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端午节了,虽然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粽子,赛龙舟的时间,但是端午节作为我们中国最传统的一个节日,其中还有很多的忌讳和讲究,特别是在农村,这些讲究更是被重视。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的习俗禁忌,看看你的家乡有没有!
禁忌:
1、忌吃娘家粽子
我国农村有种说法,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有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虽然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的迷信,但是还是能不吃就不吃!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些农村地区,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的,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端午防“五毒”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白娘子”的桥段吧,在过去农村人们当日饮雄黄酒来去写避灾,话说五月是无毒出没的时候,因此这一天老农们多会用买一些五毒的图案,用针来刺破,来驱赶毒害!
4、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祟的习俗。
讲究:
1、戴五彩绳手链,祈求爱情,旺运势。
五色线是最常用的开运物。五色丝线,即绿色、红色、白色、黑色、**五色,五色分别代表:金、水、木、火、土五行,以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色绳手链具有五色合欢的功效。想早日告别单身的男女可以把五色绳手链戴在手腕上或脚踝上,男生戴左手或左脚,女生戴右手或右脚,可以增旺八方人缘添喜气,会对招来好姻缘有帮助,在十五、十六、十七的月光下照射后佩戴,效果更佳。
2、端午节戴葫芦,化煞催吉纳福好运道。
葫芦,喻“福禄”之意,有收纳福气的风水功效。葫芦形状貌似太极阴阳状,可号令三界,所以,在风水上,也有化煞的作用。在端午节期间,将一小葫芦吉祥物戴在身上,给自己带来好运道。
3、端午放生积德祈安康。
如果家中有病人,可以在端午节去放生,在端午节放生的开运效果相对平时的日子较为明显。
4、端午插艾好兆头。
在民间风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上插艾草和菖蒲,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来以驱瘴、化煞。也有吃五毒饼这一习俗,象征可以防小人,健康好运的好兆头。
各位朋友们,欢迎评论讨论
(以上来源于网络)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5、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6、浸龙舟水
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每年“龙舟水”来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江边去洗龙舟水,古人认为“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
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7、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据悉,跳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8、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其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蛤蒌、蛋黄等多种馅料。
9、吃五黄
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节的中午吃五黄餐,即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节 是九毒日之首,因此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禁忌风俗和解除端午节禁忌之法。为此我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端午节禁忌的知识,欢迎大家参阅。
一、端午节的禁忌事项
1、忌 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 儿童 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 传说 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 方法 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二、为什么端午节有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三、端午节九毒日的禁忌事项
1、阳刃之日,毒气攻身
此日为五月初五,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 夏至 左右,故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实际上的羊刃日,这个农历的五月,阳刃为凶,本来就是所谓的“毒月”,共有“九毒日”,而端午又是“九毒”之首,故称为“毒日”。而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何况这个时节,也是毒虫坏虫肆虐猖獗的时候;故这一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或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2、祭祀之日,阴气伤身
端午节的一个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不但祭祀投江自尽的诗人屈原,有的地方还祭祀忠臣伍子婿,祭祀孝女曹娥等,这天要包很多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江中,就象给死人上坟一样,而剩下的则自己享用,所以粽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祭祀供品。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故此日也象 清明 节一样,人为制造出很强的阴气,而这些阴气,与阳气一样,也会伤害心理与身体比较弱质的人;如抑郁寡欢,心情不好,身体痛苦等等。故端午节这天,是诸事不宜的,更不适合上任、搬家、动工、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也不适合参加娱乐活动等,而归宁父母,与家人团聚才是正确的选择。
