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最大钻石——“常林钻石”在临沭县出土;如今,临沭成为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令人刮目相看。该县涌现出34家复合肥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化肥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真正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和经济“闪光点”。
事件
11月25日,国家火炬计划临沭复合肥产业基地授牌仪式暨中国新型肥料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论坛在临沂市举行,临沭县成为我国肥料行业首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此前的11月16日,史丹利公司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授牌。而就在上个月,由金正大公司制定的控释肥行业标准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颁布实施;史丹利公司高塔造粒复合肥被国家四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临沭,一个没有原料资源,没有设备优势,没有物流优势的县份,如今成为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并成为行业新技术的引领者。
点评
王洪涛(大众日报记者)(以下简称王):临沭复合肥产业发展起步晚,却后来居上,好像一夜之间“好肥料,临沭造”就成为响当当的名号。迅速做大做强复合肥产业临沭有何“秘诀”?
孙丰刚(中共临沭县委书记)(以下简称孙):临沭县复合肥生产起步于1992年。历届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培植,致力于把“一品”变为“一业”,进而把这“一业”培养成为全国的特色优势行业,使之成为“常林之乡”的新“钻石”。县里举办了临沭县复合肥行业发展研讨会,承办了21世纪中国复合肥质量管理与行业发展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肥料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鼓励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促进产品质量上档次、上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各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并靠过硬的产品赢得市场、打响品牌。
王: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会议对临沭化肥区域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临沭在区域整治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临沭高度重视肥料行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全县肥料生产企业务必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来之不易的“金牌”,强调谁砸这块牌子,就坚决砸谁的饭碗。一是推行“四个一”管理办法:即每个企业派驻一名质量监督员、每年召开一次行业发展分析调度会、每年在各重点企业开一次现场办公会、每个规模以上肥料企业都要争取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完善区域监管网络。把全县划成5个责任区,选派36名驻厂监督员,逐级签订《监管目标责任状》,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零点行动”相结合,接受群众举报与接待客户投诉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制假售假企业的打击力度。四是创新预警机制。变事后整治为事前预防。在肥料企业中率先推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34家肥料企业全部一次签约入网。
王:面对国内复合肥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孙:我们高度重视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建设复合肥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高效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目前,全县有16家企业与20多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已有5家企业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金正大公司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现在,临沭复混(合)肥已发展到脱氯、喷浆造粒,氨化造料、塔式造粒。肥料种类已有复混肥、复合肥、包膜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混)肥五大系列800多个品种。
在中国发现的最大钻石是:金鸡钻石,为黄、绿双色,重28125克拉,是193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乡发现,后被日本人掠去,至今下落不明。
中国现存最大的钻石,是1977年12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岌山镇常林发现。钻石重:158768克拉,颜色呈淡**,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
当初捡了十亿钻石上交给国家的女孩,现在已经从厂里退休,和老伴过着安享晚年的日子。她叫魏振芳,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她才二十一岁,她在队里干农活,一锄头就在地里翻出一个坚硬的亮晶晶的东西,她当时也很惊讶,就把这个东西带回了家,家里一家人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后来请专家到家里看了,才知道这是一块巨大的钻石,它的价值被定为十亿左右。
这颗钻石叫做“常林钻石”,在全球这种钻石都很罕见,她们一家人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把这颗巨大的钻石上交给国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她这种大无私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成为了当时的大红人,上交后,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国家因为她上交了这种宝物,而且佩服她大无畏的精神,决定奖励她三千元的奖金,农转非的户口,并且安排到工厂上班,最后中央还奖励了一台拖拉机。
这些奖励在当时是很高级的,要知道当时连万元户都没有,她就认同手持巨款一样。很多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某一天突然一夜暴富,然后就花天酒地,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把价值十亿的钻石上交了,而且她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而是开始在工厂脚踏实地的开始好好工作,很多工作上的不因为这件事而搞特权。
她现在已经在安度晚年,这样的好人民值得我们全中国人民学习。
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是最考验一个人品格的时候,有的人最终成为了金钱的奴隶,甚至被利欲熏心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得不偿失。而有的人却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利益所迷惑,坚持做正确的选择,曾经有一名叫魏振芳的小姑娘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华侨乡常林村的社员们,一如往常一样的在田地里劳作。不知不觉太阳又落山了,大家都收拾收拾准备回家,只有21岁的魏振芳还没离去,因为她想将剩下不多的地都挖完。
谁知魏振芳挖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透明石头,她好奇的将石头捡了起来,拿在手上一看,石头在落日的余晖之下竟闪闪发光,虽然魏振芳没有上过学,但是“金刚石”还是听说过的,这绝对是个宝贝,于是魏振芳把它带回了家
魏振芳家里除了父母之外,一共还有8个兄弟姐妹,而魏振芳是家里的老七,下面还有一个弟弟,魏振芳是母亲在讨饭的时候在路上生的,家里比较的迷信,认为魏振芳注定了就是一个要饭的命,哪里经受的起这么大的宝物?
