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的主要货币是什么

清朝光绪年间的主要货币是什么,第1张

光绪年间主要货币是光绪元宝,而光绪年间的货币变化有以下过程:

1、光绪年间,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元绪重宝,光绪通宝铸于公元1875至公元1908年之间,钱的重量从最初的一钱逐步减至八分,最后减至六分,该钱书法为楷书;

2、此外宝福局也铸过篆文钱,光绪通宝钱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

3、戊子年出过一种背穿左为“戊子”右为“河”字的戊子钱;

4、光绪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从英国购买的机器,

中国的货币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才发展到今天这么完善的纸币,而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王朝都是以铜钱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且铜钱在中国货币流通的历史上占据了非常悠久的主导时间。

但是到了明清,尤其是清代,银元和银票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据主要流通货币地位的铜钱就这么衰落下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清朝的时候,白银占据了清朝货币流通的主导地位呢?

1、 承袭明朝货币制度,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朝时,铜钱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因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弊端,因而明朝政府开始逐渐控制铜钱的使用,开始使用白银,所以我认为清朝的货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明朝的货币制度,所以在主要货币的选择上也会倾向于白银。

铜钱在明朝的使用量大大降低是第一个原因就是铜钱的制作原料——铜的开采量太少了。

明朝的科学技术不如现代发达,所以在开采铜矿上都是最原始的人力开采,开采量非常少,这些过于少的开采量远远不够用于打造铜钱货币的铜量,所以铜钱的数量在明朝开始坚守。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百姓的日常生活对铜钱的需要是非常大的,就会导致每天的铜钱流出量是非常大,但是政府对于铜钱的控制量是远远没有达到实际生活中每天的铜钱流出量的,因而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铜钱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就会造成社会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后,甚至会威胁到明朝政府的统治,因而政府在逐渐控制铜钱的使用量,有意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开始发展。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铜钱在支付时的手续会比较繁琐,铜钱的价值单位较小,一旦要买贵重物品就需要一麻袋一麻袋的铜钱,铜的质量有比较大,所以大量的铜钱放在一起,就会十分笨重,不能便于携带,自然也就会阻碍经济交易的进行。

另外,虽然宋朝已经有纸币交子的出现,但相对于白银作为货币来说,纸币更容易被仿造,没有国家标识的就会更加没有保障,安全性不是很高,跟铜钱一样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纸币相对于白银来说,更像是虚假的钱,没有白银的真实感,所以纸币自然也不能作为王朝所推崇的主要流通货币,只能作为辅助货币来使用。

清朝作为明朝之后的一个王朝,自然就会吸取前朝的货币流通教训,避免铜钱的大量流出而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避免纸币被大量仿造,所以也就十分赞成白银开始取代铜钱的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因而也就继承了明朝的货币制度,以白银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2、 白银为官府收税和百姓纳税的专用货币

白银作为货币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那就是作为官府收税和百姓纳税的专用货币,这是区别于铜钱和纸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白银成为税收的专用货币,是能够成为清朝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原因。

在1657年的时候,当时的大清律法对于收税有这样的规定,大体意思就是所有地区的大部分税收上缴时都必须使用白银。

上文就提到过铜钱的价值单位比较小,大量的铜钱又会比较笨重,所以当时的官员就提出了税收用白银上缴,大致比例是七分是白银,三分是铜钱,同时将七分的白银运送到京城,三分的铜钱就留在地方的财产上以供平时的支出。

规定是规定,但是实施起来的过程中总是诸多问题,所以皇帝在同意白银使用的大方向后,还是采纳了安徽巡抚的建议将少量的支取和大笔税收金额的零头可以使用铜钱,所以在白银和铜钱的地位上,白银的地位更高,是作为官府收税和百姓纳税的专用货币。

在实际的货币流通中,大部分的省份还是用铜钱支付田地的税收,在1844年的田赋支付中,有百分八十都是用铜钱支付的,但是省级政府会将铜钱收好后,与与白银进行交换,再进行熔铸给中央运送过去。

