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黄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1张

黄金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元素金。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黄金的颜色为金**,金属光泽,难分解。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同时,由于符合半满规则,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金与钌、铑、钯、锇、铱、铂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扩展资料

地球上的金、银等重元素是在太阳存在之前其“附近”就存在过的别的恒星,爆炸之后产生了各种元素,在重新生成星云并演化产生太阳这个新恒星以及地球这样行星的过程中留在了地球上。

现在的太阳不是第一代恒星,而可能是第二代、第三代恒星了。其实不光是重元素,所有比氢和氦重的元素,包括组成人体的所有元素,都是在恒星的生命过程中一步一步演化来的。从一片虚无到如今,宇宙已经过了138亿年的演化。

重元素在恒星爆炸等宇宙事件的过程中,被散发到宇宙空间中,变成了漂浮在宇宙中的尘埃。这些尘埃经过无数亿年的漂移和汇聚,和氢等尘埃重新聚合在一起形成星云,其中主要的成分还是氢。

在星云再次演化成恒星的过程中,氢被压缩之后重新被点燃,进行热核聚变反应,就诞生了一颗新的恒星。

在氢等比较轻的元素聚合形成恒星的同时,在新恒星周围的尘埃中,这些相对比较重的元素,在恒星周围形成了行星,所以这些行星基本上和恒星是同时形成的。

--黄金

人民网--地球上的黄金是这样来的

铂金:即铂(Pt),化学性质比黄金更稳定,价格也比黄金贵,被用来制作高档首饰。首饰店的产品上所见的“Pt900”或“Pt950”则代表该首饰中铂金的含量分别为90%和95%。

白金:一种含有金(Au)和其他少量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市场上可见的白金最高纯度为75%。是由75%的黄金加上25%的银、镍、铜等金属混合而成的,也就是白色的K金。标成18K白金、750白金、750G等

如何识别铂金和白金

铂金与白色K金的区别主要是看首饰上的印记,其中戒指会标在内圈,而项链则标在搭扣处。含铂990‰以上铂色首饰,一般打有“足铂”印记。而 “P950” 印记即表示是成色950‰的铂金。白色K金要标明KK数。K就是指黄金含量,比如标有18K白、750G、750金、Au750字样的都是表示黄金含量为 18K的白色K金。而铂首饰的纯度不用“K”表示。市场上销售的白色K金、K白金首饰均不是铂金首饰。大家在购买铂金首饰时应要求经营者出具发票,在发票上写清楚是铂金还是白色18K金,最好注明首饰的重量,这样在出现欺诈情况时就比较容易索赔。

黄金首饰是指以黄金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饰。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比重为174,摩氏硬度为25。黄金首饰从其含金量上可分为纯金和K金两类。纯金首饰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达9999%,故又有“九九金”、“十足金”、“赤金”之称。K金首饰是在其黄金材料中加入了其它的金属(如银、铜金属)制造而成的首饰,又称为“开金”、“成色金”。由于其它金属的加入量有多有少,便形成了K金首饰的不同K数。K数的大小与含金量如下:

24K,99%以上;22K,917%;21K,875%;18K,75%;14K,585%;12K,50%;10K,4166%;9K,375% 8K,3334% 6K,25%

千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称为千足金,是首饰成色命名中最高值。印记为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g999。

比黄金浅的含金有多种成分。可能是多种金属和金,也有可能是铂金,铂金比黄金颜色淡,比黄金贵,不如黄金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也有可能是18K的黄金,这种黄金是含金量75%,他里面有铜合金,也有银合金,这种18K的黄金颜色也很淡。

四季递变、五带区分:

根本原因:黄赤交角

直接原因: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回归运动: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

南、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

回归年:回归运动的周期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 太阳直射点相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

半年在天赤道以北 ⇔ 半年直射在北半球

半年在天赤道以南 ⇔ 半年直射在南半球

晨昏圈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晨昏圈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23°26′)

