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怎么鉴别

和田玉籽料怎么鉴别,第1张

籽料一般是有皮色的,也有光白子的的,主要从籽料的色形润下手鉴定,下面是一些籽料皮色的鉴定,或许对您有帮助:

1、鉴别皮色上是否留有汗毛孔,这些汗毛孔是玉石在自然碰撞中形成的,如无汗毛孔可以排除是籽料,更不用说是皮色了;

2、有汗毛孔的皮色也不一定为真。粗浅的染色首先在裂缝处会留有一些染料的积累,裂缝处的的颜色比较深,沿着裂缝往里面颜色越来越浅甚至没有的,为染色;

3、仔细观察颜色过度是否自然,特别是浓艳处,是否有细微裂缝,如过度唐突或有细裂,有火烧皮的可能;

4、观察皮色出现的位置是否合理,弧凹处与突起处皮色是否有对比,过度是否自然,这都是鉴定的标准。

另外需要说明,任何理论知识都代替不了实践,多上手样本,多请教才是正道。

和田玉籽料的鉴别方法有:

1、光照法:在自然光线下和田玉多为半透明或微透明,光泽内蕴,不张扬。在暗处用强光照射,若穿透有深度且透色均匀则比较好。

2、靠触感判断:把玉石在手上掂量掂量,和田玉的分量会比同等大小的普通岩石重,而且摸起来手感细腻油润。

3、钢刀刻划:把自己的的玉件,用硬度为55至6的小钢刀划几下,(一般的家用菜刀即可)毫无痕迹者有可能是和田玉。

1,从皮色上来讲,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使有也只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在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这种假籽料充斥市场,蒙骗了很多人。

 

2,看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1、色系辨别:将籽料拿在手中,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

2、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

3、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

4、裂纹辨别:籽玉在河床中历经千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

5、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

6、汗毛孔辨认: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表面会有无数细细麻麻的小孔。

7、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和田玉纤维交织结构就是和田玉内部的纹理,一般纤维交织结构越细密、整齐,玉质就越好。有的和田玉纤维交织结构很清晰,说明它的结构很杂乱,像这类和田玉价格都比较低。而且和田玉产地的不同,纤维交织结构会出现差异性。  

和田玉的纤维交织结构,通常是衡量玉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像和田玉内部的云絮状纹理,就是纤维交织结构。在看和田玉玉质的时候,一般结构越细密、整齐,玉质就越好,价格也会相对越高。

和田玉选购注意事项

细度是和田玉籽料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我们通常指的细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白玉晶体颗粒的大小和均匀度,另一个是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状物的细度和均匀度。

通常,优质和田玉的内部结构散布着细密的云絮状结构,排列精细而整齐。絮状结构越细,质量越好。絮状结构应从侧面而不是背面观看,背面照明只能看到杂质,而看不到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2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