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糖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
那么,如何鉴别真假美玉呢?一看材料。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二辨造型。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三鉴纹饰。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为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就具鉴赏价值。四析工艺。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它的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人真正认识,是鉴赏上的一个难题,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然集之。五品艺术。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图具形骸,一味摹古者都是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六观创新与仿古。玉器含有的两大类艺术形态:创新与仿古,从艺术创新的角度看,有新意的玉器固然值得收藏,但对于受现代化思潮影响的玉器收藏要慎重对待,以免陷入“惟新”的误区,然而对仿古玉器也不能全盘收罗,应视具体情况而论。
和阗玉介绍
和田玉,是我国软玉的代表,开发利用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产于我国的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在绵延800至1100公里的山上,分布着20余个矿床点,资源比较丰富。和田玉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岩组成,属于低铁富镁的矿物。其摩氏硬度6—65,坚韧而有韧性,折光率为162。光泽度比其它玉类和叶腊石都高。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9—31克,放在手里有厚重感。和田玉分为子玉、山料和山流水料。颜色以白色为主,有纯白、月白、灰白色、青白色;也有青色、璧色、糖色、黑色及**等。以纯白色为上品,黑色的墨玉和**的玉也是比较稀少的。因其矿物质颗粒极细小而又成纤维状,与隐晶质微粒集合体组成,抛光后呈现出油脂光泽,当地人称之“油性很大”。特别是白色的子玉加工后像炼制好的羊脂肪,故称“羊脂玉”,系和田玉中的精品。制成的各种玉器看上去赏心悦目,摸起来有温润的感觉,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子玉”是山上的原生矿随着雨雪水和山洪的冲刷,滚入玉龙喀什河(汉名白玉河)、喀什喀拉河等,经过数十年数百年至上千年的自然滚动和筛选,棱角磨圆,杂质挤掉,结构致密,形成了类似鹅卵石状的优质和田玉。这种因特殊的生成条件所决定的子玉兼纯白和油性的优点,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尚未发现,也是我国其它地方的玉种和矿物所不可比的。
和田玉的历史
和田玉从远古时就输入到内地。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完璧归赵“的故事,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种,因为没有真品传下来,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认为是和田玉的人比较多。因为书上有记载,和氏璧是块“璞玉”,璞玉是和田玉受风化、氧化后在玉表面生成的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古人以玉比人,以人比玉。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温润如玉,洁白如玉”之美谈。清朝也是白玉最鼎盛的时期。
有讲头的玉器
谈到和田玉就少不了说子冈牌。子冈是一个人的名字,姓陆名子冈,是明朝苏州人,他是个很好的玉雕师傅,喜欢在自己雕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子冈”。据载因为他的玉雕在当时比较有名,所以皇上就让他为自己作一把玉壶但是不能在上面留名,陆子冈说不留名字就不雕。皇上说那就是抗旨要被砍头。无奈陆子冈接了圣旨。玉壶做好以后,呈给皇上看。皇上很仔细地看了一边,发现上面没有落款,而且做工非常精细非常满意,就随身带着。有一次皇上一时兴起非要自己来冲洗这把壶,皇上在洗的时候,摸到里面有一处感觉不平有点磨手,就拿到阳光下仔细观看,觉得磨手的地方像是有字,再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确有“子冈”的落款。皇上特别生气,就把陆子冈宣了来以欺君之罪将其推出斩首。一个玉雕大师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后来清朝有一个如意馆是专做玉雕的,其中里面子冈款的玉坠最多,也是人们为了纪念陆子冈。
和田玉的“汉蝉”,它是来源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器形。北方的女真满族老祖宗们盛行的“含蚕”。在满族数千年前的生活中,除游牧之外,蝉是唯一既能食用又能纺织的东西,可以说是衣食两全。故人死后,“在口中含蚕”,有保子孙丰衣足食之意。
板指,是游牧民族驰马拉弓的专用品。这样可以保护手指不会受伤。也是满族先人的生活习惯。板指源于长白山周围的民族。后来到了清朝,板指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权贵和身份的象征。在清朝的时候,白玉做成的扳指最多,有全素工的也有在扳指上雕刻上吉祥意义图案的。
和田玉俏色巧雕,白玉中有白色、糖色也有皮,玉雕师傅们利用一块玉上的多种色彩来设计玉的图案,这样做不但显示工艺的精细,也不浪费天然的玉料。有的是利用色彩雕上莲叶或是雕成鲤鱼的图案;也有的雕刻上生动活泼的人物,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玉雕师傅的奇思妙想。
与和田玉相近的玉种及冒牌货
阿富汗玉比重较轻,属于白色石英岩,质地比和田玉松散,光泽较亮属玻璃光泽,颜色一般都是纯白色的,价值比较低。
青海玉比和田玉的比重略轻,质地接近,光泽较亮,没有和田玉的油性。如果仔细观察内部结构就能发现与和田玉的内部结构不一样。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是属于一种矿脉,区别不大,价格相当。
