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换算。1两=多少克=多少钱(计算单位)

黄金换算。1两=多少克=多少钱(计算单位),第1张

两50克是标准的说法,今天的国际金价约是1285美元一盎司(28350克),折合人民币是279元美克。

在黄金上的一两其实是有不同的理解的。而且各地不一样。黄金在台湾那边的司马称一两等于3125克,香港的一两等于375克, 像大陆有周大福之类的店是按香港为标准的。 即375克

扩展资料:

解放前的一斤等于16两,即所谓的“半斤八两”。这样的一两是3125克,1949年之前中华民国中央银行用作储备金的金条,即俗称的“大、小黄鱼”。5市两金条,即“大黄鱼”,重158克左右(3125 x 5),成色为9910,金条的图案雕刻的为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

量、成色、编号、等字样。1市两金条,即“小黄鱼”,重31克左右,成色为9910。

我国的计量制度中,重量的计量有公制与市制两种,公制1公斤为1000克,也等于市制的2市斤,所以市制的1市斤等于500克。 

市制的1市斤下面的计量,按老秤十六两制计,老秤1市斤为16两,所以1两为:500/16=3125(克);老秤1两又等于10钱,所以老秤1钱为:3125/10=3125(克);

市制的1市斤下面的计量,按新秤十两制计,新秤1市斤为10两,所以1两为:500/10=50(克);新

秤1两又等于10钱,所以新秤1钱为:50/10=5(克);

再回到你的题目,0787两是几克?

如果是老秤16两制的:0787(两)×3125=2459375(克);

如果是新秤10两制的:0787(两)×50=3935(克);

目前在市场交易中,老秤16两制的“两”和“钱”仅在黄金首饰交易及中药配方中还有所使用,而且也不是所有金店及中药店都使用,所以你在交易中一定要弄清楚,混淆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黄金换算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

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1、通常可以理解为: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一锭银子就是一块银子,锭是用在元宝上的只有说一锭元宝,而明清代的元宝都是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等。

2、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采用以下换算系统: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扩展资料

常用有以下三种单位:

1、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但是,各个时期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大概比率是这样的:

2、一贯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而各朝兑换起来不尽相同。

3、一两白银:一两白银通常相当于1000-1500文。

4、一两黄金: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古代货币

黄金一钱等于5克。

1、黄金一般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10钱。1斤又等于500克,1两就是500/16=3125克,所以1钱就是3125/10=3125克。

2、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一、黄金有提升气质的作用,**的色泽华贵、迷人、亮丽,将黄金材质的饰品戴在身上可以给自身增添华贵、迷人的气质。此外黄金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金属,它的价格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黄金也经常被用于收藏增值。具体作用如下:

1、提升气质是黄金主要的作用之一,黄金呈现出来的色泽非常华贵、亮丽、迷人,将黄金材质的饰品戴在身上时,可以给自身增添华贵、大气的气质。

2、此外黄金还有收藏增值的作用,黄金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金属,这种金属在古代曾被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并且它的价格整体处于上升的状态,因此黄金也可以用来收藏增值。

3、黄金经常被制作成饰品佩戴在身上,而平时佩戴黄金饰品时,饰品可以不断和皮肤产生摩擦,摩擦的同时也是在对局部皮肤进行物理按摩。

二、黄金可分为足金、k金和硬金,足金指的是含金量为99%以上的黄金,它的质地柔软、呈深**。而k金分为1k~24k,比较常见的k金是18k金、20k金、22k金。硬金是使用电镀工艺制作出来的黄金,这种黄金具有硬度大、耐磨损等特点。黄金的种类具体为:

1、足金是黄金的种类之一,足金指的是含金量为99%以上的黄金,这种黄金可以呈现深**,质地非常柔软,用足金打造的饰品具有回收、收藏、储值等功能。

2、k金是黄金按含金量划分出来的品种,而k金分为1k~24k,1k的含金量约为4166%,市场上比较常见的k金有18k金、20k金、22k金等,这类k金常用于制作精美的首饰。

