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有什么讲究

扳指有什么讲究,第1张

1、扳指本来就是用来保护拉弓的手指不受弓弦伤害的护具,和起到装饰效果的戒指完全是两种东西。

2、虽然在后来慢慢向饰品转化,但是你不觉得如果带个扳指出门,咱们先不说美不美观的问题,单单是那么笨重一个东西套在大拇指上,也很不方便不是么。

3、按我的性情,我就说,公子你尽管戴,怎么开心怎么戴,想戴几个带几个。无妨。为了题主,稍微查了一下。稍微流传广泛而又不神经质的一个讲究是“玉不戴双”,就是你不要玉镯子玉链子之类的和玉戒指一起戴。可是我在想,有钱人买得起玉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吧,能舍得专一?古代的王公贵胄环佩叮当的难道身上只有一件玉饰?可见这一条也没那么要命的严谨。

4、单身男子戴戒指肯定不是海誓山盟那种意思。一说古代戒指戴于指上本身有警戒之意,戒酒戒色什么的,还会刻上字。现代人戴戒指随意多了,没人为了戒烟戒毒戴,戒指上用康华少女体镌刻着“戒淘宝”二字,出门都不好意思伸手。所以不理那些了吧。

5、我一直觉得,男人如果有一双修长白皙的手比一张俊脸更妙,戴个玉扳指,则贵不可言。

扳指本是满洲男儿弯弓射箭所必备的护具,套在大拇指上,拉弓时免得伤了右手拇指。后来在富贵圈子里上行下效,文武皆爱,成了时髦。材质也由驼骨犀角,推及象牙翡翠美玉水晶,有素的,有雕花镂空的。想扮单身贵族,那就来个翡翠的,绿如春色,电视里皇上用着都说好。

1,琥

琥,古代中国礼器,虎形玉石雕工艺品。

琥珀(hǔpò)矿物名,是古代树脂的化石,淡**、褐色或红褐色,可做装饰品。

2,瑛

yīng ㄧㄥˉ

1 玉的最新光彩:玉有~华(古籍中“瑛”多作“英”)。

2像玉的美石:~瑶。琼~。

3,圭

圭,发音guī,总笔画数6。圭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

4,碧

碧是一个汉字,读作bì,本意是指青绿色的玉石,青绿色,江淹《别赋》有记载:春草碧色,春水渌波。东汉·许慎《说文》也有记载。

5,珺

珺读作jùn,汉字基本字义: 美玉。珺,多用於人名,读音为第四声,非第一声。珺,美玉也 。――金·韩道昭《改并四声篇海》中有记载。

清代皇帝所好 玉制筒状扳指兴起

据考证,清代玉扳指作为射箭配件的功能早已弱化,其实更多的是装饰功能。因乾隆皇帝所好,玉制筒状扳指兴起,虽已无武用,但由于乾隆对此不计工本,又喜在扳指上刻诗文图画,上行下效,则无论文武,皆好佩玩,乃至斗富攀比,一时盛极。

我们在清宫戏中常能看到一些表现八旗纨绔子弟的场面,大都是右手拇指上套着一个硕大的翠扳指,左手提着一只鸟笼子……其实,这时候的扳指准确的称谓为“文扳指”。文和武,并非是泾渭分明,一眼洞穿,其实文人的心脉中同样充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最好的例子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上马提刀杀敌,下马著书成文,我们从他的词中能体会到呼啸沙场、保疆护国的血性。

《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如今,文人雅士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只能在这类小的收藏品中体会古人的精神境界。

部首笔画

部首: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GNWY 五笔98:GNWY 仓颉:MGDK

笔顺编号:11215134 四角号码:1518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3A6

基本字义

1 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绝人以~。

2 戴于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俗称“扳指”。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玉,夬( guài)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2 同本义 [pannannular jade ring]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thimble]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72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