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黄晶) Topaz

黄玉(黄晶) Topaz,第1张

图4-84 黄玉光性方位

Al2[SiO4]F2

斜方晶系

Ng=1616~1644

Nm=1609~1637

Np=1606~1634

Ng-Np=0008~0011

(+)2V=48°~68°

b‖Nm,a‖Np,c‖Ng,光轴面‖(010)

化学组成 成分中 F 可被(OH)1-代替,F:(OH)为3:1~1:1,比值随生成条件而异。伟晶岩中黄玉的(OH)含量很低,云英岩中黄玉的(OH)可达5%~7%,热液成因者F与(OH)含量接近相等。此外还可含有少量或微量Mg、Fe、Ca、Ti、Ga、Ge、Li、Ti等。

结晶特点 晶体沿c轴呈柱状、短柱状,柱面上多具纵纹,也常为不规则粒状,横切面常呈杏仁状,晶体内往往含有微晶或液体包裹体。{001}底面解理完全。

光性特征 无色、黄、白、灰、浅绿、水红、或蓝色调,薄片中无色,在厚切片中,有时可见多色性:Ng—淡红,Np—**。黄玉的玫瑰色变种少见,把**黄玉加热可得到玫瑰色。某些黄玉的颜色在X光照射下发生变化,而经过加热或者曝露于日光下,新的颜色可遭破坏。黄玉在薄片中呈正中突起(照片299),干涉色一级黄白(照片300)。纵切面平行消光,横切面对称消光。平行柱面为正延性(解理缝则平行快光方向,因为解理与晶体延长方向垂直)。在(001)解理面上可见到⊥Bxa 干涉图,二轴晶正光性,光轴角中等,成分中 F 被(OH)1-代替时光轴角减小,相对密度降低,而折射率增高。

变化 黄玉的蚀变产物为珍珠云母、萤石、高岭石、绢云母、白云母和水白云母等。

鉴别特征 黄玉的主要特征是薄片中具有与晶体长方向垂直的完全底面解理、正中突起,干涉色低、柱状外形和中等光轴角。黄玉在标本上与石英相似,薄片中也容易相混,但黄玉具有解理,解理总是与快光平行,石英无解理;黄玉正中突起,且为二轴晶,石英正低突起,为一轴晶。黄玉和长石的区别在于它的突起高。黄玉有时与磷灰石相混,两者区别在于黄玉的横切面为杏仁状,磷灰石横切面为六边形;黄玉可以分解为绢云母等,而磷灰石总是新鲜晶粒;黄玉的双折射率比磷灰石大,干涉色可达一级黄白,正延性,为二轴晶正光性,磷灰石干涉色一级灰,负延性,一轴晶负光性。黄玉可能被误认为是红柱石,二者区别在于前者为正光性,光轴角较小,后者为负光性,光轴角较大;同时红柱石常具有黄玉所没有的多色性。黄玉与符山石、黄长石的区别是后者为一轴晶,往往具异常干涉色,其矿物共生组合也有差异。硅铍石为一轴晶,且其菱形切面不同于黄玉。

产状及其他 黄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高温汽成矿脉中,也见于次火山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和热液角砾岩中,共生矿物为石英、电气石、白云母以及萤石、锡石、黑钨矿等,在一些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黄玉可作为非气成热液矿物产出,共生矿物为绿柱石、独居石。在变质岩中,有时黄玉与蓝晶石和石英等矿物共生产出于黄玉蓝晶石英片岩中。它可作为精细仪表的轴承及研磨材料,透明色美的黄玉可作宝石。

以下是OL珠宝网为你提供的“”相关信息供您参考,希望能为你解决“”的相关问题。OL珠宝网是中国首家专注office女性珠宝,钻石,钻戒,婚戒,结婚钻戒,钻石戒指比传统珠宝店便宜一半,更有意大利设计师为您定制个性珠宝,物超所值,奢华不再昂贵

