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别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翡翠鉴别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第1张

说到翡翠造假,早几年购买翡翠的朋友多多少少会买点假货,包括现在也是,那如何鉴别翡翠真假呢这里志臻翡翠创始人王老师就跟大家说说,翡翠是如何造假以及鉴别翡翠真假的小窍门。

一、镀膜翡翠

镀膜翡翠又称“穿衣翡翠”或“套色翡翠”。镀膜翡翠的制作是选择透明度好,但无色的翡翠戒面,在其表面镀一层薄膜(一般为有色膜),伪装颜色艳丽的高档产品,就如同手指上涂指甲油一样。

这种翡翠自然是卖相极好,但买回家佩戴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翡翠表面镀的膜往往会脱落,导致表面颜色不均,斑驳不一,看上去像翡翠蜕皮一样。一般来说翡翠镀膜主要用在翡翠吊坠或戒指上,因肉眼很难发现,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出端倪。

如何鉴别镀膜翡翠

a、肉眼看:肉眼看时颜色虽均匀,但没有天然翡翠常见的色根,也看不到橘皮效应和表面的结晶颗粒。

b、放大镜:在反光下,用10倍放大镜观察,表皮略有细波痕及细擦痕,光泽从翡翠的玻璃光泽改变为塑料的胶体状光泽,镀膜后一个月,膜极易脱落。

c、擦拭:用含酒精或二甲苯的棉球擦拭,镀膜层会使棉花球染绿。

d、手摸:有的镀膜翡翠用手指细摸有涩感,不光滑,而天然翡翠较滑润,不过,不排除有的镀膜翡翠也会有光滑的手感现象。

02

二、阴阳翡翠

是一种新出来的翡翠造假手段。就是在一块翡翠上,有一部分上等料真翡翠,另一部分是经过染色注胶做成一模一样的人造假翡翠,也就是合成翡翠。因为一块完整的翡翠好料很难得,所以这种阴阳面翡翠的造价不会高,但往往用来冒充高档翡翠。

鉴定也许有漏网之鱼!创造这种造假手段的人十分聪明,当我们将这种翡翠拿去送检时,如果只是检测到天然料的那部分,那么依旧能出具A货翡翠证书。

如何辨识阴阳翡翠

多数“阴阳面”翡翠是经过填色充胶的,仔细观察下,造假的衔接处颜色光泽会过渡不自然,经过充胶的地方光泽会变弱变暗,呈现雾蒙蒙的样子。

经化学剂腐蚀后,翡翠的表面会出现细微的麻点,有时候用手抚摸会感觉到。虽然处理过的翡翠看上去质地也通透,但细看内部结构线条很松散,呈现网状或沟渠状。

03

三、垫色翡翠

所谓的垫色翡翠是指在透明度良好的无色翡翠成品的背面涂上绿色,然后把染色的一面镶进不开窗的金属架内,所垫之色绿得不正、发呆、缺乏灵性;色在内部闷着,没有层次感,有时颜色面上有裂纹。这种造假手段消费者不仔细观察是难以发现的,甚至还会把垫色翡翠当成高冰种来购买。

如何辨识垫色翡翠

a、颜色呆板不纯正,没有层次感

垫色翡翠呈现的光泽比较沉闷,其颜色显得呆板不纯正,没有层次感,颜色表面上存有裂纹。两只垫色翡翠手镯碰撞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

b、蜡制品或者液体中存有小气泡

垫色翡翠因为内部含有不易被发现的小气泡,所以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存在裂隙中的蜡制品或者液体中的小气泡。

c、用小刀刻划垫色翡翠表面的膜片容易脱落

天然的翡翠硬度较高,所以用小刀刻划翡翠其表面没有破坏性,但是如果用小刀刻划垫色翡翠的话,其表面的膜片是容易脱落的。

一 光泽对比

天然A货翡翠一般是玻璃光泽,温润通透,反光强烈;而B货翡翠则是“树脂”光泽,虽然看起来透明度很好,但是光泽暗淡,显得没有灵性。

二 色泽对比

天然的A货翡翠颜色自然有层次感,有些明显的过度;B货翡翠的颜色过于鲜艳或是颜色有些泛黄,不自然;C货翡翠的绿色分布均匀,没有过度。

三 表面结构对比

A货翡翠表面光滑明亮,具有镶嵌、交织性的连接结构,好像是橘皮纹;B货翡翠因为经过强酸腐蚀,所以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一些网状的酸蚀纹或是一些注胶裂隙。

四 底子对比

天然A货翡翠的光线穿透力比较强,晶莹剔透,翡翠内部有着“苍蝇翅”结构,反光很强;而B货翡翠结构松散,光线穿透力较弱,比较模糊。

五 证书对比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翡翠的鉴定证书了,如果以上的方法你还是无法放心下来,那么最后能依靠的只有鉴定证书了,鉴定证书上会有着翡翠的鉴定结果,是A货还是B货,一看你就知道了!

