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天津物华楼金店的历史

民国年间天津物华楼金店的历史,第1张

楼主的问题,在网上很难查到答案,在天津的地方志上也没有很详细的记录,只能查到一些零散的信息。天津物化楼的历史大致是,“宁波帮”早期人物严信厚在天津开的一家金店,主要制作手镯、项链、锁片、耳环、发钗、戒指等。

严信厚(1838年-1907年),原名严经邦,字筱舫,又字小舫,号石泉居士,浙江慈溪县人。清末著名实业家、书法家、画家,中国近代早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之一。天津物化楼只是他创办的众多产业之一,他还在宁波创办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和通久源纺织局,在天津开办同德盐号,在上海开设老九章绸缎庄、源丰润票号、四明银行,并投资兴办了上海自来水公司和许多工厂。

关于物化楼的标记号,实在是查不到,这里有张物化楼打造的饰品,不知道对楼主是否有帮助。

以下是文玩类的象牙物件成交价格及成交时间,可供参考。

都是跑九乡十村收才收到的老象牙印章 20000 2010-10-19

象牙小摆件 153000 2010-10-15

象牙小摆件 30800 2010-10-15

象牙人物小把件 19800 2010-10-15

象牙小摆件 180000 2010-10-15

象牙笔筒 400000 2010-10-15

老象牙金蝉 80000 2010-10-14

下乡收回来的 明代满身象形文亚洲象牙筷子一双 包老包象牙 16000 2010-10-14

一双象牙筷子 42000 2010-10-14

难得的亚洲血牙小牙尖(象牙) 180000 2010-10-13

象牙果佛雕 26000 2010-10-13

21109象牙7毫米佛珠项链108颗 107000 2010-10-13

一双不错的老象牙筷 30000 2010-10-13

21205象牙米珠手把件链 38000 2010-10-13

象牙挂件大雕龙牙圈 68000 2010-10-13

象牙手链十二生肖手链1515。 118000 2010-10-13

象牙螺纹项链 14000 2010-10-12

2124珠径1厘米18颗圆珠象牙手串 42000 2010-10-12

3个象牙小件 16000 2010-10-12

选购观音挂件就去博宝网宝珍商城吧,那里的还不错。价格也低。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

(一)帽子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1、礼帽

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民国初年常见于 礼仪 场合,因此称礼帽。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礼帽如果按风格来分,有大礼帽和小礼帽两种。大礼帽的帽冠较高,一般高度在14~19厘米之间最为普遍;而小礼帽款型则相对较小。

除了按照风格样式来分,还可以按照礼帽的材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皮礼帽、呢子礼帽、兔绒礼帽、条绒礼帽等。

礼帽也可分冬夏两种款式,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丝葛。它的形状大多是圆顶,下面有宽阔的帽檐。穿着中式、西式服装都可以戴礼帽,这是当时男子最庄重的服饰。至于其它便帽,样式也比较丰富,一般都以各人的身份、地位及职业而定,没有统一的制度。

2、瓜皮帽

瓜皮帽,也称“小帽子”,六块瓦帽,属于便帽的一种,是清朝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帽子。从小孩到老年,人人都可以戴它。它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是人们日常所必需之物,甚至一天到晚的被人们戴在头上。因其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大概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这种便帽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缀檐如筒,有的底边镶一约一至三厘米宽的小檐,有的无檐,只用一片织锦缎(又称片金)包个窄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襻疙疸。俗称“帽头儿”。

“瓜皮帽”相传是沿袭明太祖所制六合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 天下 归一之吉祥寓意,世人皆戴之。瓜皮帽的质料春冬用{缎,夏秋则多用实地纱,颜色以黑色见多,夹里用红,富者用红片金或石青锦缎缘其边。讲究点的人,也有在颜色和纹饰上与身上的袍褂配套穿的到清朝初年,在款式上虽然仍以六瓣合缝为之,男性戴的瓜皮小帽分平顶帽和尖顶帽。平顶有12瓣、8瓣两种,尖顶只有6瓣,12瓣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戴的。8瓣是中年人戴的,尖顶6瓣的都是小青年戴的。,质地分为硬胎和软胎,平顶大都做成硬胎,内用硬纸板为衬并絮以棉花。尖顶大都为软胎,取其便利,不戴时可折之藏入衣袋之中,日之“军机六折”。帽子又有“结子”,俗称“算盘结”,都用红色或黑色丝绒线编成,有丧则用黑色或白色。结子的大小也随时而变,一度崇尚樱桃般的小结,转而又流行大结。清末有以珊瑚、水晶、料珠等代替结子的,其结子小如豆粒。又重蓝色,戴时喜将帽子偏倾于前而半覆于额前。至宣统时,帽檐有重叠多至七八道者。

