 此外,这一个世纪里苗族人还获得了交通、通讯的大大改善,操不同方言的苗族之间交流大大增强。在历经了艰辛曲折的历史后,这个坚韧的民族开始强健、壮大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曾有过让文明史无言载录的过去,他们也将有让文明史浓墨重彩记录的未来! chiyou/page/whyz/mzxq2 苗族 (Hmong 孟族) 苗族发源自中国南部﹐又被称为何孟族﹐外表和语言都与中国人近似。该族又分为三支﹐即蓝苗(或黑苗)、白苗和花苗﹐其语言相同。喜身穿带有刺绣的围裙和有褶皱的裙子。苗人的土地实行休耕﹐过若干年就搬一次家。除农业外﹐苗人也从事畜牧业﹐饲养猪、牛、羊等﹐手工业有竹编、纺织、打铁等。苗族有其独特的求爱仪式﹐在仪式过程中年轻男女常份站两列。然后以绣求互相投掷﹐即所谓的 "丢包" 借此打破陌生的僵局、许多良绿也因此缔结。 苗族主要从事游耕﹐主要的作物是高地稻作、玉米、黄豆﹐从前他们种植鸦片﹐但自 禁止种植后﹐则不再种鸦片。苗族的妇女如其它各族妇女一样﹐工作比男人勤奋﹐兼顾内外家务﹐还要带小孩。幸好苗族妇女似乎很热爱工作﹐也不大计较男女等的问题。 webspt/tour/Pattern_Tour/pattern%20tour/chinese/

苗族,(越南语:Mèo/Hmông;泰语:แม้ว/ม้ง;Maew Mong),是华南及东南亚的一个庞大民族。它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为894万人(2000年),是中国大陆目前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 中国大陆的分布 苗族主要集中在贵州(48

1%),其次是湖南(21

49%)和云南(11

67%),但亦有分布于重庆(5

62%)、广西(5

18%)、湖北(2

4%)、四川(1

65%)、海南(0

69%)等省市内。 此外在泰国、寮国、越南等国也有分布。分布在各地的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些地方按其住地、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等。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东南亚的分布 苗族人亦是越南及寮国的原居民族。 在泰国北部地区,亦聚居了苗族人,根据2004年的人口统计,当地苗族人口约有12万人,是当地紧次于嘎良族的山区民族。他们约于18世纪至19世纪时自中国西南地区迁入泰北地区。现时老一辈的苗族人仍可以操云南话。缅甸北部亦有从中国移居的苗族人。 名称的议论 除了湘西的苗族自称为Xong以外,其他地方的苗人都自称为Hmong(牡、蒙、毛、果雄、带叟;ม้ง;Hmông )。他们指「苗族」(แม้ว;mεεo;Mẹo)并非他们自己的称呼,而其实是 对他们的蔑称,所以他们不喜欢被称为「苗族」。 大姓 这里所说的苗族姓氏主要是指清改土归流后的主要汉姓。 湘西除了吴、龙、麻、石、廖这几大姓,还有符、滕、陈、尹等不少杂姓。 黔东南苗族汉姓:李、杨、潘、王、雷; 广西融水苗族汉姓贾、韦、梁; 滇东北和川南苗族汉姓熊、陶、王、马、古; 滇东南和滇南苗族汉姓张、吴、李等均为大姓。 这些汉姓,都是随着与汉文化联系的加强,特别是通过清代改土归流,苗民「编户」、「入籍」,才改用和移植汉姓。 语言 苗族人的语言统称为苗语。他们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已经失传。基督新教传教士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东南亚传教时,亦有为他们发明文字,但流传区域只限于个别地区。现时在中国的苗族采用的文字是中国语言单位在1956年10月为中国的三大苗语方言发明的拼音文字,采用了26个基本的拉丁字母作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标示。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分支: 湘西方言 黔东方言 川黔滇方言 当中以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根据Ethnologue的纪录,可以分成19种不同的方言。苗语的三个分支其实与另外两个瑶语的分支被归入苗语支内,而苗语支与瑶语支合共组成苗瑶语族。 历史 根据各地所流传有关苗族历史的传说,他们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黄时代。李锦平亦引述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考证,指当时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民族比黄帝还更早踏入农耕社会生活。

  牛角,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和贵州省黔南 、黔东南等地最为盛行。

 牛角历史久远,其起源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曾有新石器时代所用的陶制角出土。陕西省华县井家堡出土的一支陶角,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其形与牛角相似,全长42厘米、吹口内径18厘米、喇叭口内径74厘米~76厘 米,管壁厚08厘米~1厘米。这支陶角虽吹口较细,但仍能吹出音响,音量还较大 。当牛角等兽角普遍使用之后,方有这种陶角的产生。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 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秦汉时期,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 还出现了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的角。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汉代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制作的角了。古代的角,先在少数民族中使用,与牧业、狩猎生活关系密切。东晋徐广《车服仪制》中有:“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 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吴越。”(引自《北堂书抄》)。《通典》也有:“角 ,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

 牛角多用天然生长的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常就地取材,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70厘米,将牛角尖端锯平,在锯口中心钻一细孔,与角的内腔相通,圆孔上端扩孔并呈钝角状, 与号嘴相似。有的还在角的上端装置一个竹或木制吹嘴。

