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别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翡翠鉴别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第1张

说到翡翠造假,早几年购买翡翠的朋友多多少少会买点假货,包括现在也是,那如何鉴别翡翠真假呢这里志臻翡翠创始人王老师就跟大家说说,翡翠是如何造假以及鉴别翡翠真假的小窍门。

一、镀膜翡翠

镀膜翡翠又称“穿衣翡翠”或“套色翡翠”。镀膜翡翠的制作是选择透明度好,但无色的翡翠戒面,在其表面镀一层薄膜(一般为有色膜),伪装颜色艳丽的高档产品,就如同手指上涂指甲油一样。

这种翡翠自然是卖相极好,但买回家佩戴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翡翠表面镀的膜往往会脱落,导致表面颜色不均,斑驳不一,看上去像翡翠蜕皮一样。一般来说翡翠镀膜主要用在翡翠吊坠或戒指上,因肉眼很难发现,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出端倪。

如何鉴别镀膜翡翠

a、肉眼看:肉眼看时颜色虽均匀,但没有天然翡翠常见的色根,也看不到橘皮效应和表面的结晶颗粒。

b、放大镜:在反光下,用10倍放大镜观察,表皮略有细波痕及细擦痕,光泽从翡翠的玻璃光泽改变为塑料的胶体状光泽,镀膜后一个月,膜极易脱落。

c、擦拭:用含酒精或二甲苯的棉球擦拭,镀膜层会使棉花球染绿。

d、手摸:有的镀膜翡翠用手指细摸有涩感,不光滑,而天然翡翠较滑润,不过,不排除有的镀膜翡翠也会有光滑的手感现象。

02

二、阴阳翡翠

是一种新出来的翡翠造假手段。就是在一块翡翠上,有一部分上等料真翡翠,另一部分是经过染色注胶做成一模一样的人造假翡翠,也就是合成翡翠。因为一块完整的翡翠好料很难得,所以这种阴阳面翡翠的造价不会高,但往往用来冒充高档翡翠。

鉴定也许有漏网之鱼!创造这种造假手段的人十分聪明,当我们将这种翡翠拿去送检时,如果只是检测到天然料的那部分,那么依旧能出具A货翡翠证书。

如何辨识阴阳翡翠

多数“阴阳面”翡翠是经过填色充胶的,仔细观察下,造假的衔接处颜色光泽会过渡不自然,经过充胶的地方光泽会变弱变暗,呈现雾蒙蒙的样子。

经化学剂腐蚀后,翡翠的表面会出现细微的麻点,有时候用手抚摸会感觉到。虽然处理过的翡翠看上去质地也通透,但细看内部结构线条很松散,呈现网状或沟渠状。

03

三、垫色翡翠

所谓的垫色翡翠是指在透明度良好的无色翡翠成品的背面涂上绿色,然后把染色的一面镶进不开窗的金属架内,所垫之色绿得不正、发呆、缺乏灵性;色在内部闷着,没有层次感,有时颜色面上有裂纹。这种造假手段消费者不仔细观察是难以发现的,甚至还会把垫色翡翠当成高冰种来购买。

如何辨识垫色翡翠

a、颜色呆板不纯正,没有层次感

垫色翡翠呈现的光泽比较沉闷,其颜色显得呆板不纯正,没有层次感,颜色表面上存有裂纹。两只垫色翡翠手镯碰撞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

b、蜡制品或者液体中存有小气泡

垫色翡翠因为内部含有不易被发现的小气泡,所以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存在裂隙中的蜡制品或者液体中的小气泡。

c、用小刀刻划垫色翡翠表面的膜片容易脱落

天然的翡翠硬度较高,所以用小刀刻划翡翠其表面没有破坏性,但是如果用小刀刻划垫色翡翠的话,其表面的膜片是容易脱落的。

1、天平测重量,鉴定者以肉眼观察翡翠的外观,看它的颜色、透明度、形状外观和光泽。翡翠的光泽应是玻璃光泽,如果有些翡翠外观是蜡状光泽,则被怀疑是B货翡翠。

2、用折射仪测定折射率。折射率是宝石非常重要的光学性质,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折射率,测出准确的折射率就能断定这是什么宝石。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而外观近似翡翠的绿色软玉折射率为161~163,而冒充翡翠的石英类玉石折射率为154。

3、用显微镜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翡翠的结构是粒状镶嵌变晶结构,这是地质学的一个术语,是说翡翠是由很多小矿物颗粒组成,这些小矿物颗粒有粒状、纤维状、长柱与短柱状,成互相镶嵌的排列。这种结构行家称之为“翠性”,是行家用肉眼鉴定的重要依据,很多人称之为“苍蝇翅”。而在显微镜下观察B货翡翠,能看出翡翠的结构已经被破坏,结构疏松,在小矿物颗粒之间还充填有树脂。

