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籽料与俄罗斯籽料的区别,如何识别

新疆和田玉籽料与俄罗斯籽料的区别,如何识别,第1张

对于喜欢收藏白玉的藏友来说,鉴别籽料的产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新入行的爱好者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避免在收藏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那么,如何区别新疆和田籽料和俄罗斯籽料,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比较皮色

新疆籽料的外皮构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沙眼麻皮坑皮生皮,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沙眼,犹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细性沙眼麻皮坑皮生皮,云絮状纹理较细,沙眼小,皮质细腻;粗性沙眼麻皮坑皮生皮,云絮状纹理较粗,沙眼大,皮质粗。二是色沁原生皮,一部分籽料在河水里收到其他矿物质浸润、渗透,不仅表面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色沁皮”。 色沁皮颜色变化较大,有“蜘蛛纹”、“蜈蚣纹”等,还往往呈现深浅不一的“圈点“、”圈线“。

俄罗斯籽料因受环境的影响与新疆籽料不一样,所以外表的形状变化不相同。新疆籽料的皮薄且少石皮,而俄罗斯籽料的表皮较新疆籽料的皮厚,俄罗斯籽料的外表特征是毛口表皮,多不是凹凸不平现象,这于产生的河流较为平缓,撞击力不强有关。打磨的成品有明暗相同的平底麻皮坑产生,有的呈现松动而显得籽料表皮沙眼粗孔状,也有一些比较紧密状的,大多数俄罗斯籽料外表呈乳白色、棕褐色、黑褐色、红棕色等包裹体,因此俄罗斯籽料多巧用料皮作俏雕作品,产生与和田籽料尽量留皮雕琢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二、比较皮色

新疆籽料外皮颜色较多,通常有白色、青白色、灰白色、黑色、秋梨色。桂花色、枣红色等多种。俄罗斯籽料外皮颜色比较单一,以白色,乳白色为基色,棕褐、蛋黄、糖色等典型色集于一体,由外到内呈现出来,形成深红、枣红、大红、红褐及接近橙红的颜色;有些皮色更像朽木,称为“树皮子”。由于同和田籽料产生的环境条件不同,很多俄罗斯籽料的皮色初看似人工染色,但仔细辨认确实为天然形成。

三、比较玉质

新疆籽料体如凝脂,油性极强,透闪石含量达到90%以上,云絮纹理短而密,精光内蕴,物理性能稳定,质地温润、细腻。

俄罗斯籽料质地细腻、温润、油脂性好。料石中小团块云絮状纹理致密均匀的,品质接近于和田籽料。缘自玉质中透闪石含量不稳定的因素,虽然一般籽料的内层玉质细腻色白,但部分籽料玉质容易泛红泛灰。至于玉质粗松,油性欠佳的情况,属于籽料中的极少数 。

总之,想要快速的认识到区分再到了解籽料就要多看多学多接触。

和田玉籽料为什么会有皮?

和田玉籽料有皮这是它自身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要问它为什么会有皮?并且还会有各种皮色?这首先就要从它自身成长经历说起了。

和田玉籽料是成长在玉龙喀什河的河床里,经过千万年不断地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更是经历数千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肉是身体、皮就是它的外衣,先有体而后才会有衣。皮作为籽料的一大特点是完全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更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要说到和田玉籽料为什么会有皮,说白了就是氧化所致。

籽料自从由山料被大自然剥落到河流,历经亿万年推移搬迁中,受到河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其他矿元素的磨砺冲击,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入,在有裂的地方深入肌肉,久而久之在籽料的表皮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

但是由于籽料的皮是在表面因为风化和水中各种元素氧化作用等种种原因共同形成的,所以所呈现出来的颜色都各有不同。

然而由于和田玉籽料在经受长久的冲击碰撞后,在表面会留下因不同的小石块撞击而形成的微小裂隙及坑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汗毛孔,同样,表面的汗毛孔的粗细程度与它的内部结构有着莫大的关系,就像人的皮肤和身体的关系一样,这也是籽料的可贵之处。

