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因其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颇受爱玉人士欢迎,加之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市场上常见的石英岩玉产品以白色、米**的居多。
鸡骨白玉猪龙的白上有成片和点的原石绿色沁斑最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红山文化鸡骨白岫岩玉猪龙玉器多就地取材,使用那些质地细密、硬度稍低、色泽均匀的岫岩玉。玉器的造型以抽象为显著特征,具象的造型相对较少,与南方的良渚文化共同形成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玉器的两大主力支柱,其制作风格与制作手段,对商周玉器的发展方向产生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弥足珍贵。
楼主显然是用翡翠酸洗的理念,在衡量和田玉,事实上这两种玉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翡翠由晶体构成,和田玉由透闪石构成,和田玉要达到鸡骨白的效果,用强酸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形成难看的黄斑。所谓鸡骨白,都是用煅烧,烧白的。
但烧白之后,玉石会变得干涩,很除了白,质感全无,所以,还会抛光上蜡,人为的增强质感。
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处理方式,具体对玉石的破坏性,最好不要采用。
鸡骨白指玉器在土壤中受到沁蚀后失透而成的一种状态。肉眼观察,鸡骨白玉器不透光,表面有许多小如芝麻、大如豆瓣的晶点,但是,用手电强光贴在玉器边沿部位照射时,可见晶点呈红褐色,且透光。仿制的鸡骨白玉器,仅能处理表面,因此,在光线的照射下,依然能够透光,也不可能看到呈红褐色的晶点。
鸡骨白古玉基本是白色或青白色、**、微**。人们很少掌握红山玉器鸡骨白古沁真品的特征,所以,红山玉器鸡骨白仿品便成为走俏的仿古玉之一。许多古玉收藏家与古玉研究者都认为鸡骨白玉是最“吃不准”的。可见,研究红山玉器鸡骨白仿品的特征十分必要。
以前造鸡骨白玉,主要用锯末火,燃烧缓慢。玉石和矿石的性质相似,灰矿石经高温可烧成石灰和水泥,玉石经高温表面亦钙化,即灰化、氧化。玉质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玉色蜕变为白色,变得疏松。经过火烧而变得松软的玉表易于粗加工,易于凿疤,易于造坑,易于染色。纹饰简略、造型粗犷的红山玉器更易作伪,作伪者用当代的烤箱、烤炉、焗炉都能制造出酷似真品的鸡骨白仿品。
要识别它必须掌握其特征。红山玉器鸡骨白仿品有如下特征:
一、满身裂纹。裂纹是经过火烤、高温、干燥的结果。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玉器满身小裂纹。其玉质比较细润、坚密,而且火候温和,升温缓慢。此种火烧纹的特点是裂纹有方向感,呈绺状、横向断续波浪状、平行或斜向平行波曲状。这是因为在炉内成批加热的玉器,外部接触热源的玉器先受热,热量逐层向内部的玉器传导。仿品玉器上平行状态的裂纹体现了热量传导的渐进过程。另一种是玉器上有较大裂纹。其玉质坚密度稍差,因加火猛烈,加温迅速,温度极高,致使玉表开裂。宽长的人工火裂纹也呈现方向感,裂纹的方向基本趋于一致。
红山玉器鸡骨白真品上的自然沁纹的特征。1,自然沁纹,纤细,碎小,呈绒毛状,最细者宽度仅001~002毫米,只是头发直径的1/6至 1/3(经50倍放大镜测量)。2,沁纹与沁纹组成的网格块有的极为狭小。3,钙化层上或多或少都有曲折蜿蜒的沁纹,沁纹有根有苕梢,根粗梢细,似根须延展。辽宁牛河梁、河北围场、巴林左旗尖子山出土的3件鸡骨白猪龙玉器上都有这样的沁纹。4,白色皮壳上的沁纹之色,有的侵蚀很深、很重,而且纹理清晰。 5,所有红山玉器鸡骨白真品皮壳上的沁纹都不是裂沟,沁纹上都有自然浆体,自然弥合。即使有的粗裂纹上有裂碴脱落之处,但也有自然的弥合浆。
