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一般都是真的,因为证书都能很轻易获取到,但是证书只鉴真假不鉴品级,所以从证书入手是看不出玉是否好坏的
商家售卖珠宝玉石所搭配的证书可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质量检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广州质检中心等多个权威网站上查到信息,内容包含鉴定结果、质量、颜色、形状、镶嵌金属印记等项目,也均有检测人及审核人的签字。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鉴定证书如有CMA(中国计量认证)、CAL(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等标识和检验中心的钢印等,并可在官网上查询,则说明产品符合证书鉴定。“成分符合相应玉石的标准,就能出具相应的证书。但证书只能鉴定玉石、宝石的种类,对其品质和价格并不做鉴定。”
扩展资料:
金镶玉的选材非常的有讲究。 首先金镶玉所含玉中玉的色调成了 首选条件。颜色的种类和色调的程度。再者是用玉的质地,奖牌所用玉质地要非常的细腻,颗粒非常细致。内部所含杂质必须是原生态的,不能含有任何的斑点、杂质,严重影响金镶玉的美观和价值性。
金镶玉不能出现玉纹,无论是加工、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玉纹,这种玉不能采用。总而言之玉的质地、透明度、颜色等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
呵呵呵 这个证书是真的 没有问题 你是对玉怀疑对吗 很简单 和田玉鉴定机构 是把广义和田玉和狭义和田玉都会出具和田玉证书 狭义和田玉 就是新疆和田出的玉 广义和田玉就多了 青海玉 俄罗斯玉 韩国玉 还有什么贵州罗甸石 加拿大碧玉 等 因为鉴定机构是根据玉的成份 就是含透闪石的就叫和田玉 所以你不要怀疑证书 你要怀疑就怀疑产地 就很对了
呵呵,没有那么玄乎的!假如是省市质量监督局的鉴定证书,那只要证书不是作伪的话,玉石肯定是符合鉴定证书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何况在网上都查得到的证书,可以肯定100%是真的玉石的。1软玉鉴别 软玉通常被人工处理者并不多见,因其追求的是色白,因而用不着想方设法去染色。软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玉种。因而有仿冒品出现。出现最多的仿冒品是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等。软玉的感观特征,一是光泽,为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二是结构,软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三是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石而言,它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玉石是微透明的,而半透明的软玉已不容易见到。 2硬玉鉴别 翡翠的表面有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撤,为其他玉石所没有。将翡翠光滑表面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 翡翠的A货,为纯天然翡翠。只经过传统温和的表面酸或表面墩蜡处理,其翡翠的结构到腐蚀和破坏。 翡翠的B货,国家颁布的珠宝玉石标准,优化翡翠为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酸浸漂白,墩蜡处理的翡翠。根据酸浸漂白的强弱,还可分为强腐蚀与弱蚀腐两种,强腐蚀优化翡翠相当于市场所称无胶B货。其内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充胶处理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强酸腐蚀漂白、去劣存优处理,其翡翠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然后注入增透固结的胶质聚合物填补称充胶货。不管优化翡翠还是充胶处理翡翠,实际上应定为破坏性处理翡翠即B货。而弱腐蚀翡翠,因对其内破坏性不大,应称优化翡翠。另外,用水玻璃(硅质物)充填翡翠,还有用纳米级的铝质物、硅质物充填翡翠的,均称为高级B货。 充胶加色处理翡翠,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饰品称B+C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当然好的雕工也是必不可少的!玉石行有句古话,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因而雕工也是非常讲究的。所以还要注意观看雕件品的毛料大小,挖脏去裂、定型、决定题材。雕件品分挂件、玩件、摆件、人物、山水、花卉、随意雕琢。线条流畅,特别要注意雕琢的阳面和阴面及底部是否光滑平整。
证书上面都有编号,去往玉石鉴定的专业机构查询一下就能知道证书是不是真的,如果证书是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就算东西是假的质检机构出了错误的证书是要进行赔偿的。
国标上的和田玉鉴定依据如下:
522软玉
5221英文名称:nephrite。
5222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透闪石。
522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Mg,Fe)5Si8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浅至深绿色、**至褐色、白色、灰色、黑色。
白色者可称为白玉,深绿、灰绿色可称为青玉,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者为青白玉。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5(+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160~161。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
吸收光谱:极少见吸收线,500nm可见有模糊吸收线,优质绿色软玉可在红区有模糊吸收线。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黑色固体包体。
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5224优化处理:
浸蜡:以无色蜡或石蜡充填表面裂隙。热针可熔,红外光谱可见有机物吸收峰。
染色处理:整体或选择部分进行染色。常染成绿色,染料沿粒隙分布,吸收光谱可见650nm吸收带。
扩展资料:
鉴定实验室:NGTC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检验中心)是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是中国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检验中心面向社会提供委托检验服务,承担国家的市场监督检验、仲裁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定、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多项任务。在规范国内珠宝市场,促进珠宝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先后通过了国家级的计量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ISO/IEC17025认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审查认可,是国内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机构。
中心在北京和深圳两地设有一流的实验室。中心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检测设备,并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看检验机构。国家对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机构有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 其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具有CMA字样图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标志)、或CAL、CNACL,这些字母中个一个就有效,特别是第一个标记CMA,那是国家法定要求的认证标记。消费者购买带有CMA标志的珠宝鉴定证书,从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商家所使用的鉴定证书的权威性及产品质量的保障。 1、"CMA" 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国家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 2、"CAL" 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具有CAL比仅具有CMA的机构,工作质量、可靠程度进了一步。 3、"CNACL" 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CNAL”标志在国际上可以互认,如:可以得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承认。
二,看检测内容包括饰品名称、颜色、净度、总质量、密度、折射率等项目,在国家认证的珠宝玉石检测机构这些项目检验都非常严格。
三,看鉴定者签名。鉴定证书需两个鉴定师签字确认才有效。一个是鉴定者,另一个是校核者。
四,看印章。严格的应该是钢印,且上面的字体可以清楚辨认。
五,看编号。鉴定证书背面有这个证书的编号,要与实物背面所贴得编号一致。 六,有些证书上有网站查询的或是可以短信查询的,不放心的话可以查一查,输入编号就一定可以查到你所购买的这一款式(如果是真的话)。
看检验机构:正规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般会有CMA、CAL、CNACL的字样种的一种。如果没有三种的一种,就是假证书。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标有CMA则指的是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CAL是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CNACL是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
看检测内容:正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会标明具体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和田玉成品的名称、颜色、净度、总品质、密度、折射率等,对这些鉴定指标的检验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没有,可能是伪造的证书。
和田玉鉴定证书使用注意事项
和田玉鉴定证书鉴定证书是一件货品的身份证明,所以在拍照的时候尽量会去掉配饰绳子进行照相(固定的不能去的掉除外)。但是吊坠的金属部分是饰品的一部分,所以在拍照的时候一定会保留的。
在鉴定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只要三项有效证据就足以证明饰品的真实身份。对于和田玉来说,主要是折射率,光性特征,放大检查和吸收光谱。密度由重量的平值求出,受绳子和金属扣重量的影响,所以密度不能作为主要的鉴定依据。
以上内容参考 -和田玉—鉴定与分类、人民网-鉴定证书成玉石购买最大陷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