现如今市场上能看到真正拥有活皮的和田籽料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如果要出手购买还是要谨慎。

千种籽料万种皮,籽料的皮色多种多样,那么籽料到底有多少种皮色呢?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整理,帮大家认清籽料的不同皮色,也能认识到不同皮色的别具之美。

1、红皮

红皮是籽料里最看重的皮色,红而不艳,加上玉质白细的玉肉,就有了红皮白肉的说法。

红皮如果细分起来,其实也比较多种多样,有颜色比较深的红皮,也有颜色比较浅的,叫法不一,不过统称红皮没毛病~

一般来说,称为红皮,要求颜色比较正,或深或浅,但颜色都是偏红,深一些的就可以叫做深红皮,浅一些的有一个说法叫橘红皮,即颜色红里偏黄。也有叫金红皮等等。

当然也有红皮的颜色比较暗,比如这种:

有时候也可以叫做酱红皮。有酱色的感觉。

红皮在实际情况中,会有多种叫法,是皮色的深浅、颜色而定。

2、枣红皮

枣红皮是属于红皮里的一大类。一般用枣红皮的称呼甚至比红皮还多。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枣红皮。因其颜色酷似红枣的颜色,所以因此得名。

枣红皮与红皮之间的区别在于,它的颜色更深,像是一种褐红色。也可以说红的发紫,红的发黑。而且枣红皮都是聚皮。

枣红皮是皮色里的一个明星,颜色深沉,更符合籽料内涵的特性。

3、黑皮

黑皮是红皮之外的另一大皮色。简单来说,黑色的聚皮,就叫做黑皮。

但黑皮也多种多样,比如上图两块料,同样是黑皮,但你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黑皮里还有乌鸦皮、铁锈皮等等一些说法,但实际叫法中应用的比较少。总的来说,比较聚的黑皮都可以统称黑皮。

4、秋梨皮

在黑皮的范畴里有一种皮色叫秋梨皮。

关于秋梨皮的说法有很多种,有的说是籽料表面皮色与秋天的梨子受冻后发黑状皮色相似,故定名为秋梨皮。

也有说法是,秋梨是一种梨的品种,又叫酸梨学名安梨,分布河北燕山一带和东北,皮上有很多麻点。它的颜色及特征与籽料的皮色很像,有黑色点状皮子存在,所以被形象的命名为秋梨皮。

上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秋梨皮。有麻点,一种比较分散的形状分布。

秋梨皮有深浅之分,有的秋梨皮很聚,形似聚黑皮,有的秋梨皮比较散。

5、油烟皮

黑皮里还有一种皮色,它没有那么聚,看起来比较散,但也并非是散装分布,而且分布比较凌乱。

这样的皮色,玩家们也有了一个叫法——油烟皮。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烟熏皮。

油烟皮的特征,皮色是黑褐色或黑灰色,能看出皮色是一种发散状的分布。相比黑皮来说,颜色没有那么深,经常呈现出一种深褐色,而且也没有那么聚。

6、油库料

油库料并不是说一种皮色,但它却是因为一种独特的皮色而得名。

皮色像是在油里泡过一样,带有黑色块状、墨线,浮在玉质表层!颜色是一种碳色,所以有人也叫它铅笔灰!