红山玉器鸡骨白真品皮壳上的沁纹状态说明,只有在自然包浆细腻的玉表上,才能形成如此细小的沁纹,说明浸蚀的过程和缓、漫长,这与人为速成鸡骨白仿品上宽深巨大的裂纹或色纹相差甚远。
二、人造鸡骨白皮壳上的个别裂纹或个别部位染色,以近似古沁的状态掩饰缺憾。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玉器被人们发现与使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根据实物考证: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器。建国后,由于田野考古事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发掘,河南、湖北、陕西、山东、浙江、安徽等地连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石器物,除刀、铲、斧、锛、凿等半石半玉的生产工具之外、还出土了不少玉饰品,如江苏南京北阴阳营;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大汶口;安徽凌家滩、黄家堰等遗址出土玉璜、、环、管、珠、瑗等玉饰品,可谓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无论从玉材、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看,都是相当精美绝伦的。在这些遗址中也出土过不少鸡骨白玉器。所谓鸡骨白玉器,顾名思义,是指玉器已钙化变成鸡骨头一样呈白色。有关鸡骨白玉器的形成原因,其说法不一:有说古玉器埋在地下,年代久远,经受地压、地热、地气、地湿等作用,一般都有钙化或氧化现象,表面出现一层或薄或厚、或白或黄的皮壳,故称之为“鸡骨白”或“鱼肚白”;有的说古玉?埋在地下,与墓坑中有机陪葬品有关,由于这些有机物腐烂时放出的热量,玉器长期处于微热之中,致使钙化发白、发黄;还有的说玉器埋在地下,受到古尸水的腐蚀而逐渐形成。总之,以上这些观点,均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概括起来,万变不离其宗,正如我国著名玉器研究专家杨伯达先生所提出的“鸡骨白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受氢氟酸使然”。
为了进一步认识新石器时代的鸡骨白玉器,特拣选几件,作一简要介绍,根据笔者长期从事基层文博工作及参加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体会,特作一点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从数件出土的鸡骨白玉器来看,它们均由于长期埋在地下、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而形成的钙化现象,因为它们的特征较为明显: 一、无论钙化到何种地步、仍保持有一种玉质的可见性,其质地的硬度大打折扣,仍保存有原始生长的纹理感觉。 二、不透明。 除此总的感觉,在这些鸡骨白玉器身上还有存在有一种自然美、原始美、神韵美,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可忽视。也是仿者难做得到的。 仿制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用火烧烤法。颜色发白,仿成后有“灰石灰古”的感觉,而且上面出现有火烧的的裂纹,而真的鸡骨白没有。 二、用铁屑搅拌,后用热醋淬之,再加热,埋在地下,数月取出,呈现出桂皮纹。 三、用现代电器制作法。用电焊、微波炉等器具来烘烤作伪。 总而言之,鸡骨白玉器的作伪方法,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仔细认真分析对比、抓住真品与仿品的各自特征,那就不会容易上当受骗了。
