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图片?

玉如意图片?,第1张

问题一:玉如意有几种 如意的起源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如意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它与民间的一种“不求人”挠痒痒用的东西,在器型上相结合,实用性上除用它搔痒,还用它显示权杖的作用。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佩带之大小。清雅悠闲之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和着“如意舞”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物。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载: “如意,物名也,唐宋前已有之。”

如意的分类

皇帝登基、大婚,及喜庆时所用的各式如意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选妃时,若将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着她将成为皇后;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另外,又有种种如意图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鲶)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笔)定(锭)如意、四合(四个)如意等等,它们被古代的绘画、建筑、家具、服饰、玉器、瓷器、竹木牙雕广泛运用。

如意的价值

如意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故有 “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现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珊瑚、铜、竹、木等。

中国传统吉祥物中有不少与年节相关,如意即为家喻户晓的吉祥物。

五福如意:作为吉祥的象征,当然人人都渴望拥有如意,但一柄精美的如意造价甚为昂贵,非一般百姓所能企及。世事变迁,现今如意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

问题二:怎样的玉如意质量好,求 如何鉴别和田玉好坏看一下几个要点:

1、和田玉质地细腻。所谓质地细腻,是呈现滋润感。一块好的和田玉,就像一块“凝脂”般润泽,白玉像羊脂、像猪油,黄玉像鸡油。

2、和田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肌理特征。

3、和田玉的光泽很温和,这是由于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所以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和田玉是 “精光内蕴”,如一个儒雅之士,性情温厚,才情内在而不张扬,所以是温润的――这“温润”二字最能概括和田玉的特点,常言“温润如玉”,它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

4、“脉理坚密”除了反映在外观上的细腻之外,另一重要标准是坚硬不吃刀。一块真正的和田玉,用普通刀具在其表刻划,不会留下任何划痕。反之,用刀能轻易刻划的,便不是和田玉。而且它可以划损玻璃,而自身无伤。观察雕件,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口,其他玉石韧性差,比较脆,容易起崩口。因此,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5、由于“脉理紧密”,所以重,掂在手上有沉重压手的感觉。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份量重。这些特性其实都来自于一点:脉理紧密。因为紧密,所以重,所以细腻而润,所以坚韧,所以不太透明。

6、看颜色。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之分。质地相近的情况下,黄玉因稀少最贵,白玉次之,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价值就低些。羊脂玉指色极白且质地细腻者,很昂贵。许多白玉都是白中透青或白中带灰。

7、看皮。和田籽料常带皮。看皮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辨别籽料的依据。现今市场上有大量人工染上皮色的和田玉,一方面由于现在时尚玩皮,另一方面可使人相信是籽料。这种加工多出自新疆、河南。真皮和人工染的假皮的基本区别是:假皮是色浮于表面的,薄薄一层,颜色鲜艳;真皮的色渗透入内,色泽自然,且表面有微微凹凸,行内称“毛孔”。人工染色有染在本来已带皮的和田籽料上的,这样可使皮色加强,更鲜艳悦目,同时也能遮掩瑕疵,这种很难辨别。也有将滚筒滚圆的和田山料染上色的,冒充籽料。其特征是:因在滚筒中滚成,故通体比籽料明显光滑,染皮处无“毛孔”,色明显浮于表面。转自: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问题三:玉如意的含义 40分 吉祥之物――“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说到“如意”,人们都不会陌生。现如今的会面、通信也会相互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用语,即随人意。从字面上讲,如意无非是符合自己的意愿。寓意的抽象,是极易能让人理

图册 玉如意集 (16张)

解的。其实如意不光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如意”。如意在民间有种种的说法,如事事如意、 平安如意 等,祝颂吉祥者也。 趋吉避凶,源于动物的本能。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活动,常常表现在行动上,即有意去营造吉利的环境。有的用图画表现出来,称之为“吉祥图案”,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耐人寻味的寓意,象征着美好、幸福,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和愿望

问题四:谁知道这个玉如意上的图案,有什么意思 太暗了,看不清楚

大致上似乎是如意造型

似乎是福瓜为主体,有瓜蔓、瓜叶的感觉,上面似乎好友一个伏兽(谐音“福寿”)

寓意福寿如意、瓜瓞绵绵

翡翠的材质

有更清晰的正反面可以提供更准确咨询

仅供参考,要采纳哦

祝你好运!

