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怎么加工的

翡翠是怎么加工的,第1张

1、翡翠的加工工艺,完全继承了传统的玉器加工工艺,琢玉过程和制作工具完全相同。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2、选料:选料是翡翠加工工艺中的第一步,非常重要。选料的关键要看加工成品的用途,加工制作不同类型的成品,其选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做手镯、戒指、戒面或者做摆件、挂件等。原料的特征与成品类型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选择不好,不仅浪费原料,也会导致加工出来的玉器成品亏本。因此,选料环节十分重要,由于翡翠玉料多带有皮壳,内部玉质被皮壳所包裹,难以分辨优劣,故有“赌石”之说,这一特点也是其他玉石所没有的。

3、开料:开料的程序通常是先“擦皮”,以观察玉石的表面特征,如翡翠颜色的分布与走向,裂隙的分布与发育状态,以及透明度(水头)的变化情况。其次是根据翡翠原石的整体特征,初步判断翡翠的用途,即加工成什么类型的玉器。再者就是确定翡翠原料是用整体制作摆件,还是切开原料制作小件首饰和小雕件等。

4、用途定位与设计:用途定位是指制作摆件,还是小首饰(如手镯、翡翠戒指、戒面等)和小雕件。任何一件完美的翡翠玉器,都是经过精心的创意设计,琢制而成的。一般情况下,制作小件首饰,需考虑出成率。制作小雕件,即需要考虑原料的特征,尽可能彰显原料的优势,又能符合雕件图案的要求。制作摆件则需依据翡翠原石的色、种、水、形、裂、黑、玉质等特征,进行创意设计,以将原石发挥到最大价值为原则。

5、加工工艺流程:具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步骤:切对于小件首饰来说,根据用途分步切成不同规格大小的片料待用;对于制作摆件的原料,根据设计图案要求,切成大致的毛培。铡用金刚石石砂轮(粗号纱),根据用途和图案造型,进一步打去无用部分制成粗毛培。錾用金刚石石砂轮(中号纱)进一步打去凹凸部分和整个表面无用部分。冲用金刚石石砂轮或圆砣,将上一工序的粗毛培,进一步冲成粗胚。磨用各种规格磨砣磨出图案圆雕部分样胚。雕采用轧、勾、磨光等工艺步骤,对玉器进行加工。

6、雕刻技法:在翡翠玉器界有“远看造型,近看玉拿起看刀工”之说,所谓“刀工”就是翡翠的雕刻技法。从古至今,琢玉工艺基本上都遵循着“选料—设计—制作—抛光”这几道工序,而“制作”过程中的雕刻技法,主要可以分为浮雕、线雕、圆雕、透雕、镂雕、链雕、俏雕等几大类。

7、打磨抛光:打磨包括人工打磨和机器打磨两大类。人工打磨通过磨机,用各形金钢砂轮工具,完成从粗磨至细磨。机器打磨则通过振机用金刚砂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精磨个工序。抛光包括人工抛光和机器抛光两类。人工抛光通过抛光机,用各类抛光工具和抛光材料抛出亮光。机器抛光通过振机加抛光材料进行抛光。

8、装潢:摆件的装潢配底座是摆件最重要的装潢,摆件配座的材料和款式很多,配的好可达到艺术与价值的提升。包装好的翡翠玉器包装,包括包装、外包装和配套包装,既有装饰美化上档次效果,还有保护与运输之功能。

主要集中在珠宝玉石厂商聚集的广州深圳,因为工厂设在那里,所以很容易坐拥配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玉石加工厂上海振宇在深圳龙岗成立。现在每个省市都有玉石加工场所。因为在七八十年代,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国有玉雕厂。目前主要的玉石加工中心有苏州的项王弄、南阳的石佛寺、新疆和广东。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有许多重要的玉石加工工业区。云浮,又名“石城”,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著名的“石材王国”,素有“石都”之称。

玉器是难以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工艺品,它具有很强的手工特点,被称为特殊的手工艺。

1)原材料与工艺技术 原材料种类不同,加工方法不同,形成了专门的工艺技术门类。依据每种原材料的性质、质量、形状进行加工,是原材料性质、质量、形状的规律性要求,如玉润、水晶性脆、绿松石柔美,在加工中要依这些料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法。

