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辛苦挖掘出来的红蓝宝石,几乎只有极小部分的质量不错且具可卖性,其余的部分都是质量不好,价质不高者。热处理可以改善红蓝宝石的颜色,如消除红宝石的紫色色调和蓝宝是色斑,加深无色或浅色蓝宝石的颜色,加热处理还可用于消除红宝石或蓝宝石的丝绢光泽或者增强星光红色,蓝宝石的星光现象。
在泰国红蓝宝石重镇詹德文市(Chantabuli),商人们将Bolai所产生的原石,及从世界各地买回的牛奶色原石(geuda),首先把没用或是烧了就破裂的挑出来,其余的统统放到灶子理烧,为了烧出好结果,各门各派各家都使出他们独门的处方和各种不同的温度、时间来处理,其目地是借此一烧,盼望能烧出更好的卖相、颜色和价钱。因此,当灶子一开,有人雀跃欢呼,如中彩券;有人搥胸哀号,如丧考妣。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烧得好的人,总自认为独门秘方有效;失败的人,除了自认倒霉外,还需自我检讨一翻,然后再买再烧毫不气馁。买原石来烧就像开矿一样,是相当冒险。有人因它致富,有人因它倾家荡产,它有如赌博,多少靠运气。客观来看,优化加热处理后的红蓝宝石,其颜色及质量均有显著的提升。这些"经热处理的红蓝宝矿石",在切磨成"宝石"后,经科学鉴定后知道,是热的力量使宝石的内部产生些微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前面所提的独门秘方,大多是没有添加物渗透到宝石中,不会影响到质量优化问题。优化的因子本来就存在宝石中,加热只是让宝石的优化条件突显而已,因此,若是添加物有影响到质量,则不能称之为热处理。例如,扩散(渗透)处理的红蓝宝石(sufface diffusion blue sapphire or ruby),简单说就是人工加色红蓝宝石,台湾市场用"二度烧"这个名称来蒙混顾客。
“新烧”则是红宝石经过加热处理之后有不同程度残留物和注色。
红宝石经过有烧处理后,会有以下特征:
1、 缅甸红宝石处理过了会有小白洞;
2、 红宝石中间处理不够时会有小黑点;
最直接的区分方式还是看证书,比如在GRS证书上,Comment一项中若写着H(Heated),就说明宝石是经过加热优化的,相对应的,Gubelin证书上就在Treartment这里看。毕竟看着已经经过“烧”处理的宝石再来根据物理特征进行分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实际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宝石的形成是一个“烧”的过程,这里“烧”指的是自然界的高温高压条件。除了钻石与橄榄石形成于地幔层,其他宝石矿物都形成于地壳层,它们在自然界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的加热,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宝石的最初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