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传入我国较晚,我国早期历史记载中未查到有关祖母绿的确凿证据。一般认为,祖母绿传入我国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商贾从阿拉伯带入的,但尚无史料记载或实物证实。另外,在元代由南下的蒙古族带入中原的可能性较大。元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是目前所知有关祖母绿的最早记载。有据可查的实物证据只是在明万历皇帝的陵墓里曾出土一条镶嵌祖母绿的玉带,以及慈禧墓里被盗的一条金色被子上缀有重约5钱的祖母绿。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唐代就没有祖母绿传入。盛唐时期,中华上国是世界的中心,不仅经济贸易极度发达,文化艺术的交流也非常繁荣,大唐政府也为此专门设立各种机构。我个人认为祖母绿那时有传入是非常可能的。
祖母绿属于绿柱石类宝石,是全世界人民都认可的五大宝石之一,以其艳丽的翠绿色而享有“绿宝石之王”的美誉。祖母绿的颜色能使人感到平安喜慰,因而一直被人们视为珍宝。还由于祖母绿硬度高、透明度好、数量稀少,符合宝石的各项要求,故而价格十分昂贵。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的不断钱多和积极参与,祖母绿的身价更是扶摇直上。
早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便在开罗西南方的沙漠中发现了祖母绿。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埃及第十二王国的时代,祖母绿饰品已经普遍被人们佩戴流传了。在16世纪以前,埃及是人们所知的唯一的祖母绿产地。
到了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才发现南美洲的印加民族拥有大量的更加迷人的祖母绿。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人把大量掠夺来的珍贵祖母绿运回欧洲,祖母绿便以它独特、迷人的风采倾倒了无数欧洲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的王公贵族竞相佩戴南美洲的祖母绿首饰,以为时尚。
16世纪以来,很多极其珍贵的祖母绿被镶嵌在欧洲各国王室的皇冠、权杖、宝座和各种首饰上,伊朗王室所拥有的祖母绿,无论其质量还是数量,都是首屈一指的。1798年,在伊朗国王的一件宝座上,所镶嵌的26733颗珍贵宝石中,就有许多是价值连城的祖母绿。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此外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色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色、淡黄绿色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色镜下多色性不明显。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色,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祖母绿的产地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有哥伦比亚、乌拉尔、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维等。
哥伦比亚出产的祖母绿,以其颜色佳、质地好、产量大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产地。哥伦比亚最主要的两处祖母绿矿床是木佐(Muzo)和契沃尔(chivor),它们分布在波哥大东北约100km范围内,地处科迪勒拉山脉之中。哥伦比亚祖母绿从16世纪中叶就开始生产了,当时祖母绿矿山属占领者西班牙人所有,直到1886年才归为国有。几个世纪以来,木佐和契沃尔矿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供应地,垄断了国际市场,约占世界优质祖母绿总产量的80%。哥伦比亚祖母绿主要产在沉积岩系的方解石纳长石脉之中,围岩为炭质页岩和灰岩,含祖母绿的方解石脉、白云石一方解石脉、黄铁矿方解石脉一般长60m,宽01一20cm,呈脉状和网脉状。祖母绿在含矿脉中呈斑晶状产出。祖母绿呈柱状晶体,平均长2--3cm,颜色为淡绿一深绿。略带蓝色调、质地好、透明。祖母绿晶体中可见一氧化碳气泡,液状氯化钠和立方体食盐等气液固三相包体,这在其它地区祖母绿中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哥伦比亚祖母绿才有。另外,还常有黄铁矿、黑色炭质物,水晶、铬铁矿等包体。一般认为以契沃尔矿区的略带蓝色的翠绿祖母绿质量最佳,称得上世界最美丽的祖母绿。1969年在哥伦比亚发现一粒重7025克拉的巨大祖母绿。