问题五:佩戴玉如意代表什么 佩戴玉如意代表万事如意、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玉象征人的品德玉洁冰清。

玉如意寓意吉祥、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在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中,玉如意作为吉祥物,每逢新皇即位、皇帝大婚等,大臣都要进献“如意”,祝贺新政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玉如意寓意思辨睿智,代表智慧与义理的文殊菩萨手中所执的正是一把如意。因此,玉如意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辨睿智。唐朝玉如意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实用逐渐转为欣赏和收藏、佩戴。佩戴如意,象征权利、预示万事如意。

玉除代表万事如意,人们佩戴玉还用来表明一个人的品德冰清玉洁。

问题六:玉如意是干什么用的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zhidaobaidu/question/4493957

吉祥之物――“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说到“如意”,人们都不会陌生。现如今的会面、通信也会相互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等用语,即随人意。从字面上讲,如意无非是符合自己的意愿。寓意的抽象,是极易能让人理解的。其实如意不光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如意”。如意在民间有种种的说法,如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等,祝颂吉祥者也。

趋吉避凶,源于动物的本能。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活动,常常表现在行动上,即有意去营造吉利的环境。有的用图画表现出来,称之为“吉祥图案”,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耐人寻味的寓意,象征着美好、幸福,寄托了人们的精神和愿望。

“如意”何物,不少的上可以欣赏到它的实物。“如意”的实物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精致工艺品,如有意一饱眼福,可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会见到明、清两代皇宫内的用珍贵材料精心制作的如意。

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清代的弘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证。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汉代时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

问题七:玉如意怎么看真假 这是看玉如意真假的方法:

1;就是把玉石贴在脸上,觉的很冰凉,过两三秒有不凉说明是真的。因为玉石传热快散热也快!如果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2;就是那放大镜要10倍或30倍的来看里面的晶体,看看有没有像蜘蛛网的小裂缝,还有就是颜色是不是在裂缝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和田玉看上去想米糊一样因为晶体比较细腻,颜色比较统一。翡翠看上去有的像苍蝇翅,有的像一点点沙星,还有像玻璃碎的一样、因为翡翠晶体不够细腻颜色不统一有很多种颜色在同一块玉上面。

3;就是破坏的鉴定,拿火烧。就是烧黑了、烧焦了、烧黄了、有臭味。黑和黄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来的颜色不一样就是假的。焦和臭那更假。(真的那火来烧会有小水珠附在玉石的 假的就没有小水珠附在玉石上 )

问题八:玉如意吊坠像水滴浅绿色 这个怎么样呢

问题九:玉如意客厅摆件一般买什么颜色 肉色

淡**中略带红的颜色,近似皮肤色;

肉色代表稳重,别看他是很普通的颜色;

但却有着非凡的气质。肉色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

人类最亲近的色彩。也是女人的自信色;男人心中的向往。

问题十:右手拿玉如意的玉坠是什么 大自然若是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春便是序曲。在你不经意间,春已经迈着轻快的步伐而来,当你脱下那厚厚的棉袄,感受风儿已经变得暖和,这便是春姑娘的恩赐。春雨是最先来报到的,天阴沉下来,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的春雨便在空中飞舞而下。只身站在屋檐下,听着雨水碰着屋檐和掉落地上的滴答声,石坎的缝里不知从何时已窜出几叶嫩绿的小苗,小雨滴调皮地落在叶上,圆滚滚地顺着叶脉滑下。伸出手去接那晶莹剔透的水珠,放在手心里有沁人心脾的凉。在春雨的滋润里,你是否也会发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感叹?

雨后到公园里去寻找春的足迹。迎面扑来的是芬芳的泥香,春雨的滋润使万物焕发生机,榕树吐出点点嫩芽,松树更加挺立,小草儿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一片翠绿蔓延。远处的群山也是绿色的,是一片沉郁的翡翠绿。花儿们也不甘示弱,山茶花露出桃红的花蕾,百合已散发浓郁的花香,迎春花羞红了脸,最可人的是在那一大片绿里躲躲藏藏,若隐若现的野菊花,它没有过于浓郁的色彩和香味――清新淡雅的白色和**,闻起来是草一样的清香。也难怪晋朝陶渊明独爱菊,我偷摘了一朵别在耳边,做了个乡村姑娘。

因为春天的到来,大家伙也都精神焕发似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老人们在公园里有说有笑,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农民伯伯也忙于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还有衔着泥土筑巢的燕子、急着采蜜的蜜蜂儿……“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万物的根源,也是快乐和收获的根源。

1 笔画的长度和粗细要适当,不要过长或过短,也不要过粗或过细;

3 从左到右,画一个“弯钩”形,即“撇”;

二、画法要领

3 确保整个福字的形状和比例协调一致,不要歪斜或变形;

福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刻的寓意,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它是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字经常和其他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符号一起使用,如喜鹊、牡丹、莲花等,以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1 笔画的长度和粗细要适当,不要过长或过短,也不要过粗或过细;

翡翠玉雕,讲究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题材,代表不同的寓意。用谐音,会意,典故等方式表达美好的祝福。

“翡翠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寓意事事如意,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最初的“翡翠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仗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现代翡翠玉雕如意吊坠图示:

如意(又名搔杖),是旧时中国民间一种用于搔痒的工具,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 它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最早是兵器,后世为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成骨朵,其本身自带辟邪的效果。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

如意都有什么含义?

