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第1张

琥珀的形成需要的条件:

1、琥珀形成的环境条件。琥珀的埋藏环境要长期稳定,因为就算形成了琥珀,也会因为火山、地震等原因被破坏掉;

2、琥珀形成的时间条件。被埋藏的时间要够,埋藏时间低于2500万年的树脂、树胶则无法完全石化,不能形成琥珀化石头;

3、琥珀形成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树脂树胶团块要被埋葬到温度、湿度适合的地下, 温度过高则会融化,太干燥则会开裂、甚至化成粉末, 裸露在地表则会风化得无影无踪。

琥珀简介:

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1、人工琥珀,是指把买来的松香放到锅里,用小火加热,使松香融化。用硬纸折成小纸盒,盒的大小要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慢慢将溶化后的松香倒在小盒内至高度的1/3处,用镊子将昆虫放在小盒中央,再倒入其余的松香,将小虫覆盖。待冷却后,把盒子脱掉,一块人工琥珀就制成了。

2、琥珀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如图1)。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如图2)。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图 2)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热熔化松香时,烧杯下面要加石棉铁丝网,见图1。不要直接在烧杯底下加热;否则,温度太高,松香颜色加深,影响标本透明度,也不美观。

  二、熔化的松香,稍等温度降低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让混在松香中的气跑出,再倒入纸盒内。这样,做好的标本内就没有气泡存在。  三、用酒精洗涤标本毛坯时,把酒精倒进一个大口的容器里,不要把标本浸在里面,而是用左手捏住,用右手指蘸点酒精,在标本不透明的地方来回摩擦,直到看上去透明为止,然后晾干。洗涤时间不能太长,掌握在三、四分钟内完成;否则标本的松香会熔化变软。

  松香制的“琥珀”标本,微带淡**,易碎,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材料:昆虫数只、松香、大头针、火柴盒、镊子、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小刀

步骤:

用松香制作"琥珀":

1将松香放入容器加热熔化(怎么用酒精灯、石棉网和铁架台组成加热装置就不用说了吧)

2把熔化了的松香倒入火柴盒内,至火柴盒高度的1\3处

3待松香稍冷却但尚未变硬前,用大头针戳住小昆虫的背部,插在火柴盒中央,再把松香倒满火柴盒,并立即拔出大头针

4待松香变硬后,剥去火柴盒,并清除粘在松香表面的碎纸

5用烧热的小刀烫去标本表面的碎屑,并抛光表面。一块晶莹剔透的人造昆虫琥珀标本就做成了。

松香能保存很久,夏天不会融化

一合成树脂制作人造琥珀工艺;是以一定比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原料,以一定比例的过氧化环己酮和环烷酸钴为配料,并可加入适量的色浆调配成匀浆,配制成包埋体,先在模具内浇入适量配制好的树脂作底层,再放入经处理的自然干标本,再经多次浇埋、型坯脱模后形成。经该工艺制作的产品,具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透明晶亮的特点,其形、色与天然琥珀非常相似,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精美工艺品,它可长期保存生物标本。

二松油(松脂)制作人造琥珀工艺;把松脂高温融化,把虫子放进去,等它冷却 把松香熔了(大部分买乐器的地方会有卖的) 倒在模子里 把虫子放进去 把鸡蛋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都弄出去,可以先把鸡蛋摇一下,钻个孔,把蛋液倒掉,然后留下一个有孔的蛋壳,然后把松香融化,放点什么昆虫标本之类的进去,倒进蛋壳,放置,等它凝固以后,再拨掉蛋壳,就可以形成一个琥珀了,用眼睛布擦拭一下就完成了。

三废弃的有机玻璃碎片,氯仿制作人造琥珀工艺;先将有机玻璃碎片砸成米粒大的小块或磨成粉末(以便于溶解),装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氯仿,盖紧瓶塞,放置几天让其溶解。氯仿的加入量要根据所溶解的有机玻璃碎屑量和溶解物的稀稠而定,一般调成鸡蛋白那样的稠度为宜,稠了加进适量的氯仿,稀了加进适量的碎屑。但必须让其彻底溶解,这样透明液体就配好了。模具可用硬纸板折成,糊成各种形状,也可在木板上用刻刀刻成各种形状的凹槽。如要制作以小虫为内容物的人造琥珀,首先要把硬纸折成一个比甲虫稍大的小盒然后往盒内灌注一些透明液体,把经过脱水小甲虫轻轻放入,继续注入透明液体直至把虫体全部覆盖为止,灌注透明液体要分多次慢慢进行,以免产生气泡。灌的量可多些,以免氯仿蒸发后,有机玻璃屑收缩时,造成表面凹凸不平。随后将小盒放在清洁、无尘、不易被人碰触的地方。待氯仿自然蒸发干燥后,去掉模具纸盒,即可得到一块精致水晶般的人造琥珀。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俗名有机玻璃),把昆虫标本包埋起来,作成一种类似人造琥珀的昆虫标本。优点是不怕虫蛀,不生酶和避免损坏的优点,由于透明度强,便于观察,作为展览、教学材料尤为适宜。

