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9月15日至12月18日,东南亚金融风暴持续震荡,蔓延至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震撼全球重要事件的完整记录
9月16日:大部分东南亚货币因泰国政局不稳而受新的抛售压力,与此同时,泰国重申履行对172亿美元国际紧急拯救计划作出的承诺。印尼宣布押后大型基建项目。
在忧虑美国加息之审慎情绪下,港股反复下跌,红筹国企股亦见明显沽售压力。恒生指数最低曾跌至1435855,收市报1441119,跌21946或15%,成交进一步缩减至1497亿港元。美国公布8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增长,较市场预期温和,显示加息压力纾缓
泰国官方宣布,欧洲和亚洲的财长本周将在曼谷会商,讨论东南亚货币危机和磋商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及投资。这次高级会谈将是这两大洲的财长在亚欧会议主持下会商以来的首次会议。亚欧会议之成立,旨在加强亚、欧和北美三极关系中已察觉的薄弱环节。
9月17日:在新一轮的狙击性抛售下,东南亚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昨日全线下跌;马政府无意展延多媒体超级走廊等大型工程项目;交易员的观点是,泰铢的动向将与国际基金会的贷款配套戚戚相关;市场仍然担忧,国际基金会将因泰国不能遵守所开列的条件而取消对泰国所承诺的172亿美元贷款。
菲律宾央行将进一步调低比索存款法定储备率的消息,使市场继续看淡比索。调低这项储备率,可能会释放更多的现金到市场,并招致投机者对比索的抛售。
9月18日:菲律宾比索在银行危机和政治动荡的双重阴影下再创新低。而其他东南亚货币则因国际货币基金会肯定它对泰国的拯救配套而稳健回升。比索在亚洲闭市时报1美元兑3387比索,较前日闭市时的3293比索跌约29%,交易中曾一度跌到3493比索的历史新低。菲律宾传出家电制造商EYCO集团无力偿还20亿比索银行贷款的消息,该公司因涉足房地产业务而面临财务困境。这项消息使市场传闻菲律宾会像泰国那样因房地产过热而导致银行危机的说法,首次得到证实。市场人士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类似事件发生,这使菲律宾国人对其银行系统产生信心危机。
泰铢的回弹。归因于国际货币基金会主席康德苏曾宣称,对泰国最近所作的经济措施感到满意。
9月19日:第一届亚欧财政部长会议在曼谷圆满结束。下一届的会议将在1999年于欧洲举行。与会的财长们同意加强在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业监管等方面的合作。部长们在会议上讨论了外汇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亚洲经济体最近所经历的货币动荡。部长们强调,在资金的流动性增加的情况下,要维持外汇市场稳定,最重要的是实施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采纳一个适当的兑换率机制。财长们也同意稳定的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维持经济成长的结构性调整,都是重要的。因此随着经济的依赖程度增加,亚洲和欧洲在适当的时候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是重要的。在金融业监管方面,部长们认为监管机构必须对新的发展有认识,并且加强国际合作,这样才能减低风险和促进稳定。他们认为亚洲和欧洲之间的金融业监管机构还有更多合作的空间,相互交换金融业监督和管制、金融市场运作、管理付帐系统等方面的资讯,可增进亚太区域的金融稳定。部长们同意彼此的金融业监管机构定期讨论金融课题。随着全球的金融中心数目增加,洗黑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亚洲和欧洲同意采取具体的行动,加强对付洗黑钱活动。会议也同意加强关税事务的合作,包括经验交换、培训课程等能促进亚洲与欧洲贸易的合作。
9月20日:在西方七国集团会议上,日本表示将建立一个具有亚洲特色的机制,以应付新的货币危机。但人们对这一建议的反应一般。
马哈蒂尔在香港参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办的研讨会。他是首日大会最后也是主要的演讲者,对着世界各国财长与金融界人士充满煽动性又辛辣幽默地讲了将近一个小时。
9月21日:金融大亨索罗斯指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对自已国家构成危害有关应该禁止外汇买卖的言论“太不恰当”而“不值得认真考虑”。他认为,禁止外汇买卖不会成为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有关说法,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市场不会当真。这位来自美国的知名国际外汇市场狙击手还警告说,正当马来西亚资金失去稳定之际,马哈蒂尔的想法如果实施,从而造成资金不可兑换,将带来“灾难性后果”。索罗斯是继昨天马哈蒂尔在香港参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研讨会后,在第二天的研讨会上发表压轴演讲。对马哈蒂尔前一日不点名的攻击一一公开还击。完场后掌声雷动。
9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总裁卡默德叙斯警告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显示了世界经济环球化的新风险和需求。卡默德叙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常年会议上指出,泰国的货币危机是“令人不安的…因为它是可以预见和避免的,不过(泰铢)还是受到强力的狙击”。卡默德叙斯说,在“缺乏充完整措施下,危机爆发了,并且波及区域内其他国家”。卡默德叙斯预测,东南亚的经济将会有转机。不过,他承认市场需要时间来恢复对泰国的信心。他称赞泰国政府有“勇气”推行“大胆和全面的计划,来解决巨额对外收支赤字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的问题,这都是市场最关心的”。卡默德斯相信,受泰国货币危机影响的东南亚金融市场会很快复苏。他说,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已经采取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他预料,这些经济体在这次的事件后,会“比过去更巩固”。卡默德斯说,环球环境“一般上是有利的”,环球通膨率受到控制,许多国家的财政赤字减少了,几种主要货币之间的兑换率也“似乎符合基本经济原则”。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包括亚洲部分地区和拉丁美洲的银行体系脆弱以及欧洲劳工市场不灵活。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
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其中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2)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3)政府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拌;(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泡沫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6)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以上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之间交易活动产生的新机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书的思路是,建立一种权威性的企业交易结算的中介系统——国家企业交易中介结算系统,解脱企业之间的债务链,消除企业和银行坏账产生的基础,以避免债务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减少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危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还会产生国家税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减少财政赤字的发生。同时,还会产生企业制度的创新,减少企业的破产倒闭和兼并现象,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并且,还将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创新,对国际货币的使用进行改革。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的治理,而是对纸币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的修正,是对货币供应和流通体制的创新,是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带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诸多方面的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尽管在各国有其具体的内在因素:经
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引进外资的盲目性--短期外债过量,银行体系的不健
全,银企勾结和企业的大量负债等,危机也有其外在原因:国际炒家的“恶劣”行径,
但是人们还应进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机生成的本质因素--现代金融经济和经济全
球化趋势。
刘诗白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
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
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
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
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
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孕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
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二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
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
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
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
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
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
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
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
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
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
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
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
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
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迫使东亚各国的资本市场完全对西方开放,更有利于西方国家资本用“白菜价”去收购东亚各国的优质企业,毕竟这些企业只是股票价格下跌,其本身还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索罗斯只是将东亚各国打趴在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是要釜底抽薪。
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要求韩国人将其最大的四家公司出售给美国,传说是韩国人集体捐款、捐黄金给拦下来了,实际上是中国市场帮了现代汽车等公司,才使其彻底摆脱了危机阴影,可惜韩国毕竟是美国的附属国。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