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神们,橄榄核雕上面的白色是什么?

请教大神们,橄榄核雕上面的白色是什么?,第1张

拍得不是很清楚,白色应该是橄榄核子上的筋线。筋线属于正常现象。盘玩一段时间后,就不会很明显了,不用担心

什么是橄榄核雕

橄榄核雕又称榄雕,是广东地区传统雕刻艺术之一,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

明、清期间,曾有寺院僧人以榄雕船售给香客,以示“普渡”之意。据查证,榄雕在新塘已流传了300多年,在清代属贡品。清咸丰四年(1854),新塘艺人湛谷生(又称菊生)创作的榄核舫,名为“苏东坡夜游赤壁舫”。

此榄雕工艺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围案而坐,旁边还蹲着一个书僮煮茶,船后船娘把舵,船的两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开合;船头的小链条以榄核雕成,环环相扣,船底刻有苏东城《前赤壁赋》全文共537个字。该榄雕至今仍保存在增城文化馆。

-橄榄核雕

橄榄核雕刻会裂的原因::

1、沾水导致开裂。沾水是导致橄榄核雕开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是橄榄核雕沾水,如果不小在平时沾到了水,一定立即用软布擦干并且放到袋子中密封出来,将渗入到橄榄核内部的水蒸发出来,但是千万不能用吹风机吹干或是烘干。

2、接触高温或是长期的阳光暴晒也是导致橄榄核雕开裂的重要原因。高温和阳光暴晒是会使得橄榄核因为干燥而开裂的,因为在橄榄核雕的内部是有天然水分存在的,长期的高温和阳光暴晒会使得橄榄核雕的天然水分被蒸干,由此而导致开裂。

3、冷风吹也是导致橄榄核雕开裂的重要原因。北方的冬天气候寒冷干燥,这样干冷的风是会将橄榄核吹裂的,因此在冬天最好避免将橄榄核带出室外。

橄榄核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

扩展资料:

橄榄核雕刻的艺人素养:

榄雕的制作,除了要具备一般雕刻所需要的绘画、书法以及雕刻基础之外,还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特别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别的毅力和独特的构思。要选择比较肥厚,而且可雕刻的凸起面积较大的榄核,这样可为后面的创作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要有合适称手的雕刻工具,根据不同的用途,刀具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刀口分平的、圆的、斜的、尖的、三角的、带钩的等等多种形状。对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的灵敏能力也有很高要求。

核雕这门工艺属于功夫活儿,心浮气躁是做不出来的,桃核又小又硬,雕刻时,手指难免会被刀具锉伤,这就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否则只能半途而废。

核雕艺人与使用其他材料的如玉、黄杨木、南红等艺人一样,塑形艺术手法基本相通,不同的是橄榄核不同体质的佩戴者在把玩过程中颜色的不断变化才是最让人着迷的。

一件好作品本身就是作者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好作品的前提是作者不但要有好的修养还要有心手相通,想到刻到,雕出神的作品才会得到大家的共鸣,所以决定购买的过程其实更是选择一种心与物沟通的过程,一个共鸣的过程。

-橄榄核雕

核雕如果不注意保养,就可能产生开裂、花点(颜色点状变深)或损坏,则价值骤降或香消玉殒,殊为可惜,必须做好保养。细则如下: 一、防开裂:

开裂是橄榄核容易出现的现象,原因是核内外湿度不一致。橄榄核一般由三瓣构成,三瓣之间相互隔断,每瓣之间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后掏掉核仁,这就形成了三个空囊,囊内空气湿度与核外湿度应保持平衡,如果内高外低相差悬殊的话核表面干燥向内收缩,这就会开裂,为防止开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晒:太阳光或高温灯光长时间直晒将导致开裂。

2防水:橄榄核作品掉进水里或用水刷洗清洁,空囊进水后蒸发很慢,外表蒸发很快,导致由内向外膨胀而开裂。如果着水,可放在食品保鲜袋中打一松结,让水份慢慢蒸发,切忌速干。

3防风吹:风吹是导致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短时间的风吹就容易将橄榄核吹裂。因此风力稍大,就应妥善收藏起来,以防不测。 4防暖气:放置在有暖空调的环境中,冬季使用暖气(或暖空调),室内(车内)很干燥,橄榄核长时间放置在这种环境中肯定开裂。如果在暖气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加湿,那就不会开裂。

