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的古诗的意思?

咏鹅的古诗的意思?,第1张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文如下: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意: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高歌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赏析: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描写,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自然传神,生动有趣。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卓越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精彩纷呈。

《咏鹅》的意思是:歌唱白鹅,用诗歌来叙述鹅。

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首诗,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鸣叫,长鸣。

拨:划动。

创作背景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创作的诗歌。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七岁的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咏鹅》赏析

这首诗的关键句是“曲项向天歌”。“曲项”一词,以一优美的弧线勾画了鹅的优雅而从容的形象;“向天歌”三个字则更重要,它不但以曲笔暗含了远天高空,给了全诗一种阔大的背景,而且还写出了鹅的不凡志向。鹅为家禽,鸣叫只是自然现象,但此处诗人用“歌”,让本无思想的鹅似乎有了思想和意志。

这首诗中鹅的形象既给人一种飘逸而高洁、仿佛超脱世俗的审美快感,令人向往;又使人们体会到一种健康、豪迈、慷慨、向上的精神,令人振奋。而志存高远是这首诗最核心最精华的意义所在,把高远之志写得不即不离则是这首诗表达上的高妙之处。

以上内容参考-咏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3718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