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丝玉的特性说明

新疆金丝玉的特性说明,第1张

金丝玉又叫做“硅质田黄”,它主要产于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方圆100公里。因为它产于古丝绸之路,玉石为金**,内部带萝卜纹因而得名“金丝玉”。金丝玉是近几年来才被发掘出来的,但是它的形成却经历了几亿年。

新疆金丝玉与我国的和田白玉、寿山田黄一样,金丝玉也兼备六德,即细:质地细密;结:内在分子紧结;温:玉石之蕴;润:如露之欲滴;凝:如透或半透的冻状;腻:有如油之外溢。

金丝玉的色彩丰富,以黄、红、白三色最为普遍,原石多为三色交错,偶然夹杂灰、黑、紫等色块。这种多彩恰好让“巧色”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金丝玉如粟似蜡,温润细腻,这种特殊的质地使能工巧匠们可以任意雕刻,充分施展才华;而其丰富的色彩又引动了他们利用巧色进行创作的灵感。

“金丝玉”的品级评定以纯洁度、透明度、色泽、质地、形状、块度等为主要条件;其次,看“萝卜纹。”“萝卜纹”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第一种是像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且由密渐疏,有这种纹理的“硅质田黄”,是最凝灵的。第二种是像粽粒状。即如糯米和碱做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米粒似化的形式。这种萝卜纹有时散成条状。第三种是网状。即如网眼,较第一种形状圆,又断断续续分散。第四种如萝卜内心的纹,亦仿冬瓜心的纹,呈不规则的大网眼状,或明或暗,或粗或细,或似从石外表渗透状。第五种水流纹状。第六种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间有少数疏网状纹而已。这种“硅质田黄”极少见,是金丝玉最凝灵者之一。

此外,在“金丝玉”名字中,凡出现“冻”、“晶”或“通”字样者,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和光泽度。凡石凝结而晃朗者,曰“冻”;凝结而表里莹澈者,曰“晶”。“通”,即透明的意思。其中,“冻石”温润凝腻,明泽如脂,肌理多隐纤细纹理,犹如结冻的汤液。金丝玉中称为“通”的石种并不多,通常是指矿中夹杂的质地嫩而通灵的部分。因此,从名称入手更便于我们选购金丝玉。

佘太翠黄金草花好看。

因为佘太翠黄金草花看上去更显富贵,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

佘太翠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随着大佘太镇以外的新矿不断发掘和开采,广义佘太翠则已经包括了国内外同类石英岩玉,与和田玉定义规则一样,佘太翠定义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有乌拉特前旗产的的灰绿为主的佘太料、乳白的水草料;有巴西产的新坑透水料、老料、冰翠;有甘肃产的紫罗兰料;有新疆产的雪玉、金丝玉、天山翠;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产的彩玉河槽料。鉴定结果为石英岩质玉的玉石商贸名称都可称之为佘太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23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