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宝石加热入水变色怎么办

绿宝石加热入水变色怎么办,第1张

绿宝石加热入水变色方法如下:

1、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彩色宝石的热处理是将宝石在高温下进行加热,选择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使宝石的颜色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是不可逆的。

2、彩色宝石的热处理是将宝石在高温下进行加热,选择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使宝石的颜色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是不可逆的。

周大福回答说“所有红宝石都是经过‘加热’的”的说法,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天然红宝石的红色就是很稳定的,不必经过“加热”使它“颜色固定”。市场上所见蓝色托帕石,是用无色透明的托帕石经过辐照后使它带有蓝色,再经低温固色的,否则那蓝颜色不稳定,会逐渐褪色。这与天然红宝石呈现红色的成因是不同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由于托帕石经辐照致色、再经低温固色,而推论“红宝石都是经过加热的”。据《珠宝玉石国家标准释义》,对于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有严格的限定:常见的优化(enhancing)方法: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等等。常见的处理(treating)方法:浸有色油,充填处理(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处理,辐照处理,激光钻孔,覆膜处理,表面扩散处理等。对于经过优化、处理了的珠宝玉石,在定名上有明确的规定:经过“优化”的宝石定名:可以直接使用珠宝玉石的名称,在其鉴定证书中可不加附注说明。经过“处理”的宝石定名:在珠宝玉石名称后加括号并注明“处理”二字,如“托帕石(处理)”。在其鉴定证书中还需加附注,说明具体的处理方法,如“备注:辐照处理”。在目前一般鉴定技术条件下,如不能确定是否经过处理时,在珠宝玉石名称后可不加“处理”二字,但必须加附注说明,并采用下列描述方式,如“托帕石,备注:未能确定是否经过辐照处理”或“托帕石,备注:可能经过辐照处理”。由此可知,如果红宝石经过“加热”,也只是属于“优化”,仍是天然宝石。在珠宝界,对经过处理过的珠宝玉石,一般都不再认为是“天然的”了。对于红宝石来说,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经过了表面扩散处理,或染色处理,或经过充填处理。

“新烧”则是红宝石经过加热处理之后有不同程度残留物和注色。

红宝石经过有烧处理后,会有以下特征:

1、 缅甸红宝石处理过了会有小白洞;

2、 红宝石中间处理不够时会有小黑点;

最直接的区分方式还是看证书,比如在GRS证书上,Comment一项中若写着H(Heated),就说明宝石是经过加热优化的,相对应的,Gubelin证书上就在Treartment这里看。毕竟看着已经经过“烧”处理的宝石再来根据物理特征进行分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实际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宝石的形成是一个“烧”的过程,这里“烧”指的是自然界的高温高压条件。除了钻石与橄榄石形成于地幔层,其他宝石矿物都形成于地壳层,它们在自然界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的加热,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宝石的最初样子。

1、热处理

热处理是红宝石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市面上所售的红宝石大多都经过加热处理。

2、充填处理

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微裂隙。充填处理是加入充填物,以达到愈合裂隙、提高宝石品质的目的。

3、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是将颜色较差的红宝石放入红色染色剂中浸泡,使红色染色剂沿着红宝石的微裂隙,渗透进入宝石内部,从而使红宝石呈现出美丽的红色。

选购红宝石的注意事项

1、颜色是影响红宝石质量的重要因素,颜色纯正,色泽鲜亮的红宝石是首选。

2、红宝石重量越大越好,但是大颗粒的红宝石比较少见。

3、红宝石内部瑕疵、裂隙、杂质等包裹体越少,内部就越洁净,透明度就越高,其品质就越好。

4、如果红宝石具有星光效应,这粒红宝石的质量就非常高。

总之颜色越鲜艳,内部越纯净,切工比例越完美,粒度越大的红宝石其价值就越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44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