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功效与作用

琥珀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

方剂制剂

琥珀煎

处方乳香末6克,蕤仁(研)15克,滑石、铅丹各60克,木鳖子(去壳)10枚,黄连末、秦皮各30克,柳枝、槐枝(并新青者)各10枝,(每枝长45厘米),白蜜、黄芩(去黑心)各120克。

制法上药十一味,将槐、柳枝、秦皮、黄芩、滑石等杵碎,以水600毫升,同煎至400毫升,去滓,其余乳香、蕤仁、铅丹、木鳖子四味与蜜同熬如琥珀色,再同前项药汁,并黄连同煎至250毫升,用熟绢滤去滓,入瓷器内密封,系垂在井底一夜,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风毒冲目,肿赤痒痛。

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以目涩为度。

注意熬药及点眼忌用铁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琥珀散

处方琥珀22克(细研),白术22克,当归22克(锉碎,微炒),柴胡30克(去苗),延胡索15克,红花子15克,牡丹15克,木香15克,桂心15克,桃仁22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劳气,少腹疼痛,经脉不调,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一日三次。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琥珀丸

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积聚成血瘕,致月水不通,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琥珀膏

处方 琥珀一两,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去壳),各半两;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

炮制上件药,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馀药并细,以油浸一宿,于铛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渣,再澄清油,却安铛中慢火熬,下黄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功能主治治颈项瘰倁,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经久难瘥,渐成俈疾,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使时看大小,用火匀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琥珀养心丹

处方琥珀(另研)6克,龙齿(煅,另研)30克,远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石菖蒲、茯神、人参、酸枣仁(炒)各15克,当归、生地黄各21克,黄连9克,柏子仁15克,朱砂(另研)9克,牛黄(另研)3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将牛黄、朱砂、琥珀、龙齿研极细,以猪心血为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心血亏虚,惊悸怔忡,夜卧不宁者。

用法用量每次50丸,用灯心汤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琥珀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9—18克。

外用:研末点、撒。

和合宜忌

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

上一页 1 2 3

古代中医认为:“琥珀性平、味甘、有安神镇惊、活血化淤、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惊风、癫病、心悸不宁,小便不通等疾病。外用可治疮疡。”所以自古传说琥珀有“起死回生”的神力,而成为名贵的中药。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4、5、8、9尺。大者如斛。消去皮,中成虎魄如斗。初如桃胶,凝坚成也。”

古代人对琥珀已有初步的分类。《奇玩林》中载有:“色黄而明莹润泽,其性若松香,色红而且黄者谓之明珀。有香者谓之香珀,鹅**者谓之蜡珀,此等价值轻。深血色者谓之血珀。”《正字通》中载有琥珀:“如血色,拭热能吸芥,色黄明莹名蜡珀,色从松香红而且黄名明珀。无红色如浅黄多皱文名水珀,如石重色黄者名石珀,文一路赤一路名花珀,淡者名金珀,黑者名墨珀。”

清代《一统志》记载:“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云,松木精液凝成,其中亦有蚊蠛等形者。以火珀及红杏为上,血珀,金珀次之,蜡珀最下,又其下供药饵也。”

我国琥珀产地,以辽宁抚顺、云南大理点苍山、河南西峡最著名。辽宁抚顺的琥珀产在第三纪的煤层中,与“煤精”一起产出,挖煤时可一起回收。河南西峡的重阳乡和丁河乡,分布在新生代盆地中的琥珀,呈一窝一窝的,其中一块重58公斤的“琥珀之王”就产在这里。

我国古代称琥珀为“兽魂”、“光珠”、“江珠”等。《本草纲目》载:“虎死,精魂入地化为石”,琥珀有“虎魄”之意。在希腊、埃及的古墓中发现有古老的琥珀,与青金石、绿松石的殉葬品,可见人们利用琥珀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中药琥珀使用方法