黄玉又叫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

另有哈尔滨工程大学讲师黄玉。

点击查看百年经典

—白18K金(钻石)女戒面对人生的考验,让时光成为一种积淀,一种人生,就是一种经典。

黄玉又叫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

腊石又名黄蜡石,石质因素,尤其表层呈蜡质感包浆态效果而得名,另说因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后没有确据,并且矿石不是种植物,不可谓“原产”,从传统文化及现代艺术品角度讲,以黄蜡石为主,广义上分,中国各地几乎都不同含量的蜡石质矿,长江沿线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蜡石类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内蒙甚至东北地区都有蜡石质矿,潮州等地蜡石矿块甚至就在地表层或浅层。有的蜡石类矿,会表现为市场热庞的田黄,黄龙玉,黄冻石等极相近效果。

区别:

1、黄水晶在宝石界被称为水晶黄宝石,但实际上黄水晶与黄宝石是二样东西。黄宝石不是水晶,属于蓝宝石,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有金**/**,橙**/浅**,浅**/无色,等。蓝色的蓝宝石,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Ti)和铁(Fe)杂质所致;含铬元素的刚玉呈红色调,故被称为红宝石。

2、黄宝石极容易同水晶相混,但水晶无解理,黄宝石具有完全的解理,特别是在碎块状的黄宝石原石上,仔细观察总能找到它的解理面。此外,黄宝石的硬度和比重皆大于水晶。

扩展资料

黄水晶的硬度为七,黄水晶在宝石界被称为水晶黄宝石,其颜色从浅黄、正黄、橙黄、橄榄黄到金黄。

由于亮度与彩度都十分出色,只要是透明而光洁,都称上品,而且又远比黄玉剔透,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常被切割成坠饰或戒面。由于天然黄水晶极为稀少,价格也比较昂贵。

选购技巧

深橙色的黄水晶被视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的颜色浓郁且 醇厚,给人一种皇家般尊贵的感觉。在我国的古代,皇帝的服装就是这种颜色,平民百姓绝对禁止使用这种皇家专属的颜色。但鲜艳亮眼略带些微绿色调的柠檬色也非常受欢迎。

黄水晶若净度不高,或颜色带有灰色、茶色调,价格就会降低。黄水晶最主要的产地是在巴西,且品质也较高。不过国内市场上很多的黄水晶是由紫水晶加热褪色后制成的。

1、看选料:选料精良的水晶制品,应看不到星点状、云雾状和絮状分布的气液包体。质地纯净、光润、晶莹为好,如果发现有深浅不一的断裂纹、斑点,则属于次品。

2、看做工:水晶制品加工过程分为两种,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项链、手链、耳环等属于研磨品;观音像、内画鼻烟壶等属于雕刻品。一件做工好的水晶制品应考究精细,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水晶制品的外在美(造型、款式、对称性等),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内在美(晶莹、巧色)。

3、看抛光:抛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制品的身价。水晶在加工过程中须经过金刚沙的琢磨,粗糙的制作会使水晶表面存在磨擦的痕迹。好的水晶制品自然透明度、光泽都比较好,按地话说法“火头足”。

参考资料:

:黄水晶

黄玉髓是玉髓中黄颜色的品种

黄龙玉就属于黄玉髓

黄玉一般是指托帕石,但市场上大量的石英岩玉被当做黄玉/米黄玉销售

米黄玉的内部有棉絮,玉髓中几乎看不到棉絮,就是不通透的玉髓中也看不到棉絮的

这是最大的差异了

1、黄宝石(Topaz)古称“黄精”、“黄雅虎”。古名亦兼指东方黄宝石(**刚玉)、黄水晶或黄碧玺等其他**宝石。佛经中记载的黄宝石是现今的橄榄石(铃木敏,1916)。现今黄宝石专指矿物学中的“黄晶”或“黄玉”的宝石,它除了**外,也有蓝色、天蓝色、金**、红色、粉红色等珍贵的品种。

2、原石鉴别:黄宝石极容易同水晶相混,但水晶无解理,黄宝石具有完全的解理,特别是在碎块状的黄宝石原石上,仔细观察总能找到它的解理面。此外,黄宝石的硬度和比重皆大于水晶。