极昼、极夜

北极圈:北纬66°34′

南极圈:南纬66°34′

太阳回归运动: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天体赤纬的变化 → 周日圈的改变 → 不同的出没时刻(与方位)、中天高度

太阳赤纬的变化 →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太阳黄经 ↔ 太阳赤纬:

λ:太阳黄经、δ:太阳赤纬、ε = 23°26′(黄赤交角)

在这里插入描述

在这里插入描述

401-2 太阳回归运动与地球公转

地轴和经线的方向:南北方向

赤道和纬线的方向:东西方向

地轴:直的

赤道面:平的

轨道面:斜的

在这里插入描述

黄赤交角:黄道(轨道)面对于赤道面的倾斜

北半球 地球(轨道) 太阳(黄道) 直射点(地球)

升分日 春分日 中点 升分点 赤道

北至日 夏至日 最南点 北至点 北回归线

降分日 秋分日 中点 降分点 赤道

南至日 冬至日 最北点 南至点 南回归线

在这里插入描述

轨道周长的一半:约470 000 000 km

轨道平均直径:约300 000 000 km

南北分量:约120 000 000 km

地球公转的南北分量 →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南北分量:120 000 000 km → 太阳赤纬的变化:23°26′ × \times× 2 = 46°52′

南北方向:改变700余km → 太阳赤纬:改变1′

在这里插入描述

402 昼夜长短

402-1 昼夜长短概说

昼半球、夜半球

晨昏线:清晨、黄昏

昼夜交替的周期:1 太阳日

昼弧、夜弧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北极圈 南极圈

春秋二分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北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极昼 极夜

南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极夜 极昼

在这里插入描述在这里插入描述在这里插入描述在这里插入描述

半昼弧公式:cost = - tgφ tgδ

φ:当地的地理纬度(空间因素 / 地理因素)

δ:当时的太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时间因素 / 季节因素)

赤纬↑,周日圈↓,昼弧与夜弧的差异↑

t cost 条件

昼夜等长 90° 0 ① φ = 0°:赤道

② δ = 0°:春秋二分

昼长夜短 > 90° < 0 φ和δ同号:太阳直射半球

昼短夜长 < 90° > 0 φ和δ异号:非太阳直射半球

极昼 180° -1 φ和δ同号且互余:φ = 90° - δ

极夜 0° 1 φ和δ异号且互余:φ = - (90° - δ)

402-2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① 赤道(φ = 0°):全年昼夜等长

② 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 → 高纬度地区:极昼

③ 非太阳直射半球:昼短夜长 → 高纬度地区:极夜

高纬度地区:φ ≥ 90° - δ

除春秋二分外:

纬度带 宽度

极昼地带 δ

昼长夜短地带 90° - δ

昼短夜长地带 90° - δ

极夜地带 δ

在这里插入描述

北半球 南半球

二分日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北至日 昼最长,夜最短(极昼地带最广) 昼最短,夜最长(极夜地带最广)

南至日 昼最短,夜最长(极夜地带最广) 昼最长,夜最短(极昼地带最广)

在这里插入描述

402-3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全球各纬度共同:

① 二分时:昼夜平分(12小时)

② 二至时:昼夜长短极端(昼最长、夜最短 / 昼最短、夜最长)

③ 全年平均昼长:12小时(不计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作用)

升降二分:

① 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的交替

② 极昼和极夜地带、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地带发生南北倒转

③ 由昼夜平分开始趋向极端

④ 太阳赤纬(δ)变化最快 → 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

南北二至:

① 昼减夜增和昼增夜减的交替

② 四个地带发生扩大和缩小的更替

③ 昼(夜)长:开始由极端趋向齐平

④ 二至日过后不久:地球分别经过轨道的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 → 北半球夏至后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后昼增夜减的变化显得较为缓慢

