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上冻的冰花叫霜花或冰窗花。
冰窗花是室内的,室内内外温差大(室内外温度都低于0度,并且温差较大),室内的湿度又比较大时,靠近窗口的水蒸汽(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固体(冰),附在玻璃上,就形成了冰窗花。
窗玻璃上布满了尘埃,所谓的"窗花"就是凝结在各处尘埃的许多冰片组成的。假如玻璃是绝对干净的话,那么玻璃上就没有花了。
冰凝花,即,冰花。冬、春季节,我国的不少地区都会出现冰花的自然现象。一夜之间,所有的树木都变成了琼枝玉叶,在晨光的照射下,呈现银白色,分外玲珑可爱。
(http://baikebaiducom/view/815061htm)
小说里的:
“你听说过雪山上关于冰凝花的传说吗?
1、像宽大的树叶,像洁白的白玉兰花,像放大的雪花儿啊!冰花真神奇!它像水晶般玲珑剔透,像蒲公英般漫天飞舞,像雪山一样纯洁真是美极了!啊!冰花真漂亮,它像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像可爱的百灵鸟。
2、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故称冰花。
一、性质不同
1、雾凇,俗称冰花、树挂等,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2、冰挂是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
二、形成原因不同
1、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它也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空气中的水蒸气碰上物体马上凝华成固态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
2、冰挂是由于冰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凝固形成的,需要潮湿冰冷天气才能形成。
扩展资料
性状特征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雾凇
——冰挂
冰花形状多种多样,其形成原因是凝华。
冰花是外面冷空气流动横截面形状。因为冷空气使玻璃表面低于室内温度,致使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会在玻璃表面产生凝华。
冰花又名未央花,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
相关内容
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成为固体,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华。当冰块结晶体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于房檐上形成冰凌时,那种呈现六角形的罕见雪花,就称为飞雪冰花。
冰花和雾气有关系。在冬、春季节,有些地区温度虽然很低甚至在零度以下,但雾中的水滴还仍然呈现为液态,并未冻成冰晶,这是因为当时雾中缺乏在该温度下的活跃冻结核所致。
如果雾滴较大且温度较高,那么,冻结时热量不易发散,就有一部分呈液态在枝上漫流,然后再渐渐冻结。由于漫流时,气隙被填没,所以,冻结物就形成较透明的冰层,覆盖在树枝外。
有时,过冷却的雾滴与透明冰层同时存在,雾滴的水分汽化,这些水汽又在玻璃状冰层表面凝华下来,呈毛茸茸的白色结晶状态,很象霜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