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糖玉是怎么形成的,有收藏价值吗?

和田玉糖玉是怎么形成的,有收藏价值吗?,第1张

和田玉的有色品种里,糖玉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品种,因其颜色似红糖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由外部的矿物质铁离子沁染形成。任何一种和田玉的好坏判定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颜色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但是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脂粉也就是我们说的油润度够、密度净度都比较不错的情况下颜色自然是越纯,色力越足越浓郁就越好。糖玉的色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褐**调,一个是褐红色调,不管哪个色调,在满足其他重要衡量标准的情况下,就是萝卜青菜各取所爱了。褐红色调的近年来因红色为中国的吉祥色,巧雕容易出彩,又有新疆金山矿脉的产量支撑,广博大众消费者的眼球和喜好,甚至专门为和田玉且末产的糖玉起了一个特定的名称:“糖料”。不管哪一种和田玉,只要综合品质高,工艺好,稀缺或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等,就都是可以收藏、馈赠、交流把玩的。

首先从地质结构上,需要有开裂的结构,大的断裂带控制侵入体的散布,小的断裂层与矿化带有关,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重合面。

那么新疆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塔里木运动造成全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从而最终形成了塔里木大陆。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

这就满足了第二个条件,围岩最好是白云石大理岩,这种岩石是由镁质或灰质石灰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而成。透镜体或捕掳体的白云石大理岩比较利于成矿。

那么新疆的地质环境是怎么构成的呢?在塔里木古陆南缘,也就是今天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最后一点就是侵入岩了,要知道岩浆和热液对和田玉构成有着重要作用。侵入岩的含铁量低,有利于形成白玉,与成玉有紧密联系的是层状小岩脉,长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之内。

“华力西运动”晚期,在新疆的塔里木大陆的南缘,古陆块的陆缘地块和活动带中间地块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所以新疆多出产白玉。

并且还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首先成矿温度在300摄氏度至380摄氏度,压力小于25千帕,介质为中性或弱碱性的情况下,以上的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才能形成和田玉。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辩识

1、观察和田玉的颜色。和田玉的颜色分为白色、青色、**、墨色四种。也有传闻说有红色和田玉,但多数都是假的。且和田玉的颜色过渡都是由浅色到深色,例如白色的过渡是由白到青白,青色是由淡青色过渡到深色。因此,在选购和田玉石非白色、青色、**、墨色的和田玉都要慎重选择。

2、看和田玉的光泽。和田玉的质地温润、表面光泽上有明显的油脂光泽。与翡翠的玻璃光泽不同,和田玉的油脂光泽质感十分的柔和,看上去很自然。

3、用放大镜观察和田玉表面,能看到云絮状纹理的毡状结构。真正产自新疆的和田玉是有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如果和田玉的颜色若浮于裂缝或玉石表面的话,有可能会是赝品。

4、比较和田玉的价格。羊脂玉是白色和田玉中最好的品种,质地细腻白如凝脂,在新疆和田的产量是十分稀少的,因此价格都相对高昂。其次黄玉价格也相对较高,唯有和田青玉是广泛存在的,种类多,价格也比较普通。

5、和田玉是属于半透明的玉石,用灯光照射能透出光亮,但是看不清物像。用电筒照射和田玉时,手在和田玉下方晃动时能看到明显的黑影。和田玉少有十分透明的情况,多是半透明的。

6、和田玉质地厚实,结构致密。用金属棒敲击和田玉时,声音是比较清脆的,如果是声音低沉黯哑则有可能不是和田玉。将和田玉放在掌心掂量,比较同等的尺寸的石头,会明显发现和田玉会比一般的石头更在厚重。触摸时,和田玉入手也比较冰凉,加热快散热快。

7、看质检证书最准确。质检证书都会详细描述和田玉的相关成分,并指出和田玉的真假。因此,可以上网查询质检证书上的编号来辨别真假。

参考资料

和田玉

辨别出自然沁色的和田玉,其实并不困难,但并不能完全凭借肉眼的观察和感觉。

最客观的是借助工具,目前查尔斯滤镜,是辨别出自然沁色的和田玉比较准确的工具。

透过滤镜,染色做出来的和田玉,会有荧光现象,而自然状态形成的天然沁色,则没有荧光现象,真伪一目了然。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 籽料:从高山矿坑滚落到河道中的玉石原石经过水流冲搬运,从河道上游冲到河道中下游,被人们从河道中捞出时,玉石原料因为长期受水流冲涮及河道石块碰撞,形状已经变的非常圆滑,有的形状如鸡蛋。在河水冲刷搬运过程中,玉石受其它巨石的碰撞,大块头会分裂成小块头,玉石块头相对山流水和山料会小的多,有的甚至变的特别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会看到小块的籽料,大块的山流水和山料的原因。

另一种认为籽料是由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

标题:籽玉形成的争议

和田籽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吗?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玉石专家学者的演讲论述,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普遍说法,绝大部分都说,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经山体风化崩塌而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河水的搬运冲刷,棱角随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卵状籽料。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四:

1籽料出产在玉龙喀什河床中,水就是搬运琢磨玉石的天然工具。

2和田玉山料就产在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冰山上。

3玉龙喀什河源头山脚下的河床中,确有被水冲刷下来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

4山流水原料再经过200多公里的洪水冲刷琢磨,冲刷到玉龙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积下来,自然就棱角全无,被磨成了卵石状的籽料了。

