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颜色级别f-g:根据美国宝石学院 (GIA)划分的钻石颜色级别,色级F-G属于钻石的颜色接近于无色级别,为高品质钻石。
钻石可分成四个颜色系列,无色透明至浅**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钻石的颜色等级按美国宝石学院GIA建立的色级,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随着颜色的加深,钻石等级逐渐下降。
净度级别vs:根据美国宝石学院 (GIA)划分的钻石净度级别,VS级别属于轻微内含级。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有微小的内含物,可以看见瑕疵,但非常微小,难以发现。
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分11个等级,具体如下:
无暇级(FL):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下,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特征。
内无瑕级 (IF):在 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下,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表面有及其微小的瑕疵,重新抛光即可除去。
极轻微内含级 (VVS1和 VVS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下,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发现。
轻微内含级 (VS1和 VS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下,钻石的内部有微小的内含物。
微内含级 (SI1和 SI2):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下,钻石有可见的内含物。
内含级 (P1, P2和 P3):钻石的瑕疵在10倍放大镜下明显可见,并且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亮泽度。
扩展资料:
挑选钻石的注意事项:
1、重量50分以上。
2、净度可以低一点,净度的判定需要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从台面进行观察,肉眼是很难看到的,因此购买时很难发现。
3、色度H色以上,H色以下的就不推荐了,因为肉眼就能看出偏黄。
4、切工重要级别最高,切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颗钻石的优劣。同样大小、同一色级、同一净度的钻石,由于切工的好坏,其价格可相差甚远。
-钻石4C分级
表示钻石的等级为颜色级别为无色、净度为微瑕级别。
钻石的颜色分级,由完全无色的D到带有黄褐色的Z,共分为23级。其中,DEF级属於无色范围,G、H、I、J属於接近无色范围,K、L、M为微淡**,N以下为淡黄。
钻石净度等级分为FL(无瑕),VVS(极微瑕),VS(微瑕),SI(小瑕),I(大花)五个级别,是由技术娴熟的鉴定师,在十倍的放大镜下,所检测到的钻石的内部特徵,外部特征的总和。特徵的大小、数量、位置、性状、颜色或明显度等因素,决定净度的等级。
扩展资料:
清洗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清洁剂浴法:先将钻戒浸在一小盘混合了温和清洁剂的温水中,然后用小刷子轻轻洗擦,再将钻戒放在过滤网上用温水冲洗,最后用布吸干水分。
2、冷水浸法:用半杯家庭用的亚摩尼亚水,加入同等容量的清水,将钻石浸在溶液中约30分钟,然后用小刷子轻轻洗擦钻戒饰物四周上下的镶嵌金属,再放入溶液中轻轻挥动,取出后用纸将水分吸干,不用冲洗。
3、快速浸洗法:使用一套钻戒清洁液洗涤钻戒。
护理钻石,还须做到三不:做家务时,不要让佩戴的钻石饰物染上漂白水。漂白水虽不会损坏钻戒,但会令金属镶托褪色或产生斑点。
-钻戒
钻石4C分级指的是从净度、颜色、克拉质量、切工等4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钻石的价值。
1、其中颜色是按其变化分为12个颜色级别:D、E、F、G、H、I、J、K、L、M、N、<N。
(1)D-E级:极白,又称作“特白”、“极亮白”、“净水色”。
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
E色:纯净无色,极透明。
(2)F-G级:优白,又称作“亮白”。
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
G色: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亭部观察均为无色透明,但1ct以上的钻石从亭部观察显示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3)H级
H色: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看不出任何颜色色调,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4)I-J级:微黄(褐、灰)白,又称作“淡白”、“商业白”。
I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J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近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5)K-L级:浅黄(褐、灰)白。
K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白色,亭部观察呈很浅的黄(褐、灰)白色。
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
(6)M-N级:浅黄(褐、灰)色。
M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钻石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7)<N:黄(褐、灰)色。
对这一类钻石,非专业人士都可看出具有明显的黄(褐、灰)色。
2、其净度按照GB/T16554-2003中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共10个小级别。
(1)LC级:称镜下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以下情况下仍属LC级: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3)内部纹理无反光,不影响透明度。
4)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
(2)VVS级:称极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这些极轻微的内、外部特征通常是一些很细小的点状包体、颜色很淡的云状物、纹理、须状腰、缺口、击痕等。
极微瑕级还根据内、外部特征的大小、分布位置等因素,也就是说根据观察的难易程度细分为VVS1和VVS2两个级别。
VVS1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VVS2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VS级与LC级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同时能看到内部及外部特征,而后者只能看到轻微外部特征。
(3)VS级:称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VS1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VS2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点状包体群、较轻微的云状物、小的浅色包体、较小的羽状纹等。
VS级与VVS级区别是在10倍放大条件下,前者可以观察到瑕疵,尽管也比较困难,而后者则为几乎观察不到。
(4)SI级:又称瑕疵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又细分为SI1、SI2。
SI1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SI2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较大的浅色包体、较小的深色包体、云状物、羽状纹等,各种包体类型都可能出现。与VS区别在于SI级钻石用10倍放大镜即可很容易发现内、外部特征,但是去掉放大装置用肉眼无法看到内、外部特征。
(5)P级:称火重瑕疵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P1级: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在10倍放大条件下,净度特征显而易见,而用肉眼从冠部观察比较困难,但不影响钻石的亮度。
P2级: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而且已经影响钻石的亮度。
P3级: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且影响钻石的亮度、透明度,部分贯穿性的裂隙还可能影响钻石的耐久性。
典型包体:主要为大的云状物、羽状纹、深色包体,并且这些包体可能影响钻石的耐用性或者影响透明度、明亮度。
钻石净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美国GIA钻石分级标准,将钻石净度从高到低可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
FL无瑕疵,在十倍放大观察下,钻杀跌内外部都看不到任何瑕疵。IF内部无瑕疵,指在钻石的内部无瑕疵,但外部有微小瑕疵。
VVS极轻微瑕疵,在十倍放大观察下,钻石的内外部有不易检视的瑕疵。
SI1微瑕疵,在十倍放大观察下,钻石的内外部可以看到一些瑕疵。
SI2 微瑕疵,在十倍放大观察下,钻石的内部或外部很容易看到瑕疵,其中一些瑕疵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
I1 有瑕疵,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钻石内外部的瑕疵。
I2 有瑕疵,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钻石内外部的瑕疵,而且内含物占了钻石四分之一部分,影响到钻石的亮光。
I3 有瑕疵,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钻石内外部都有很多很明显的瑕疵。
I1-I3(Included/夹杂) - 这个级别的钻石的瑕疵比较容易用肉眼观察到,对钻石的光彩影响较大,不太推荐。
钻石颜色级别
钻石颜色从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这么多种类,一般钻石的颜色只要在H色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D级:钻石中的最高等级,纯净无色,堪称完美,是钻石中最难得的存在,稀有性强。
E级:高品质钻石,无色级,一般的人无法从中看出颜色,只有少量的珠宝鉴定专家才能鉴定出颜色来。
F级:比E级稍低的高品质钻石,除非是珠宝鉴定专家,否则难以检测出其中的颜色。
G~H级:虽然是接近于无色,但是相比于无色高品质钻石而言,内里有稍显清淡的**。
I~J级:仍旧接近无色,但是内部同样具有轻微**,有价值。
K~M级:一般人很明显的就能看到其中的颜色,且本身颜色稍显暗淡,等级低,火彩和光泽度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