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收藏金条?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收藏金条?,第1张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杭州的一位宝妈从她的女儿一岁半开始就定期帮孩子买黄金存嫁妆,目的就是给孩子准备千万陪嫁品,所以说这位杭州妈妈真的是爱女深切,废煞苦心,对于自己的女儿的爱是毫无吝啬的,而且是具有长期目标。

杭州宝妈为女儿存嫁妆

这位杭州妈妈也表示作为女儿的亲妈妈,她想在女儿出嫁的那一天为她准备一个500克的黄金砖块,网友们看到500克的金砖,确实不由得感叹,这位妈妈真的相当霸气。原来这位妈妈打算每一个月就买两克黄金,假如金价便宜就多买一点,假如金价贵点就少买一克,毕竟一年有12个月,每一年都能买上24克,假如凑够了20年的期限就是480克。这名杭州妈妈也在调侃自己这些举动也可以说是实物黄金定投。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从以上这位杭州妈妈这些举动来看,不由得不感叹,作为中国式的父母从小就为孩子以后的着落进行精打细算,可真是费煞苦心,确实不得不说,现如今每一个孩子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父母就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孩子供书教学,甚至培育他长大成人之后,为他的工作落实问题东奔西跑,也为孩子的婚事费煞苦心等等,就算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假如有能力的话,都会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生活上的协助,比如帮忙带养孙子等等。

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式的父母,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实在是照顾周到,虽然子女们对父母也有尽到赡养的义务,但往往也忽视了父母精神上的需求,所以作为子女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平时有时间就多陪伴自己的父母。在父母怡弄子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能感受得到孩子对他们的牵挂与尊重。

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黄金崇拜最早始于闪族人

通常认为,黄金崇拜与太阳有关。远古人对太阳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在他们看来,只有太阳才能给人带来光明。而和太阳一样散发着神秘光芒的黄金就是太阳的化身,拥有了黄金也就拥有了太阳,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富。因此古代君王都要身披黄袍,用贵重的黄金来装饰自己的殿堂,希望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一统天下。大约到了铁器时代,随着黄金在交易过程中的使用,黄金的货币价值开始超过其图腾意义,但无论怎样,黄金仍然是权力和财富的化身。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代背景设在了政权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那虽然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年代,王宫贵族们推崇的仍然是纸醉金迷的生活。盛唐留给他们的记忆太深刻了,极盛之后的人们是很难接受平庸的生活的。无限放大的黄金崇拜可以说是填补这种由盛至衰、极度失落的最好表现。

尽管对黄金的推崇和迷恋是世界范围的,但黄金崇拜的历史并非源于中国,而是始于古代红海沿岸的闪米特人,这是个崇拜太阳的民族。随着闪族人的不断外迁,形成了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迦南人、希伯莱人、腓尼基人等等,黄金崇拜的观念也随之进入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半岛、希腊半岛等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黄金饰品就是在古代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发现的,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古代的埃及人更是把黄金视为可以保护生命、延续生命的神圣器物。

距今4000年古埃及就有黄金储量的地图,上面准确地标出了尼罗河与红海间的金矿位置。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年至前2494年)麦列鲁布法老的陵墓中,曾发现有一套金匠制作金器的雕画,这些雕画展示了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进行黄金加工的情景。而最为人所知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金器则是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图坦卡蒙(约公元前1360年)的黄金面具、黄金座椅等黄金器物。

除此以外,考古工作者还先后发现了以黄金陪葬为主的古代中亚地区的“大夏宝藏”,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的色雷斯王陵宝藏和贝内村青铜时代黄金文化宝藏。而在古代希腊,更是存在着由色雷斯人创造的、黄金制造业高度发达的迈锡尼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黄金崇拜和黄金文化可以看成是古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代“黄金甲”实为用金线和黄缎制成的礼仪盔甲

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制品是甘肃玉门火烧沟夏墓(距今4000多年)出土的铸造粗糙的金耳环。多数学者认为,同古代西方显著的黄金文化和崇拜相比,古代的中国人似乎更迷恋玉石,尽管在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我国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利用黄金来加工精巧的制品了。

从目前的考古出土来看,除了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较为大件的黄金面具和金权杖等器物以外,我国出土的大部分金器为小件饰品。如同闻名中外的马王堆“金缕玉衣”,完全是以玉片为衣,金只为线用。这同西方的金衣裹身是完全不同的。做工精美,工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黄金文化的主要特点。尤其在佛教器物的制作上,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黄金法器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109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0
下一篇2023-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