在这里插入描述

在这里插入描述

距极远近 → 极昼(夜)的持续时间

愈近两极 → 极昼(夜)期间愈长

南北极圈 → 1日

南北两极 → 约半年

402-4 昼夜长短的其它因素

影响昼夜长短的其它一些次要因素:

① 太阳视半径

天球上的太阳:视半径约为16′的光盘

日出和日没:以日轮的上缘出露地平为准(此刻日轮中心尚在地平下16′,视太阳中心的天顶距:90°16′)

② 大气折光作用

高度↑,地球大气的密度↓ → 光在大气中折射 → “抬升”天体(在近地平时最为明显:约34′)

当日轮上缘接触地平时,其实际位置尚在地平以下34′。

在这里插入描述

③ 限高差

站在高处 → 较早看到日出、较晚看到日没

任何时候,高山上的白天比地平上长一些。

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

→ 太阳出没时,视太阳中心的天顶距增加了16′ + 34′ = 50′

① → 昼半球扩大了50′,夜半球缩小了50′

→ 昼夜半球不再是真正的半球,晨昏圈不再是真正的大圆

→ 任何时候,极昼地带的范围扩大,极夜地带的范围缩小,二者有50′ × \times× 2 = 1°40′的差值

例如:南北二至日:极昼范围扩至南北纬66°34′ - 50′ = 65°44′;极夜范围缩为南北纬66°34′ + 50′ = 67°24′

② → 半昼弧公式修正为 cost = - tgφ tgδ - 00149 secφ secδ

→ i 赤道:不再是终年昼夜等长,而总是昼长夜短(相差约7分)

→ ii 其他纬度:昼夜平分的日期,不再出现在二分,而分别出现在春分前和秋分后约三四天

→ iii 南北地地区:极昼期间被延长,极夜期间被缩短

→ iv 南北极圈:极昼时期增长到一个月左右,极夜消失

402-5 晨昏蒙影

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

→ 曙暮光: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

→ 现代天文学称:晨昏蒙影(晨光和昏影的合称)

成因:高空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和散射的结果

起始 终止

晨光 晨光始 晨光终(日出)

昏影 昏影始(日没) 昏影终

晨光始和昏影终的标准:太阳“低度”

民用晨昏蒙影 航海晨昏蒙影 天文晨昏蒙影

晨光始 6° 12° 18°

昏影终 6° 12° 18°

在这里插入描述

晨昏蒙影 日轮中心 描述

民用晨昏蒙影 地平下0°-6° 曙暮光的强度,对正常的户外活动足够明亮,室内无需照明

航海晨昏蒙影 地平下6°-12° 户外活动已嫌太暗,室内工作需要照明

天空中的亮星已经显现,远方的地平线仍清晰可辨

航海测星(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最适宜的时机

天文晨昏蒙影 地平下12°-18°

地平下18° 真正的黑夜来临(或结束)

肉眼可见的最暗淡的星开始显现,天空完全黑暗

晨昏蒙影持续的时间:

根据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的交角大小(90° - φ)来推算

→ 纬度↑,晨昏蒙影的时间↑

→ 二分较短,二至较长

在这里插入描述

白夜:(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象)整夜处于民用晨昏蒙影状态中(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

403 太阳高度

403-1 太阳高度概说

太阳高度:太阳对地平的高度角

用解天文三角形的方法计算

太阳高度h的三个决定因素:

① 地理分布因素:当地的地理纬度φ

② 季节变化因素:当日的太阳赤纬δ

③ 周日变化因素:当时的太阳时角t

sinh = sinφ sinδ + cosφ cosδ cost

正午时刻,太阳中天 → 正午太阳高度

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的两个主要的因素:

① 昼夜长短: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

② 正午太阳高度:决定辐射强度的大小

正午时刻,太阳中天 :t = 0°

→ sinH = sinφ sinδ + cosφ cosδ

→ sinH = cos(φ - δ) = sin[90° - (φ - δ)]