油库料的皮色类似青花的点墨,也很像平常我们所说的黑皮,但它又有其它一些特点。比如黑色比较分散,似油的沁入。而且油库料的黑皮多是很薄一层,切开后不会在玉质里面沁。

7、洒金皮、洒红皮

洒金皮,顾名思义,就是籽料表面点状均匀的金**皮色,似金子般的颜色,故定名为金**洒金状皮色,简称洒金皮。

洒金皮的特征,皮色是分散状的,颜色金**。

洒金皮的玉质一般都比较好,玉质细腻,肉也多白,所以洒金皮的料子如今多受推崇。

与洒金皮类似的有洒红皮。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红、一个黄。

8、白皮

籽料也有白皮。上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皮料。

皮色是白色的,看起来似白僵,但两者区别很大。

白皮的籽料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它有两层皮色。白皮在里面,外面又沁入了一层皮色。比如这种:

这个看起来是黄皮的料子,其实我们更多的称它为白皮料。

白皮的籽料有时候很容易被误解成棉。其实两者差别很大,一个是点状的分布,一个是不规则的分布。

9、虎皮

皮色也有各种形态,最典型的就是虎皮。

上图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虎皮料。皮色就像老虎毛皮的颜色一般,红色带浅黑褐色条状,故定名为虎皮。

虎皮的籽料并不多见,但因为比较有特色,所以让大家比较熟知。但虎皮的籽料因为皮色的原因,所以玉质上并不是特别好,作为一种巧雕还是比较好的。

10、鹿皮

另一种象形皮就是鹿皮。皮色就像鹿的毛皮一样,就称之为鹿皮。

不过鹿皮这个称呼并不常用,除非有表面特别像鹿的,一般更多的用秋梨皮或黑皮来代替。

11、脏皮

如果一个料子实在皮色太复杂,看起来很脏乱,你就可以称它为脏皮。

很多皮色并不好看,各种混僵、混脏,这种皮我们一般称之为脏皮。脏皮的料子皮色并不太好利用,所以皮色的价值也不大。

12、天地皮

从皮色的分布方位上,还有一种皮色比较受欢迎,那就是天地皮。

如果一个籽料的两端都有皮色,我们就形象的把这种皮色称之为天地皮。

与天地皮相似的还有一线天这种说法。天地皮是皮色在一上一下,而一线天的皮色则是在一左一右。一个是纵向,一个是横向。

天地皮的籽料,如今极受推崇,如果皮色漂亮、玉质好,而且有这种独特的分布规律,价值会高出很多。

13、多色皮

当然,籽料的皮色并非都是单一的,一块籽料上往往会出现多种皮色。这时候就有了多色皮。

多色皮就是一块籽料上有多种皮色,比如黑皮+红皮、红皮+洒金皮、红皮+青花等等。

多色皮是巧雕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但有的多色皮因为分布比较杂乱也并不容易利用。所以好的多色皮一定是要颜色分布有规律,不同皮色之间界线分明,那么它会是一个非常亮眼的籽料。

14、死皮、活皮

除了皮色的颜色和形态,皮色在它的生长位置上也有一种区分,叫做死皮与活皮。

活皮是指附着在和田玉玉质表面的皮,皮色薄薄的一层,直接长在肉上,打灯能看清里面的肉是如何。如果把皮色磨去,就能直接看到里面的肉。

因为感觉是鲜活的,故曰“活皮”。活皮的籽料“越盘越活”,皮色也越漂亮油润。

而死皮就是皮色没有长在肉上,而是在两者之间有一层僵,灯光打很难透进去。相对活皮来说更干涩一些。

不过,活皮与死皮之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活皮相对死皮来说看起来更油润一些,但皮色无绝对。

15、薄皮、沁皮、僵皮、石皮

皮色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皮色的不同特征,皮色可以有油皮、沁皮、僵皮、石皮的区分。

油皮,它可薄可厚,可深可浅,它可能是红皮也可能是黑皮,也可能是黄皮,又或者是脏皮。但就如字面的意思,它的油性好,皮与肉浑然一体。

沁皮,沁皮相对于我们平常说的皮色其实是有区别的。沁皮多是针对沁料来说。

沁皮的皮更厚,而且切开后与皮色料有所区别。沁皮的料子矿物沁入的更深,所以切开后有风险。

僵皮,顾名思义,就是皮色在长在僵上的。

石皮与僵皮的意思很像,但两者又略有区别。

僵皮很多时候还多少有些玉性,与籽料连为一体。而石皮,表面看起来就是石头,没有玉性。

皮色是多种多样的,上面的这些叫法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皮色,但皮色也是复杂的,比如一个籽料的皮色,不黑也不红,皮色有僵也有薄皮,皮色分辨极不规律,或者皮色的颜色很特殊等等。

