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金属钱币中,金子与银子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在古代金属钱币中,金子与银子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第1张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从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集中到金属上来,主要是金银铜。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铸币,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广泛使用。西汉时期,黄金是主要货币。在宋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与铜币共同流通至20世纪30年代。

这句话的原话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理解: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意思是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因为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因为金银并不是一来到世界就成为货币的。

(2)“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是货币天生应该由金银来充当,或者说金银天生就具备了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这是由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扩展资料: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金银体积小,价值量大,携带方便;不变质;易于分割;等质均质,基本上没有质量差别,由于他们这些本身的材料特征,使得他们是最好的等价材料

3价值形式:(四个发展阶段)

1价值的表现形式是要做什么:

→价值的表现形式是要为了表达价值的内容

→而价值的内容是无差别人类劳动,一般的人类劳动

→那么要判断价值形式是否完美,就要看价值形式能否准确表现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也就是要看价值形式是否能够反映劳动的同质性以及衡量劳动的量

→并且这种价值形式能够实现交换、实现价值

2交换价值其实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四个发展阶段

3四个发展阶段

1)个别的、偶然的、简单的价值形式

(1)定义: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2)模型:

一只羊=两把斧子;

一件上衣=20码麻布

(3)分析:

一只羊的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与其他商品交换才能看到

一只羊的价值就是两把斧子的价值:

→也就是生产一只羊的劳动与生产两把斧子的劳动是同质的

→生产一只羊耗费的劳动和生产两把斧子耗费的劳动是等量的,也就是等于生产两把斧子耗费的劳动是等量的

→如此才能等价交换

个别的:

→说明这种价值形式不是普遍的

→也就是说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商品交换不是常见的、常态的广泛的现象,而是偶尔把剩余产品进行交换

偶然的:

→不是到处都有市场交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简单的:

→一只羊=两把斧子,物物交换,而且是剩余的没用东西交换,非常简单

→也就是当时人们所需要的物品更多是自给自足的,交换比较简单

(4)评价:

《1》好处:

一只羊=两把斧子:

质上是无差别的,量是可以相等的,所以这个价值形式能够准确表现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缺陷:

一只羊能够与两把斧子交换,但是与其他商品能否交换不知道

这个价值形式只能表达一种商品与另一种特定商品的劳动的无差别性并且衡量生产这两种商品的劳动量的大小,但是一只羊和茶叶、酒和盐巴等等的有没有同质性没有表达出来;

因此价值形式并没有准确表达价值的内容,也没法很好衡量价值的量,当更多产品进入到商品交换,简单价值形式就不是价值内容的有效表达方式了

2)扩大的价值形式:

(1)模型:

一只羊={两把斧子;一包茶叶;一袋盐巴;一瓶酒;一克拉黄金}

(2)分析:

说明随着分工的细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入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那么通过交换可以获得很多东西

(3)不足:

一只羊等于两把斧子,但是有斧子的人未必想要换羊,同理有茶叶的未必能够换

→也就是实现交换目的的过程十分曲折复杂、效率比较低下

一只羊=很多商品,也就是一只羊可以和很多商品等价

→ 那么出现了一堆等价物出现了一堆

→ 但是这些等价物之间是否同质并不知道

→因此扩大的价值形式还是不能准确表达出价值的内涵

→所以价值形式不是完善的

3)一般的价值形式:

(1)人们逐渐发现,如果产品交换不出去,那么没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产品,同时自己的劳动也没法得到补偿,所以交换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实现交换的过程非常复杂,效率低下,甚至有可能实现不了

→所以要改进价值形式

→人们发现可以用手中的商品与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商品交换,再以这个商品作为手段去交换其他商品

比如:

如果一只羊想要交换斧子,但是斧子不想交换羊想要茶叶,那么一只羊可以先交换茶叶再交换斧子

(2)模型:

两把斧子、茶叶、酒、粮食、盐巴=羊=其他商品

(3)分析:

《1》原来,等价物是一个系列,是商品世界里面千差万别的各种商品;现在等价物就是羊,也就是所有商品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大家都喜欢的、乐于接受的羊交换

一般价值形式,也就是等价物没有差异,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等价物

《2》羊充当的等价物:

两把斧子换了羊然后换茶叶,把羊作为中介和手段

→也就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中介和手段

→由于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商品

→所以既实现了交换目的,又提高了交换效率。

《3》如果羊充当了所有商品的等价物:

→→那么相当于羊充当了生产所有商品的劳动的代表

→也就是羊代表了所有同质性无差别劳动

→而无差别就是大家都能接受,就是一般性

→所以羊就是一般等价物了。

《4》一般的价值形式,相比前两个阶段,更能够准确表达价值的内容:

