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琥珀?

怎么制作琥珀?,第1张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如图1)。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如图2)。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图 2)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热熔化松香时,烧杯下面要加石棉铁丝网,见图1。不要直接在烧杯底下加热;否则,温度太高,松香颜色加深,影响标本透明度,也不美观。

  二、熔化的松香,稍等温度降低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让混在松香中的气跑出,再倒入纸盒内。这样,做好的标本内就没有气泡存在。  三、用酒精洗涤标本毛坯时,把酒精倒进一个大口的容器里,不要把标本浸在里面,而是用左手捏住,用右手指蘸点酒精,在标本不透明的地方来回摩擦,直到看上去透明为止,然后晾干。洗涤时间不能太长,掌握在三、四分钟内完成;否则标本的松香会熔化变软。

  松香制的“琥珀”标本,微带淡**,易碎,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琥珀的材质是树脂。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后,被埋藏于地下千万年,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有的琥珀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的材质是树脂。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后,被埋藏于地下千万年,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有的琥珀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和树脂都是常见的材质,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需求来选择。

琥珀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宝石,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透明度,通常具有独特的纹理和气泡,非常适合用于珠宝、饰品和艺术品等领域。琥珀的硬度较低,易受刮擦和碰撞的损伤,也需要注意保养和防止日晒和高温。此外,由于琥珀是天然形成的,每一块琥珀都是独特的,其价格也比较高。

树脂是一种合成材料,通常由环氧树脂和硬化剂组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酸碱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居和饰品等领域。树脂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较高,不易受到损伤和变形,也比较易于加工和模塑成各种形状。

因此,如果您需要制作珠宝、饰品或艺术品,或者需要展示独特的纹理和气泡效果,琥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需要制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磨性的制品,或者需要制作一些特殊形状和颜色的制品,树脂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指把买来的松香放到锅里,用小火加热,使松香融化。用硬纸折成小纸盒,盒的大小要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慢慢将溶化后的松香倒在小盒内至高度的1/3处,用镊子将昆虫放在小盒中央,再倒入其余的松香,将小虫覆盖。待冷却后,把盒子脱掉,一块人工琥珀就制成了。

有色玻璃制成的仿制琥珀

玻璃是由无结晶的矿物熔化制成的。是被最早用来制作仿制琥珀的材料。现今,玻璃仿制琥珀由在熔化的玻璃里加入诸如镉,钛等成分铸造而成。

目前市场上有小尺寸的琥珀仿制宝石,项链和念珠。在被用作念珠的时候,玻璃仿制品似乎看上去比琥珀更高级,因为它们不会磨损。而事实上,祈祷时摩擦琥珀念珠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东方人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常携带着琥珀制成的伊斯兰教念珠,在手上不停的转动。

玻璃和琥珀之间密度及热熔点的显著不同使得人们无法将玻璃仿制琥珀当成天然琥珀来销售。

由天然和人造树脂仿制的琥珀

天然琥珀只在中欧的一小块范围内找到,对世界的其它地区来说不容易得到并且很珍贵。在文明发达的国家,琥珀一直很昂贵。一直以来都有各种用其它(当地)树脂替代琥珀的尝试。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俗名有机玻璃),把昆虫标本包埋起来,作成一种类似人造琥珀的昆虫标本。优点是不怕虫蛀,不生酶和避免损坏的优点,由于透明度强,便于观察,作为展览、教学材料尤为适宜。

材料及工具:

制作有机玻璃包埋的原材料,是从化工原料商店买来的生、熟单体。⑴生单体,是未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包埋标本时起溶剂的作用。⑵熟单体,是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只有在5摄氏度的低温下才能保持原来的性状,在高温下即聚合硬化。因此,生、熟单体应盛于大型玻璃塞广口瓶中,放在冰箱中保存;为应用时方便和避免处置不当浪费的材料,可用两个50毫升的小广口瓶,倒取部分单体以便随时应用。

准备包埋的昆虫标本:

最好选择肢体完整,色泽鲜艳,外表皮比较坚硬些的如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以及鳞翅目的成虫,较大昆虫的内部器官及各种昆虫的幼体也可用来包埋,只是由于含水量多,需要的手续比较复杂。无论包埋哪种昆虫,都要事先做好整姿及清洁工作,以便提高清晰美观度。

制模:

用具是玻璃板(垫底)和载玻片(围边)。制模取决于包埋标本的有机玻璃外部形状:方形、长方形、菱形(如果制作成圆形,也可选用质量较好的不同大小的平底玻璃皿,作为模具)。决定好模具的形状后,先将所需的玻璃模具擦洗干净,而且要反复检查,表面已经有伤痕或起毛的便不能用,以避免脱模时发生困难或制作出来的标本埋块表面不平整。制模时,先在玻璃板下垫一块方格纸,以便用载玻片围出另人满意的形状。然后用镊子蘸少许熟单体滴在载玻片的接缝处的上方使其沿切缝外方自行下流将缝粘合,这样的粘合处理方法要经过两次进行。随后放置在40摄氏度的温箱中约半小时,使熟单体聚合硬化。

模具制好后,即可注入4-5毫米的熟单体(不能过厚,以免接缝处的黏着部溶解,如有气泡用解剖针将其刺破)。在放入40摄氏度温香中12小时使其聚合硬化,作为固定层。如是注入几次,使硬化后的单体厚度不少于3毫米。为了标记所包埋昆虫的名称,在第二次注入熟单体前,将在生单体中浸泡过的,用绘图墨水清晰书写的标签放入,使其溶于熟单体中。摆放的姿势因情况而定。

包埋:

先将经过整资的干燥昆虫标本,浸在生单体中约一小时,使虫体完全浸透。这时便在预先制好的模具中注入熟单体,但这一次的量决不能超过虫体厚度的一半,以免放入标本后虫体漂移位置。然后从生单体中取出标本,使虫体背面向下,放在模具中的熟单体上。用镊子或解剖针调整标本的位置,待稳定后,移到有玻璃盖的盒中,避免灰尘以便日后观察。这样聚合虽然时间较长,但不易产生气泡。2日后用解剖针试探,当熟单体已聚合成半固体状态尚未完全硬化之前,便可再加入5毫米的熟单体。以后每隔1-2日按上述方法检查再加入熟单体。但以后的注入最好从模具的一端注入,以免不规则的注入相互挤压产生不易排出的气体。

脱模整形:

脱模后,可用剪刀、钢挫、磨石等修整,尤其是最后聚合的部分。修整后,有些部分会失去光泽,可用布轮抛光机进行抛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8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