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锁也叫“长命锁”“寄名锁”,前身是“长命缕”,流行全国各地区。呈古锁状,一般多用金银宝玉制,它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承载着人们希冀“锁”住健康,孩子平安长大。因此,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
唐代以前
——————————
战事频繁、灾荒不断
渴望平安健康的人们
将五色丝线编成索状饰物系于妇女和儿童
的手臂上祈愿安宁
称“长命缕”
唐代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记载:“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
明清以后
——————————
因“索”与“锁”
古音、古意近似
逐渐演变为“长命锁”
儿童专用佩饰
多为白银或玉石打造
意为锁住生命
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说《快心编》中就叙及这种饰物:有一个姓石的人家,四十岁时生得一子,夫妇俩“恐他难得长养”,特地将一块玉锁挂在儿子颈间,以后这块玉锁就一直佩在他身边,一直伴随到他长大成人。书中形容这块玉锁,被“琢得精巧绝伦,缕着双鱼戏水,暖润滑泽。”
过去,我们的古代社会,医疗条件没有那么好,我们的人呢,一生中会生很多孩子,十个八个都很正常,可是能活下来一半就不错了,死亡率是很高的。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就逐渐产生了心灵上的寄托物——“锁”。
“锁”字从字面上讲就是锁住了,不会出问题;所以小孩一出生往往大人给带上一个平安锁,所以“平安锁”也叫“长命锁”、“百家锁”。
平安锁寄托了对孩子的一种期望,尤其在古代那些生活比较艰苦、条件恶劣的日子里,我们在社会上生存不仅仅是给自然斗争,还要跟疾病各种困难去斗争,所以留下这种“平安锁"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寄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现在我们的家长依然保留着给孩子带平安锁的习俗,还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传统的文化有无尽的力量,它给我们很多暗示。我们生活中需要不停的去暗示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我们有一个怎么样的精神境界,我们怎么能在这个社会活的更好一些。我们活的更好不是去靠物质,而是去靠精神,只有精神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 ◆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