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菩提大多都产自哪里?

金刚菩提大多都产自哪里?,第1张

金刚菩提子是中国青藏高原。不丹、尼泊尔等地出产的

金刚菩提子

(Rudraksha)是一种大型常绿阔叶树木 它的学名是ElaeocarpusGanitrus,所属种类是Tiliaceae 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以上的高原地带 主要被发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树常年生 树高近50ft到200ft Rudraksha树生长在恒河区平原的南部边境地区喜马拉雅山中部的尼泊尔 其中以尼泊尔周边地区生长的金刚为上品,只占全部金刚产量的20%左右,稀缺名贵。因此,其栖息地范围为,从马尼拉出发,途经缅甸、以及低丘陵平原,与毗邻的孟加拉、不丹、尼泊尔。 由于尼泊尔东部地区气候适宜 基本上rudraksha主要是生长在这些地方 rudraksha的叶子是绿色的 rudraksha树的主干是圆柱形

菩提树长在心里。呵呵,只是我的想像。 其实菩提树原产印度,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坛前。从此我国广东、云南均有菩提树生长。是印度国树。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等地,多属栽培,但喜马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菩提树有许多别名:沙罗双树、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

菩提树,《酉阳杂俎》中说:“菩提树出摩伽陀国(今印度),在摩诃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叶树,一名思惟树。”又据《广东志》里说:“菩提树种西域,大可数围。

梁天监元年(公元509年)僧智药三藏,自天竺国(今印度)持菩提树一株,航海而来,植于广州光孝寺戒坛之前,迄今千余年,茂盛不改。”

菩提树原产印度,所谓“菩提”系梵语译音,有正宗之意,因相传释迦牟尼在这树下成佛而得名。

佛教认为菩提树下修炼可以成仙。

禅宗六祖慧能曾写过一首诗:“菩提本无树,名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示出佛教虚无的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76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