3、九毒之日,严禁房事
五月为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毒气攻身,邪气旺盛,又传说为天地交泰之日,非常不适合男女交欢,故古训严禁房事,这个并不是迷信,而是非常自然的科学道理。因为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而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为了防止有些人贪恋性欲,不能自持,而犯了禁忌,故把这天,定为“归宁日”。什么是“归宁”归宁就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按说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这样就从客观上,消除了不慎房事的条件,也保障了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端午节这天也不适合生孩子(能忍的就再忍几天吧)。接下来还有八个毒日,基本涵盖了整个农历的五月,故有些地方,便讲究在整个五月禁止房事,以避邪毒。
四、端午节全国各地的禁忌
北平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咳嗽缙鹁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 雨水 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五、端午节解除禁忌的方法
1、佩戴香包驱邪瘟传爱意
端午节佩戴香包,传统认为有辟邪、驱瘟之效。实际上,香包里面放入朱砂、艾叶、雄黄、香药、石榴花,散发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对蚊虫而言就是克星,所以,有辟邪驱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和款式,美女们还可以用各种香味的香包送给意中人,来表达爱意。
2、戴五彩绳手链,祈求爱情,旺 运势
五色线是最常用的开运物。五色丝线,即绿色、红色、白色、黑色、**五色,五色分别代表:金、水、木、火、土五行,以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色绳手链具有五色合欢的功效。想早日告别单身的男女可以把五色绳手链戴在手腕上或脚踝上,男生戴左手或左脚,女生戴右手或右脚,可以增旺八方人缘添喜气,会对招来好姻缘有帮助,在十五、十六、十七的月光下照射后佩戴,效果更佳。
3、结伴出游,祛病调心
旧时,在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间田野游玩一天后,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叶经水煮后洗澡,被称为“游百病”、“洗百病”,这样做可以去除邪气晦气,一年平安健康。在现代,平时的学业、工作上的压力,使大脑经常绷紧,端午节,可以选择出游,适当的放松,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到郊外游玩,和品尝一些特色美食,不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惬意,身体的负能量减少,好运自然来。
4、端午节吃粽子好意头,增旺气场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运,所以,端午节这天好好的吃上一口粽子,也让好运道与你相伴。
5、端午放生积德祈安康
如果家中有病人,可以在端午节去放生,在端午节放生的开运效果相对平时的日子较为明显。
6、端午节戴葫芦,化煞催吉纳福好运道
葫芦,喻“福禄”之意,有收纳福气的风水功效。葫芦形状貌似太极阴阳状,可号令三界,所以,在风水上,也有化煞的作用。在端午节期间,将一小葫芦吉祥物戴在身上,给自己带来好运道。
7、端午辟邪起命卦,时来运转好契机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辟邪的日子,历经千百年之久的意念强劲,所以,如果你近期诸事不顺,运势不佳,健康欠佳的话,可以利用端午节这天作为契机,在门上挂上桃木类吉祥物驱邪,除去过往晦气,迎来好运道。
8、端午插艾好兆头
在民间风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上插艾草和菖蒲,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来以驱瘴、化煞。也有吃五毒饼这一习俗,象征可以防小人,健康好运的好兆头。
9、端午日佩戴本命佛避邪保平安
端午节此日在风水上讲,是避邪的重要日子,当天出行要远离医院、殡葬场所等地方,这些地方往往阴气较重,阴气重地方的人便很容易生病,如果之前运势不顺,健康不佳的人,可以在此日随身佩戴自己的本命佛辟邪消灾,化煞保平安!
10、端午节回娘家
端午节邪毒伤身,需要严禁房事,女子归宁父母,是最好的避灾方法。
当然,按地方风俗,端午节的禁忌,还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比如在端午节这天,也不适合生孩子等(选择剖腹产的妹纸注意啦,一定要避开端午节)。
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
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女孩子都是喜欢带手链的,看起来比较温婉大方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11、火焰纹,火焰纹是女生带手链的禁忌之一,女生佩戴木质手链时,手链上的珠子或其它饰品最好不要出现火焰纹,因为木质材料珠子上的火焰纹被称为地狱之火,若女生佩戴这样的手链,对自身有不利之处。
2、开光带右手,我国很多人都比较信奉“男左女右”的说法,认为女性佩戴手链要佩戴在右手上。但是佛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在寺庙内开过光的手链或手串,一定要佩戴在左手上,才能更好的发挥手链的灵性。
3、化学物品,女生佩戴手链时,无论是什么材质的手链,都应当应当避免手链接触到化妆品、香水或者是其它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洗澡前也要提前将手链摘下来,否则会影响到手链的色泽和颜色。
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21、不能戴着睡觉,女性有些银手镯戴了就不会摘下来,但是睡觉前最好要把银手镯摘下来。睡觉的时候皮肤会出汗,人所出的汗并不都是水,里面的成分很复杂,还含有硫,睡觉时戴银手镯,容易加速银饰变黑。
2、佩戴银饰时,银饰最好戴在左手上,很多人讲究左金右银,会把银手镯戴在左手上,但其实银饰虽然不重,但是还是会给手腕关节造成一定的压力,右手由于是我们的主力手,戴银手镯不仅会不方便,还会增加右手关节的负担,所以银手镯最好戴在左手上。