岫玉即蛇纹石玉中的白色玉有点接近和田玉,但是硬度较低,容易区别。
现在有所谓的韩国玉,四川玉……都属于合成白色石英岩,冠以好听的名字。比如冒充翡翠的马来玉(马来西亚玉),实际上马来西亚并不产此玉,马来玉属于人工合成的染色石英岩硅化玻璃。
和田玉的选购诀窍
诀窍第一招:不能贪图便宜,更不能听这些不道德的生意人给天花乱坠的讲故事。也不要以为自己很高明能把卖东西的给蒙了。白玉的产量很少,原料面临枯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白玉的人也越来越多。天然的好白玉价格自然就比较高,所以在购买的时候,有的人为了贪图便宜买到了赝品。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很简单的道理,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赔钱的买卖谁会做。比如说800元进来的物件,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谁都不可能700元卖的。
诀窍第二招:在买东西的时候稍微为物件计算一下成本,就不会上当。白玉的雕工主要是人工借助于雕刻工具。现在也就是在工具上可以用科技产品。雕刻还主要是人工来完成。白玉的雕工要求非常高,所有的细微之处,都是玉雕师傅手工制作而成,打磨到细致圆润为止。所以白玉的加工费也是不可少的成本,在加上玉料钱。比如白玉方形牌子的工钱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随形玉坠的工钱也要在百元以上。所以东西方太便宜了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件东西的价值连工钱都不够的话,它可能是真的吗?不要交不必要的学费。
诀窍第三招:白玉的质地非常细致,手感也很温润,光泽是柔和的。将一件玉器放在手中掂掂是否有沉重感,再看看这件白玉的光泽是否是蜡质光泽,里面有没有气泡。用手感觉一下是否有温润的感觉。另外,最好在店里买,不要到流动商贩手中买这些东西。
玉石经过千年的修炼,吸收了日月精华,所以具有相当大的灵性,那么具有灵性的和田玉肯定经过千锤百炼了,对于和田玉的年代该怎么鉴别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和田玉怎么辨别年代,希望能帮到你。
和田玉怎么辨别年代
①掌握时代风尚和作品风格。选择考古发掘品作为标准器,有助于解决传世品断代。在无发掘品可以对比时,就需长期累积目鉴经验,掌握玉器各个时代的风格和发展演变脉络。辨明某种器物产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鉴定家鉴定年代时才会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动物形玉雕,能够运用写实和夸张等造型手法,制造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为扁平状的平浮雕,但发展到妇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较复杂的圆雕。西周动物形佩玉,多雕出动物的外轮廓,宛如剪影。
春秋战国时期,扁平状动物佩玉大为减少,代之而兴的是成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连属,有一定组合,而且讲究形象和色泽的对称。战国时期佩玉的纹饰日趋繁缛,线条多卷曲相连,与商周前期纹饰迥然不同。到了汉代,使用玉材经过严格挑选,质地温润,洁白无瑕。
另外,封建统治者对传统的礼器重视程度减低,而以生前拥有的贵重的生活实用品和死后葬玉的多寡,来衡量他们社会地位的尊卑高下。战国两汉盛行的谷纹、蒲纹,在汉以后全部消失,到北宋后期仿古之风兴起时才重新出现。上述例证说明,随着时代风尚的变化,玉器制作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②从工艺上着眼。因雕工与工具及工匠的师承习惯有关,最易于无意中透露出时代风格。如:新石器时代玉璧、玉琮,孔为两面钻,对接处微有偏移,形成台痕,玉器上的钻孔,孔外径大,越往里边直径越小。同时,器表面留下绳锯加工时在两边下垂的弧线痕,商代则为金属直锯加工留下的直线痕。红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边缘,中心打洼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双钩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线条随造形的曲度弯转。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独特作法。
战国玉器琢玉工具有较大改进,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泽,而且显得锋芒毕露。汉玉纹饰中有细如发丝的阴刻线,习称“游丝刻”,并在玉兽、玉鸟某些部位上饰细阴刻短平线,这是汉玉中极有时代特征的制作技巧。宋、辽、金玉雕中常见一种深层立体镂雕手法,用此类手法制作的玉器有玉佩、炉鼎等。到明代,改深层立体镂雕为上下不同图案的双层镂雕,如玉带饰。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对侧面、内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则平整规矩,作工考究,一丝不苟。
③与同时代其他工艺品对比。时代风格贯穿到同时期各个工艺部门,相互之间存在借鉴、交流、吸收、融合。商代玉器多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图案,与青铜器工艺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鸟纹,往往高冠、喙嘴,长尾上卷,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如出一辙。春秋时期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兽面纹玉饰,上边所饰近似窃曲纹,与同墓所出蟠螭纹壶上的窃曲纹雷同。淅川下寺一号墓出土的春秋时代玉牌饰,周身满饰蟠虺纹,与同出的荐鬲器身上的纹饰几乎没有差别。汉代游丝刻在同时期线刻画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处。
唐代玉器被人们称为形神兼备,雕塑感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绘画、雕塑影响所致。这时期玉器造形、纹饰与同时期的金银器也有密切关系。宋代玉器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本身形体又趋向图案化,与当时画院画风不无关系。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画影响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层镂雕,又与织锦、雕漆的风格近似。
