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和田玉属透闪石玉石,透闪石属闪石族矿物中的钙质闪石亚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中的一员,其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镁和铁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在该系列矿物中,(Ca+Na)B≥134,NaB<067;(Na+K)A<05,Si≥750。根据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角闪石族分会推荐的尼克(BELeake)角闪石族命名方案。
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这两种矿物的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叶片状,和田玉是这些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
和田玉主要结构
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这是和田玉最典型的一种结构,表现为透闪石颗粒非常细微,粒度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清其轮廓,大小均一,交织成毛毡状。具有该结构的和田玉表现为细润而且致密,是优质和田玉所具备的特性。该结构在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中均可见到,与和田玉质地紧密相关。
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指由纤维状透闪石和隐晶质透闪石组成的结构,其中纤维状透闪石呈弱定向排列。显微纤维变晶结构,透闪石多呈纤维状聚集,大致平行分布。显微片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指主要由片状透闪石和隐晶质透闪石组成的结构,其中片状透闪石的含量不高,具有弱定向性。肉眼观察手标本时,片状透闪石表现为斑点状杂质;若大量存在,则会影响玉石的质量,在琢磨时需要剔除,故具有该结构的玉石质地一般较差。显微片状变晶结构,透闪石颗粒呈叶片状分布,具有该结构的玉石质地一般较粗,甚至无经济价值。
与钢板料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软萌料”——那就是糯籽。
为何指的是籽料?
因为,与钢板料不同,这种浓稠而发糯的视觉或触感体验,一般都是籽料身上才出现的情况,当然并不排除顶级山料的“糯”况,这里不述。
一块观音“糯料”
籽料的糯,通俗来讲,其实就是粘稠度,浓度,说白了就如同糯年糕一样的那种黏乎乎浓稠,撇不开的软而稠,也就是籽料的“粘性”。
这一块就是典型的“糯籽”!
糯性怎么感受呢?
就是一种浑厚、绵细的感觉。打个直观的比方,上好的糯米或晚稻煮熟后,那种浑厚油亮均质的感觉,很厚很油亮盈润而饱满,触之则厚实润滑绵糯就是这种手感体验。
糯性强的籽料,在视觉上就能呈现出“厚而暖”的舒服质感,温暖而厚实,黏稠而饱满。
这是截取的一个局部,这便是饱满而温润的糯感
籽料的糯,其实还是跟籽儿的内部结构直接关联,甚至可说是关键因素。
我们在观察糯性好的籽料玉石内部结构时,发现颗粒越是细小,内部结构交织越是规整紧密的玉石糯性就越好。因为交织发育成熟,结构致密,颗粒细小,排列规整,所以就构成了籽料的——高浓度。玉性强高密高脂高细,所以料子就浑厚浓度好,这就是所谓的“糯”。
感受下这种黏稠如落的“糯度”
当然,往往一颗糯籽,很有可能就没有那么“糯”——那是因为跟打磨方式有关糯性真正好的籽料,加上精细的打磨法,会给浓度糯性更加分;
拿一颗糯籽在手,往往会呈现亚光或柔光光泽,并不一定是料子本来浓度就高,糯性好。和田玉就是这样,不打磨不行,打磨又具一定的“装饰性”,——对好料而言,好的打磨是锦上添花。所以,高糯性的籽料配上精致细腻的打磨,料子的“糯”,会越发显现。
这就是糯度+精磨后的效果
毫无疑问,糯籽只有同时具备细、熟、厚、润、滑、油等一系列硬性指标后,才能长成这副高浓度的讨喜模样。
一块讨喜的高糯籽
一颗真正的糯籽,是老熟的老成的,玉质发育很成熟,但有时会付出一“代价”?
记得“僵边生好肉”不?
我们常常观察到,一颗带僵的白玉籽料,往往就是一颗绝佳的上乘“糯料”——这就是魔鬼与天使共生?