另外,为区别帽子的反正,还要在帽缘正中靠下的地方,另缀一明显的“标志”,如四方形装饰物,此为“帽正”或“帽准”。帽正的质料取决于戴帽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贵族或有钱的人,可用珍珠、美玉、玛瑙、翡翠、珊瑚、猫眼等各种名贵的宝石做帽正,更有用碧霞珠宝以炫其富贵与显赫者。一般人也可用烧篮、料器(玻璃)、小银片……等为帽正。当时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八旗的纨绔子弟,为求美观,往往还要在帽疙瘩上挂一缕一尺多长用红丝绳做成的红穗子,称做“红缦”。

3、鸭舌帽

民国时期,流行鸭舌帽,为青少年和 儿童 常戴,帽子前沿的形状好像舌头,戴时,帽子和帽舌相扣,前面低;后面较高,成为斜形,看起来类似瓦盖,因此,也有人叫它“瓦盖帽”,一般用灰色或蓝色的呢、布制成的。

另外,还有一种男学生所戴的帽子,称为学生帽。造型和鸭舌帽相同,但帽围较坚实,用厚胶片做帽舌,不能相扣。

(二)眼镜、钢笔

随着西服东渐的热潮,新的饰物也开始出现,眼镜流行趋势的大盛就是这时的一个代表,滴溜溜儿园的镜片固定在无框的金属架上,一时被称为金丝眼镜。民国初期男子最时髦的配饰就是一副金丝边眼镜,大城市里的洋行高级职员带一副金丝边眼镜当然是气派非凡,并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性象征。后来小城镇中的“布衣绅士”也不甘落后,也要带上一副金丝边眼镜以证明自己的新潮。还有些人眼睛很好明明不近视,但也要找副金丝边眼镜来戴,也算过了时髦隐。

(三)表

价格不菲的西式手表,对于装饰品不多的男子们来说,真是一件既美观又现地位品位的东西。先是流行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再后来,怀表流行了,一下子个个都要装模作样的在胸前吊上一条表链,就算没有必要,走在路上还要时不时停下脚步,拿出怀表来看一看,以让人知道他是时髦的人。

(四)腰带

腰带是中式长裤穿着时不可缺少的,腰带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专门系裤子的“裤腰带”一种是系在上衣腰间的“腰带”裤腰带是用黑色或蓝棉布缝制而成,宽约3厘米,也可以用白色丝绸制作。按风俗,小孩长到十二岁本命年时,应系红色裤腰带,另一种腰带原是系在长袍腰间的带子,一般的是在腰间束以湖色、白色或浅色的丝带,它的长度,可以在腰间系结后下垂与长袍齐。

(五)长围巾

民国时期最有只是的人群是大学学生和大、中学教师。他们的穿着与普通市民中的先生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习惯在长衫上系一条长围巾。到了民国后期,这一种穿着打扮,俨然成了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装束了。当时女性专用的手巾也被男士广泛的运用了,放在西装的口袋里显得格外绅士。

(六)手杖

民国初期,手杖更与眼镜、怀表一道,装饰着 留学 归来或者文明人士的虚荣世界,甚至令一些阔家**忍不住也要女扮男装时髦一下。上世纪前半叶,由于好莱坞**及西欧 绘画 的影响,人们逐渐钟爱于步行手杖了。当时时髦男子的必备装备还有当时称为“士的”的手杖,其实就是普通可见的手杖。不过因为年轻人认为如果叫做“手杖”,和老头子们用来助步的拐杖没什么区别,为了区别显示这是学的西方的做法,他们就直接将英文的“stick”音译为“士的”。拿着一根“士的”,学着英国绅士的模样走在大街上,让那些学了一点洋文的小伙子们感到得意洋洋。然而“士的”风还没吹多久,却又流行起拿马鞭了,就是西方用来策马的鞭子,和中国古时候的类似,但摩登青年们喜欢强调的是他的西式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43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