④从文献中求得补证。例如研究汉代从葬玉衣,从其渊源,春秋战国时代的缀玉面幕,发展到两汉的金镂玉衣,银镂玉衣,铜镂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都找到了文献依据,从而对玉衣的断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汉代的玉具剑、玉刚卯亦见诸文献,唐代始流行玉带板,史载唐高祖曾将于阗新进贡的十三銙玉带赐李靖,因此对上述玉饰品出现的年代有了界定。
⑤细微观察细部特征和变化。老一辈鉴定家在这方面有许多过人之处,他们对玉器品类细部的变化了如指掌,对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能够逐一指出时代变迁的轨迹,再结合其他方面的认识,所做判断往往十分准确。
⑥留心甄别仿古做假。这有赖于掌握各时代真器的特征,认真分析比较,找出疑点。伪器必然在某些方面露出破绽,尤其是后人仿制古玉,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佩戴和田玉的好处有哪些一、促进血液的循环
腕部是身体血液循环的末端,而回流的血液全凭心脏的压力来实现。人们在佩戴玉镯的过程中,玉镯会不断地产生晃动和摩擦,玉镯的晃动对人体的手腕起到有效的按摩功效,这样的物理按摩作用会直接激发和松弛人体的经脉和穴位。
玉镯与手腕皮肤组织的摩擦作用可以使得手腕皮肤的血液更好地流畅,可以软化皮肤细胞,疏通皮肤的汗腺,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的手腕内侧有一个穴位叫内关,是治疗失眠的要穴,人带上玉镯后,手在不停地运动,玉镯在手腕上可以不经意地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二、对心脏有好处
中医理论证明,玉石对心脏具有平和心率、降压、稳定情绪的功效,玉石对于心脏不好或高血压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心脏辅助作用,起到降低血压、稳定心跳速度,减轻急躁、紧张,缓解压力、提神恢复记忆的功效。
左手离心脏最近,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佩戴在左手的玉镯最容易接近心脏,对心脏的益处发挥得最好,因此,传统中一般把玉镯佩戴于左手。
三、吸收玉石里的各种微量元素
玉石是大自然的产物,吸取了百川之精华,容纳了天地之优,各类玉石中包含了自然界融入的铁、锰、锌、镍的多种矿物中的某几类或多类元素。
人们在佩戴玉镯的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通过与人体的经常摩擦而逐渐沿着皮肤组织渗透进入人体,有效地补充人体食物摄取不到的微量元素,从而达到平衡、调节生理和提高各种免疫力。
四、“人养玉、玉养人”
天然玉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由于佩戴玉镯时是直接和皮肤接触,而大多天然的玉石都是有裂的,它可以吸收人身体的体液,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玉石养生的机理也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玉镯经过一定时间的佩戴之后,会越来越透明。玉石也是万物之精灵,作为玉镯的主人,适当善对和保养您的玉镯,经常把她佩戴在身,逐渐培养心与心的沟通,久而久之玉镯与您必然会产生割舍不掉的情感。也许在关键时刻您的玉镯会为了主人的安全挺身而出,甚至敢于舍己为主人,可为主人粉身碎骨。
人体内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叫做微循环。微循环是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营养、氧气,排出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人体的各种疾病和疼痛皆由微循环不通造成,“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微循环在医学上素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视就没有断案的。[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语言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照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元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脏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c、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俄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葛亮器、葬器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d、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从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e、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f、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g、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矾。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品方法的不同,刀痕特性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差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绘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品能力大幅度提高。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