3、硬金是黄金按工艺划分的品种之一,这种黄金需要经过电镀工艺处理,制造出来的硬金与普通黄金相比,具有硬度大、耐磨损、不易变形等优点。

1、在古代货币的兑换,通常是指铜钱,白银,黄金之间的兑换,且兑换的比列并不固定,每个时期都会有一定的变动,大致的兑换比列约为:

一万文铜钱=十贯(吊)铜钱=十两白银=一两黄金

2、现在的货币有“分,角,元,百”等基本单位,古代的货币同样也有基本单位:“文,贯,两”,即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贯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而“锭”不作为基本的兑换单位,因为“锭”在古代作为量词,如一锭白银,就是一块白银的意思。

扩展资料:

古代货币:

古代货币指的是相对于现代货币,具有历史性、贵重性、交换性的货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物品的增多,人们逐渐互相依赖,收到别的物品,需要输出自己多余的物品,这是最早作为中间媒介的古代货币。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我国古代货币兑换制度: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它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副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枚举

-古代货币

外来种生物:八哥

八哥的台语称呼为迦陵,佛经中写道:「迦陵,仙音,遍十方界。」,它擅於认人,长於模仿各种声音,所以颇受一般人喜爱。

最早有关台湾八哥发现的记载,是1736年在古盐水港地区。台湾八哥喜欢栖息在较低海拔的山区或平原森林地带,原本是一种十分常见、不太怕人的鸟类,但是现在要找到纯种台湾八哥,已经非常不容易。其中一个原因是被大量捕捉、贩售所致;另外一个理由,可能是因为外来种八哥的引入,当饲主弃养时,外来种八哥便入侵本土种八哥与生活领域,经杂交繁殖,导致纯种的台湾八哥逐渐减少。

外来种生物:火蚁(2004报导)

火蚁原产南美洲,1940年入侵美国,迄今美国非但全境遭火蚁攻陷,1984年甚至有超过一百人遭火蚁螫死。纽西兰及澳洲,2001年也确认火蚁入侵。澳洲昆士兰地区,2003年仅修复遭火蚁咬坏的电线即斥资一亿元澳币。

火蚁身体长度在03到06厘米之间,但它螫人时能射出比自己身体还长的毒刺。此外,火蚁很少单独出击,它们不仅喜欢成群蜂拥而上,而且几乎同时叮咬袭击目标。

在南美洲本土,由於捕食火蚁的动物及各种疾病的存在,火蚁的数量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试验用一种原生动物疾病和三种苍蝇来控制火蚁的种群蔓延。这些苍蝇会在火蚁腹部产卵,孵出的幼虫会爬到火蚁头部,在那裏生长,给火蚁带来致命打击。

火蚁93年入侵台湾,应该是随进口种苗根部的替代泥土孔隙夹带进来,或是进口机具的木质封装箱中有火蚁虫卵夹带入境。加上农地休耕面积增加、气候变化、水源不足等因素,造成空旷地增加,成了美洲火蚁的栖息地。目前桃园县桃园市、芦竹乡、龟山乡、大溪镇、八德市、大园乡等局部地区;台北县林口乡、嘉义县水上乡等有发现南美洲火蚁的踪迹,受害面积达四百九十八平方公里,都是躲在水稻田、蔬菜园、艺园场、花卉植栽区、操场、行道树、公园绿地等处。

台湾境内尚无天敌,灭蚁的方式可使用万宁(纳乃得)、硼砂及肥皂粉等。万宁本身无味,可掺糖粉,让火蚁食后中毒。硼砂用来杀蟑螂的效果不错,也可用热水化开后,再掺加糖,成为杀蚁诱饵;至於肥皂粉,因为可以干扰火蚁的味觉,容易和蚁窝失散,火蚁一旦和蚁窝失散就难以生存。家中防治火蚁,稀释陶斯松也有不错效果。

遭火蚁螫咬,先是出现小小的红色螫痕,感觉火辣辣的灼痛,然后会出现奇痒。8到10个小时后,螫痕会慢慢变成大头针大小的脓疱。大约2%的人会对火蚁蜇咬产生过敏反应。火蚁和一般蚂蚁相比,体型较小,火蚁蚁酸有毒蛋白,送医前的急救保命,尿液最有效。如果体质或抵抗力比较弱的人被咬伤,就会引起红肿,而严重的话就会发高烧甚至休克死亡,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才是致命的根本原因。

