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是什么玉,第1张

战国时期和氏璧材质质疑:1。战国时期为青铜器年代,后期才发明铁器,2如果是拉长石硬度为6-65度。一般铁器是根本无法在拉长石上雕刻。3当今一般钢刀的硬度为55度,钢针硬度为55-6度。4战国时期出土了不少滑石冥器说明战国时期滑石雕件盛行。5滑石过去属于玉石范涛内,实际战国和氏璧就是滑石材质。

大家应该对“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故事并不陌生。战国时代,赵王得了一块美玉。秦王知道了这件事,说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蔺相如知道秦王的计谋,请缨去秦国,最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和氏璧顺利带回来了。和氏璧是什么?和氏璧就是一块和田玉。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美玉被石头掩盖,剖开石头我们就能发现石头中的美玉。我们今天的赌石也差不多是这样,全凭运气。优质和田玉的三要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辨别出来呢?优质的和田玉有三个要素:润、色、静。

第一个要素就是润,和田玉的质地要润。如果玉的质地温润细腻,看起来很光滑有光泽,摸起来就像是婴儿的肌肤那样细腻光滑,冰冰凉凉的很舒服。“一看二摸”,这样就能找到优质的和田玉了。

第二个要素就是色要正,和田玉最常见的就是红色。不能有两种颜色或者是颜色混杂的情况出现,如灰白色、青灰色、黄绿色、蓝紫色等。颜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和田玉的品质,比如水色怎么样,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和田玉有许许多多的颜色,主要颜色有:红、黄、墨、绿、白等。

第三个要素是和田玉的色泽要纯净。白玉的标准色应该是脂白、奶白、荔枝白,是那种纯净的奶白。颜色以白色为主,可略微带有灰、黄、青等的色调,质地致密细腻,油脂性适中,可见绺裂。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细分为白玉、糖白玉。青白玉的标准色是粉青、绿豆青、瓜皮青。洁白无瑕的和田玉才是和田玉中的上上品。

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境内地区,当地盛产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选择优质的和田玉,除了以上三个原则以外,还可以找一些权威机构来鉴别和田玉的品质。

 

     

          中国是玉石之乡,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软玉资源的国家,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玉文化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中,已有距今为止8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一来重视礼仪的古人把玉比作道德的象征,认为玉具有温润坚美的品质,“仁义礼智信”即“玉有五德”,即指玉也指人。玉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对各个时期,经济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雕艺术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被称为“东方瑰宝”或“玉雕之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玉文化贯穿中华文明史,中国玉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和佩戴玉器,也成为彰显身份的一种象征。

        在众多的玉器品类当中,和田玉以其悠久的使用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细腻、温润的的玉石质量和存世的稀缺性,成为玉石品种的杰出代表,被视为“国玉”。因最早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

        和田玉中的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印”、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的基本性质

1是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种矿物集合体

2密度在295到317之间

3摩氏硬度在60到65之间

4折射率:162

5内部结构:纤维交织结构

6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颜色:白、灰白、绿、墨绿等颜色

和田玉的品种

1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山料、山流水、籽料

2按产地可分为;新疆料、俄料、青海料、韩料、黄口料、罗甸料

3按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糖玉、碧玉

和田玉的质量评价

和田玉无论是白色系列还是绿色系列,其质量评价都要从颜色、质地、净度、块度四个方面评价

佩戴和田玉的好处

古人讲“人养玉一世,玉保人一生”; 和田玉含有人体所需的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和田玉身体会慢慢吸收玉中的矿物元素,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身体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在佩戴过程中能起到摩擦皮肤与按摩穴位等作用,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古人认为和田玉能够驱祸辟邪,而且长期佩戴会滋养出灵性,能够保佑佩戴它的主人

和田玉未来的发展趋势

1价格持续上涨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和田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家又对开采和田玉进行管控,特别是精品和田玉“籽料”现在更是克价过万。

2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同时,也会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3全球化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和田玉作为中国的一个代名词,能够更加全方位立体化的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文化

和田玉产品的多样性

1收藏级

2佩戴级

3实用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92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