3、室内鉴别:测定其硬度、比重、折光率或平均折光率以及用二色镜观察多色性使之与可能相混淆的铅石、刚玉、金绿宝石、磷灰石、碧玺、赛黄品、祖母绿、正长石等相区别

4、成品鉴别:同室内鉴别要求一样,在不破坏其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有关鉴别数据的测定。此外也可以利用二色镜观察多色性的强弱。同时也可以观察荧光现象或测定吸收光谱(吸收光谱不会破坏成品)**的蓝宝石在紫外线长波的照射下有杏**的荧光,而黄宝石有淡黄和绿色的荧光。**蓝宝石在4750人有吸收谱线的痕迹(据BW安德逊),而黄宝石只有一个品种热处理时在6820人附近有两条挨近的吸收线(双重),其他品种皆无吸收光谱线。此外,带色的金绿宝石没有荧光,以此也可以同黄宝石区别。

黄玉、黄蜡石、黄泥石、黄大理岩、黄龙玉通过相对密度和主要成分区别如下:

黄玉,矿物学家也称之为黄晶,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的音译。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黄玉还是黄晶,都会和我国珠宝界原有的一些宝石的称呼相混淆。在我国,**的和田玉(软玉)长期被称为黄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黄晶又和水晶中的黄水晶容易相混。黄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已到几千乃至上万元每千克。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及蓝色等。黄玉的相对密度在349以上。

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相对密度为260。

黄泥石是指具有单一的黄褐色,个别有沙漠漆和包浆,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大,主产自距哈密市往北90多公里的魔鬼城戈壁的泥石。泥石也称为古陶石,各地均有分布,以新疆和黄河滩多段所产为有名,近年新疆戈壁滩上的戈壁泥石较具现代市场的认知性。泥石是由泥质岩构成,质地坚密细腻,形态各异,有似扁条或叶状;大多呈棕红、红褐、褚红等色,另有黄褐、咖啡、黑色等,也有**底散布青花的,少纯色;块体数公分至数十公分,绝大多数至少一面有水纹或草状纹理,象形的不多见;石表细、润、脆,有薄薄的包浆,手感极好,但外皮易碰破;个别石内含有腔肠类动物化石,硬度约5。因泥石狮泥沙在谁中沉淀经长期地质作用而形成,不同的泥石相对密度差异很大。

黄大理岩是含金云母和粒硅镁石的大理石,相对密度25~30,变质岩的一种,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石而得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方镁石等。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黄龙玉以前被统称为黄蜡石,作为观赏石的黄蜡石主产地是广东潮州、广西贺州等地。从2004年起,云南省龙陵县出产的黄蜡石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定名为“黄龙玉”。其中“黄”为颜色,“龙”为产地龙陵,“玉”即美石。在各种公开的宣传资料中,将黄蜡石与黄龙玉进行概念分割,称“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最优秀的玉种”。纯属商业炒作。黄龙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说,它主要由玛瑙质、大理岩以及其他一些非玉质的矿物成分组成。有人很早就对黄龙玉进行过切片检测。结论是:黄龙玉只能算是玛瑙质地并且含有大理石成分的杂玉,属于很低端的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玉石品种。黄龙玉的摩氏硬度为65-7,与翡翠相当,比水晶略低,比和田玉高;韧性略次于和田玉,略高于翡翠;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相对密度255-270,它的一切特质,在行家看来,都介于玉和石头之间。知名玉学学者、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就认为“黄龙玉不是玉”,他认为“黄龙玉”的组织结构与真正的玉石有显著不同,黄龙玉也没有翡翠等其他玉种的文化底蕴。之所以叫黄龙玉是一些炒家想沾上玉的光环,更好地炒作。于明还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玉石的涨幅能超过黄龙玉,它目前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价值。

黄玉,矿物学家也称之为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1]矿物,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的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黄玉还是黄晶,都会和我国珠宝界原有的一些宝石的称呼相混淆。在我国,**的和田玉(软玉)长期被称为黄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黄晶又和水晶中的黄水晶容易相混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

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671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