外来种生物:梨木虱(2004报导)

危害梨树的一种昆虫,重击台湾温带水果高接梨产业。

二十世纪梨是日本、韩国培育出来的梨种,台湾梨农向日、韩买梨穗回来接枝改良品种。高接梨通常是冬至接穗,果农买来日韩或梨山的梨穗,将花芽一芽一芽接在原产横山梨的母树上。农历年过后节气「立春」到「雨水」期间,是每年高接梨开花的日子。

梨木虱主要是经由人为搬移、嫁接遭梨木虱侵袭过的梨穗传播,侵袭梨园。梨木虱吸取梨树幼芽、嫩叶的叶绿素,让叶片萎凋,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破坏梨树的养分供应,因而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2002年梨山全面沦陷,2003年扩及新竹新埔、苗栗卓兰、大湖、头份,到台中新社、和平,面积几达七千公顷。

外来种生物:白轮盾介壳虫和小灰蝶(2004报导)

苏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传说苏铁能够「镇邪避凶」,因此被广泛种植於居家庭院、公园或校园,尤其是企业大楼的门厅前。

苏铁,因为白轮盾介壳虫和小灰蝶的联手攻击,面临空前的灭绝危机。

小灰蝶专吸苏铁叶片汁液;而白白一粒一粒的白轮盾介壳虫则从叶轴、叶面、毬花、茎干一路吃到根部,使叶子黄化,树茎、根瘤被蚀空。

介壳虫藏在绒毛里,喷药扑杀效果有限,且树茎、根里,甚至从根往下挖了一尺多,还可能有介壳虫。

介壳虫有一对翅,会飞,只要介壳虫出现,全区域的苏铁都遭殃。介壳虫繁殖力超强,一只雌虫七十五天的存活期会生出超过一百颗卵,卵孵化三十天即性成熟加入繁衍行列。

白轮盾介壳虫一九七七年在泰国曼谷被发现、命名,主要危害苏铁目植物,先是在亚洲地区扩散,一九九六年美国买亚洲的苏铁苗木,让寄生的介壳虫入侵,由於泰国原栖地的天敌寄生蜂美国没有,苏铁介壳虫因而扩散得非常的快。台湾有白轮盾介壳虫是这两三年的事,因为苏铁在苗木市场大受欢迎,台湾原生苏铁供不应求,於是从中南半岛、主要是越南走私苏铁苗木,因而引进介壳虫。

刚开始农政单位接获民间反映苏铁疫情,由於不了解介壳虫的习性,加以苏铁并不是重要农作物,迟迟没有防治措施,造成苏铁的世纪威胁迅速恶化。直到台大昆虫系教授吴文哲确认出是白轮盾介壳虫,是新入侵的外来种害虫时,已经丧失防治、移除的黄金时间。

苏铁灾情到去年(2003)秋天,几乎遍布全台湾,珍贵的原生种台东苏铁也岌岌可危。林务局为保护台东延平乡的原生台东苏铁自然保留区,先把保留区外已遭介壳虫危害红叶村与桃源村划为缓冲带,将两村约四千多棵台东苏铁,逐一、连续喷药四个多月,才暂时阻挡介壳虫入侵。农政单位有引进介壳虫天敌寄生蜂的构想,但仍在评估中。

外来种生物:河壳菜蛤(2004报导)

台电日月潭大观一厂在七十年代以前,拦污栅为永久性设施,只要定期清理,安全无虞。

七十九年外来种贝类河壳菜蛤首先在拦污栅上出现。由於大量聚生,阻塞栅缝,此后其组成的主结构「格栅栏」每五年必须清理一次。

九十一年台电发现,河壳菜蛤的孳生足以阻断一厂进水流路,遂全数更新。想不到才过两年,该厂进水口九十六片宽四十二公分、长五点八到六点八公尺,钢片缝隙约五公分的格栅栏几乎已被贝类全数「封层」,每平方公尺至少四、五万颗,栅上透空面积不足五%。