4、用分光镜测定翡翠的吸收光谱。分光镜能测出宝石对各个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的宝石对光有不同的吸收特点,绿色翡翠对波长489~503nm、690~710nm的光有吸收,这两条吸收光谱就是翡翠对光的吸收特点。

5、用荧光灯观察翡翠是否有荧光。纯净的翡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产生荧光,B货翡翠由于后注胶而发出粉蓝色荧光。

6、用比重液测比重。把翡翠放到不同比重的比重液中,在与翡翠比重相同的比重液中,翡翠悬浮其中,既不沉底也不漂浮。翡翠的比重在325~34之间,而B货翡翠由于内部注胶,比重会较轻。

自己在家鉴定翡翠的方法有:看翠性、划翡翠、看光泽、听声音、滴水滴等。

1、看翠性

可以通过强光或者灯光的照射下进行观察,一般天然真品的翡翠上面有一些矿物质颗粒发出的翠色闪光,而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2、划翡翠

天然翡翠的硬度较高,因此,可以用小刀子划翡翠,如果会留下痕迹的话,则说明为假的翡翠,如果不会留下划痕的话,则说明为正品翡翠。

3、看光泽

可以看光泽来进行鉴别,天然翡翠呈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饱和度强,灯光下表面可以看出纤维状结构。而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透明度不高,摸起来没有手感,表面粗糙不一。

4、听声音

天然翡翠的密度大,内部结构紧密,用木具敲击声音是清脆响亮的,给人一种温和绵长的感觉。而假的翡翠由于内部经过填充,发出来的声音比较低沉。

5、滴水滴

在翡翠上滴一滴水滴,通过肉眼观察水滴的状态,如水滴是呈露珠状不散开的话就是真翡翠。如果水滴很快便消失那就不是真的翡翠。

透明度不是什么单位,而是评价宝石质量好坏的一个标准.

透明度是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透明度分5个等级

1透明 如钻石,水晶

2亚透明 如玻璃种的翡翠

3半透明 如质量好的电气石

4微透明 如黑耀石

5不透明 如孔雀石

钻石和水晶当然是越透明越好了.

鉴别翡翠最简单的方法是: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

翡翠(jadeite),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物以稀为贵,翡翠因产量少而价格连年攀升,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宝石。然而,随着收藏佩戴翡翠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的翡翠也变得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翡翠通常分为A货,B货,C货,D货。这不是翡翠的等级之分,而是真假之分。只有A货翡翠是天然的真品。据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翡翠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有百万的翡翠手镯,也有几十元的翡翠工艺品。如何从琳琅满目的翡翠中挑选藏品,则需要金钱和时间的历练。

市场上除了三大翡翠品牌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翡翠A货已经很难。所以喜爱翡翠的朋友们,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多多了解翡翠的相关知识,了解翡翠的市场行情以及鉴别方法。

翡翠清洗与养护:

定期对翡翠进行清洗和养护:如果因为长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现脏污,用清水清洁后再以马尾鬃刷轻轻轻扫翡翠即可。这样腐蚀性的物质就很难长期存在在翡翠表面对其进行损伤。

沐浴或是运动时,最好能将翡翠取下,因为沐浴液或是汗液是含有酸碱性的腐蚀性物质,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的话,很容易导致光泽减退。通常翡翠在清洁完毕后可以用少量的白茶油进行滋润养护一下。既可锁住翡翠的水分不流失,也可以使翡翠的光泽和润度得到提高。

日照强烈的沙滩等地游玩时尽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饰,避免过强的阳光对其直接照射,不要让翡翠长期处于高温湿热的环境下,在烹饪时也尽量避免使翡翠与高温或明火接触,最好是在烹饪时能取下翡翠饰品以防翡翠受到损伤。

参考资料:

-翡翠

  如果是想鉴别翡翠真假 那么

  第一招看颜色:天然翡翠颜色自然,分布不均,绿色走向延长,一般无荧光。

  第二招看抛光面:天然翡翠的抛光面细腻、光滑,呈带油脂的强玻璃光泽,如果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变斑晶交织结构,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匀;同时可见微透明至不透明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俗称“石花”。

  第三招听声音:轻轻敲打天然翡翠,发出的是一种清脆悦耳之声,如果是人工处理品则发出低沉闷哑的声音。

  第四招:由于翡翠密度大,用手掂时,有打手的感觉;翡翠的托水性很强,在上面滴水,水珠突起较高。

  如果是翡翠鉴定 那么

  翡翠为天然矿石,在矿物学中称之为硬玉,化学成分是硅酸铅纳,其晶体结构致密,坚硬,其硬度6一7级,比重33一34,翡翠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是一种产量稀少,价值昂贵的宝石。