→ H = 90° - (φ - δ)(正午太阳高度公式)

φ:都看作正值

δ:有正负之分(太阳直射半球为正,非直射半球为负)

注意:

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以南点为起点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以北点为起点

计算结果容许出现H>90°和H<0°的情形。

条件 正午太阳高度 描述

φ = δ H = 90° 正午太阳当顶

太阳赤纬(δ)变化于±23°26′之间

→ 地球上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才有可能达到90°的正午太阳高度

δ>φ H>90° 该地(北半球)正午太阳已越过天顶向北倾斜

φ>90° - δ H<0° 极夜

正午太阳高度:H = (90° - φ) + δ

→ 上点高度:(90° - φ)

夜半太阳“低度”:H’ = -(90° - φ) + δ = φ + δ - 90°

→ 下点高度:-(90° - φ)

白夜的纬度界限:

晨光始(或昏影终)的太阳“低度”标准:-18°

δ的极大值:235°

→ -18° = φ + 235° - 90°

→ φ = 90° - 235° - 18° = 485°

→ 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φ = 535°):“中国的北极”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推算:

在这里插入描述

太阳直射点 条件 正午太阳高度

(a)赤道 δ = 0° H = 90° - φ

(b)纬度<当地纬度 δ<φ H = 90° - (φ - δ) = 90° - φ + δ<90°

(c)纬度>当地纬度 δ>φ H = 90° + (δ - φ) = 90° - φ + δ>90°

(d)南半球 δ为负值 H = 90° - (φ + δ) = 90° - φ - δ

403-2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黄金很值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稀少,物以稀为贵。第二,黄金的物理、化学性质优异,广泛的被用在各种工业产品上。第三,黄金经受住历史考验,被所有人接受。

黄金,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我们现在的人喜欢黄金,古代的人也喜欢黄金。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也不懂元素周期表,喜欢黄金的原因,绝对是因为它的外表。黄灿灿,颜色很好看,才被人们接受。几千年前,那时候的人们,喜欢过很多的东西:贝壳,珍珠,好看的石头,铁,铝,黄金等。这些物品,都曾经被当成货币。但是,经过几千年的优胜劣汰,只有黄金的地位保持不变。人们把货币的原材料换来换去,最后发现,还是这金灿灿的东西最可靠。所以前面说,黄金有很高的价值,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物理、化学性质优异

黄金的导电性能良好,质地柔软,易于加工。在电子产品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可以这么说吧,现代的电子产品,根本就离不开黄金。它具有其它金属无法替代的高稳定性。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收购二手电子产品的。像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其实收购回去以后,是有一部分可以翻新。但是,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拆解,然后提炼出有价值的物质:黄金。

物以稀为贵

这么好看的东西,用途又这么广,开采量又这么低,黄金在“稀”上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地球蕴含的黄金含量,高的吓人。地球上的黄金,主要来自于几十亿年前的一场黄金流星雨。一大片带着黄金的陨石,落在地球上。因为密度比较高,黄金就在地表慢慢的下沉,最后融在了地壳里,以液体的形式存在。根据科学家预测,地球地壳中的黄金总含量,高达60万亿吨。平均分给全球70亿人口,每人可以分大约9000吨。如果能把这些黄金都开采出来,那真的是遍地都是黄金。而且,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也有很多黄金有行星。蕴含的黄金含量,比地壳中的还要多。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不管是地壳中的黄金,还是黄金小行星,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根本没办法开采。至少在未来的几百年里,都没有开采的技术条件。我们现在能开采的金矿,都是以前特大火山爆发,被喷发出来的黄金。目前全球每年黄金的开采量,都在4000吨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再过几十年,基本上能开采的都会开采完。黄金目前经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默认的战略储备物资。美国储量最多,有8100多吨,排在第一位。我们国家储备大约2000吨,排在第六位。颜色好看,性质优异,又比较稀少,黄金想让人不值钱都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217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1
下一篇2023-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