目前台湾除日月潭外,翡翠、石门等水库也污染严重。曾文水库以南虽得以幸免,唯透过浊水溪北水南送渠道,嘉、南等县已岌岌可危。

外来种生物:KHV鱼病毒(2004报导)

农委会动物植物防疫检疫局指出,KHV病毒从前年(2002)12月就已经入侵台湾,病毒死亡率高,尚无药物治疗。传染性极强的KHV鱼病毒,造成市场价格高昂的锦鲤大量死亡。台北市中正纪念堂等全台其它公共场所,所发生的锦鲤大量死亡,据悉也与此有关。

该病毒在国际发作病史尚短,最初爆发於1998年的以色列,但是,KHV病毒可感染任何年龄的锦鲤与鲤鱼,死亡率高达80%以上,传播迅速,而且目前尚无治疗方法,病毒可藉由污染的水、捞网、鱼池或鱼缸传染,台湾的病例有可能是境外移入。

防范外来种农委会建立跨部会防治机制(2004/05/06)

农委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在跨部会防治会议中,选出十大入侵种「要犯」名单,将积极监测与防治,并建立国外可能入侵台湾的危险性生物清单。防检局副局长叶莹指出,有鉴於外来种生物传入国内,可能对本土生态环境与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政府有必要根据这些入侵生物的危害风险,分级管理。

经专家评估,目前第一阶段先选定缅甸小鼠、松材线虫、中国梨木虱、苏铁白轮盾介壳虫、美洲红火蚁、福寿螺、河壳菜蛤、布袋莲、小花蔓泽兰与多线南蜥等这十种危害台湾最严重的生物加强防治与移除。

防检局表示,缅甸小鼠虽已入侵台湾五年,但经农委会有效防除,已抑制其族群蔓延,目前仅局限分布在花莲县吉安乡,是唯一有可能在近年内清除的外来物种。

中国梨木虱虽仅危害梨树,且危害地区局限於台中、苗栗一带,梨园荒废或休园时,杂草等便成梨木虱的中间寄主,因此很难清除,梨木虱其实已在台湾落地生根,成为每年必须定期防治的一种植物病虫害。

入侵红火蚁部分,经调查,目前主要分布於桃园6乡镇、台北县林口乡及嘉义水上乡等,防检局已参考国外防治方法,推荐相关各界使用。

至於福寿螺、小花蔓泽兰、松材线虫,几乎已全面扩散,必须全民一起来,才有可能清除;布袋莲与河壳菜蛤则主要分布於水域,水库管理单位或台电电厂要负起责任,积极清除水库或电厂出水口的这些外来物种,避免扩散。清除外来物种一定是长期抗战,短期内清除并不可能,但全面动员防除,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外来物种的密度、避免扩大蔓延。

叶莹指出,为有效预防尚未危害台湾的国外危险性生物入侵,农委会将尽速参酌联合国国际保育联盟(IUCN)所列世界一百大恶性入侵生物名录,及邻近国家所列的入侵种名录,建立可能入侵危险性生物清单,未雨绸缪。

外来物种正严重威胁台湾,包括危害美国已经80年的火蚁,已经确定在台湾生根!被火蚁咬到的人,甚至会休克死亡。另外还有俗称「垃圾鱼」的琵琶鼠,以及鱼虎等,都让台湾日月潭等曲腰鱼面临新的生态浩劫。

入侵的外来种中,对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火蚁。火蚁危害美国近80年,一年前入侵台湾,桃园龟山乡、八德市、大溪镇,以及嘉义水上乡最近都有民众遭火蚁螫咬到医院就医,轻者长水泡、化脓,重者休克,桃园部分中学因运动场出现火蚁蚁丘,体育课已受影响。