3、女性由于要化妆,平常会用到很多化妆品,女性在涂抹化妆品的时候,最好把银手镯摘下来,若是不摘,那就要注意避免让银手镯接触太多的化妆品。有些化妆品里面可能会含有重硫等物质,会和银手镯发生一些反应,尽量不要让化妆品和银手镯接触。
4、银手镯比较怕汗,戴银手镯的女性,最好定期,比如每隔两三天,用比较细腻的棉布擦拭银手镯,把残留在银手镯上的汗和一些其它物质给擦掉,这样可以避免银手镯变黑,让其长期保持光泽的状态。有些女性对银过敏,若你戴了银手镯后,感觉手部不舒服,有瘙痒或刺痛的感觉,这说明你对它过敏,就不要再戴了。
5、珠宝首饰种类多样,时尚美观,很多人常常金银同戴,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戴法。两种不同材质的手镯链容易相互摩擦,刮花,影响表面美观,减少使用寿命。长期以往,银镯变黑,故而不建议两种材质不同的手饰同戴。
女生带手链的禁忌有哪些3避免火焰纹
佩戴木料手串,如菩提子、紫檀、沉香木,要尽量避免珠子上分布火焰纹。《楞严经》中有云:“恶业害身譬如火。”木料珠子上的火焰纹寓意地狱之火,不利于佩戴者,一定要注意。
开过光的要带左手
许多人信奉“男左女右”的说法,认为女人戴手串就要戴在右手上。然而,在寺庙里开过光的手串一定要戴在左手上,这是佛家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手串悬挂时要佛塔朝上
手串挂在脖子上,或者不戴悬挂起来的时候,一定要把手串上的佛塔朝上。
不要随意触碰他人的手串
女性爱美,看到别人佩戴别致的手串,总会上前摸摸看看。但手串不同于普通珠宝,别人的手串绝对不能随意触碰、把玩。
不要用不洁净的手摸手串
以下几种情况下不能用手触摸串珠:刚刚触摸过生肉、手上沾染血迹、手上脏污等。
不要佩戴死者佩戴过得手串
一些商贩出售古墓中入殓的手串,这种手串千万不能戴。尤其是女人,体质阴柔,容易被阴气反噬。
手串最好和佛教七宝串在一起
女人配戴手串,最好在手串中串入佛教七宝(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佛教七宝可以正身立命,尤其有利于女身。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同的地区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些差异,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端午节这天,所有人都要戴上五彩的绳子,然后吃粽子划龙舟,玩得不亦乐乎。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关于端午节的话:端午至,五毒出,这里的“5毒”是什么意思呢?
五毒的来源
江浙地区的人们对于“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句话并不陌生。
在端午节前后,江浙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比较湿热,很容易滋生各种小虫子,比如飞蚁和蝗虫等各种毒虫和毒物。
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毒虫,很容易产生瘟疫,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古代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科学技术也不先进,人们在面对各种毒虫和毒物的时候显得比较弱小。
因此才会有“五毒醒,不安宁”这样的谚语。
由此可见,人们对“五毒”出现的规律早已摸得清清楚楚,但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完全消灭,并且深受五毒的困扰。
五毒是什么
那么,五毒到底是什么呢?民间将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动物称之为五毒,古代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古人认为一旦被这五毒咬到了,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面对五毒时才会如临大敌。
在古人所称的五毒之中,天气转热了之后,蛇开始出来活动,如果被毒性较强的蛇咬上一口,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蜈蚣虽然不如蛇的体积大,但是成年的蜈蚣也有几十厘米长,被咬到之后身上很容易起各种红色的斑。
蟾蜍的皮肤表面中有很多的毒素,人的皮肤接触到后会变红。
蝎子的夹子是有毒的,如果被蝎子夹到,很容易受伤。
在这五毒之中,最冤屈的恐怕要数壁虎。
古人认为壁虎是有毒的,如果皮肤不小心碰到了壁虎后可能会危及生命。
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壁虎认知的误区,壁虎的皮肤是无毒的。
如何防范五毒
由于天气转热之后,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毒经常出来活动,人们在睡觉或者活动时,很容易被五毒咬伤,因此,古人便想了各种方法来防范五毒,其中就包括带五彩绳、香囊、大扫除等。
所谓五彩绳,是指用五种颜色不同的绳子拧在一起编成手链,古人认为这样的手链戴在手上不仅能够驱赶五毒,还能够长命百岁。
除了带五彩绳之外,古人还会制作各式各样的香包,这些香包中大多会装一些朱砂、雄黄和香药等,除了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之外,还能够驱赶五毒。
在古人习俗中,香菜还有一个特殊的妙用,有情人会在端午节这天互相赠送香包,以表爱意。
另外,为了防范五毒,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家的屋子来一场大扫除,将所有角落里的灰尘和毒虫都清扫干净。
然后再用点燃的艾叶熏一熏卫生死角,在驱赶蚊虫的同时,使得家里散发出植物的清香味道。
五毒和端午节的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五毒出现的时间和端午节非常接近。
端午节是古人很看重的传统节日,因此,渐渐地把防范五毒和端午节融合到了一起。
时间久了,带五彩绳、做香包大扫除已经成为了端午节的必备的节日。
人们在端午节这天,除了通过包粽子、划龙舟来,纪念屈原之外,还会进行以上这些有关驱赶五毒的活动。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虽然不需要再用五彩绳等来防范五毒,但是驱五毒的活动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将平淡的生活过出了满满的仪式感。
总之,端午节是重要的节日,这天不仅粽香飘飘,还有很多蕴含着历史文化的风俗习惯。
“端午至,五毒出”寓意端午节前后,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毒会逐渐出没,要做五彩绳做香包等驱赶五毒,如今,我们虽然已经不再需要驱五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还是会戴五彩手绳表达节日的喜庆。
对于“端午节,五毒生”这种说法,大家怎么看?以上分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