皮色的特殊性,让皮色有了多种多样的叫法,也让皮色的具体叫法上有时候并非十分的准确。

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一块籽料的皮色,如果你在上面的叫法中实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话,那么自己给它起一个名字也无妨。

比如这个料子,皮色很像是鸽子,所以玩家形象的称之为鸽子皮。

皮色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名字,比如咖啡皮、雪花皮、麻雀皮、红黄艳皮等等。其实这种叫法对有些料子并没有什么不合适,只不过大家很少用这些叫法罢了。

比如现在流行皮色的象形,其实也可以有象形皮的说法。

皮色的叫法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性,叫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这个名字。

皮色多种多样,每一种皮色都有它的美,每一种皮色也有它不一样的特征。

那么你对皮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吗?你还知道什么皮色,你感觉哪种皮色最好呢?欢迎留言来讨论。

1皮子很厚那就没必要看肉质了,就是一块姜皮料。

2直接雕刻皮子就好了,皮子适合雕刻钟馗、达摩、一念之间等题材。

3价格便宜的话拿下,成品能值不少钱。但是要仔细看清皮子上有没有裂。

皮料以皮色著称,但是现在也形容一些俄山料,因为这是俄山料一个特色。

除此之外皮料也有在籽料里出现,皮料有分浅水沁色皮,深层古河道料,皮质比较偏厚,还有河床料,属于更深层次的料,有人称石包玉,就目前这种皮料应用很少。

最终就是带皮料有可能籽料,也有可能山料。以前浅水和田玉才叫籽料,现在古河道料,古河道戈壁料,河床料都叫籽料。

皮料只是一种行内称呼对整个泛和田料一种分类,籽料也是一种分类。

同为和田玉,和田籽料与山料的区别非常大,从产出形态到玉质特征以及价格价值上都大有不同。

和田玉籽料产出河流的中下游,是山料在地质运动中被带入河流之中,经过河流上亿年冲刷而成。山料则产地昆仑山脉之中,属原生矿,而籽料则是次生矿。籽料的储量有限,而山料则有着巨大的储量。

籽料的块度比较小,呈鹅卵状,外表光滑,山料块度大,玉形棱角分明,玉表较粗糙;籽料质地细腻,硬度高,油润好,光泽温润,山料质地较粗糙,硬度以及油润比起籽料均有所不如;籽料表面分布有由流水浸润而沁色形成的皮色,皮色有各种颜色,薄而细,从外而内,色泽逐渐变淡,山料表面多有糖皮,其玉皮较籽料皮色厚,并且比较粗糙;籽料表面会密密麻麻的“汗毛也”,山料则没有;籽料经过盘玩、养护之后,玉质会更加细腻,温润,油脂感会更加强烈,而山料经过盘玩可能会更加干涩。

山料图示:

籽料图示:

  和田玉籽料的真假鉴别,可通过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来鉴定,籽料皮色造假的方法多种多样,了解和田玉籽料是怎么形成的,才能看出和田玉籽料皮色的真假。

  和田玉籽料一般是呈现浑圆状的,磨圆度翡翠的顺滑自然,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我们称之为和田玉籽料的皮。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而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利用巧雕、人工开窗籽料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

  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和田玉籽料真假皮色的鉴别方法

真籽料的皮色

  和田玉籽料的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籽料一到两秒的时间,就能看见表皮的 “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呈毛毡形状。有没有汗毛孔,是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的关键。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无论多么的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很像我们皮肤上的汗毛孔。和田玉籽料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汗毛孔状,所以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至关重要的。而滚筒籽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和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

  造假皮冒充籽料,造假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28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