  翡翠是一种坚实耐用的饰物,因此,多为皇室所有,流传到民间很少。翡翠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珠宝之一。以翡翠制作的饰品,在清代极为盛行。

  1、鉴别翡翠的优劣,及其价值,一般都根据翡翠绿色的深浅、浓艳,透明度高低有无瑕柳等多方面进行细微观察。

  ①从颜色上分为:

  祖母绿:有时称作“宝石绿”,透明或半透明,纯净无杂质,绿色浓艳者是翡翠中的最佳品种。

  玻璃绿:如玻璃般明净、透明,绿色鲜艳而明亮,是翡翠中的佳品。

  艳绿:透明或半透明,绿色虽浓但不黑。

  黄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阳,如初春的黄阳树新出的嫩叶。

  鹦哥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娇艳,如同鹦哥绿色的羽毛。

  豆绿:半透明,绿色如同青豆色,是绿色中较常见的一种,常有“十绿九豆”、“豆色豆地”的说法。

  菜绿:半透明,绿色虽放但不够鲜明。

  丝瓜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成绿状,如同嫩丝瓜的绿色。

  浅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包浅淡而带黄味,不够鲜艳。

  蛤蟆绿: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欠纯正,多带兰昧,质地中常有棉柳出现。

  瓜皮绿:俗称“瓜色”、“瓜绿”,似瓜皮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中多带有兰味,色欠纯正。

  葱心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艳如同初春生出的葱心绿色。质地纯正者,可谓佳品。

  苹果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绿苹果。

  芭蕉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叶绿色。

  葡萄绿: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绿葡萄色。

  墨绿:或称“墨玉”,半透明或不透明,色虽黑但不失绿调,质地纯净者为翡翠中佳品。

  金丝绿:或称“筋丝绿”,这种品种水分好,质地透明,绿色浓硬而为筋丝状,与丝瓜绿具有共同特点,虽然水足,但其绿色与质地之间不能相互照映而得名。

  梅花绿:根据绿色形状特点而称呼的,有时又叫“点点花”或“满天星”,有时质地白净而鲜艳的绿色,撒布其中,就象雪中飘落的绿梅一样。

  翡翠的颜色极为丰富多彩,以上种种颜色只能述其大概,对于各种颜色的认识与理解,只能通过实践才能不断的加深印象和辩别。

  一般称红色为翡,绿色为翠。通常是以绿色浓艳纯净,质地透明,无杂质黑点(斑)匀调艳美的为上等佳品。

  ②从“质地”上可分:

  玻璃地: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蛋清地:透明、质地细润,近似鸡蛋清。

  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样。

  浑水地:透明或半透明,如浑水一样。

  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带粉色或紫色,象熟藕粉样。

  豆地:半透明,质地细润,微带绿色。

  细白地:半透明,白色,质地细润。

  白砂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

  干白地:不透明,水分差、白色,显得发干。

  香灰地:不透明,质地较粗,色如香灰。

  以上这些种类的“质地”是比较常见的,另外还有许多,因地区的差别,而其称呼不尽相同,如白花地、瓷地、虾肉地、白豆地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③翡翠表现特征: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它的外表特征和内在的实质入手。对于翡翠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要认识和研究翡翠的本质就必须先了解翡翠常用俗语,这对认识和了解翡翠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将有关藉翠的常用俗语简介如下:

  翡翠:具有各种颜色和实用价值的硬玉的工艺品名称。在古时为一种雀鸟之名。

  翡:硬玉中的红色部分的简称,在我国南方称为“红翠”,古时指红色羽毛的小鸟。

  翠:硬玉中绿色部分的简称,在我国南方对一般品种称之为“绿”,对高档级的品种则称之为“高绿”或“高 色”。

  春:翡翠中紫色部分的简称,有时也称为“紫翠”或“紫罗兰玉”。

  癣:翡翠中黑色部分的简称,但在实际中,因形成特点不同而称呼也有异,如黑点因其小而称为“苍蝇屎”,稍大的称“黑疙瘩”, 形如丝或带状的黑丝或黑带子等等。

  皮壳:翡翠外袤的风化层,其称呼法也是根据颜色为基本依据,如白色的称为“白砂皮”,**的称为“黄砂皮”,黑色的称为“黑砂”或“乌砂”等等。

  绺:翡翠中因各种天然或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裂痕,如“大绺”、“恶绺”“碎绺”、“通天绺”等。

  质地:在翡翠的原石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就是指翡翠原石的可用部分,其中包括有色和无色部分。狭义则指无色的部分或叫“地”或“底”。但对于首饰或饰用品来说,就不存在广、狭之分。

