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作为传统手工艺术,传承至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每个时代,都结合了自己的文化思想,进行了创作。
比如:夏商周时期的双线勾勒,春秋战国时期的阴刻线,五代时期的玉龙纹,汉代时期的云纹、螭虎纹、 龙纹 等。
这些古代玉雕的风格,在如今,称为——仿古玉雕。仿古玉器起源于宋,盛行于明清。明清主要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题材 纹饰、 造型等,制作仿古玉器。
明代玉雕的纹饰,以民俗,以及故事性的内容为主,并盛行以寿字、 万字, 喜字、海波、 流云、 回纹等图案为底纹,或者边饰。
清代时期在纹饰上,更加精细 繁复 ,集各个时期的大成,不但仿制以前的历朝玉器,且有很多的创新。
仿古玉器,第一要素就是——纹饰。纹饰是玉器的符号,或或精雕细琢, 朴实无华, 或繁缛复加,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在里面。
如何让仿古件有韵味?有文化内涵呢?
其一:创作仿古玉雕,要熟悉各个时期的纹饰特征;其二:要对各个时期的纹饰设计,以及演化具备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这种演化,不能是脱离,不能是凭空设想,而是在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化的变革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具有现代的审美,而又不会失去文化内涵。
如何才能将传统与创新,完美地融合,并应用在玉雕艺术设计上呢?
这一直是当代玉雕行业,所追求和探讨的问题。要做到取长补短,有筛选地传承,有思考的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生命力的创新。
仿古玉雕,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上,去体悟它的内涵。在理解古代玉器,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后,吸取精华,保留传统美术价值,再融入作者自己的思考,以及感悟,方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一件优质的仿古玉雕作品,根据其材质的特性,以及原料造型的特点,更多的是绘画艺术的一种体现。
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专业的绘画水准,才能对玉雕作品设计,做到胸有成竹。
从感情上来说, 仿古玉器,是为了向古玉文化致敬,是在找寻,延续传统文化的根基。
仿古需求,不单单体现在玉器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玉雕艺术家们的创作的源泉。
目前,玉器中的仿古题材雕刻,主要指题材、 纹饰、 造型等,它是对传统古文化的一种尊崇,以及传承。
仿古玉雕,不单单是玉雕中的一类题材,它还展示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更体现出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向往。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好了!夏姑娘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了,更多作品欣赏、鉴别知识、盘玩技巧, 可关注夏姑娘微信号:7725707(长按可复制), 与夏姑娘一起解决您的收藏难题!
翡翠经典的造型之所以成为经典,可不止是因为颜值高!它们包含的是我们中国千年来的文化内涵。而随着喜欢翡翠的人们逐渐增多、年龄层的扩大以及欣赏角度的多样化,翡翠玉雕师们在传统经典上加入了新的元素,但这样的玉雕作品你还会喜欢吗?
创新意味着玉雕师傅们得有更多的创意,而且还得是让大众能喜欢的创意。但有时候,玉雕师傅也是会跑偏的,这画风一转,很可能就是下面这样神奇的翡翠作品了!
佛祖系列:
要说让佛祖咬个指头卖个萌也是可以的,但能不能不要雕的那么奇怪呢!
会吐血的佛祖?也是,佛祖如果显灵了看到这样的作品可能真的气吐血!
这是没有发育完全的佛祖?那你雕个宝宝佛也是可以的啊!
嗯佛祖开始混黑道了吗?还是盲人算命?罪过罪过啊!
其实上面那些都不算什么!最奇葩的是明星定制款!
菩萨一秒变笑星,这位玉雕师,我们出来谈谈呗!你是咋想的呢?
菩萨现在的心情可能是下图这样的!
看了这些奇葩玉雕你可能觉得这都是来搞笑的,一定不是认真的。错了,不仅认真而且还出证书了呢!牛不牛!
当然我们不能误导翠友们的欣赏风格,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位一直在创新风格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玉雕师张英迪
2001年,从小热爱画画美术创作的张英迪拜玉雕大师杨新月为师,学习传统玉石雕刻中的器皿雕刻,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习玉雕苦,但苦中有甜。”张英迪说,能和师兄弟们一起相互交流,是最快乐的时光。对于玉雕师来说,创新设计理念,是每一个玉雕师时刻都在思索也最难的部分,每一件玉石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用心去设计,为玉石赋予灵魂,这样雕刻出来的作品才能展现玉石的美。”
在张英迪看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玉雕师,玉雕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虚心和同行交流,敢于打破常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破传统的雕刻技法。
当下,玉石行业迎来了调整期,张英迪认为,这反而是对玉雕师的考验。随着消费者和藏家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玉雕师要创新雕刻技法,改变缺点,顺应市场,才能度过难关。
是的,任何事业想要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即便是对于翡翠玉雕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技法,如果不创新,终有一日也会被抛弃在历史的洪流中啊!