1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直到现在人们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2传说宝物。如意者,昔有贫士多玄善,阴德旁及鸟兽,而菽水不赡,忽遇一道士遗以一物,谓之“如意”,曰:“汝阴功感神,故以相与,勿轻用也。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虽冬雷夏雪、起死延年皆可得之。今商之世,有十四年大旱,天运自然,孰敢有违?汝欲救之,当解其半耳。”商世果大旱,至七年,汤乃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天忽大雨,及数千里。其人方私隐元元,为之一举耳。后人仿其制,号“如意”云。

制玉技艺发展到宋朝,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内容和题材逐步趋向世浴化和商品化,生活用器和玩赏器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品种。玉雕童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山现的。

宋代玉童以持荷题材为最多,其次为攀枝、抱盒、抱球等。玉童子的出现和盛行,是中国玉文化进入世俗化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见于正式发掘报告的宋代玉雕手持莲花童子极少,但在传世品中却大量存在。宋代玉雕手持莲花童子多为单童或双童,单童通常身旁有玉瓶或玉鹿相伴,莲花或插入瓶中或衔于鹿口,双童则是一童持莲花,另一童挽臂相随。雕三童的作品在宋代少见,正面雕二童持桃枝,背面雕一童持莲花,三童立于莲蓬之上。无论单童、双童、三童,从造型布景上看,都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宋代玉雕童子头部较大,后脑凸出,五官小巧集中,眼呈半圆形或橄榄形,八字小眉,葱管小鼻,樱桃小口,耳朵贴于面侧,在眼梢旁边用两道弯阴刻线雕成,整个神态俏皮可爱。孩童内心情感在脸上淋漓尽现,让观者心生共鸣。童子衣袖和裤子上常有三至五条阴刻线,有的也刻“米”字纹、“井”字纹、“十”纹等。宋代童子流行穿有花纹的衣服,在宋代画和瓷器纹饰中常见到这种装束。另外,背心也是宋代童子的独特服饰。《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街市衣件中有芋布背心,生绢背心,扑卖摩喉罗者多着红背心” (“摩喉罗”是一种泥制的手持莲花的小童,在七月七夕挑卖于街市)。由此可见当时穿背心很盛行。宋代玉雕手持莲花童子的两只小手呈握拳状,手的大小与袖口相等,手中持有饱满瓣多的莲花和椭圆形的刻有叶脉的莲叶,其位置与童子头顶持平或高于头。身体微侧,脚呈一前一后状,其好动调皮个性分明可见。

灵芝虽然是自然生长的一类真菌生物,却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灵芝文化。古代医疗水平有限,而灵芝对人体健康有神奇功效,且灵芝少而难得,使统治者成为灵芝优先的使用者,进而民间对灵芝更加崇拜,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使灵芝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仙草”、健康、吉祥的化身。

  灵芝的造型和天然的纹路在艺术家的眼中非凡脱俗,人们以灵芝为原形造出吉祥物、饰品,逐渐艺术化演变成“如意”,以代替难得的真灵芝,做为宫廷、名门官宦之高级陈设品,或做为皇帝选妃、定婚之信物,并把它的造型或图案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在建筑装饰中、服饰和日常用具上等,尤其在工笔画中的云朵几乎都呈现如意形“祥云图”,这种绘画形式,在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所独有。天安门的华表上除了龙之外,雕满了灵芝形的祥云。灵芝象征吉祥如意、健康长寿也融人了中国的风俗中,如配带有灵芝纹饰的护身符(长命锁、玉配等)、送礼、婚庆中龙凤间用灵芝相接等。灵芝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如意”,顾名思义,如意如意,万事如意,它是缅甸玉雕件中比较神秘和特殊的制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之物。据古史记载,如意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发展到清朝,更是成为宫廷所专属拥有的珍宝。

传说慈禧太后就最爱如意。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长柄而成。大家可以想象,如意其实就是由权杖演变而成,象征着权力及统治地位。因此,在清朝古代皇帝登基之时,主管礼仪的大臣,必定要敬献一柄如意,以祝国泰民安,新政顺利。而皇帝在会晤外国使节之时,也喜欢馈赠如意,以示尊敬,两国友好。

同时,还可用它来搔到手顾及不到的身体的痒处,非常的好用,如人之意。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即可以作为防身的器物,也可以用于战争中的指挥之物,民间和宫廷都将如意奉为吉祥之物。

百姓之间,在逢年过节喜事之时,也喜欢将如意作为礼品奉上,以表示良好的祝愿。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如意,它是集王宫尊贵礼仪、民间礼尚往来、家居陈设把玩为一体的珍稀实用之物。

扩展资料:

如意的艺术价值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

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故有 “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现今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

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珊瑚、铜、竹、木等。

-如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7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