5冬季不能放在内衣口袋:人们在冬季穿的衣服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将橄榄核作品放入内衣口袋“珍藏”,这就容易开裂。原因在于人的体温起了一个“烘烤”作用,内衣口袋非常干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开裂。 二、上油、防花点

一件精美的橄榄核手串除了雕工高超外材质也有讲究,即材料自然,颜色要均衡,如果颜色不均,色调特深处即为花点,“花点”分先天后天,先天的花点是在橄榄核雕刻是材料选择的问题;出现了花点就会降低手串的艺术效果与价值,很多花点是后天产生的。后天的花点多为收藏者清洗橄榄核时用油过多形成的。 1核雕为什么一定要上油:橄榄核本身有很多油性在内,但随着时间推移,油性是会消散的,因此必须上油,来加强它的油质,油质少则易裂,就如木头太干了会裂,是一个道理。在表面上油,它会吃进内部,涂抹均匀,整个核都可以吸收油分。

好的工艺需要好的工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核雕师傅在雕刻橄榄核时会用到好多的工具,一件好的雕刻工具对于核雕师来说十分重要,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锉刀

用于雕刻橄榄核的锉刀分为毛锉刀和平锉刀。毛锉刀表面比较粗糙,主要是在雕刻橄榄核之前使用,用于将核子两端的关头去掉,为后续橄榄核雕刻做准备。平锉刀的表面比较细腻,主要在橄榄核雕后期制作中使用,用途很广泛。

二、锥刀

橄榄核雕用锥刀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1.平锥。锥头锐利。

2.平滑圆锥。锥刀呈弧状,圆锥一般用于雕刻人物面部表情,如塑造人物的眼眶等比较细致微小的部位。

3.尖锥。其尖如芒,锐似钉,主要用于雕刻人物的眼睛等部位。

4.撬刀床。是用来固定榄核,方便雕刻创作。

橄榄核雕的工具因人而异,艺人们有时还会根据个人爱好和使用习惯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刀具。在传统的橄榄核雕工艺中,雕刻工具可能多达百余件,当然,经常使用的只是以上介绍的几种。

三、橄榄核雕刻常用刀具

1.平刀。形状像单刃的篆刻刀,按刃宽分为很多规格,可做大形,也可雕细部。一些高手就用大平刀开眼。

2.半圆刀。就是在半圆的钢条上,磨出斜刃。同样有很多规格,用途广泛。一件核雕作品上的起伏、转折处,多用半圆刀。

3.角刀。形状像个倒三角。多用于细部雕刻,像眼、牙齿等。一个好艺人可能有二三十把刀放在手边,随取随用,运刀如指。看其雕刻过程就是一种享受。

4.修光刀。形状像斜刀,但是没有斜刀那么锋利的刀尖,只是用来刮削表面光滑用的。

5.掏肉刀。形状很像一段铁丝,或者钢丝,但其实是用来挖核里面的仁的,因为仁如果不掏出会生虫,不利于保存核雕。

6.特小刀。形状和以上几种类似,只是刀头直径更微型,甚至达到零点几毫米!适合雕刻米粒大小的景物。

7.刻刀把。常见的有双头索,也叫拿子、金属刀把等,原本为钟表修理工具,因为小巧玲珑、方便使用,后为核雕界人士采用。

可以刀头采用白钢,刀柄采用榉木柄。

下面这套雕刻刀具为6支简易装雕刻刀。

刀头大小是4毫米-1毫米大小,刀柄长度约19厘米,整刀长度约22厘米。

刀头采用白钢,刀柄采用榉木柄。

刀的特色:锋利,好用,价格实惠,采用防滑设计。

刀的样式:平刀2把,圆刀2把,三角刀1把,右斜刀1把。

初学雕刻者在选择刀具时,首先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然后再到产地、厂家或铁匠铺里定制购买。

雕刻刀以浙江东阳、温州乐清和苏州光福出产的为好,苏州工艺之乡光福舟山的橄榄核雕刀是全国一流的,有些地方的美术材料用品商店里也能买到比较合适的雕刻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651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