我们都知道玉雕的题材有很多种,花鸟、人物、山水等,其中人物题材是玉雕创作的一个重要选题,也是最难雕刻,也可以说是最贵的题材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无论是对原料还是工艺水准的要求都非常高。
原料的挑选
一般情况下,拿到一块好料都想的是先雕人物类的再考虑别的,因为雕刻人物,要求料子必须尽可能的干净、底净、色匀。尤其是脸的部位,不能有任何的瑕疵。
比如观音,它要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如果眉宇间带有杂质或者色斑的话,就会影响整道佛光所赋予的灵气,对其本身的价值也会有影响。
和田玉质白温润、油性好且有一定的韧性,更适合观音、仕女的创作。好的糖色也可以做为其他人物的俏色运用,如罗汉、关公、济公、武将等。
料子本身的质量往往还能决定着人物的神韵。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玉来比喻人,亭亭玉人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来形容男子个性温和,气质佳。所以,好的料子雕刻出来的人物也更加形象有韵味。
工艺的难处
人物题材的雕刻对玉雕师的要求也很高,如何看出玉雕师的雕工呢,那就是脸部和手部。
脸部表情是人物造型的关键部位,是作品的主题灵魂,也是最难以表现的部位。雕刻既要符合历史人物又要具有现代人物的气息,还要根据不同人物头型单位及五官比例来进行刻画,还要根据人物的情绪雕刻出它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罗汉,它吸收了西域民族特色,丰颊、高鼻、粗眉大眼,又注重人物面部表情变化,以怒目圆睁,满目悲怅,眉头紧锁,和颜悦色,两眼似闭,一睁一闭,动静结合,使之罗汉面部表情显出超凡脱俗的神情。
手的创作表现也是非常复杂的,俗话说:“画人难画手,雕刻难雕手”,不同人物的手,造型也是不同的。
仕女的手要求十指尖尖,体现出纤细、柔和之美,而佛像的手则是宽大、厚实了。
而且手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手掌平伸或者手握拳头石,手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手腕的宽度是厚度的两倍,在接近手臂的地方要窄一些。
总之,不管是用料还是工艺方面,对人物雕刻的要求都更有讲究,不仅要达到料、质、色的统一,还要在造型上更加立体有灵气,所以要想雕刻出一件好的人物题材的作品是不容易的。
中华玉雕文化流传几千年,从古至今,一直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玉雕的领域里,题材可谓说是非常的广泛众多,
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龙古凤、人物风景等等等等,
但是,各位朋友有没有发现,其实在玉雕里很大一部分的题材都是跟佛教有关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这里今天就要给大家说道说道为什么了!
先从佛教的传入及传播说起!
其实,佛教流入中国,还是要从古代印度说起,
那是中国和国外文化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外来文化输入!
当然了,大家要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正统文化自居的儒家和道教为主,
当佛教流入中国,那肯定是要受到道教和儒家的排斥冲击。
正是遭到了中国本地教派的冲击和排斥,
却大大的刺激了佛教的发展,加速了佛教在中国盛行的进程,
佛教灵活的自我调节意识,投合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思维习惯,
抓住了这些特点,佛教的传播就大大的加快了进程!
在魏晋之后呢,佛教在中国盛行之风流传,
当时的统治阶级就开始在全国各地的修建寺庙,雕塑佛像,
这时候,和田玉又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因为中国人尚玉特点一直都有,
于是他们拿玉石开始雕刻与佛教典故有关的莲花生子、持荷童子等宗教人物形象,
这样在以玉造像之风气贯穿北魏至唐代的四百多年间,
玉佛之风就盛行了下来!
在佛教传入中国盛行的朝代里,尊佛之风可以说是十分的浓厚,
尊佛信佛加上古人对玉的崇尚,这些佛教题材的玉雕开始流传下来,
期间的朝代统治阶级雕刻了很多的大型玉佛,用于寺庙中供奉。
民间的百姓也以香炉点香供奉玉佛,也开始佩戴玉雕的佛教题材的挂件手串,
作为人的情感、愿望、信仰的载体传达于神佛。
佛教元素在和田玉石雕刻里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那如果要说,就是佛和观音是应用最广泛的两个题材了,
所以现在在玉雕里面,一直留有这么一句话“男戴观音,女戴佛”
这里面的意思,其实是谐音“男戴官印,女戴福”,
这也是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精神寄托!
佛像玉雕艺术的精髓
佛教玉雕中,最常见的莫如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中说,世间观音相皆是观世音的应身而非本相。观世音的应身有三十二数及三十三数之说。虽然观音呈三十二相,但是无论哪种玉雕观音,都要符合人们心中观音的重要特征,那就是端庄、慈祥。
佛像造型在玉雕创作中要重视美感。然这美感,乃超脱俗尘之美,望之庄严、慈悲,令人心生欢悦。这便是佛像玉雕艺术的精髓所在。
「玛瑙蓝色玉石雕刻什么题材」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建议:
1所谓「巧雕」,好玉(包括玉髓玛瑙等石英类),能现全貌、不雕琢的,都是品质最高的佳品,雕刻通常是为了掩饰瑕疵。
2蓝色与水的意象相关,可雕刻水中鱼虾等物与景。
3可以搭配佩戴此玛瑙者的人的八字来做处理。
因为长期混迹于翡翠行业,也热爱着这个行业,所以对行业的发展和前景一直关注。题主所说的问题确实存在,在之前的回答里我也做过反思:为何在知乎上喜爱翡翠玉雕红木等中国工艺品,工艺的爱好者少之又少?知乎是被西化了吗? - 唐勇的回答。
这个问题不只是消费者面对着的,翡翠从业者对此也很迷茫。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匹配。
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内涵与魅力深深吸引着爱玉之人。在传统观念中,有“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所以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雕刻题材,大多采用借语、谐音、比喻之类的来刻画一个吉祥的内容,如刻的竹子上有个蝙蝠就表示祝福,竹谐音为“祝”,蝠为“福”;如在人参背后刻件如意,则就表示“一生如意”,参谐音为“生”;如刻有梅花和竹子,则表示(花开五福)祝报五福等。这样一来,题材就比较受限。
大家知道,传统的玉雕学习方式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师傅教徒弟什么,徒弟就学什么,很少有敢创新的。虽然如此,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只要有作品产出,市场就能消化,对于玉雕师来说,好好做好这些老题材,就能生存下去。没有外在的动力,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这里我打岔一下。这些传统题材的雕刻技法、雕刻水平也随着人们的审美、技术的发展进步着的,这点是我们不能忽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