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玉玺谱》、《文献通考》和《二十四史》中记载,由和氏璧改制的玉玺的材料应为蓝田玉,这与后来对和氏璧颜色的描写是一致的。据宋《录异记》及现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中分析,它应是一种珍稀的具有碧绿、洁白闪光的拉长石。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把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改制的作为前提,从而依照历代对传国玉玺的描述,来推断和认定和氏璧的材质。因为它不是对和氏璧的直接描述,这样的推断太间接,不能说明就是和氏璧的材料。
那么真正的和氏璧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卞和得到的是一块玉璞,玉璞就是石包玉,从成矿的理论可以知道,它是在软玉矿藏的远端石窝中生成的上好白玉,非常稀少。荆山是否有软玉的矿苗尚不清楚,古时候由昆仑山向中原(特别是楚国)驮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是否经过荆山之麓也无从查考。但有一点,那就是从我国玉文化的特点和事实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上等玉璧,无一不是和田白玉,没有蓝田玉和拉长石。
春秋战国时期王者用玉均为和田玉,楚国也应该不会例外。卞和懂玉,他可能根据玉璞的重量和石包玉的特点,断定得到的是一块少见的上等好玉,这才献给楚王。反之,看看文献上对玉玺所描述的颜色:“蓝田之色”、“色正青”、“色绿如蓝”,这样的颜色不应该是上等和田玉的颜色,也就是说玉玺不是用和氏璧改制的,必定是别的什么玉。
二、别忘了蔺相如完璧归赵,是靠了诓为秦王指出玉璧上的一处疵瑕,才将和氏璧取回到手的。可见和氏璧是那么洁白无瑕光彩照人,一点不匀和杂色都没有,这样直接的描述,足可证明它一定是上好的软玉或和田白玉,而不是别的什么玉。
再说和氏璧的纹饰。当时楚国玉璧的纹饰与春秋时期玉璧的纹饰没有什么不同,翻开《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十六册和《中国玉器全集》六册,可以知道,那时的纹饰比较简单,以云纹为主。可以想像和氏璧的纹饰是云纹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八九不离十。
三、说一说和氏璧的内径、外径和形制是多少。《周礼》上说九寸璧为诸侯王用,当时的九寸折合到现在的尺寸是21-22厘米,楚国是七雄之一,和氏璧的直径应该不小于这个尺寸,又根据璧的形制比例,它的厚度不会大于1厘米。从秦王高兴地将和氏璧给他的王妾和大臣传观这一情景来分析,和氏璧的重量不会太重。笔者有一块外径237厘米、内径5厘米、厚048厘米的玉璧,称其重量是500克,那么和氏璧不应该超过1000克。
另一方面,从支持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改制而成这一情况来考虑,改玺时必定能够在璧上挖出924厘米见方的玉玺面积来,由此推断和氏璧的直径应该在28厘米左右。由于和氏璧是一块好玉,玉工一定不舍得开一个大大的洞,所以和氏璧的内径是4-5厘米,厚应在1厘米以内,重量在1000克以内。
至此,我们可以大约知道,和氏璧是用一块上好的和田白玉琢成,它的内径约5厘米,外径约28厘米,厚065厘米,正背两面琢满了云纹。它玉质均匀,洁白无瑕,温润细腻,宝光夺目,是一件旷世珍宝!
1、历史记载: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2、来历典故: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玉是一种矿物,璧,是玉做的环状物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 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 Ca2(Mg, Fe)5Si8O22(OH)2)。广义上的玉不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也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中国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著作《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因而在中国,「玉」的种类极为繁多,因而关於「玉」的分类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解决。
由於玉是易加工的一类宝石,因其贵重而易於加工在最早使用玉器的中国的历史早期成为贵族常用的祭祀、生活用具。随著前4世纪孔子及他创立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影响逐渐加大,玉成为各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宝石,它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过各种宝石及贵金属,成为儒家文化影响下亚洲社会风气的缩影。时至今日,东亚地区依然将玉视为一种深具文化特色的宝石之一。
硬玉(翡翠)
软玉(阳起石、透闪石)
软玉(文化分类)
岫岩玉
蓝田玉
青海玉
俄罗斯玉
新疆碧玉(天山碧玉)
和田玉
青白玉、羊脂玉
依照颜色划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的分类方式。
独山玉(南阳玉)
酒泉玉
汉白玉(大理石)
灵壁玉
猫眼石
绿松石
青金石
珊瑚
玛瑙
其他宝石
玉璧是中国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质环状物,凡璧的半径是空半径的三倍的环状玉器称为璧。《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所谓肉是指边,好是指孔。实际上这一比例仅仅是理想的,实际出土的玉器很少合乎这一比例。
在玉器中,璧是用於祭天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璧最早出现在新时期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玉璧是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也有出土玉璧。玉璧在商周时期比较兴盛,汉以后逐渐式微。
玉璧除了作为礼器,还是权力的象徵,用作佩戴和墓葬。
玉璧的形状通常是圆形的,但也有出廓璧,即在圆形轮廓外雕有龙形或其他形状的钮。玉璧的纹路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勾云纹、谷纹、蒲纹、龙凤纹、兽纹等。
璜
环
圭
琮
璋
琥
和氏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