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苗语黔东方言的妇女,部分地区姑娘佩戴的银饰数量之大,为苗族之冠;制作工艺和品种之多也属第一流。约而言之,可分三类。 工艺精湛,工序复杂,成品美观。这类银饰主要有银冠、银凤、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发髻银索等。银性软而延伸性强,可拉成马尾样的细丝。编织手镯、戒指、发髻索等银饰,就是用这种细银丝作成。
银冠
其结构有两种,一是以约三毫米的铁丝作骨架,再将上百的银花簇缠满铁丝架之上为帽顶,帽的周围缠以钻花的薄银片,下缘缀上数十枚有银链系着的银坠,银坠覆迄眉、耳之上。主要流行于贵州黄平、施秉、凯里东北部和雷山的桃江等地。另一种银冠是将银花、银泡等缀在无顶帽(即只缠两圈的头巾)周围,夹层插以四五束银花簇。花簇的构造,是在银簪的外端,焊接30多根长短不一的银签,每根签顶都焊接一朵精制的银花,髻后插一把木梳。木梳背包一块薄银片,外围缀满银坠,只留梳齿。髻上插一只银凤和一副银角。银凤以模型压成凤身,以精钻花纹的薄银镶合为凤的身、首,另以薄银片剪作尾、翼焊接于凤身。尾羽为身长的数倍。银角为薄银片制成,其上精钻双龙戏珠,龙的双角之间另插精钻花纹的“银扇”,与银角配合,不能单独佩戴。这种银饰流行于台江县城郊和革东等地。
空花手镯
以银丝纤作小花瓣,焊接若干花瓣合在一起成团花,再以若干团花焊接在一起成为花簇,另用薄银片制成手指大的小盅,盅的外底焊一小银珠如乳头状。将四根银签纤成手镯样,再将花簇、银盅覆于银签上,焊接成为手镯。银线编织手镯:先将细银丝三或四根绞成银线,共若干根,以之编为六棱手镯,纹呈正倒相叠的“人”字形,中空。
银绳
以极细银丝编作四棱,每面宽约一分,纹呈正、倒“人”字形,长约两丈,颇柔软。以之挽于髻外,使发髻能承受银角,以银绳挽髻。流行于贵州凯里、麻江、丹寨三县市接壤地区。 做工细致,种类繁多,流行面宽,但工序不如第一类复杂,技艺也略逊一筹。常见的成品有:钻花空心手镯、胸牌、镶花银链、泡花项圈、吊铃钻花项圈、细银项链、银泡、银铃、钻花戒指等。钻花空心手镯:将薄银片钻细致花纹作手镯外环,另一片不钻花纹作内环,各卷如览,镶合焊接,再纤成手镯。
胸牌
汉语称“压领”,是悬于胸前的银牌。用一块银片,以模型压成花纹雏坯,细钻花纹。其下沿焊接许多银链,每根银链的下端焊接银铃、银喇叭等若干件。银牌上沿焊接一根较粗且长的银链,戴在脖子上。
镶花银链
一般作套在脖子上的围腰链。是由多枚约一厘米见方的小银块,以银丝串联而成,小银块的两面都有花纹。泡花项圈:以数根方形(每方宽约一分)的长银条各循回纤成数十个圆圈,交叉互扣,即成长条泡花。最后将长条泡花纤成项圈,两端用细银丝缠牢,顶端一作环,一为钩,佩戴时互扣。
钻花系铃项圈
将银片制作项圈圆形,置于模子压成二龙戏珠等花纹,再钻龙的鳞、须、鳍、爪等纹样,使之清晰可辨。项圈前沿钻通十七孔(可略多略少,但须单数)以穿短银链。银链下端系有银铃、银花、银片等。
银泡
这是银衣的主要饰件,形式有二:一为大型银泡,将有杯口大的圆银片放入模型中压成有盘龙等的花纹,钻明花纹,镂空。二为小银泡,圆形,压如钱形。两者的边缘都锥有银眼,钉于衣上。
银铃
银铃为球形,如樱桃粒大,由两开薄银片制成半圆再镶接而成,内置一粒小铁沙,下开有衔口,上焊接小银链。银铃可单独缀于衣上,或作其他大银饰的附件。 工艺较简,艺术性差,但需银量大。这类银饰有项圈、项链、手镯、耳柱、耳环、戒指等,都不附银制小件。
项圈
有螺旋形、圆棒形等。螺旋形大项圈的制法是先将纹银捶作四方长条,中间大,两端渐小,剩余的两端为圆棒形。四方形的这一截,每方都要钻一长槽,然后冷扭为螺旋形,纡为圆圈。不及10两重的小项圈,也捶作四方,但一般不钻槽,也扭作螺旋形,四方形部分纡作圆圈。无论项圈大小,两端为圆捧形的,都以一端纡为钩,一端纡为环,佩戴时扣于颈后。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贵州凯里市舟溪和麻江县的白午、铜鼓一带,富裕之家制的螺旋项圈,有重达50两的。还有一种项圈是将四棵粗如筷子的圆形银签并在一起,扭如搓绳,两端各合捶为一,一端纡为环,一端纡为钩,以便佩戴。圆形项圈有全圆、半圆两种,都需银较少。全圆将银条捶成圆棍形,有钻简单花的,也有不钻花的,两端都作环和钩如上述。半圆项圈是以两开银片压成雏坯合焊而成,中空,内为扁平,外呈半筒。半圆项圈为防止佩戴时衔口坠向胸前,须在空筒中灌锡。这种灌锡项圈只流行于数百年前迁居现今黔西南自治州和安顺地区而属于黔东方言的苗族。
项链
项链有大、中、小几种,制法相同,为环扣形。一般是20环,不钻花纹,也不附有其它小银件。操苗语黔东方言的苗族姑娘,大部分地区都用,以贵州黄平、施秉、凯里东北佩戴的最大。20世纪初叶至50年代,少数富有之家的项链有重达百两的,个别人家竞达120两。再佩戴几根中、小型银链、若干项圈、手镯、戒指、银冠、银衣、耳柱等,全部重量可达300两左右。耳柱各地大小不一,形式也不一样,有的钻有简单花纹,有的全为素净。其中以台江县施洞一带的耳柱最大,每对的重量常达五两左右。
是的。
关于戒指起源的故事,主要在于她漂亮的剔底工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银子一直是贵金属,为了节省材料,所制作的银器普遍比较薄,故大都采用錾刻工艺,为了增加表现力,取得浮雕的效果,也大量采用在银片后部冲压凸起再进行錾刻的方式。而要进行剔底加工,物件通常要求比较厚实(太薄了容易剔漏,容易变形)。
同剔底工艺比较,普通錾刻方式金属材料损耗少,并且对工具以及加工力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少。
藏银的材质是白铜。藏银不是白银。藏银是一种合金的名称,其实就是白铜。藏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
藏银是通行于西藏地区和尼泊尔一带的一种饰品银,一般由30%的银和70%铜合成。因含银量少,价值低,近年所谓藏银多为白铜和锡的合金。
手镯、三色铜戒指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配饰之一,所谓三色铜,即指由白铜、黄铜、红铜三种不同颜色的铜精心打制而成。
扩展资料
苗银
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在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价格一般论件卖。
-藏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