  翠性:翡翠特有的标志,在我国南方一带称为“苍蝇翅”。是翡翠中细小晶粒的纤维状、片状或星点状闪光结构特性,同时也是鉴定翡翠时的关键性特点和主要依据。

  水分:翡翠的透明度,如“六分水”、“八分水”、“十分水”等,形容透明度的高低。

  种头:是指翡翠的质地嫩与老、硬度的大小。

  浓淡:翡翠颜色的形容词,即色浓者为好,色淡者为次,但实际中应根据其情况而定。

  花匀:翡翠的颜色的均匀与否,均匀者为匀,不均匀者为花(分散)。

  灵死:对透明度来说,透明者为灵,不透明者为死。

  正邪:颜色鲜艳、纯正者为正,颜色昏暗而凝滞或带有杂色者为邪。

  润 :翡翠质地较好情况下的用语。

  木 :翡翠质地水分不好情况下的用语。

  俏 :翡翠绿色美而艳丽的简称。

  艳 :翡翠绿颜色部分的简称,形容艳丽、浓厚、鲜美、水足之意。

  鲜 :翡翠颜色鲜明、艳丽、鲜美的形容词。

  我们平日所见到的翡翠制品,包括“旧饰”及“时饰”两类。所谓“旧饰”是指清末以前的“官饰”及贵族的首饰,如翎管、扳指、帽正、烟壶、龙带勾、朝珠、扇坠、别子、 牌子等。所谓“时饰”是指晚清以来在社会上流行的饰物,如戒子、鸡心坠、奶坠、铺子、马蹬、耳环、项链等。

  优质翎翠的价值可与著名的“祖母绿宝石”、“猫眼宝石”争雄比美。翎翠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珠宝之一,颇受外商的欢迎。

  2、评价翎翠及翡翠制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翠好:用术语来说,就是翠的“浓”、“阳”、“正”、“和”。“放”就是浓而不淡,像雨后的冬青树叶或芭蕉叶上那种激碧绿色;“阳”就是鲜艳明亮,不阴暗;“正”就是翡翠色纯正,无任何杂色混在其中产;“和”就是绿的均匀,无深除浅之分。这样的翠,绿的理想、绿的好。

  ②水好:就是翠的质地细嫩润滑而通透清嫩,光泽晶莹凝重。

  ③地好:最好的地是“湖绿地”、“玻璃地”、“藉粉地”、“虾肉地”等;次之是豆青地、绿白地等;最差的是“石灰地”、“芋头地”等。

  ④完美度:就是看翠上是否有裂纹、杂质等缺陷。大小重量是否得当,完美度对翠质量评价极为重要。稍有裂纹者价值即大大降低。

  3、鉴别翡翠之方法

  ①翡翠是天然矿石,结构紧密、坚硬,绿色大都不均匀,但自然、有坚性,大都有石花或近似石花之状。有的有绵柳,无气泡,破损处为石头碴口,暗而不亮,体重,硬度为6-7级。

  ②翡翠与玻璃的区别:玻璃,俗称料,是人工熔炼的结构,绿色较均匀,但不自然。料无翠性,也无绵柳,有的艳显泡糙

  有气泡,有的无气泡料,破损处为亮碴,有水纹,料的性软,硬度为4-5级,容易失铁亮,同时有牛毛纹、体轻,比重为2-22。

  ③翡翠与玛瑙、东陵玉、河南石的区别:绿玛瑙不鲜艳,闪兰色较均净,无丝丝绿、点绿,无翠的透明度好,地显灵,但透浑(体内不清晰)有冰糖性与料近例,而无气泡,绿色在强光下一照,色呈小点点状。东陵石质地粗糙,除绿色小点点外,表面还闪耀小黑点,透明度差,一般的光色发暗,性软,硬度为5-6级。

  ④翡翠与碧玉的区别:碧玉的特征:1、碧玉的内部常常带有黑色斑点;2、绿色均匀而鲜艳;3、地质透明度好但是显浑浊。碧玉没有翡翠珍贵,经济价值较低,好的碧玉与翡翠极其相似,容易误认为翡翠,应慎重鉴别。

  ⑤翡翠与河南石的区别:河南石,也叫河南玉,颜色有黑、黄、绿等,性软,硬度为5-6级,质地粗糙,光泽较差。

  ⑥翡翠与炝翠的区别:炝色翠是用白色翡翠或白玉等原料加热一定程度放入绿色液体之内,因原料加温后有一定的小炸纹,绿色渗入纹内。拿一块炝色翡翠在强光下一照,其绿色都在纹内,因纹是加热后炸成,炸纹杂乱,不规则与天然的截然不同。其色大都闪黄、闪兰的而且透假,绿色都是由外向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22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