怎么鉴别翡翠结构

纤维交织结构

这是翡翠中最常见的结构,它能使翡翠具有很高的硬度、韧性和透明度,高档翡翠多由此而来。

粒状纤维交织结构

这种结构的翡翠颗粒粗大,边界平直。

其他结构

除了一和二外,翡翠也可能有斑状变晶结构和塑性变形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等。不管结构如何,翡翠的矿物颗粒越细,颗粒之间的结合越紧密,翡翠的质地越好,反之亦然。

鉴别翡翠,最客观准确的是上专业鉴定机构进行仪器鉴定,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选择以下方法进行鉴定。

1、翡翠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入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近期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近期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翡翠放大检查放。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①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但要注意与抛光不良造成麻点状表面相区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裂隙边缘较为圆滑,“翠性”不明显;而抛光不良所形成的麻点状凹坑多呈三角形,边缘较尖锐,分布不均匀,多出现于颗粒粗处,“翠性”明显。②表面抛 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的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现。③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重叠分布,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状闪光。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翡翠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

天然A货翡翠图示:

1、通过看翡翠纹路,天然翡翠纹路自然,人工制造的翡翠结构松散,手电光透视或放进水中,清晰度降低,呈乳白色蜡状外貌。通过看翡翠表面光泽,天然的翡翠有_皮效应,呈强玻璃光泽。

2、种质好。种质方面从低到高排名为:豆种、糯种、冰种、玻璃种,种质越高,价格越高。一般在冰种以上的翡翠珠子,才具有收藏价值。颜色好。

3、看颜色。看翡翠珠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

4、翡翠珠子的好坏应从色、透、匀、形、敲和照,这六个方面综合判断。翡翠珠子串连成的翡翠珠链,无论是翡翠项链,还是翡翠手链。

对翡翠行业有所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材质是翡翠作品的基础”。一件翡翠作品如果要做得非常出彩,必须要有适合的材料。而原来的标准非常重视材质,提出了“种、水、色”三字标准,但这主要针对的是绿色材质的翡翠。随着今天无色翡翠、多彩翡翠、墨翠日益受到翠友的认可,翡翠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并且翡翠与镶嵌工艺联系更加紧密,普通翡翠在镶嵌工艺的烘托下,有些竟然脱胎换骨,涅盘重生。简单地说,如果要判断一件翡翠材质的好坏,那么其标准就有:“种、水、彩、形”这四个字了,而不再局限于“种、水、色”三字标准。应该如何来做出分析呢?

首先,就是翡翠的“种”通俗说就是指“细腻度”,即其内部组成颗粒的大小。如果组成的颗粒小,翡翠的结构就致密,相应地对光的反射就强,所以可以看到有些玻璃种、冰种翡翠起荧光、起胶;而如果颗粒粗,那么翡翠结构就松散,容易断裂,光泽感不强,影响审美。

其次,翡翠的“水”即是指其“透明度”。通常在行内用“几分水”来形容,说白了就是在正常的光源下,翡翠有多通透。“种”和“水”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称为“种水”。所以我们常听行家说这件翡翠“种水好”、“种水差”之类的行话。正常情况下,“种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种好的翡翠水头足,种差的翡翠水头差。而翡翠的“彩”即指其“色彩”,包括红、黄、绿、紫、黑、白等。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有“千种玛瑙万种翠”之说。目前市场最受认可的是“翡红翠绿”两色。但是无色的玻璃种、飘花、墨翠等日益受到认可,证明翡翠的审美日益多样化。

至于“形”嘛,即指其形状。涉及到翡翠的大小、厚薄、规整、饱满。收藏级的翡翠一定要选择形状规整、用材厚实饱满之作。只有充分保障了材料的各类维度,才能使得加工出来的作品具有充足的表现力。而各类边角料,一般是薄片,或者材料很小,或者料子不规整,这些都限制了作品的表现,做出的成品显得小气局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401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