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楚简佚诗《交交鸣乌》“岂弟君子,若玉若英”
这里的英 古同“瑛”,似玉的美石。
和乐平易的君子,像玉像瑛一样美好
就是所谓的君子如玉
在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于玉比德”的传统,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玉藻》)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
君子又如何“比德于玉”呢?(《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概是有关这个问题最全面的回答。
“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这段话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一共11个方面对玉的道德内涵作了分析,虽未免玄了些,但它代表了古人对于玉的认识和看法,强调了玉的可在外在的美,而在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并息息相关。
此外又有“五德”之说,也许是对上述认识的更为简要的概括。许慎(《说文解字》)中有:“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大意与《礼记》所载大同小异。
君子比德于玉,“玉”与“德”的关系密不可分,玉石也因此成为了中华文明中最美、最崇高的象征物与道德标准。玉德学说是政治仁德的象征,他是排斥玉神学唯心的、神秘的内涵的。“玉德”的核心内容是“玉”与“君子”的关系,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表现形式及重要侧面。
西周时,玉器逐渐发展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的论述,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信念理想和规范行为的法典制度。自春秋战国到秦汉,儒家对于进行了对玉的总结概括,将玉德学说系统化的提出,将爱玉之风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玉德学说玉中华民族共同成长,一路前行。
玉德这个概念于西周时期形成,而玉德学说则是于东周形成的,经春秋、战国、两汉的发展,最终传播至今。自管子始,孔子、荀子、刘向、许慎都对“玉德”做出了自己的诠释。而各个玉德学说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变化?

管仲“玉九德”
“礼”是周代社会的核心和基本特征。而周代装饰用玉的流行是周代玉文化的一大特点。装饰用玉已经不仅仅是王族权贵所专有。
由于政治上的“士”的崛起,以及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佩戴装饰用玉得到了流行,人们崇尚以玉来打扮自身,并佩带玉佩以显示德行和美好的仪态。
周代装饰用玉的盛行标志着玉器已正式走下“神坛”,人们通过佩玉来表达自己的风格特点。春秋战国之际,旧体制正在瓦解,礼乐崩坏,而百家争鸣,新的思潮不断涌动,社会的新生力量不断崛起,促进了玉器的进一步的发展繁荣和新的用玉理论的建立。
新的想法和思潮在社会征战动荡时期不断被酝酿发酵,新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代替了盛行已久的鬼神思想和天命思想,逐渐被人民所接受。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力量,并且提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开始将神权上天和人逐渐分开,在根本上削弱了神权统治下的宇宙观和政治观。
西周及以前,有着严格的用玉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及大夫依旧对玉格外重视,为了为显示身份和地位,他们膺越等级,纷纷使用佩戴不符合自己等级的玉器。正是由于这种膺越,促进了玉器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此时春秋齐国管子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对玉进行分析和理解:
管子认为玉之所以贵重,是体现在玉高尚的九种品德——仁、义、智、行、洁、勇、精、容、辞上。温和润泽,是为仁德;纹路清晰清雅,是为智慧;坚硬而不屈服,是为有义气;清正高洁但不伤害他人,是为品节;出淤泥而不染,是为廉洁;
可折而不可屈,是为勇敢;缺点与优点并显,是为诚信;华美的色泽与温润的质地相互渗透但互不侵犯,是为包容;敲击玉石,声音清远透彻,纯粹不杂乱,是为有条理。
管子此时所阐释的还仅仅只是以玉而言,将玉的九种美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列举出来,通过这些表象,来表达人们为什么喜爱珍视玉器。此时,管子还并没有将玉的美德和人的道德行为联系起来。

孔子“玉十一德”
自古以来人们都将玉视作天地的精华,对其格外推崇,因此,孔子选择了玉来作为他教化百姓、重建礼法的载体。孔子进行道德教化的方式是“比”,以玉比德、赋玉以德,将玉的天然属性通过“比”与人的品行节操联系起来,形成了其独特的玉德理论。孔子赋予玉的“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孔子提出了修身的纲领,要达成修身的目的,需要通过三种途径,即《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是指学习文化知识,而后人就能够写诗来明志,在政治论述上有所见地。
“立于礼”是指遵循礼法,遵守规范。孔子的思想之中,“礼”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其讲学游说的过程中,他一直将礼法谨记于心,并且时时对弟子们强调守礼重法的重要性。“成于乐”是指在高雅的兴趣和乐趣中得到熏陶,使心性平和,情操高尚,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音乐艺术的美丽繁盛可以打动人心,使人心境清明平和。“成于乐”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自身的修养达成,方能如孔子所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玉德也就起到了它教化众生的作用。
孔子的玉德理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从新石器时代始到夏、商、周三代止,人们用玉来祭拜鬼神天地,认为玉石神灵的化身和食物,其归根结底源自于原始时期对巫术和鬼神的崇拜信仰,此时正是所谓的“巫玉时代”。
孔子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的理论,将玉与人联系起来,使玉器有了人性的特征,使玉器对人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正面的约束。此时的玉,已经挣脱了“巫玉”的束缚,走下神坛,走向民间。