从价值的内容来看:

→商品世界里面所有的商品都可以与羊交换

→能交换说明有同质的东西

→那么说明商品世界里面所有的商品的劳动与羊的劳动是同质的对等的

→充分展现了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充分表达了劳动的同质性无差别性

→把价值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了;

从价值的量上:

→所有的商品能够与羊进行交换

→那么能够交换的羊的数量表示,生产这个商品的劳动量用生产这么多样的劳动量来表示

→都用羊的劳动衡量所有商品的劳动量

→获得了统一的价值尺度

→更加准确

总结

一般价值形式已经充分表达了价值的质和量

《5》不足:

担任价值形式的等价物的商品有问题:

不同的区域,等价物不一样,相当于货币不一样,那么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A地等价物用的是羊,在B地等价物用的可能是麻布,两个地方的等价物不一样,互相不认,还要兑换,不利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有的等价物一些地方有一些地方没有,没有办法打破区域进行交换

物物交换用具体商品作为等价物,质上无法保证,很重不方便携带,不能分割,没法计量,时间长了会变质,无法保证质量

总之,实践中发现等价物不合适

4)货币形式:

(1)羊这个等价物不合适,所以要换成更加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最早,金银在商品经济当中是商品,作为装饰,由于稀缺所以价值比较高

(3)金银体积小,价值量大,携带方便;不变质;易于分割;等质均质,基本上没有质量差别,由于他们这些本身的材料特征,使得他们是最好的等价材料

→所以金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所以货币天生是金银,金银天生不是货币

→那么当羊变成金银代替的时候,达到货币价值形式的阶段

→此时,货币产生

→价值形式到了这个阶段就完善了

(4)货币把价值的形式内容和数量能够充分表达出来

原因:黄金具有体积小、价值高、提炼难、耐腐蚀、容易分割、方便携带等特点,人类用黄金做货币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1)从考古来看,黄金货币起源于公元前3400年的古埃及,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历史中,以黄金作货币的也非常寻常。

(2)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的传播,黄金作为硬通货被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在19世纪初确立了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铸造金币,以备人们随时用银行券兑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金融情况的变化,原来作为货币用的金币逐渐减少,改为铸造纪念币使用了。、

TSD、M

1820年左右,黄金作为国际货币大家开始接受,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世界第一世界工厂,需要大量货币流通,英国首先金本位,然后其他国效仿。且黄金典型的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自由进出口且稀少

具体开始使用时间目前无确切考证,但在西、唐时期,黄金使用开始盛行。

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当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

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

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

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扩展资料

唐代的黄金产量与储备虽难以考证,但当时广西与湖南金矿的开发却是南方金矿开始得到利用的标志。到北宋王朝,西部大片国土丢失,山东半岛金矿成为金矿开发的主要来源。

蒙元王朝时期,黄金峰值年产量突破1吨(3万余两),有关东北金矿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史书中。到了明朝,云南丽江与四川北部成为黄金产量最高的地区,峰值年产量为125吨(4万余两)。

到了清朝前期,因受战乱等因素影响,黄金产量一度进入低谷。晚清之际,东北及内外蒙古金矿产量比重大增,“1888-1890年,晚清时期年平均产量达135吨左右”,但至“1901年逐年下滑至451吨,仅及前期峰值的1/3。1911年恢复至15吨以上(48万两)”。

由于古代王朝的黄金产量及储备只能根据文献与出土文物推测,而每一次王朝更迭时,国库中储备的黄金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也因缺少文献而让后人难以有更直观的感受。

不过,中国距今最近的一次政权更迭——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前后,黄金的重要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就已濒临崩溃,尤其在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货币发行额无止境狂增,到1947年8月为止,法币发行量共达6636944亿元,比抗战胜利时增加了约11908倍。

货币发行的猛增,不但未减轻财政危机,反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当信用货币出现危机之时,黄金作为天然货币的价值便会充分体现出来。

当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国民政府的统治者自然也清楚“乱世藏黄金”的重要性,国府于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以此方法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后收归国有。

1949年1月10日,自知在大陆败局已定的蒋介石指派其子蒋经国前往上海会见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要求他将中央银行所存之美金与黄金移往台湾存放。

实际上,这次密运自1948年底就已经开始,在蒋介石的直接指挥下,至少450万两黄金分装在木箱内,半年内分7次秘密运抵台湾,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黄金跨海密运事件。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黄金作为靠山,蒋介石政府败守台湾后得以顺利实施货币改革,新台币的改制遂于1950年7月1日起实施,稳住了台湾地区的经济。

在时局动荡的乱世,黄金储备对于一个政权存亡之影响可见一斑。

人民网-中国古代王朝是怎样储备黄金的?

