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生长速度

草鱼生长速度,第1张

草鱼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2—3龄生长最快。在池养条件下群体生长速度1龄鱼一般50—60g,2龄可达500—750g,3龄2—3 kg,所以草鱼养殖周期为25—3年。

性成熟4—5年,5龄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龄雌雄个体、生长速度相似。4龄后雌体生长速度快于雄体。

草鱼已经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但以前都是取江河中的天然鱼苗在池塘内养大后食用或出售,真正实现全人工养殖从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才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养殖,目前草鱼的产量,产值在世界淡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排名第一。 

扩展资料:

草鱼是北暖温带、季风候风气候下、大平原区、有大河湖水体中的鱼类,约产生于新第三纪后期上新世喜马拉雅山开始升高和中国东部平原产生季风、候风及大的河流和湖泊之时。

草鱼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水系。黑龙江水系的草鱼,是在上新世以前,当嫩江与辽河、渤海相通的时候,由江河平原区进入黑龙江水系,下游可达瑷珲;

而珠江水系的草鱼可能是冰川期海平面较现在低100米和台湾海峡为低平原时,自长江及钱塘江下游扩展到珠江水系的,可上达全州、都安及百色等。

水草是鱼类的产卵场

到了鱼类的繁殖期,不计其数的鱼卵被雌鱼排出后,黏附在水草上,竞相而来的雄鱼完成授精。鱼卵在水草上慢慢孵化,而且随着水草的晃动,水草里的含氧量更高,鱼卵孵化率大大增加。

假如水域内水草大量降低,便会导致“僧多粥少”的状况,大量鱼类聚集在一起生卵,不但更利于投机商打捞,而且随着大量鱼类的游动,许多鱼卵从水草上脱落沉入水底,这些鱼卵难以孵化,或是变成其他底栖鱼类的食物,导致鱼类越来越少。

水草是鱼类的牧场

有水草就有许多虫子,大自然是不会消耗一点空间,有草就有虫类,有虫类就有幼虫和稚虫,鱼类也就拥有食物来源。其实大家都能发觉,在水草的叶茎上,有许多空洞,这些裂缝便是各种各样的虫子啃咬的印痕,而这些虫子掉落水里后就变成鱼类的食物。

而且许多鱼类都是杂食性,例如:普遍的鲫鱼、鲤鱼、草鱼、鳊鱼等,他们都会寻食水草,尤其是水域内食物不够的情况下,水草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可是随着水草的越来越少,水域里的鱼类的密度随着降低。

老一辈得人肯定了解革命草的威力,做为外来物种,它攻击性让当地植被和田地的农作物无力招架,一段小小的革命草,能够在短时间稳步发展成片。在田间,他们抢阳光,抢空间,抢养分;在水域中,他们无尽扩散,堵塞河堤,影响船运和水产养殖。

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革命草和水葫芦一样,被列入绞杀的目标。湖中对革命草的清剿也是源于国内对它消极心态。可是光顾着清除革命草,却忽略了对湖中鱼类的影响,的确欠考虑,也反应了当时大家对湖内鱼类的育幼对策是极其缺乏的。

找寻鱼类存活的安全环境

有树枝的地区:假如是由于不久水草的话,那么树枝是肯定会有的,不论是树木自然到下,还是人为的扔进来,鱼是会在此滞留并生活的。由于这儿为它带来了安全一点的环境,树枝能遮挡捕食者的捕食,也能阻挡渔网。如果真的没有树枝的话,可以自己扔点进去,做个天然的窝点,让鱼慢慢去适应,以后就有鱼可钓了。

草鱼需吃45公斤水草或20公斤早草才会长大一斤。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人工繁殖:

亲鱼的来源

草鱼人工繁殖的亲鱼主要来源于原种场、江河、湖泊和水库。来源于自然水体的亲鱼通过对大规格草鱼进行挑选,将体色正常、鳍鳞完整、无伤无病、游动活泼、体质健壮的草鱼作为后备亲鱼,经过强化培育后再进行催产。