鸡骨白按形成分初期和全白,对于初期的形成目前有探讨,有人认为是地温的热度使玉受热,必须处在干燥的环境中,要历经大约1千8百年以上,才有机会出现,由于受地域降水的不同,有南土北土之分,南方湿润,墓穴容易漏水,就不容易出鸡骨白,对墓穴的干燥要求比较高,长期的受低温的影响,玉质的内部开始出现变化,温度的不同,内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温度高,内部容易出现冻白现象,有鱼脑冻,鱼肚白等等现象出现,温度的高低出现的白应该是不同的,如果再高,就能形成全白。这个低温的好处就使玉质的变化很慢,最后玉质内部形成大小不等圆球状颗粒,没有结冻白,这种圆球状与表面的切触部分就散开形成了白色,时间的不同,受热越长,越加剧白化,最后直至全白,同一块玉在一个墓穴中所受的热是不同的,温度的不同出现的冻白也不一样,有的玉边框最容易钙化,玉的边框白,专家推测是跟墓坑中的有机
陪葬品有关,是墓坑中的有机物腐烂时放出热量,使墓室长期处在微热中,玉器与地面接触,地面的温度低于墓室中的温度,所以会形成边框发白的现象;与鸡骨白的受地温变白也不同。还有的因为进水,有浸在水中,水是热的,在水中的却变白了,还有的因为受尸水的腐蚀变白的,最后在时间的长河中都走向整体的全白和钙化。有鸡骨白的玉器,出土后,只要沾水,凉干就能吐白。
还有种玉器的钙化,先干坑,逢漏水受潮湿,玉器自己吐白,吐出的石灰质腐蚀自己,形成大小不等的花斑白,由于吐白的时间长短形成的钙化斑深浅也不同!形状跟出白形成的覆盖物有关,在祛除覆盖物时能见到化斑白。 在鉴定汉代古玉时,一般少见出现全白玉器,都只是初期阶段,所以如果用放大镜看玉质内部有没有形成大小不等的原球和冻白,这是仿不出来的东西,除非用真老料加工,这点再从工上去分辨是不难的,所以真鸡骨白是仿不出来的,是玉器鉴定的一个标准!吐白出现的钙化斑其实也是仿不出来的,看自然不自然,深浅不一。
顺便提到的是如果用火烧时间久了也能烧白出来,火的控制能烧出没有裂纹的玉白来,两种是不一样的白,烧完了再上光,包浆就出现了,还有就是腐蚀法,是把做好的玉吊在有氨水等腐蚀液体的容器中,酸性气体腐蚀法,也会有白,不过气味难闻,再扔粪坑中泡它一阵,气味就没有了,变成臭味,与真古玉的楠木香夹杂土香是不同的,再上光,就是所谓的古玉了!
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 良渚文化玉器为透闪石,其硬度达摩氏4——6度的玉器,可谓“难施锥刃者”。在远古时代,高碳的合金工具尚未出现,当时是如何加工雕刻的呢?这疑问引起了考古学界极大的兴趣。有的学者认为,良渚玉器上的纹饰是用鲨鱼牙齿雕刻的。有的学者估计是用玛瑙、水晶石等打制成雕刻玉石的工具。日本考古学者则认为在玉石上可以自如地刻画线条的工具应是钻石。可是单用徒手直接刻画良渚玉器雕刻的工艺,却难以毕现远古时代玉器雕刻的纹饰精美和细微繁褥的程度。 良渚玉器的雕刻可以看到三种不同方式的工艺。第一为直接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即把玉坯直接经“软玉法”处理,使玉坯表面软化,然后刻画纹饰。第二种为全遮盖式,即雕刻前先把玉器表面用保护层遮盖起来,雕刻图案后再经“软玉法”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取出清洗,把线槽内白色软化玉清除掉,即成有软化图案的线条。第三种是半遮盖式,这是一种减地法浅浮雕,在良渚后期玉器中有出现。玉器纹饰中阴线部位有笔画抖手小弯曲痕迹,一看就像画上去的,这是运用保护层遮盖“软玉法”所致,各槽沟深度基本一样深浅,纹饰下面平整得很,就好像现代机器制作出来似的。 以上三种工艺方法也可交替使用,使所琢玉器不但不带软化层的白色,且能保持玉质本身晶莹剔透,可以说采用软玉技术的刻玉技法的发明,成就了良渚玉器时代的辉煌。
编辑本段良渚玉器工痕特征