后来魏振芳见到宝物的事情也传开了,村长把事情报告给了县里,县里很快来了专家,经鉴定这是一颗十分优质的钻石,是世界第二大也是亚洲第一大的天然钻石,这颗钻石的价值难以估量,放到现在如果售卖至少10亿起步。
为了保护魏振芳的人身安全,专家们都劝魏振芳上交。这颗钻石真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投机倒把的人弄了去,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魏振芳的想法也是上交了,可是魏振芳的哥哥却说:“这块钻石是俺魏家的传家宝,俺要自己留着,好传给子孙后代。”
最后魏父下了决定:“这块钻石是谁买也不卖,谁要也不给,俺要领着闺女到北京,上交给国家。”父亲的话算是一锤定音,魏家再无人反驳。
1978年1月3日,新闻联播节目里向全世界发布了魏振芳拾宝献宝的消息,魏振芳献宝的消息一时间轰动了国内外,魏振芳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除了新闻报道之外,1978年1月7日临沭县还召开了千人庆功大会。会上魏振芳头戴花环,在众人的掌声领取了千元的奖金,领导还征求她的意见给予其他的物质奖励。没想到魏振芳沉思了良久,只提出希望给大队发放一架拖拉机的请求,这个要求自然是被满足了。
魏振芳在几亿分之一的概率下降到了这颗巨大的“常林钻石”,更难能可贵的是,魏振芳却并没有在巨大的诱惑下迷失本心,在面对公与私、义与利的考验时她坚定的选择了前者。在国家给予奖励的时候,魏振芳又率先为大家的利益考虑,最终她收获尊敬和赞誉。如今的魏振芳依旧在田地里和一家人辛勤的劳作,用自己的汗水创造财富,日子过得安稳且幸福。
时至今日,如果问起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那毫无疑问,一定是钻石了。
钻石价值不菲,一克拉钻石的价格就已经高达了五位数。
同时,钻石也是爱情的象征,这给本就珍贵的钻石赋予了更大的价值意义。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在42年前,我国有这样的一个姑娘。
就曾挖出过重达1587869克拉的钻石,价值更是高达十亿。
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钻石,她就是山东姑娘魏振芳。
工农阶级,天降钻石
42年前,正值我国的发展前期,此时的农村还以生产队的形式进行劳动。
魏振芳被分配了挖地的任务,那个时候的她,因为年龄较小,并且是女生的缘故。
没有被分配过多的任务,这一天,像平常一样,魏振芳开始了每天的翻土工作。
突然,她发现她所负责的地里有一个亮晶晶的东西。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石头,那个时候,乡下没有什么娱乐设施。
所以收集好看的、形状各异的石头成了魏振芳唯一的乐趣。
当她把这块“石头”挖出后,立刻就被它所吸引了。
迎着太阳,石头发出刺眼的光芒,十分好看。
年纪尚小的她不知道这是钻石,于是将它拿回了家。
然而,阅历丰富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他没接触过钻石。
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年轻的时候,他在书上以及地主家的口中听到过钻石这个词。
而眼前的这块“石头”与书中对钻石的描写简直是一模一样。
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钻石。
意外之喜,上交国家
当父亲说出自己的猜测后,一家人都惊呆了。
如果眼前的这块石头,真的就是传说中的钻石。
那无异于是乞丐发现了矿山,而此时的家中有八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连饭都吃不饱。
然而,质朴的父亲从未动过私心,这样的东西,理应交给国家处理。
即便再穷也不能私吞,家人们对父亲的观点十分认同。
即便现在还不确定这块石头是不是钻石,就算这块石头真的是钻石。
那我们现在有地种,有饭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
如果我们私吞,那简直是不知礼义廉耻,毫无道德可言。
在决定后,魏振芳同父亲一起,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将这块钻石上交到有关部门,交给了专业的机构来检验。