1、将琥珀捣碎研磨成细粉,然后煮服。

2、将琥珀制作成丸剂或者散剂内服。

3、将琥珀研磨成粉,然后外敷。

中药琥珀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中药琥珀的使用注意事项

1、剂量一定要严格控制。

2、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症遵医嘱进行服用,不得自己擅自服用。

1、镇惊安神

琥珀含有一种乙醚油质,可穿过皮肤帮助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够缓解肌肉的疼痛和紧张。从而具有安神定气的效果。其实他的香味也有其作用,因此很多国家将他制成香料或者琥珀油来发挥他的安神定惊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家长会给宝宝购买一块琥珀,因为宝宝容易惊悸,夜惊。佩戴琥珀能够帮帮宝宝安心入睡。

2、活血利尿

如今琥珀作为一种公认的特效药物被大家熟知,除了安神镇惊的功效之外,还有活血散淤,利尿通淋的功效。琥珀属于味甘性平,进入体内能够补肝血,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散淤止血。经常搭配酸枣仁来治疗心肝血虚而引起的失眠,惊悸等症状,效果显著。另外,琥珀搭配金钱草能够利尿通淋,降湿热,因此被视为治疗泌尿系统的良药。

1、宁心安神:琥珀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甘能补,质沉,善于镇惊安神,常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等疾病。

2、活血散瘀:琥珀味甘,入肝心经,甘能补,能补肝血,补心血,能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常用于产后瘀血阻滞腹痛,妇女闭经,跌打损伤等症。

3、利尿通淋:琥珀味淡,入脾、膀胱经,淡能利水,能健脾除湿,能利尿,常用于淋病血尿,小便不通等病。

4、在欧洲民间,流传着一种琥珀露酒的制作方法,在西班牙流感横行的那些年头,每天早上喝一杯加了琥珀露酒的茶,号称可以预防流感,用这种琥珀露酒擦在背上、胸前可以解除寒热病,减轻肺炎和支气管炎。

5、不过,琥珀对治疗心脏病和血液循环故障、心肌衰弱确实都有很好的效果。擦上琥珀露酒可以减轻心律不齐和头疼,当然,直接佩戴上一块琥珀也是一样的原理。

琥珀

(《雷公炮炙论》)

异名育沛(《山海经》),虎珀(《汉书》),虎魄(《广志》),江珠(《博物志》),琥魄(《后汉书》),兽魄、顿牟(《隋书》)。

来源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

矿物形态琥珀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棕**及红**。条痕白色或淡**。具松脂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硬度2~25。比重105~109。性极脆。磨擦带电。

产于粘土层、砂层、煤层及沉积岩内。

采集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药材①琥珀

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块状者可长达6厘米。血红色(习称"血珀")或黄棕色,表面不平,有光泽。质松脆,捻之即成粉末。气无,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以火燃之易熔,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

②煤珀

又名:黑琥珀。通常为多角形不规则的块状物,少数呈滴乳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色至乌黑色,略有光泽,若将表面黑色部分除去,则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体。质坚硬,不易碎。气无,味淡,嚼之坚硬无沙感。

以色红、明亮、块整齐、质松脆、易碎者为佳。块碎小、质较硬、色暗棕者为次。本品不溶于酸,微溶于乙醚、氯仿及温热的酒精中。

产云南、河南、广西、福建、贵州、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主含树脂、挥发油。此外,含有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

炮制拣净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

《雷公炮炙论》:"凡入药中,用水调侧柏子末安于瓷锅中,安琥珀于末中了,下火煮,从巳至申,别有异光,更捣如粉,重筛用。"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温。"

③《本草正》:"味甘淡,性平。"

归经入心、肝、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小肠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阳,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②《药性论》:"治产后血瘀痛。"

③《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

④《日华子本草》:"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症。"

⑤《本草别说》:"治荣而安心利水。"

⑥《珍珠囊》:"利小便,清肺。"