材料及工具:

制作有机玻璃包埋的原材料,是从化工原料商店买来的生、熟单体。⑴生单体,是未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包埋标本时起溶剂的作用。⑵熟单体,是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只有在5摄氏度的低温下才能保持原来的性状,在高温下即聚合硬化。因此,生、熟单体应盛于大型玻璃塞广口瓶中,放在冰箱中保存;为应用时方便和避免处置不当浪费的材料,可用两个50毫升的小广口瓶,倒取部分单体以便随时应用。

准备包埋的昆虫标本:

最好选择肢体完整,色泽鲜艳,外表皮比较坚硬些的如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以及鳞翅目的成虫,较大昆虫的内部器官及各种昆虫的幼体也可用来包埋,只是由于含水量多,需要的手续比较复杂。无论包埋哪种昆虫,都要事先做好整姿及清洁工作,以便提高清晰美观度。

制模:

用具是玻璃板(垫底)和载玻片(围边)。制模取决于包埋标本的有机玻璃外部形状:方形、长方形、菱形(如果制作成圆形,也可选用质量较好的不同大小的平底玻璃皿,作为模具)。决定好模具的形状后,先将所需的玻璃模具擦洗干净,而且要反复检查,表面已经有伤痕或起毛的便不能用,以避免脱模时发生困难或制作出来的标本埋块表面不平整。制模时,先在玻璃板下垫一块方格纸,以便用载玻片围出另人满意的形状。然后用镊子蘸少许熟单体滴在载玻片的接缝处的上方使其沿切缝外方自行下流将缝粘合,这样的粘合处理方法要经过两次进行。随后放置在40摄氏度的温箱中约半小时,使熟单体聚合硬化。

模具制好后,即可注入4-5毫米的熟单体(不能过厚,以免接缝处的黏着部溶解,如有气泡用解剖针将其刺破)。在放入40摄氏度温香中12小时使其聚合硬化,作为固定层。如是注入几次,使硬化后的单体厚度不少于3毫米。为了标记所包埋昆虫的名称,在第二次注入熟单体前,将在生单体中浸泡过的,用绘图墨水清晰书写的标签放入,使其溶于熟单体中。摆放的姿势因情况而定。

包埋:

先将经过整资的干燥昆虫标本,浸在生单体中约一小时,使虫体完全浸透。这时便在预先制好的模具中注入熟单体,但这一次的量决不能超过虫体厚度的一半,以免放入标本后虫体漂移位置。然后从生单体中取出标本,使虫体背面向下,放在模具中的熟单体上。用镊子或解剖针调整标本的位置,待稳定后,移到有玻璃盖的盒中,避免灰尘以便日后观察。这样聚合虽然时间较长,但不易产生气泡。2日后用解剖针试探,当熟单体已聚合成半固体状态尚未完全硬化之前,便可再加入5毫米的熟单体。以后每隔1-2日按上述方法检查再加入熟单体。但以后的注入最好从模具的一端注入,以免不规则的注入相互挤压产生不易排出的气体。

脱模整形:

脱模后,可用剪刀、钢挫、磨石等修整,尤其是最后聚合的部分。修整后,有些部分会失去光泽,可用布轮抛光机进行抛光。

人造琥珀是以一定比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原料,以一定比例的过氧化环己酮和环烷酸钴为配料,并可加入适量的色浆调配成匀浆,配制成包埋体,先在模具内浇入适量配制好的树脂作底层,再放入经处理的自然干标本,再经多次浇埋、型坯脱模后形成。经该工艺制作的产品,具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透明晶亮的特点,其形、色与天然琥珀非常相似,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精美工艺品,它可长期保存生物标本。

松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7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