 演奏时,角体较小者,双 手持角身吹奏;角体较大者,用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右手持角身吹奏。角无按音孔,也 无固定音高,依靠口形变化和气息控制,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高。小者音色高亢、尖锐;大 者音色浑厚、悠扬,可用于独奏或合奏。在湖南一些地区还流行有《玉皇甫》、《老君甫》 、《山羊过坳》等牛角曲调。吹奏时用锣鼓伴奏。

 桂北南丹和黔南荔波等地的瑶族人民,使用的大牛角最富有特色。瑶语称舟欧、勒力 ,直译为牛角,管体用一只特别长大的水牛角制作,锯掉角尖,钻一直径3厘米圆孔与角 内腔相通,以长30厘米的竹管或空心桐木管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圆孔中,角口处外接一截 长20厘米~30厘米、用棕毛和当地粘胶树的脂液粘缠制成的喇叭口,管体全长100厘米~120 厘米。吹 奏时,角用绳带挂肩,右手扶持角的腰部,左手持吹嘴木管,喇叭口朝向身后,吹气发音, 音色低沉、深厚,音量较洪大。为增加角的共鸣和使音色变化,常在角的弯腔处灌些清水并 放进三、四块拳头大的鹅卵石。适宜演奏徐缓悠长的曲调。每逢春节、传统节日、喜庆 丰收 等场合,瑶家人便欢聚一起吹奏助兴。除可独奏外,还常与铜鼓、瑶族大鼓、拉篥等乐器一起合奏。除瑶族外,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人民也使用这种大牛角。

 广西融江流域瑶族的牛角,也用天然水牛角制作,瑶语称姜,用于丧事哀乐吹奏;贵州 彝族牛角,彝语称孩过,用于喜庆、丧乐;湘、黔边界苗族牛角,发音悲壮,用于聚众 集会;布依族牛角,发音低沉,用作集合信号。在两广、海南和湖南的瑶、黎、土家等民族 中,还流传有用两节牛角套接而成的牛角号,短节套在长节上,全长约50厘米,可奏五声音 阶,音域g-g2。用于节日和丰收庆祝,也用于道教的道士做法事、巫师还愿等活动中。

 还有一种用黄牛角制作的小牛角,树皮卷制的吹嘴置于牛角细端。牧童常用于吹奏自娱。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牛角多只,其中有一支湖南苗族牛角, 用水牛角制作,全长54 厘米,吹嘴直径2厘米、孔径05厘米,外镶铜箍,角口呈椭圆形,长径10厘 米、短径6厘米,近吹嘴12厘米处管身刻有三条环形纹饰。此角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 大型画册中。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装的款式有“锅圈苗”、“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等称谓,按其居住地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按汉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称谓,无一而足。现代苗族支系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湘西黔东支系:该支系自称“果熊”,旧时称为“红苗”,以湘、黔、渝、鄂边区(即武陵地区)为分布中心。使用语言为苗语湘西方言,内分东部和西部两个土语。东部土语主要通行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及古丈部分乡镇,西部土语则通行于湘西凤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顺、龙山、麻阳、新晃,贵州松桃、铜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庆市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湖北宣恩、咸丰、来凤等县。现今除湘西、松桃、铜仁和秀山、彭水等县有部分仍保持本族语言和服饰外,其他县已基本汉化。该支系服饰为湘西型各式。

苗族--简介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

苗族--历史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

苗族--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

苗族--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

苗族--饮食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

苗族--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

苗族--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

苗族--宗教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祝,遇有暴风骤雨,要烧黄腊祭鬼;小孩生病,要拜献石头神;大人生病,要杀猪祭水井神,并取“灵水”治病;家有不幸,要“做牛鬼”,即“推牛还愿”,祈求神灵保佑。相信财神,并有“开财门祭”,祭瞬钉一方尺红布于门上,魔公呛咒,杀鸡献祭,以示求财。祖先崇拜在苗族中也很盛行,最大的祭祖节日是每年秋后的“西松”节;平时家人遇到认为不吉利的事,或做恶梦等,要杀鸡祭祖,并请魔公呛咒转达子孙对祖先神灵的祈求。部分苗族也信仰道教。祟奉观音、关帝、天王菩萨和盘瓢等神。有的苗族称巫师为“白马”,有的称为“昂”,有的称为“宛能”,昭通部分苗族称为“波摩”。“波摩”曾有用汉文书写、读士音的经书。近百年来,基督教、天主教传人云南苗族地区,并在昭通、楚雄、曲靖等地分别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演中分会(在富民)、基督教布道公会(在禄丰)、西南基督教联合会(在元谋)、西差会的内地会(在武定)以及石门坎教堂等教会组织,致使部分苗族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

苗族现有人口7398035 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历史悠久。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有的史学家曾认为,《尚书·吕刑》中“黄帝之时”以“蚩尤”为首的“苗民”部落以及《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三苗”,就是苗族的先民;也有人认为,苗族与《尚书·牧誓》中殷周时期的“髦”人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有一部分则认为苗族系出自传说中的“磐瓢”系统购部落。较多的学者主张,约在我国秦汉之际,苗族先民就已居住在今湘西等地的五溪地区,系史称“五溪蛮”或“武陵蛮”、“长沙蛮”的一部分。

苗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红苗”、“青苗”、“花苗”得寸进等。建国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不仅长盛不衷,而且十分丰富发达,可谓到了以服饰再现历史的地位,成为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人类学网站-全新版 wwwface21cnc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15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