⑦《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

⑧《玉楸药解》:"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3~6分。外用:研末点、撒。

宜忌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

选方①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真琥珀、天竺黄、檀香、人参、白茯苓各一两半,粉草三两,枳壳(麸炒)、枳实(麸炒)二昧各一两,水飞朱砂五两,山药一斤(锉作小块,慢火炒令热透),胆南星一两,金箔百片(去护纸,取见成药一两,同在乳钵内极细杵,仍和匀前药末用)。前十二味,除朱砂、金箔不入研,内余十味,檀香不过火外,九味或晒或焙,同研为末,和匀,朱砂、金箔每一两重,取新汲井水一两,重入乳钵内略杵匀,随手丸如绿豆大一粒,阴干。用葱汤化服,百日内婴儿每丸分三次投,二岁以上者止一丸或二丸。(《活幼心书》琥珀抱龙丸)

②治天吊惊风发搐:琥珀末一分,真珠末一分,朱砂末半分,铅霜半分,赤芍药末一分半。上拌匀,每服一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琥珀散)

③治小儿胎惊: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为末,猪乳调一字,入口中。(《仁斋直指方》)

④治小儿胎痫: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为末,麦门冬汤调一字服。(《仁斋直指方》)

⑤治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等分。上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灯心汤嚼下。(《景岳全书》琥珀多寐丸)

⑥治病后虚烦不睡:琥珀、真珠、生地、甘草各一钱,当归、黄连各三钱,朱砂二钱。上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活人心统》琥珀安神丸)

⑦治心经之火,移于小肠,溲溺淋浊或涩或痛:琥珀一钱,天冬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生地五钱,丹参二钱,丹皮二钱,赤芍、木通各一钱,甘草梢五分,淡竹叶二十张,灯心三尺。(《医醇剩义》琥珀导赤汤)

⑧治心经蓄热,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琥珀为细末,每服半钱,浓煎萱草根调下,食前。(《杨氏家藏方》忘忧散)

⑨治小便尿血:琥珀为末,每服二钱,灯芯汤下。(《仁斋直指方》)

⑩治妇人月候不通:琥珀一两(细研,以醋三升熬如膏),虻虫半两(去翅足,炒黄),水蛭半两(炒黄),肉桂三两(去皱皮),桃仁一两(去皮、尖、双仁,别研,生用),川大黄三两(生用)。上药捣罗为末,以琥珀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圣惠方》琥珀煎丸)

⑾治经水或前或后或血崩及瘀血死胎,并养胎,镇心安神:琥珀、乳香、没药、辰砂各一钱三分,麝香少许。各研细,灯心汤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如腹痛,姜汁、童便、酒冲下。(《女科万金方》琥珀丸)

⑿治产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刺痛:琥珀、姜黄、牛膝(酒浸,切,焙)、虎杖、牡丹皮各半两,当归(切,焙)、生干地黄(焙)、桂(去粗皮)、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三分,大黄(锉,焙)一两,虻虫(去翅、足,炒黄)一分,芒硝一两。上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琥珀汤)

⒀止血生肌,镇心明目,破症瘕气块,产后血晕闷绝,儿枕痛: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六铢。熬捣为散,空心酒服三钱匕,日再服。(《海药本草》)

⒁治痈疽发背,已成未脓之际,恐毒气不能外出,必致内攻,预服此丸,护膜护心,亦且散血解毒:白矾一两二钱,雄黄一钱二分,琥珀一钱(另研极细),朱砂一钱二分,黄蜡一两,蜂蜜二钱临入。上四味,先研极细,另将蜜、蜡铜杓内溶化,离火片时,候蜡四边稍凝时,方入上药搅匀,共成一块,以一人将药火上微烘,众手急丸,小绿豆大,用朱砂为衣,磁罐收贮。每服二、三十丸,白汤食后送下,病甚者早晚日进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蜡矾丸)

⒂治从高坠下,有瘀血在内:刮琥珀屑,酒服方寸匕,或入蒲黄三、二匕,日服四、五次。(《外台秘要方》)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补遗》:"琥珀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结之苦。"

②《本草经疏》:"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药毕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入。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

③《本经逢原》:"琥珀,消磨渗利之性,非血结膀胱者不可误投。和大黄、鳖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妇人腹内恶血,血尽则止。血结肿胀,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须兼沉香辈破气药用之。又研细敷金疮,则无瘢痕,亦散血消瘀之验。"

提醒您:琥珀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9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