中国利用金银作为货币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过那时使用不广泛,在战国时期,金银作为货币使用范围更加扩大,在目前考古发掘中就有统一质量的楚国金爰但这都只作为贵重货币使用,作为财富的象征广泛使用的是铜质货币一直到宋朝才有银元和金元的出现在明朝,白银获得了价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与社会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铜钱作为普通货币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此时,白银黄金只是作为称量货币除了国家有统一的质量和成色标准作为国库赋税之外,民间没有固定质量的白银黄金货币流通,鸦片战争前后,有国外的固定质量白银货币通过各种贸易流入我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有地方自制的固定质量银圆,但成色不一,没有广泛流通光绪年间在广东铸造大龙图案的机制银圆后,各省开始竟相仿制,广为流通 作为流通货币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发行袁世凯头像银圆之后但在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取消银圆流通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信誉不高,民间仍然广泛使用银圆直到新中国建立,银圆才退出了经济舞台

由于黄金的稀缺性和完美的自然属性,很早就被人们看作财富的象征,在历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金本位制时期,黄金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代表,黄金越多表明购买力越强,实力越强,所以会出现欧洲殖民主义者到处抢夺黄金。19世纪初开始实行的金本位制及黄金美元本位制,黄金的尊贵地位进入鼎盛时期。直至20世纪的多半时间内,黄金充当着世界货币,活跃在经济流通领域和国际金融市场。1978年“牙买加协议”生效后,黄金在制度层面上被取消了世界货币的地位,但并不等同于黄金在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功能已经消失。正如凯恩斯在咒骂金本位制为“野蛮的遗物”时,却也不得不承认黄金“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求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如今,黄金的魅力仍然体现在其所承担的货币职能上,在现代金融制度下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1 充分认清黄金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

1)黄金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各国维持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信心的基础,黄金的储备作用仍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尽管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黄金已不再当做一般等价物,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但各国央行仍视黄金储备为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依旧是世界黄金存量的最大持有者。黄金作为世界国际储备资产仍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比重。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11年9月世界官方黄金储备为307071t,占目前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140000t的2193%;而美国、德国、意大利及法国等国家,黄金储备均在其全部外汇储备的50%以上(表1)。这说明黄金仍然拥有储备价值,并有相当大的比例存在于金融领域。各国央行可通过国际黄金市场吞吐黄金来调节其国际储备的品种,调节国际收支;在国内市场上也可通过黄金买卖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储备黄金除了出于政治目的外,一个重要考虑是加强本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制中的安全性和独立性,确保储备货币的流通性和价值不受别国意志的制约。

表1 世界黄金储备前10名的国家、地区和组织

注:资料来源为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

尽管一些国家正在考虑重新估价黄金储备,但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的幅度并不大,许多国家经常利用吞吐黄金来平衡外汇收支。虽然欧元和美元是世界上最强的两大货币,但对不使用欧元和美元的国家来说,黄金仍然是重要资产。拥有世界最多黄金储备是美元坚挺的基础,一旦美元发生疲软,黄金有可能再次演变成稳定汇率的工具。事实证明,当一些国家出现外汇短缺或需要大量进口的情况,也不时通过出售黄金来获得外汇,或者出售其生产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如南非,有时外汇收入的51%来自出售黄金。此外,在黄金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下,汇率和黄金储备挂钩,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和美元、欧元剧烈波动的风险。

2)黄金是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是应对严重突发事件,如社会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等最佳的避险工具。

在当今美元和欧元坚挺的时期,黄金大有黯然失色之势,但这是以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为前提的,但美国经济尤其是其股票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泡沫成分,历史事实证明,当发生严重突发事件,如金融危机、社会动荡、战争等,黄金是最佳的避险工具。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就会使普通货币迅速贬值,而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则会安全运行。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美元受到重创,黄金可以规避风险。

1997年,一个事件注定被写入世界金融史——韩国的“捐金救国”,从而引发人们对黄金价值的重新认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风暴所到之处,富人财富“缩水”,穷人更加贫困,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楼价跌了一半,艺术品更是无人问津……奇怪的是,只有祖上传下来的黄金和结婚时买的金戒指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幸免于难,而且本币标价的黄金价格比危机前上涨了一倍多。在金融风暴中各国外汇储备告罄,国家收支发生困难,黄金再次显示了“乱世英雄”的本色。人们在电视上看到,韩国上到总统、下到平民“捐金救国”,从压箱底的金锭到脖上的项链。短短几个月,韩国从民间募集了700 t黄金,价值70多亿美元,缓解了韩国的国际收支,韩元开始稳定。

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国际金价曾经迅速上涨了20多美元。随后国际金价便走上了一条上涨的不归路,创出24年半新高,黄金也因此成为众人瞩目的避险资产选择品种。

