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主要产地是中国新疆。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扩展资料:
和田玉在矿物组成的特点主要是:
1、透闪石矿物在95%以上
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在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较高。
2、杂质矿物极少
一般为1%—3%,多在1%左右,有透辉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等,没有阳起石,与产于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不同。
3、矿物粒度极细
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
4、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
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在其他玉石中少有。
—和田玉
和田玉的僵是和田玉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的一种钙化物。
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这两种矿物的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叶片状,和田玉是这些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
和田玉基本上是由透闪石的微晶一隐晶质集合体构成的,依据矿物组分及其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显微纤维状透闪石、片晶透闪石和杂质矿物3个部分。
扩展资料组成部分:
(1)隐晶质部分:在显微镜下无法分清透闪石的颗粒大小和形态,以基质形式存在,聚偏光现象明显,干涉色较低,交织成毡状、团块状。
(2)无定向毡状显微纤维鳞片:由不定向透闪石显微纤维杂乱交织成的集合体,大小在显微镜下不可测,但形态可以依据消光现象大致分清。
(3)近平行的纤维束:透闪石纤维沿长轴近似地平行排列,消光方向平行于纤维延长方向。
(4)放射状(帚状)纤维团:团簇状纤维透闪石呈放射状分布,具微弱的波状消光现象。
-和田玉
玉是一个大的范畴:和田玉,翡翠,岫玉,玛瑙,水晶等等都是广义上玉的一种,结构大有不同。
以和田玉为例:
和田玉的主要结构为变晶结构,包括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显微片状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片状变晶结构和显微放射状(帚状)变晶结构。其次还包括不常见的残缕结构和交代冠状结构。
在该系列矿物中,(Ca+Na)B≥134,NaB<067;(Na+K)A<05,Si≥750。根据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角闪石族分会推荐的尼克(BELeake)“角闪石族命名方案”,透闪石与阳起石的划分按照单位分子中镁和铁的占位比率不同予以命名:
Mg/(Mg+Fe2+)=090—100,称为透闪石
Mg/(Mg+Fe2+)=050—090,称为阳起石
Mg/(Mg+Fe2+)=000—050,称为铁阳起石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特征:
和田玉基本上是由透闪石的微晶一隐晶质集合体构成的,依据矿物组分及其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显微纤维状透闪石、片晶透闪石和杂质矿物3个部分。
显微纤线状透闪石部分占组成的绝大多数,一般含量为80%—90%或更高。含量愈高,结构愈细致均一。显微纤维状透闪石依据其形态和大小,又可分为隐晶质部分、无定向毡状显微纤维鳞片、近平行的纤维束以及放射状(帚状)纤维团等。
-和田玉
纤维交织结构和田玉就是内部有一种云絮状的纹路,越是质地细腻的和田玉这种纹路就越细密和整齐。通常把它作为衡量玉石品质好坏的一个因素,越是质地上好的玉石,纤维结构越清晰,纹路就越少,只有在显微镜或高度放大镜下才能够看到,相反,质地越
和田玉是产自新疆等地的一种上等玉石材料,也因为我国有上千年赏玩玉石的历史,和田玉历来作为皇家御用玉石而被世人追捧。上等的和田玉也同样一石难求,特别是和田玉中的极品羊脂玉,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存在。因为它们质地白皙温润,呈现半透明的光泽感,让人爱不释手。
纤维交织结构,是所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的排列特征,就是和田玉内部透闪石矿物晶体的排列方式,是所有和田玉都有的。但在和田玉中看到这种云絮状的结构越多,也代表这款和田玉的品质不够好。上等的和田玉是很少看到这种云絮状的构造的,它的内部越纯净,品质就越好。极品和田玉以无杂质,内部结构纯净为上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