2)造型与工艺技术 由于原材料有内在美,它给产品造型限定了范围,但是玉石加工成的造型形状还是很重要的。人物、动物、花鸟、器皿形象,都有美和不美的比较,这就是造型在工艺技术上的反映。造型要反映原材料美,还要有自身的造型美,工艺技术就是为了达到原材料内在美和造型美的综合技术。

3)工艺技术的特点 玉器加工要通过琢磨来完成,也就是减法出造型。因此,减法准确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关系很大,去多了损伤造型固然不可,去少了不能达到高效率也不可。因此,如何用工艺技术恰当地表现造型和质量是很关键的,是最难掌握的基本功。

4)玉器生产很专业,全面掌握各种工序琢磨技术的人才有可能出现,但不容易,设计者也不可能全部掌握。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尤其是高质量、高艺术水平的作品,需要各种加工工序的优良人才通力合作。

古时候玉石是如何加工的

一、旧石器时代:

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玉器从旧石器时代就有的,最早是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也就是石头砸石头、石头磨石头,将一块石头磨锋利作为武器或者磨出形状来作为装饰物之类的。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等。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

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

三、 商代青铜器时代:

商代奴隶制度促使了玉器的发展。商代奴隶制极其发达,奴隶已被投入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内部 有了较细的分工,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同时,商代的奴隶们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使琢玉技术显著提高,制玉用具逐渐以青铜取代石器。

一、工艺痕迹

古时候的古玉加工方法与现在的玉石加工工艺是不一样的,现在科技发达,加工玉石非常简单,有专业的机器就可以做到,但是在古时候,科技没有那么发过,加工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工具,所以工艺的痕迹上,古玉和新玉是不一样了。

比如,古玉的加工工艺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加工方法一直变变的演变,从最初的手工时代,到了后来的砣机时代,再到现代的电动工具时代,加工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在新时代晚期的时候,玉石的加工就已经使用了手动的砣具,配合解玉砂和一些棉麻等材质,对玉石进行切割,打磨和抛光。

所以新时器时代的古玉的工艺痕迹是孔道一般都是喇叭孔,如果玉石的厚度比较大,孔道为长孔的情况下,那么都是对穿的孔道,孔道的两端比较粗大,而中端比较细小,并且在孔道的内部,能看到一些螺旋纹。

而到了战国以后,铁器被大量的应用,这个时候,砣具也开始采用铁器,这个时候的孔道的相对来说比较规整,但是,因为铁器的硬度较高,在穿孔和打磨的时候,容易出现硼砂的情况,内部的螺旋纹也不如新石器时代的细腻光滑。

而到了现代,很多玉石的穿孔使用的都是机器,因为穿孔的过程过快,所以在螺旋纹的基础上,还能清晰的看到电动砣具的垂直的砣过纹,当然了,以上的痕迹,都必须是在放大镜的辅助下才能看得出来的。

二、氧化程度

看一块古玉的氧化程度,也能大致的判断古玉的年代,比如,当看一块古玉的时候,在放大镜下观察氧化情况,因为古玉所在的土壤内的物质不同,玉质的各部分的密度结构也不同,所以土壤对古玉表面的腐蚀程度也不同。

古代玉雕加工工具形制虽不复杂,种类却比较多,我们根据清代制玉工具的功能和用途将其分为雕刻、打孔、抛光三类。  制玉的加工工具泛指在玉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直接作用于玉石的工具,由于玉石的硬度比较高,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专用工具。这些专用工具形制虽不复杂,但种类却比较多、

是用较厚铁板制成的磨玉工具,一般厚度在2一6毫米,大小在250一900毫米之间。上面有平面和漩好的半圆凹槽,多用于磨平面和圆珠。与其它雕刻工具不同的是,使用时磨陀作水平方向旋转运动。

  清末年间古人是对玉器进行加工步骤:

  第一步捣沙研浆:靠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些部分。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开玉: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扎砣: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

  第四冲砣和磨砣: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磨砣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五掏堂、上花、打钻等:依玉器制造的需要: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上花是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

  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主要工序。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加工时需要用琢磨法碾制。一般是在一个桌凳上安上脚踏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一个砣子旋转,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换,最小的砣子仅有钉头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着一种极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转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极慢。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约为清人所绘,写实记录了制玉的主要步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7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