得知这件事,专业机关立马派出了专家前来检验真伪。
然而,当专家第一眼看到这块钻石时,也是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其实不仅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见到过这么大的钻石。
震惊过后,专家也知道了事情的紧迫性,立马着手开始检验。
过了不久,检查结果出来了,而结果在一次震惊了世人。
这块质地纯净、颜色微黄的石头真的是钻石。
片刻过后,整个机构的人开始了欢呼。
据报道,这块钻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颗钻石。
同时它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钻石。
因为钻石被挖掘出的地点在山东常林,所以这块钻石被命名为“常林钻石”。
据估计,这块钻石的价格高达十亿。
这个数字放到现在都可以说是天价,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呢?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面对这样的一个至宝,这对家庭贫困、甚至经常吃不饱饭的父女。
竟毫不犹豫的选择上交给国家,这又是何等的精神、怎样的品质呢?
当时的***们当即询问,想要什么样的奖励。
一开始,紧张到说不出话的父女二人都说不要。
但这怎么行?她们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在领导们的再三询问下。
魏振芳终于开口,说:村里实在是太过贫困,希望政府能够奖励给村里一台拖拉机。
听到这话的领导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在魏振芳父女回到家之后。
没过多久当地的县委便将一台新式的拖拉机送到了魏振芳所在的生产队。
并且还奖励给了魏振芳一个矿工的岗位以及奖金1000元。
在那个时期,这个岗位不亚于现在的公职人员。
质朴的人更加可爱
而魏振芳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她干活勤勤恳恳,十分卖力。
到后来还当上了工会主席,然而,淳朴的她从未以权谋私。
退休之后,她和丈夫的身体开始变坏,没有多少积蓄的她只得变卖一些家产来换取医药费。
这个时候,知道她事迹的人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如果当初不上交钻石,现在不仅身体不会累垮,生活条件更不知比现在能好生多少倍,纷纷嘲笑魏振芳当时真是太傻了。
可每次魏振芳都是一笑置之,从未在意过,如果被追问的没办法了。
她就会说:即使时光倒流到那一天,我依然会做出同等的选择,不会后悔,如果不是国家的政策,别提种地,我能不能活到今天都不一定。
听到魏振芳的话,旁人不禁感到羞愧,从而对魏振芳更加佩服,尊敬。
小结
魏振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她没文化,没背景,可这却丝毫不影响她的伟大。
面对价值连城的宝贝,她没有任何私心,毅然决然的将它上交给了国家。
试问能够做到的魏振芳这样的又有几人?
她是的质朴,又是那样的可爱。
在得到领导承诺后,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村里的生产队的困难。
她那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敬佩。
而自那以后,国家在魏振芳捡到钻石的附近发现了一个钻石矿。
也因此大大的丰富了我国的资源储备。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振芳,他无私奉献、拾金不昧、勤劳爱国。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也是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人。
世界上最重的东西重量是21克,因为那是灵魂的重量。
最清澈的东西是钻石,而比钻石更加清澈的。
是魏振芳的心灵,也是人的心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