乌拉尔祖母绿是1831年被一个农民发现的,矿区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附近。一个世纪以来,生产出成千上万克拉的优质祖母绿。矿床产在超基性岩的金云母石英岩之中,围岩为受质超基性岩,其中有许多花岗伟晶岩和细晶岩侵入。祖母绿在云母岩中呈不均匀的斑晶。祖母绿呈淡绿一深绿色,略显**调。多为柱状晶体,有时为扁平板状晶体,平均长3一5cm,祖母绿晶体中常含阳起石包体,不规则排列,还有黑云母包体,呈叶片状和鳞片状。祖母绿的件生矿物有磷灰石、金云母等。
南非(阿扎尼亚)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27年,矿床位于伟晶岩接触带附近的黑云母片岩和黑云母--绿泥石片岩中,祖母绿的形成同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相互作用密切有关。祖母绿晶体为压扁的板状,含黑云母和硫化物包体。祖母绿颜色有分带现象,从浅绿至深绿,晶体一般长为3—5cm。位于南非德兰士瓦省东北部矿床中的祖母绿质量极高,但晶体较小,伴生矿物有电气石、金绿宝石、黄玉等。目前南非仍是世界上祖母绿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曾于1956年发现了一颗重24000克拉的优质祖母绿晶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绿晶体。
津巴布维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7年。目前产量很大,已成为世界上一个新兴的祖母绿主要出口国。矿床产在太古代结晶岩中,围岩为透闪片岩和绿泥石片岩。祖母绿呈不均匀分布的斑晶产出。矿体长300--500m,厚02--10m,深100—200m。祖母绿在矿带中含量不到10%。优质祖母绿占新开采出祖母绿总量的5%,祖母绿呈六方晶形柱状体,晶体的平均粒径1--3mm,大的晶体达3cm,祖母绿粒度小,但质量高、艳绿色、非常美丽,伴生矿物有金绿宝石等。
巴西祖母绿产地比较多,但祖母绿晶体细小,多瑕疵,于1962年才在巴伊亚州境内发现了优质祖母绿。这一矿床在古老变质岩系的伟晶岩中和其邻近的云母石英岩中。晶体几乎完全透明,颜色鲜艳,可与哥伦比亚祖母绿媲美。
1970年在坦桑尼亚马尼亚拉湖西岸的国家公园里发现了一处优质祖母绿矿床。祖母绿产在块状伟晶岩和黑云母片岩的岩脉里。祖母绿的形成与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变质超基性岩体中相互作用有关。含祖母绿的云母岩经常同伟晶岩脉伴生,与祖母绿伴生的矿物有金绿宝石、石榴石、红、蓝宝石、磷灰石等。祖母绿颜色为淡黄绿色、浅绿色和浅艳绿色,晶体较小,一般01一5cm,最大的4cm。
巴基斯坦白沙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8年,矿床呈北东向延伸,面积达180亩。围岩是滑石片岩,有蛇纹岩脉侵入,有大量网状热液石英脉的部位矿化好,下部滑石片岩中祖母绿富集呈囊状产出。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和含铬变质岩之间接触变质作用有关。石英脉中祖母绿晶体破碎,滑石片岩中祖母绿晶体完好,呈深绿色、透明、多数晶体大于1克拉,但多含有包体。优质祖母绿可以同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相比。
印度拉贾斯坦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43年。含祖母绿矿带规模大,南北长200km,宽30km。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受变质的超基性岩中有关。祖母绿呈不均匀的斑晶产出,围岩为强烈混合岩化的黑云母片岩和片麻岩。祖母绿晶体小,多有裂纹,质量较差,晶体为柱状和扁平状,平均长3—5cm,颜色为淡绿色至深绿色,透明--半透明。
澳大利亚佩斯祖母绿矿床于1909年开始开采,是澳洲唯一的祖母绿矿山,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侵入的受变质超基性岩的云母片岩中,为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作用而形成的祖母绿矿床。祖母绿晶体为六方柱状,长2cm,淡绿--黄绿色。祖母绿晶体中含杂质包体少,总体质量较高。宝石级祖母绿占开采出来的祖母绿总量的11%。
祖母绿产出地区还有阿富汗,祖母绿生长在热液蚀变大理岩和云母片岩、辉长一闪长岩岩墙之中,产于厚23m,长10m的石英--微斜长石碳酸盐岩脉中。祖母绿呈深绿色,透明的较少,一般长1—15cm。1973年采出最大的一粒晶体28cm。
奥地利萨尔茨堡城是欧洲唯一的祖母绿产地,中世纪开采出一些祖母绿,现在已经很少生产了。这里的祖母绿粒度小,很少超过1—2克拉的。而且多瑕疵和包体,属低质祖母绿。
祖母绿产地还有美国的北卡罗来纳、挪威等。中国云南最近也发现一些似祖母绿晶体,无论从顾色、成分及其氧化铬含量的分析均可认定它们属于祖母绿。晶体长的达5—8cm,呈淡绿色,多包体,横裂很多,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属低档祖母绿,只能琢磨素面宝石。祖母绿产在老变质片岩之中,据说规模较大,极有远景。