来源于人工养殖环境下的亲鱼通常为池塘或水池养殖达到性成熟年龄并处于育龄期间的健康草鱼。在收集和运输亲鱼过程中,操作需小心,要选好网具、工具,避免鱼体受伤。

亲鱼的强化培育

产前培育阶段是亲鱼营养物质向生殖腺转化的重要阶段,草鱼繁殖过程中,亲鱼的强化培育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亲鱼培育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受精率和孵化率等。亲鱼培育过程中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重要环节。

水温调控

草鱼亲鱼对水温的波动极其敏感,水温波动会影响性腺的发育和成熟,因此在亲鱼培育过程中对水温的控制至关重要,必须避免较大的水温波动。 

定期冲水和注入新水

使池水循环,人为制造成流水环境,可刺激亲鱼的性腺发育。亲鱼池3月份以后,每周冲水1次,到4月份每周冲水2次,每次冲水时间2~3小时。

充足的含氧量

要掌握培育池水中溶氧状况,防止亲鱼浮头,水体中含氧量不足会抑制亲鱼性腺成熟,亲鱼培育过程中可通过注入新水、开增氧机或使用药物等措施来增加含氧量。 

适宜的放养密度

亲鱼放养密度与搭配比例不当会导致繁殖水平降低,放养密度过高会影响亲鱼性腺发育。放养密度按体重计算,混养、单养均可,为充分利用水体,最好能搭配不同种的后备亲鱼。

一般放养亲鱼(包括搭配鱼)在100~150千克/亩,条件好的可达200克/亩,平均养草鱼亲鱼达到200克/亩以上时,会严重降低草鱼的繁殖水平。 

饵料投喂

亲鱼培育过程中饲料的投喂也很重要,亲鱼池中的天然饵料不能完全达到亲鱼的营养需求,需要额外添加饲料。添加的饲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草饲料,也可以混合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颗粒饲料。

草鱼的配合饲料必须含有高的蛋白质含量,避免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物,否则会导致腹部脂肪沉积,从而影响性腺发育。草鱼产前培育的饲料以青草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草料主要为苏丹草、黑麦草、范草、油菜、大白菜、麦芽等。 

-草鱼

草鱼的得名为淡水鱼。

草鱼是一种淡水鱼类,从体形上来看,草鱼身体扁平,长约30厘米至50厘米,有的可以长到80厘米以上。草鱼体色黄绿色,肚子白色,鳞片较小。草鱼是食性杂的,但主要以水草为食,能够消食如鲤鱼所吃的粮食,也在饲养中被当作粮食鱼类。草鱼在遇到危险时有一种蹲在水底的习惯,因此在钓鱼时需要用较轻的钓具,以及较软的饵料,才能更好地钓到草鱼。

草鱼在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养殖和消费,例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在口感上,草鱼肉质细嫩、鲜美,有"天下独有味"的美誉,被视为绝佳的河鲜美食之一。除此之外,草鱼还可以制作成多种不同的菜肴,例如糖醋草鱼、红烧草鱼、清蒸草鱼等,各具不同的烹饪味道和风味特点。

草鱼可以作为水体中环境指示物种,其富含亚硝酸盐积累可作为环境污染指示器,有效观察水体环境状况和水质污染情况。草鱼因其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而得名,是一种广泛分布、鲜美可口的淡水鱼类。在中国南北各地,草鱼都是很受欢迎的饮食食材,既可以作为野生渔获,也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用于满足市场的需求。

草鱼鱼油是一种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草鱼鳞片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光催化材料,经过处理的草鱼鳞片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质。草鱼可以作为实验动物,用于教育科研等领域,探究其不同生态功能和繁殖规律。

草鱼的做法

1、清蒸草鱼:将草鱼去鳞、去内脏、去头尾,切好川字形片,用姜丝、葱段、料酒裹上鱼片。锅中加水、盐、鸡粉、糖、香油,下入草鱼片,开火蒸15分钟即可。

2、红烧草鱼:草鱼去鳞、去内脏、去头尾,斜切大块,用水漂洗去血沫。锅中放油热锅,下入姜葱炒香,加入草鱼块翻炒,加入水烧开后加入老抽、生抽、糖、料酒和盐,翻炒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4937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 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