以上证据乍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无可挑剔。但根据我几十年的实地观察,反复捉摸,认为以上论据尚不全面,只说到了它的表面,没有说到它的本质。大量事实证明,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其本身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体。其论据有六:

1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脚下,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70公里。在这270公里的河床中,从出山流水的那个冰山起,一直往下约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再从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就没有玉石。再从约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地段。有人讲,中段近180多公里没有玉石,是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都被洪水把玉石冲到下游去了的缘故。请问前面那20多公里的河水流速不是更湍急吗?为什么在那一段或多或少还可以捡到玉石?而这180公里的地段,为什么不论大小一块玉石也捡不到呢?河床里到处都是卵状石头,没有一块玉石,石头没被水冲走留了下来,唯独比重比石头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冲走了,所以,“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的解释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2再从玉的质地上讲,山流水的玉质和籽玉的玉质也不尽相同,籽玉的质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细腻,更加温润,色彩更丰富。有人又讲,这是因为籽料经过水流的冲刷把山料外面的一层粗糙表皮磨掉了,只剩下中间的部分,当然就更好了。但我所说的质地不是外面的不好,中间的就好,水流的冲刷是不可能改变玉的质地和颜色的,不可能将粗糙的冲刷成细腻的,也不能把暖色调的冲刷成冷色调的。比如现在很多人为了能将山料卖到籽料的好价格,就不惜造假,将山料棱角切割掉,再放入滚筒机中与砂石一起滚磨,人工磨成的籽玉就这样做成了。这样的籽料是不是质地就好了呢?仍然不好,略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是山料磨出来的。

3籽料有白、青、碧、黄、墨等五种基本色调。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上只有白玉和青玉两种玉料,根本就没有碧、墨、黄玉,那么河中的碧、墨、黄玉又是哪里来的呢?更何况籽料的颜色是块块不相同,而山料在一个坑内基本是相同的。

4籽料是山料冲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块石半块玉共生的现象。如果以上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我们都知道玉比石更坚硬,更耐磨,玉都磨成极其光滑的卵石了,那石头还能安在吗?

5再从籽料的质地、颜色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经我多年的观察总结发现,颜色、质地、块状、性能,甚至皮色大致相同的玉料基本上产出在同一段河道中,混淆的很少,只要你拿来一块玉料,我们一看基本上知道它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哪个地段,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道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水冲下来的,它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分别。

6从和田地区东起策勒县的奴尔多西至墨玉县的皮牙满多约16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都有各色籽玉和戈壁料存在,难道这方圆约9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的玉都是河流改道冲刷而来的吗?我认为不是。

综上所述,籽料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这种卵状的原生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变成了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所以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水冲刷而来,山料不是妈妈,籽料亦不是儿子,它们同样都是同一种矿藏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

最近很多玉友咨询怎么区分和田糖玉与沁玉,把深沁玉当成糖玉,把糖玉巧雕又当成人工做色粘贴玉,有时候闹得商家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了。下面做简单分析,供参考。

一、糖玉主要指山料,沁玉主要指籽料

糖玉一般是整片矿区出现,在整个矿区里出现一条或多条色带,也有整矿区一种颜色的。如且末糖玉,是白玉矿夹杂一或几条红糖或黑糖色玉带;还有青海翠青玉是白玉夹杂的翠青色玉带;再就是各类青花玉也是白玉夹杂墨玉色带。这些玉带宽度、厚度都比较长或宽,产量相对比较大。而碧玉、墨玉、青玉、黄(口)玉等,就是属于整个矿区都一个颜色的糖玉了,其玉分子是白玉底天然染色。请参考看下图是糖玉中的翠青玉和黄玉↓↓↓

二、糖玉是伴生色,沁玉是后期自然渗透色

从两种玉的形成过种分析,糖玉的糖色是玉石形成过程中,颜色与玉石是同时夹杂形成的,在形成玉的时候,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形成玉石就伴有矿物颜色,所以是伴生颜色,伴生颜色厚度深,由内而外都会有色,且是贯穿色,厚度按米甚至公里算。而沁色玉是在玉石形成后,因表面结构相对较松,周边环境中的矿物色缓慢渗沁后形成的颜色,颜色较浅,一般在玉表皮的疏松部位,厚度一般按豪米、厘米算。请参考看下图是糖玉中的红糖羊脂玉↓↓↓

三、糖玉沁色与玉密度关系不大,沁色玉与籽料密度关系紧密

因为糖玉是伴生色,所以糖色的形成与玉质密度关系不大,有些密度非常大的地方,照样有糖色,高端红糖玉的糖部分又红又密又油。而沁色玉的沁色部分相对比白玉部分要结构疏松,不然后天颜色无法沁入玉质中,因为玉的密度结构都比较大,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所以有些人工加色都比较肤浅。请参考看下图是沁玉中的红皮羊脂玉籽料↓↓↓

三、糖玉不可能做假,沁玉做假比较多

糖玉因颜色厚度、深度人工无法达到天然的效果,糖玉基本无做假可能,但 沁色玉因颜色肤浅,现代人工技术可以逼真仿制,所以造假比较多,且现市场也较多,所以在选择籽料沁色玉时务必小心谨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90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