哥伦比亚所出产的祖母绿早已闻名于世,而其中一种罕为人知的达碧兹粒状祖母绿,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1946年在著名矿区穆佐(Muzo)的比亚博兰卡(Pena Blanca)首次发现这种罕见的祖母绿宝石—达碧兹,西班牙文原意是:研磨蔗糖的轱辘。因宝石中心有一六边型的核心,由此放射出太阳光芒似的六道线条,形成一个星状的图案,故因此得名。
当地人深信这是神的特别恩赐,每一道线条都代表祝福:健康,财富,爱情,幸运,智慧,快乐。因为宝石的特殊性质,故均打磨成弧面型,而不作平面切割。随着比亚博兰卡矿区的关闭,现存达碧兹就愈显珍贵。现存于大英帝国,伦敦维多利亚及艾博特博物馆的 The star of Andes(安第斯之星):重达 8061克拉(见图)。
贵州荔波被称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那儿的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春河景区、茂兰自然保护区都非常值得游玩。
作为地球同纬度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荔波不仅有“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绝美风景,而且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布依族古朴的山寨,水族奇特的民族文化,瑶族奇异的风俗,苗族精美的民族服饰都……荔波,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请注意这个州名,和它紧紧相邻的一个州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州只相差一个西字。
荔波县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境内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拥有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水春河漂流、黄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瑶山古寨等景区景点。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区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是贵州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小七孔风景区
小七孔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山、水、洞、湖、瀑、林为一体的原始奇景。
小七孔风景区名字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一座七孔古桥,古桥横跨在美丽的响水河上,是古代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
鸳鸯湖是小七孔的一道奇景。其湖水如油,碧绿而凝重。湖中并排长着两棵参天大树,这两颗大树为一雌一雄,半截没在水中,枝叶则在上方交错着,不分你我。雄树雄壮挺拔,需两三人才能环抱过来,雌树则纤巧秀丽,婀娜无比。
大七孔景区
大七孔景区与小七孔相隔不远,因在打狗河上架设有一座较大的七孔桥而得名。大七孔景区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
景区内的景观观气势磅礴、神奇险峻,尤以其风神洞、恐怖峡、地峨宫等景点为奇。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窗,极富奇特性、神秘性、惊险性。
山神峡、天生桥、地峨峡、地峨宫、笑天河、哈蟆塘等景点都会让游人叹为观止。
水春河景区
水春河景区是樟江上游一条长达十三公里的峡谷,峡谷内奇峰绝壁夹江锁岸,两岸悬崖险峰相对而立,河面时而宽晨而窄,构成了“十三道浪,七重滩”的奇险景观,是漂流历险的胜地。主要景点有梅滩、苦竹滩、白龙浪、白石滩、姊妹峰、姊妹滩、逍遥浪、龙王洞、夕照归图等。
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茂兰,延绵百里山水画卷,厚积千年民族风情,是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的梦幻天堂。景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蔚为壮观。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和世界喀斯特地区绝无仅有的生态奇观。
茂兰景区是荔波四大旅游景区之一,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也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茂兰更是自驾游的天堂,境内百余公里的蜿蜒公路被称为的“绿色洗肺线路”,2010年茂兰被评为中国西部最佳自驾游经典线路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