另一个破坏河川生态的就是以前被养在水族箱的「垃圾鱼」,目前也在乡野溪流间大量繁殖,成强势族群,它会攻击曲腰鱼等等鱼种,己变本土生态环境的一大隐忧。

包括南投日月潭特产,俗称总统鱼的曲腰鱼,最近也传出遭凶猛的鱼虎侵袭,情况严重的程度甚至已经威胁到曲腰鱼的正常繁殖,南投日月潭湖光水色风景优美,但民众可能不知道目前当地特产曲腰鱼,正面临空前危机。

专家调查发现,很多民众家里养的外来种鱼像是鱼虎,因为长的太大或是变丑食量变大,活生生就被弃养扔进户外的湖里,造成湖里原生种的总统鱼,被这些外来种鱼吃光了,不只南投日月潭有这个问题,台南曾文水库也有渔民发现一公尺长的鱼虎威胁当地的笋壳鱼,由於外来种生物生命力强繁殖力也够,导致本土原生鱼种严重面临生存危机。

而外来鱼种垃圾鱼体长最大45公分、重700克,最小21公分、重65克。兰阳地区的水圳溪流,常有民众垂钓或撒网捕鱼,「垃圾鱼」竟变成渔获。因为没有食用和经济价值,往往弃置岸边任其腐烂发臭,形成另一种环保问题。

「垃圾鱼」又称琵琶鼠鱼,原产於南美洲,喜以水中死尸、藻类、落叶、青苔等物为食,起初是水族业者引进卖给顾客放养於水族箱,以便吃食杂秽物净化水箱,扮演「清道夫」的角色。不料,这种水族箱里的观赏配角,竟遭人弃养於乡野溪流。

宜兰县境主要河川的冬山河、宜兰河和得子口溪已经沦为垃圾鱼的繁殖场所,影响河域既有生态。

过去三十年入侵台湾的几种重要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每年金额已超过15亿元,而1997年入侵台湾的口蹄疫之整体经济损失每年约1700亿元。2004年4月下旬,联合报大篇幅报导外来种入侵台湾生态系的现况,政府也随即宣布十大外来入侵种,分别为小花蔓泽兰、布袋莲、缅甸小鼠、多线南蜥、红火蚁、福寿螺、松材线虫、梨木虱、苏铁白盾介壳虫与似壳菜蛤,期望予以控制。本演讲除介绍此十大外来入侵种对台湾危害之现况外,对国内外其他重要的外来入侵种亦一并介绍,以为警示。此外,本人亦将比较美国、日本与台湾政府对外来入侵种之防御措施,以为提升我国防御外来入侵种之借镜。

1990年代,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便指出:「21世纪环境大灾难,首推外来种生物的入侵」。在美国,外来种入侵造成每年1,370亿美元的损失;自南美入侵美国的火蚁,造成每年约百人死亡;近两年由亚洲入侵美国的甲虫,已使得六百万棵白杨木受害。为此,美国已将外来入侵种视为危害其国家安全的大事。因此,1999年美国柯林顿总统便签署行政命令,成立「全国入侵种委员会」,它包括农业部、商业部和内政部国务院、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防部、卫生及公众服务部、环境保护署与国际开发总署。2002年,该委员会之预算为6亿3000多万美金。近年来,日本环境省、交通省、农林水产省开始积极从事外来入侵种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泰国,也早在 1997 年便建立了外来入侵种工作委员会。

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对外来种的防治工作,仍然停留在动植物检疫、动物传染病防疫、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等,对於影响台湾自然环境与原生物种生存极为深远的外来入侵种,如在台湾大面积扩张的银合欢;造成树木大量枯死的小花蔓泽兰与松材线虫;影响人类健康的红火蚁,却未受政府各界应有的重视。联合报报导防检局召开的部会控制红火蚁协商会议,各部会间仍在互踢皮球,果真如此,实在令人忧心。

依国外长期之经验,外来入侵种扩散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控制入侵种,首在预防与早期的防治,一旦扩散,便几乎无解决之道。目前的外来种,对台湾的影响已是燃眉之急,再拖延下去,恐将不可收拾,届时对台湾的物种、生态系、国民的健康与经济,将有重大的危害。因此,政府与学术界宜将控制外来种列为生物多样性保育之首要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787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7
下一篇2023-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