良渚玉器大多采用管钻打孔,平面用磋磨,而装饰用线则使用硬物刮刻而成,阴线较细,沟底有划痕。其特征明显。 1;薄片玉璧有线切割很,呈直线,弧线不同,有的很明显,有的经过二次修磨不易发现,。 2;有的玉器对钻留有台痕和断续旋痕,有的留下纵向搜拉痕。 3;阴线刻,其细密匀称的装饰射线,弧线,云线,横竖直线,虽然轻浅细密,其接续痕很明显。在今天也是难制作的。 4;圆环型眼圈,是用管钻旋磨成的,凹槽深而底部圆润,除偶然错位重叠外,基本是正圆。砣碾阴线大多用于大琮和肖型玉器。 5;良渚玉器经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是浮雕看起来有两三层之多,最后再加以阴线纹,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6;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器出现玻璃光但比战汉玻璃光稍柔稍软。
编辑本段良渚玉器鉴定述要
一、 良渚古玉的仿制品,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明清以降,仿古之风尤盛,但对于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很模糊,因而仿制品无论造型、纹饰,还是制作工艺,都缺乏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征,破绽明显,不难甄别。 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江苏草鞋山、张棱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先后发掘,不仅扭转了对良渚玉器制作年代的认识,而且在海内外掀起了至今未衰的良渚玉器研究和收藏热潮。最近十多年来,大量的良渚玉器流入海内外收藏家之手,其中不乏精品,这是一些不法分子盗掘走私的结果。但是,流散海内外的良渚玉器更多地是新近仿制的赝品。实际上,由于高利所趋,早在十多年前,江浙地区就已经出现仿制良渚玉器的私人作坊。近两年来,随着仿制品的热销,私人作坊的发展也极迅速。到去年底,光余杭瓶窑镇一带,领有营业执照的各类玉雕作坊已不下三十家。在去年春季的旺销高潮中,不少作坊日夜开工,情形宛如服装加工厂赶制订货。赶制出来的玉器,大部分销往香港、日本等地的。所以海内外个人收藏家手中的良渚玉器大多存在着良莠不齐,真赝皆备的情况。 不过,瓶窑镇一带仿制良渚古玉的作坊虽多,但大多属滥竽充数,仿制的玉器粗糙,不值一提。真正能仿古以假乱真、混人耳目的,也仅两三家而已。笔者曾参观过一些私人玉雕作坊的制玉过程,大概与原始时代没有大的区别,但选用的质料,琢玉的工具和制玉的工艺却古今差异甚大,这就给我们辨别真伪提供了条件。 良渚古玉所用的质料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另外还有萤石、叶腊石、石髓、绿松石等美石。软玉系列的质料,依其纤维结构的差异,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似新疆和阗玉中“仔玉”与“山料”的差别。一类是未受沁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的料,这种玉料当时多用于制作琮、钺、三叉形饰、冠状饰等玉器。另一类为未受沁为不透明的暗绿色,沁后五色斑驳,肉眼常可见绢云母状交杂的纤维结构,这种玉料在良渚早期就已经被采用,主要用于制作面积较大的玉璧,个别也制作成玉琮,但制作的玉琮工艺粗率,从墓葬中出土位置看,其礼仪上的地位明显逊于采用第一种玉料制作高节琮。到了良渚晚期,可能是由于第一种玉料匮乏,第二种玉料被普遍用于制作高节琮,但玉璧的料始终没有变化。没有较纯净的“鸡骨白”是良渚玉璧质料上最基本的特征,而仿者不明,笔者所见仿制的玉璧大多在质料上存在破绽。 仿制品选用的原料主要是产于辽宁的俗称岫岩玉的似玉矿物,颜色有**、褐色、杂色、青绿色等。**、褐色、杂色的质料硬度较低,不透明,而青绿色的料硬度较高,接近摩氏6度,半透明。 由于仿制品选用的质料和良渚古玉选用的质料相差甚大,所以光从质料方面来看,就有不少地方可供鉴定时参考。首先,是玉料硬度上的差别。良渚玉器所采用的软玉硬度在摩氏6~65度,虽经千年埋葬,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沁蚀,但其表面除完全受沁成白色石膏状剥裂的硬度较低外,其余部位经阴干脱水后硬底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一般的钢质刀具很难刻入。