2005年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国际局势的不安定。伦敦发生的致命爆炸案、印尼雅加达的爆炸事件、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发生爆炸事件、约旦首都安曼3家豪华酒店爆炸事件等都曾使国际金价大幅上涨。而市场对飓风“卡特里娜”过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心存担忧,买入黄金以求避险,从而推动国际金价逆势上升。2008年至今,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债务危机一度白热化,使得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世界各国都把黄金储备用作防范国内通货膨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黄金仍是各国对付金融危机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工具。

2011年黄金价格更是出现快速震荡上升趋势,国际金价在2011年7月份一度冲破1900美元/盎司的大关,目前仍保持在1600 美元/盎司以上,国内金价也同样,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价格在2011年9月最高达到39348元/克。

可见,世界各国都把黄金储备用作防范国内通货膨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黄金仍是各国对付金融危机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工具。

2 增加我国黄金储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为28 47338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但从储备资产来看,结构较为单一,即使在目前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仍主要以美元资产为组成部分。这些外汇储备以美国政府债券为主,黄金储备据公布资料约为10541 t,占外汇储备百分比为16%,低于其他发达国家采用的3%~5%的一般标准。增加黄金储备,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大事。尤其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美国也一直在施压人民币升值,这将导致外汇储备缩水。在储备各国货币均将贬值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势必增加黄金的储备比例。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我国黄金储备比重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应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包括提高黄金的储备比例。在美元逐渐退出世界货币角色的历史时期,若无其他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成为新的世界货币,黄金则必将重占世界货币的宝座。表现为在各国的硬通货储备中,黄金将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黄金的价格(与各国货币的比价)也会不断上升,并且越往后上升越快。因此,抢在其他国家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之前尽早建立大规模的黄金储备,不仅关系到国家重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因为,“从长远考虑,国家外汇储备中保障金融安全的结构份额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这比增持任何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安全。”因为一旦发生美元急剧贬值的情况,我国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我国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

其次,随着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日益上升,其汇率制度也将逐渐自由化,而要维护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重要地位,维持其币值的相对稳定,就要以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支持。而且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实现自由浮动和自由兑换,作为天然国际货币的黄金将成为居民和机构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保值避险的主要选择。目前,受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人们开始考虑资产的保值避险问题,在未来的资产组合中,人们将在人民币资产、外汇资产和黄金中进行资产配置。民间储藏黄金保值避险同样符合国家经济安全需要。

3 加大黄金矿产勘查、开发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黄金的需求

1)20世纪黄金一直是全球勘查开发热点,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自70年代以来,黄金业是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各国对黄金勘查投资有增无减,全球形成了一股此起彼伏的找金热潮。黄金勘查投资一直雄踞固体矿产勘查投资榜首,因而也是近年发现新矿区最多的矿种。

近年来,许多国家出台新的矿业政策,加强了对黄金勘查、开发管理,突出黄金资源国有的战略地位,限制甚至禁止外资参与勘查、开发,如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表示限制甚至关闭外资进入本国黄金领域的大门。2005年年初,俄罗斯政府公布了禁止外国资本进入的首批战略矿产清单,其中就包括黄金。而实际上,近7年来,俄罗斯没有允许拍卖任何一处大型自然资源产地。

2)我国黄金勘查、开发态势良好,黄金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后备资源紧张等问题。

“八五”以来,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费用半数投向黄金,使储量有大幅度增长,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进入世界主要产金国的行列。截至2010年年底,金保有储量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而黄金产量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地质找矿的难度加大,每年新增探明资源/储量与矿山消耗资源/储量相比仍有较大的缺口。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我国金矿保有储量/资源量呈现下降趋势,黄金地质资源静态保障程度不足6年,严重威胁着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探矿增储步伐势在必行。

我国黄金储备比重增加是必然的趋势。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购入400 t黄金;如果黄金储备比重从目前的16%增加到10%的国际平均水平,将需要购买超过3000 t黄金。同时,民间黄金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供需差达到20%~30%。这些为当前及今后黄金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将黄金列为战略资源,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强调了其对国民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已经出台政策对外商投资黄金进行新的限制。对《指导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黄金勘探、开采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鼓励类项目中“低品位、难选冶金矿开采、选矿(限于合资、合作,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修改为限于合资合作,取消了“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的内容。凸显了黄金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战略意义。

当全世界地勘工作处于正向上升起步之时,我国应克服重开发、轻勘查资源耗竭带来的影响和危机,抓住时机,加强黄金的勘查力度,保持黄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改变我国黄金资源居世界第15位的状况。

(卿敏编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722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6
下一篇2023-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