那是因为含钙量高的白玉籽料同时会显得又白又糯,料子上好,但当氧化钙含量过高时会造成氧化钙析出形成白僵,当僵花集结成块状后就形成了僵石。所以我们才看到糯籽与白僵共生的局面了而且通常表面一层极薄的的僵花是有可能被盘掉的。所以我们开玉时会发现靠着僵但没有僵花串入的玉是最好的---又白又糯又油——这就是“白糯料”。
一块生僵的糯料
说到籽料的“糯性”,就不得不提下它的“脂粉感”。
一般来说,上乘的籽料,糯性与脂粉是离不开的,同时存在,但二者还是有一些区别。
这就是块脂粉与糯性兼具的籽料
糯性与脂粉不太一样,如果说脂粉是偏“熟而粉”,糯感则偏“细而稠”:↓
这块料子很细,润度也够,但细而不稠
这块籽料的糯度就很充分
而这块料子就是典型的脂粉老熟料
脂粉,是触觉上的形容词,往往不仅要“白如截肪”,想象一下那种纯净浓厚的猪羊油冻结后的样子,你就知道为什么是“脂”;其次还要油而细,老而熟,只有籽料的细度上佳,结构致密,才会予人一种“细糯”之感,绵细如沫,体验就是用一块隔天的香皂洗手揉起的绵细泡沫感,这就是籽料身上的“粉感”了,脂粉是一块老熟籽料的一大标志,并非所有籽料都有的属性。
这两块料除白度外,细微的不同点在于前一块偏“脂粉”,下一块偏“浓糯”
糯感,籽料不一定要非常白甚至白度可呈糯黄,但质地一定要够细,够温厚,柔韧性好,硬度可能不是最高的,但粘性与韧性极好,上手也有很强的粘感,仿佛化不开,盘玩时,油润滑腻之外还有一种阻力感糯籽用在雕刻打磨上时,料子往往与钻头之间也会有粘性之感,好似要黏在一起,而不是钢板料的“干脆利落”。
高浓度的糯籽
当然不论是糯料,还是脂粉料,这两种籽料(山料极品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罕有)都是一等一的上乘料子,如若非要分清二者的偏重点,可以说,籽料的“糯”就是“粘稠度”,籽料的“脂粉”就是“老熟度”。
上“糯,”下“脂粉”
若白度、纯度、细度、糯度、老熟度、润度、韧度、浑厚度、浓度、脂度全都在一块料子上集中时,我想应该是一块严格意义上的“老羊脂”?
这样的??
如何准确的区分各种玉件: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玉件琳琅面目,颜色多种多样,材质也是各有不同,当然其价值也就差别很大,和田玉的价值虽不及硬玉高,但它也有个鉴别真伪的问题,通常用来冒充软玉的有以岫玉为代表的普通玉石,新近出来的俄罗斯玉和青海玉,以玻璃料。在此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更好的区分它们!
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 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 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 准噶尔玉:青而浊,多玻璃光少温润,水头、油头比不上和田玉,偏干,玉质不均,杂质多。准噶尔玉又名玛纳斯碧玉或新疆玉,以阳起石为主,要次于和田玉。 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 东北黄料:土**,有带皮、带浆、带黑花斑和黑皮色,硬度高,不温润,易人工改色、作旧,用来制作伪古玉。 芙蓉石、密玉、西峡玉、东陵玉、碧玉(碧石)、玉髓等:都是石英类杂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橘皮,镜下有鬃眼,玻璃光,不温润,重量轻,不亲水。 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岫玉:呈叶青色,较透明,硬度小于玻璃,是蛇纹石矿物,不同于和田玉。 其他杂玉:均无玉质感,或硬度不够,或重量不重,或颜色不对,与和田玉相去甚远,很容易区别。 ★小心作伪古玉市场玉中有一大类是以各种岩石或以质次的和田玉、软玉,采用作伪工艺的仿制古玉。古玉久埋土中,失去了往日的润美,受沁之后又改变了颜色,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古玉毕竟是玉,“开天窗”的地方仍能观察到原来玉的质地,迎光看时也可见到透光与受沁的情况。不是很有经验的古玉收藏者,很容易受到作伪者的欺骗。 ★在实践中练眼力想成为鉴玉行家必须多看,看的玉多了,对玉的各种特性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专家也是靠见识多、经验丰富下论断的。用经验辨认玉没有准确的指标体系,市场上真玉假玉、各种作伪作旧的手法都有,就是专家偶尔也会有“走眼”的时候。 但既然玉是一种天然岩石,它总是可以认识的。锻炼时间长,实践经历多,个人悟性强,认识玉就准确一些。玉友们不妨多交朋友,多看标本,互相切磋,反复磨砺,才能提高识玉鉴玉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