荀子“玉七德”
荀子承袭了孔子的理论,将玉概括出七德:玉温润而有光泽,就好比君子的仁德;质地细密而花纹有条理,就好比君子的智慧;坚强刚健,不屈服,好比君子的义气;自身有棱角而不割伤别的东西,清正廉洁,不伤人而肥己,就好比君子的德行;
坚韧不拔,即使折断也不屈服,好比君子的勇敢;瑕疵和美好共同显现,不互相遮掩,好比君子的情操精神;敲击它,发出的声音清远高雅,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然而这声音又能清脆的结束,就好比君子的言辞。
荀子的“七德”学说是在《礼记·聘义》中把玉的十一种道德节操的基础演变出来的,同时也是借用先贤孔子之口,概括出玉的其中道德情操,这七种品德并不是孤立的。
它在《荀子》三十二篇中都有所体现,说明它在荀子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的理论都紧密相连。 从本质上说,荀子继承了孔子的“中庸”和“中和”的思想,也体现了荀子“以玉观德”观是一种和谐审美思想。

刘向“玉之六美”
汉代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玉德”学说的继承完善和佩玉的等级制度上。汉代儒生发展了“以玉比德”的伦理道德观。西汉刘向的《说苑·杂言》记载:“玉有六美,君子贵之。”

许慎“玉五德”
到了东汉,儒生们更注重从玉的纹理、光泽、色彩、声音、质地等自然属性方面去比赋其与道德的联系,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总结出玉之“五德”,是对前人说法的发展和完善。
在各种石头中,内外皆美的才是玉,它具有五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就好像君子的仁德;玉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就好像君子的忠义之心;敲击玉石,会发出清脆悠远悦耳的声音,就表明玉可以给予人指挥;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就如图坚强且勇敢的人;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东汉许慎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玉之“五德”。许慎释玉时将玉之美与德并提,是对前代玉德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儒家提出玉德理论,用以指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使玉器具有了道德楷模的作用。 汉代以后,玉之装饰及审美等物性特征得以发展,“玉德”观念趋于淡化,“以玉比德”的伦理观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结语:
起初的玉德学说,被先秦哲学思想所影响,从审美和道德两个方面对玉进行评价。君子道德修养的标准被规定和确立,例如“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瑜不掩瑕,瑕不掩瑜”等等。
而到了西汉时期,玉有六美的言论被刘向所提出使“德”与“美”既有统一又有区别。统一,是使玉石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社会的人伦道德尺度相辅相成,并且逐渐形成一种符合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和审美标准。
区别,是那些描述玉石的形、质、声、色等“美”的元素不再只是全然依托于“德”的观念,而是具有了自身的实际价值。
自西汉时期开始,人们在史前因玉石自然属性形成分化认知的基础上,渐渐认识到玉石具有的自然美。这一重新认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各代的审 美观 念和艺术风格,例如唐宋时期的玉 器 就形成了对自然界植物、动物以及人 物写 实而又富于想象的艺术风 格。
对玉石自然美的认 知与创 造、对玉石自然品质的尊重,也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宋、元、明、清把玩、陈设艺术品中出现丰 富的题材、寓意和形制。
应该是:玉与君子比德焉。本句的意思是:君子的德操如同白玉般无暇。
玉与君子:
君子是指才德出众、爱国爱民、高尚正派的文人,并非确指帝王,他们的出身、成分和地位也不划一。这个社会知识群体在早于孔子生活的年代中,已经找到玉作为自己象征的物质,以标榜自己是德行高尚、文质彬彬的正人君子,所以孔夫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见《礼记‧聘礼》)。于是,君子必佩玉在身,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不遇凶丧之事不能将佩解下来。
文人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理应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也可以说君子与玉可以画一等号,君子就是玉,玉也就是君子。君子与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玉是德载体,也是君子的化身,故君子以玉比德。其中的真谛孔子讲得最为明确,他举《诗经》中的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来说明「故君子贵之也」(出处同上)。君子性情温顺纯粹、宽缓和柔,与良玉「温润而泽」之美相契合,受到君子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