而仿制者虽对其表面进行了做旧仿沁,使其特征跟出土的古玉相近,但硬度这一玉料本身具有的特征,却很难瞒天过海。 第二是玉器在透明度、光泽和颜色上的差别。透明是指玉石透过光的能力。鉴别透明度,通常以2毫米为厚度标准,但我们鉴别良渚玉器时,厚度以玉器厚度或边壁厚度为准,通常是2毫米至10毫米间。光线也不是指自然光,而是借用台灯或手电的聚光。光泽是指玉石表面反射光的强度,我国传统的玉石绝大多数是玻璃光泽。关于良渚古玉的选料,我们前面已经谈及,其软玉系列的玉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未沁前可以上海福泉山9号墓出土的那件玉琮为代表,湖绿色,若迎台灯光或贴外壁打亮手电,光线能完全透过。微沁而未完全失透的有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钺,瑶山2号墓出土的冠状饰等,台灯光或手电光能部分透过。上述两种状况的仿制品,可能是选料和做旧都存在相当难度的缘故,目前市场上较少见到。这种玉料在完全受沁的情况下,即成为古董界所称的“鸡骨白”。其实, “鸡骨白”是一种泛泛的称谓,特指这种受沁失透的状态,实际上玉器呈现的色彩有黄白色、白色、青白色、淡**等多种,这种“鸡骨白”的玉器都不能透光。但玉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组成玉的各类矿物在同样埋葬环境下受沁的过程和程度也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在“鸡骨白”玉器的表面,肉眼常可看到许多小如芝麻大至豆瓣的大小不一的晶点。若用手电光贴在玉器边沿部位的这种通常为红褐色的晶点上,可看到透光。这是任何仿制品上都不能见到的现象。另外,仿制品虽有采用硬度较大的半透明玉料制成的,经做旧仿沁,表面已呈鸡骨白,但并未深入骨里,所以在手电光照射之下,仍能透光。目前,瓶窑一带仿制的良渚玉器仍以“鸡骨白” 为主,但个别作坊已采用了硬度较大的玉料,主要是来自辽宁岫岩和河南南阳的绿色玉料,利用色泽相近,硬度相近的质料特点,成器后稍作染色仿沁,来仿制桐乡、海宁一带出土的半绿半黄的半透玉器,市场销路看好,仿制良渚玉器中第二种质料的玉器在市场上不多见,这种沁前为不透光的暗绿色,沁后五色斑驳的玉器,其玉料的独特性,使仿制者很难仿得逼真。 良渚古玉,特别是反山、瑶山、汇观山、横山等地出土的玉器表面,常有薄薄一层致密的“面膜”,如同髹了一层透明的生漆,呈现出极强的玻璃光泽。这层“面膜”是制作抛光和几千年出土埋受沁的结果,也是任何仿制品不可能模仿出的特征。有些仿制品虽抛磨仔细,玻璃光强烈,但与真正良渚玉器的玻璃光泽相比,仍有较大的感官上的区别。仿品的玻璃光泽来自玉器表面,跟古玉发自骨里的强烈而柔和的光泽相比,显得浮躁和刺眼。 从质料上鉴定良渚玉器还可使用比重液测定的方法,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虽多经沁蚀,但其比重仍保持在296~317,而岫岩玉的比重为25~28,南阳玉的比重为25~29,若用比重为295的四溴甲烷重液测试,则软玉沉于液底,而岫岩玉或南阳玉都浮于液表。使用比重液鉴定小件的良渚玉器是快捷有效的方法。 二、 良渚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艺术创作的杰出成就。它的制作工艺,有一些方面在今天看来仍不可思议。由于没有高强硬度的金属工具,良渚玉器的制作完全依懒于石质和某些有机质的工具。良渚时代玉料的开采情况尚不明了,但其开璞成坯主要采用的是切割的方法。在出土的良渚器上,不少留有切割的痕迹,据专家考证,有锯切割和线切割两类。锯切割是直线切割,而线切割则留下了抛物线形的切痕。线切割的方法跟仿制品以金属铊具切割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一般来说,线切为抛物线切,切割后留下的台痕在切痕的外弧。有些仿制品,特别是玉璧,为了追求跟真品相象,也特意在表面留下几处切割凹痕,但这种痕迹均可明显看出是使用金属铊具碾琢有,凹痕底平,跟玉璧表面连接处常显突兀,有的甚至形成高差明显的台阶状台痕,远不如使用线切的真品的凹痕平缓柔和。 