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十大特性有那些?

钻石的十大特性有那些?,第1张

钻石有以下几点特性:

1、硬度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讫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与其它宝石相比,钻石镶在首饰上,更能抵抗一切物质对它的磨损、划伤,因此钻石一旦拥有,便可世代留传,因为钻饰永不磨损,常戴常新。  

2、韧度

钻石具有较高韧度,但它的边棱却是比较脆的,因此佩戴时应避免碰撞。  

3、比重

钻石的比重为352克/立方厘米,钻石的比重比一般宝石都大,即意味着它的原子堆积得更紧密。  

4、热导率

钻石是已知物质中传导热的能力最强的物质,这一性质使钻石在航空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5、热膨胀率

钻石的热膨胀率很低,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有明显的热胀冷缩现象。  

6、折射率

钻石的折射率2417,是所有天然无色宝石中最高的,使光线进入钻石后向中心聚合。  

7、色散率

钻石的色散率高,为0044。这也是所有天然无色宝石之最。钻石因其能将白光分散成光谱式的彩虹颜色而具备这一性质。  

8、光泽

光泽与折射率相关,是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时所表现出的特点。钻石为典型的金刚光泽,这使得钻石经切磨后具有极其耀眼的光泽。  

9、亲油性

钻石表面很容易沾油,具有强列的亲油性。  

10、对化学药品的反应  

钻石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酸、碱及一般化学药品对它不起作用。

钻石Diamond一词出自希腊语Adamas,意思是坚硬、不可驯服。钻石号称“宝石之王”,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

钻石等级有一般有纯净度等级、克拉等级、色泽等级、钻石切工等级四个划分标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石4C标准,详细如下:

1钻石纯净度可分为从F—I的大致5个等级:FL无暇级(完美无暇)、IF无暇级(内部无暇)、VVS极微瑕级(VVS1和VVS2的区别是后者有极微小的棉状点和小毛茬等)、VS微瑕级、SI小瑕级。

2钻石克拉。钻石在色泽、纯净度、切工等三项都一样的情况下,重量越重就越值钱。

3钻石色泽等级可分为从D-Z的大致5个等级,其中D、E、F为最优等次无色,以D为最优,E、F为次。后是G、H、I、J为次优等接近无色。再后等级的从K—Z就是有色的了,K、L、M稍微带有**,N—Z为最劣轻微带有**。

4钻石切工可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EXCELLENT、VERYGOOD、GOOD、MEDIUM、FAIR、POOR。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钻石

英语单词 diamond (钻石) 源自希腊语 adamas ,由 anotdamanto conquer, totame )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不可征服的、坚不可摧的”。

希腊人用 adamas 来表示钻石这一类坚硬无比的物质,由此衍生出 diamond。

演变路径比较复杂,为:希腊语 adamas →古拉丁语 adamantem →通俗拉丁语 adiamantem →中世纪拉丁语 diamantem →古法语 diamant →英语 diamond

钻石Diamond一词出自希腊语Adamas,意思是坚硬、不可驯服。钻石号称“宝石之王”,,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有人说金刚石就是钻石,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们的差别就等同于木头和家具之间的关系),钻石只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无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的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石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远古时代的黄金开采主要靠淘洗砂金,人们在淘金过程中偶尔发现了其中杂有一些闪光的石子,这些石子无论怎样淘洗都不磨损,这就是金刚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钻石。

金刚之名,初见佛经,取义与金有关。《大藏法数》称:“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金刚的含义是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

文化是人类独特的标志,钻石具有独特的标志意义。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在古老的传说中,钻石被人认为是天神降临时洒下的天水形成的,而钻石在梵文里是雷电的意思,所以人们又觉得钻石是由雷电所产生的,古人大多数人觉得钻石是陨落的星星的碎片,更有一部分人觉得那是天神的泪滴。