因而,即使在民间仍然是以铜钱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在官方机构中,白银已然是妥妥的主流货币地位了,所以即使民间对铜钱的使用还有所依赖,但官方上,白银已经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了,这也是为什么清朝的主要流通货币逐渐变成白银做成的银钱、银元了。

3、 铜钱数量过大增值过快,需要白银压制

清朝初期的时候,虽然是继承了明朝的货币制度,有意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推广开来,但是每个皇帝对于现状的把握是不同的,所以主流货币也有所不同。

但是当铜钱的使用量过大就会造成增值过快,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货币也就是白银来压制铜钱的增值,所以基于铜钱的缺点上,白银也就逐渐成为了清朝的主要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的时候,当时的白银产量大大减少,所以在无奈之下,乾隆皇帝提倡并且鼓励铜钱的使用,所以就造成了在各种数额上,铜钱的使用都非常频繁,甚至在100两的交易中都会使用铜钱。

但是铜钱与两的转换单位非常大,就会造成了货币流通中出现大量的铜钱,铜钱会迅速的增值,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会造成物价奇高,百姓购买力却不能提高,因而会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

所以了为了压制铜钱的迅速增值,在清朝政府以后的统治时间内,都在鼓励白银的使用,使得白银坐实了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

铜钱增值,还会造成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铜钱贵银钱贱,但白银比铜的产出量要少,本应该是物以稀为贵,所以铜钱的增值违背了白银的规律。

政府为了降低铜钱的增值,就逐渐将白银真正地发展到货币流通领域中,上面提到的作为政府收税和百姓纳税的专用货币,也是使得白银增值的一个重要措施。

铜钱在清朝早期被大量使用,造成了铜钱增值过快的现状,通货膨胀和白银廉价都是政府所不想看到社会现象,所以为了压制铜钱的数量和增值,所以白银就被政府实打实地推广开来,白银在大范围内大规模地替代铜钱,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要流通货币了。

4、 外国银元大量涌入,沿海城市银元泛滥

清朝的时候,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所以先用机器生产的银元开始在贸易体系中流通,在与中国的贸易发展中,沿海城市的外国银元就十分泛滥,所以我认为外国银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沿海城市银元的泛滥,加速了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进程。

外国银元和清朝的银锭相比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外国银元是机器切割的,就会显得十分整齐,大小也基本是一样的,比清朝的银锭更加便于流通。

其次是清朝的银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检查,例如要检查银锭的纯度和重量,以便确定这块银锭到底是多少价值,所以就很麻烦,清朝政府也知道银锭的弊端,所以在货币流通上也默认银元的使用。

历史上在描写外国银元的泛滥上有这样一种描述"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浙至黄河以南的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由此可以看出外国银元在当时清朝的泛滥现状。

银元的大量使用,刺激了白银作为货币的发展,加速了当时政府推广白银的速度,铜钱开始大面积退出货币市场,白银就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了。

5、 银钱和银票体系构建完整,可跨省流通

随着清朝货币体系的不断发展,银钱和银票体系在清朝中后期已经构建的非常完整了,可以进行跨省流通,进而增大了白银的流通量,所以我认为银钱和银票体系的完整建构,是在稳固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

在清朝后期的时候,全国的银锭比较统一,虽然银锭在成色和重量上还是有所差异,但商人之间都已经准备了一套完整的兑换体系,还有银票兑换也非常有保障,尤其是在北方,白银的流通量是非常大的。

在一位官员的奏折中记载,"二年之间,不下三百万余两",足以看出当时白银是在大量流通了,所以我认为白银体系的完整在不断稳固着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

6、 结语

清朝作为明朝的后一个朝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明朝的货币制度,从铜钱到银元银票,白银何以占据主导地位?

白银在清朝的时候已经是作为税收的专用货币,地位非常高,再加上铜钱的笨重,纸币的不安全性,更是凸显出了白银作为货币的优势,同时外国银元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被默许使用,更是加速了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进程,最后再加上白银体系的完善,白银就成为清朝的主要流通货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4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