良渚时代钻孔的技术虽有管钻和锃钻两种,但玉器由于硬度大,所以主要采用了两面管钻的方法,进口大,中央相通处径小,有时错缝形成台痕,有的台痕上还留有1~2毫米宽的钻沟槽。玉琮是钻孔径较大的器物,也用两面管钻而成,较少错缝,加之后期制作中仔细的打磨,琮的穿孔壁常成为光洁的微弧面,很少孔壁完全平直的琮。镯的情形跟琮相仿。而仿制品钻孔多利用钻床完成,琮、璧等大件也采用两面钻孔,然后再加修治抛磨,但留下的钻孔痕迹跟真品不同。仿制品中的玉琮穿孔,虽经扩大入口,抛磨等手段处理,仍不免有孔壁过直生硬的感觉。良渚玉璧、玉钺的孔壁较少有修治抛磨,所以孔壁内常留有较明显的同心圆旋痕,而错缝形成的台面上也常有钻沟槽。仿制品为了达到真品的效果,对钻孔常要加以修治,所以孔壁多光滑,不见旋痕。 三、 仿制品的器型,几乎涵括了良渚玉器的所有种类,但为了投市场之好牟取高利,仿制者常选制有精美纹饰者,如琮、镯、三叉形饰、璜、冠状饰、钺端尾饰、在《良渚文化玉器》图录中寻到母型,但也有别出心裁的,笔者在杭州文物市场上就曾见到过三角形的玉琮。 仿制品的纹饰内容也多来源于《良渚文化玉器》图录以及文物考古杂志上发表的良渚文化玉器的和线图。虽不排除个别仿制者从盗掘者手中购进真品后依样仿制,但多数仿制者是没有过仔细观察真品的可能,所以不明底细将纹饰张冠李戴的也不少。例如良渚玉璧,目前的发掘品上都不见浅浮雕与阴线刻划相结合的神人兽面纹饰。极个别的传世品上有细阴线刻划的鸟纹图案,鸟纹图案线条极浅细。但仿制者为了牟利,常在玉璧表面施刻浅浮雕的神人兽面纹饰,画蛇添足,反倒让人一目了然是赝品。由于良渚玉器的发掘品深藏库房和展柜内,一般人难有用放大镜观察细部的机会,而照片线图是不能全面体现出纹饰的细部特征和琢刻工艺的,所以仿制品在纹饰方面也有不少漏洞。首先是工艺方面的,良渚时代,玉器纹饰的刻划一般认为是使用了硬度较大的石质刀具或鲨鱼牙齿,浅浮雕则还需借助于石英砂等中介物来完成,而现代仿品则以合金刚刀和钢锉为工具。工具的不同,必然在玉器纹饰琢刻过程中留下不同的细部特征。良渚时代,工具跟玉料的硬度相差不大,精细繁缛的纹饰实际上是费了许多功夫慢慢蹭划出来的,这种蹭划方法无法刻出长线条,深浅也不能一致。直线尚可平滑,弧形线条就扭曲明显,容易跑位。用放大镜观察,良渚玉器上的阴线系反复蹭划,断断续续细若游丝,线条边缘崩缺似锯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仿制品玉料硬度低,金刚石刀可轻易地在玉料表面刻划出阴线,所以尽管有的仿制品在仿制时有意模仿良渚玉器上反复蹭划断断续续的阴刻线,但总是似是而非。 仿制品纹饰依图录或线图琢刻,其表现手法及组合大谬者较少,但从纹饰的整体构图来看,尤其是那些琢刻了繁缛的神人兽面纹“神徽”的仿制品,总不如真品自然流畅,有的细总纹饰密集,显得仓促拥挤;而有的细部却又纹饰疏朗,显得空旷无理,很少能有真品构图上的神韵。同时,纹饰细部也常有漏洞可举,如象征神人羽冠的凸棱上的阴刻弦纹,真品刻划后碾磨细致,弦纹凹底部较圆润。凹凸线条的宽度也大致相等。而仿制品的阴刻底部常成尖锐的角度,给人以生硬之感。又如重环眼的钻磨,真品多数较浅,有的眼睛经后期抛磨后已半隐半现,但也有个别真品的眼钻得较深,而仿制品中的重环眼都较浅。 除了质料,制作工艺、造型和纹饰方面的差别,仿制品在后期制作上也有漏洞。如染色做旧仿沁是仿制品能否以假乱真的关键,也是各玉器作坊主秘不宣人的绝招,但这样获得的颜色、光泽都是无法跟真品相比的。有的仿制者还有意将器物打残后再修复,冒充出土品,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良渚玉器种类庞杂,色彩光泽也常随受沁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变化,仿制者为求高利又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但只要我们掌握真品在质料、制作工艺、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尤其是那些无法进行仿制的特点,就不难明辨真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