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

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

我国的钻石文化历史悠久,如4件良渚文化和三星村文化发现的高度抛光的可以照出人影来的刚玉石斧,表明4000年前的古人很可能已经使用了金刚石粉末来加工这些刚玉斧头。而其中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前1005年,在古代为我国玉雕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据说,早在公元前300年前,在皇帝的御座上就有钻石镶嵌。钻石晶莹剔透、高雅脱俗,象征着纯洁真实、忠诚勇敢、沉着冷静、安静自如、稳如泰山。从那时起,人们把钻石看成是高尚品质的标志。早在春秋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就有了关于钻石的文字记载,称“金刚”,文中说:“金刚者不可损也……”我国最早关于钻石的器物,如《列子•汤问》提到一种镶嵌有金刚石的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也都镶有钻石。

切玉刀据说是天下最锋利的宝刃,也称“昆吾刀”。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臈。”

自汉以后,我国古书多有钻石的记载。《南史•西夷传》中说,“呵罗单国于南北朝宋文帝无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南朝学者刘道荟著的《晋起居注》第一次阐述了金刚石与黄金的关系,该书记载:

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石,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

就是说,金刚石出自黄金,来自印度,可以切玉,怎么淘洗都不会消减,或者说怎么使用都不会磨损。这段记载不仅表明金刚石在古代为我国玉雕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关于古代人类是如何发现金刚石的科学思想。

钻石作为首饰是唐玄奘取经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宋代陆游《忆山南》诗之二:“打球骏马千金买,切玉名刀万里来。”金元代好问《赠嵩山侍者学诗》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钻石还有一名字叫“金刚钻”,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撰《唐六典》记载:

赤麇皮、瑟瑟、赤畦、琥珀、白玉、金刚钻……大鹏砂出波斯及凉州。

明代包括李时珍在内的一些学者在研究金刚石时发现,金刚石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如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约在清代末年,金刚石就逐渐称为钻石了,其词义显然来自上述的“金刚钻”,两者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是相等的,即“金刚石”与“钻石”在含义上是一样的。

清朝道光年间,湖南西部农民在沅水流域淘金时先后在桃源、常德、黔阳一带发现了钻石。

与钻石相关的,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蛇谷的故事。传说在一个山谷中,满地都是钻石,但是凡人是不可能轻易取到钻石的,因为有很多的巨蟒在守护着,就连看到巨蟒的目光都会死掉,更别说是取钻了。

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成功地取得了钻石,他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让巨蟒都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又把一些带着血腥的羊肉丢向山谷的钻石上,那样利用秃鹰捕食的时候抓住钻石飞向山顶的机会将秃鹰杀死,取得钻石。

与此类似的,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辛巴达以肉喂鸟,借鸟取钻的故事:

辛巴达一个人本来过着神仙生活,但是他突然想去凡间走走,想体会一下凡人的世界,乘船任随风浪把他飘到了一个美丽的岛上。

当他走向溪谷的时候,看见了满地都是钻石,但是要想安全路过甚至拿钻石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有很多巨蟒守候着。

这时候他学着曾经听过的“蛇谷”故事中的办法,把自己裹在肉块里面,在正午时分秃鹰就会抓起这个肉,也就等于带领辛巴达到达了安全的地带。

他就是借用了采钻者的方法,他们会把一些牲畜的肉撕烂从山顶洒在钻石上,那样秃鹰就会抓起沾满血腥的钻石飞回山顶,那样,采钻者这时候就可以吓走秃鹰得到钻石。

在古代,金刚石的磨工只有极少数工匠才能掌握。不同地区的各个工匠磨出的钻石各式各样,差别很大。所以磨好的很多成品并不完全理想。

至清代,钻石多被应用于王宫贵族的首饰中。钻石首饰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

耳饰包括耳钉、耳环、耳线、耳坠。项饰包括项链、吊坠、项圈。手饰包括戒指、手镯、手链。足饰包括脚链、脚环。服饰专指服装上的饰物,包括领花、领带夹、胸饰、袖扣。

如翡翠钻石珠链及耳坠一对,白色金属镶嵌,配镶钻石,粒径013厘米,链长431厘米,钻石与翡翠、白金交相辉映,殊为华贵。

再如翡翠镶钻石珠链,共用钻石38克拉,翡翠珠径仅035厘米至058厘米,翠色浓艳,钻色星光闪烁,精美异常。

而比较流行的戒指款式有翡翠卜方钻石戒指、翡翠蛋面钻石戒指、翡翠蟾蜍钻石戒指、翡翠卜方钻石及彩色钻石戒指等。

钻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9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