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煮蜡是中国传统抛光方法的一道工序,作为出货前抛光的打底工序,多用于翡翠等玉石。所以如果是A货翡翠,经过煮蜡也还是A货。
2、“灰、酸、炖蜡”能更好地显现翡翠表面的呈色特征,却没有破坏或改变翡翠制品的内部结构,而蜡面如有需要时可用浸水加热法除掉,这是属于珠宝鉴定内认可的天然翡翠的优化范畴。灰─是利用芽灰或香炉灰清理翡翠表面的酸性污渍,这是上世纪中叶前普遍使用的温和硷性清洁剂。
固体石蜡是永久性保养,液体只能保养一段时间,然后还要保养的。随身佩戴的玉最好不要保养,已经保养过的就需要开水煮一下,放入凉水中慢慢加开。过程中不要加凉水使温度变化太大以防爆裂。自然冷却,然后佩戴。
1、方法:将翡翠浸泡于融化的川蜡之中,蜡液就会慢慢地渗透到翡翠的缝隙,捞出来再抛下光翡翠就会变得更亮更光滑,它也可以遮掩一些小的瑕疵,因为蜡的熔点并不高,翡翠的结构不会被破坏,所以煮蜡是一种物理优化,它还是翡翠a货。
2、市场上面只有中低端的翡翠才需要煮蜡,中高档的翡翠因为结构已经非常致密了,正常抛光效果就很好,所以不需要煮,特别是高档的翡翠煮蜡后还会适得其反。
3、如果蜡浸的不深,佩戴一两个月之后表层和浅表层的蜡就会逐渐脱落,大家就会觉得翡翠没有那么亮了,颗粒也比以前粗了,如果蜡浸的较深还会有返白花的现象出现。
和田玉的煮蜡是和田玉加工的最后一个过程,在国标中和田玉的煮蜡属于优化,并不会影响和田玉的本身性质,鉴定证书上不用特殊注明。市场上大多数的和田玉雕件都经过煮蜡的过程。到底什么是煮蜡,为什么和田玉成品大多都经过煮蜡
样品煮蜡之前样品煮蜡之前
煮蜡是和田玉在经过设计,雕刻,抛光后的最后一步工艺,已经被消费者广泛的接受了。煮蜡是在作品经过抛光之后,放进蜡锅里,恒温一段时间,再将玉器捞出,迅速的擦干表面的蜡,让它慢慢冷却。煮蜡一般用的是固体的石蜡,将石蜡放进电饭煲中融化,保持恒温,再将玉器放入,根据裂口的多少,深浅,来控制恒温的时间。主要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由于物体内的粒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让石蜡进入到和田玉的裂隙中,来遮盖和田玉的裂隙。因为蜡的进入和田玉上欠口的透光会趋向于主体,使裂口不容易被看出来,或者完全看不出来,进一步优化和田玉作品的外观。但是煮蜡并不能消除和田玉内部的僵和大的裂口,只对表面的浅裂有一定优化的作用。煮蜡并不能彻底改变和田玉本身的裂口,如果长期不佩戴或者接触热水,欠口还是会再次出现,经过盘玩之后可能会再次隐去。
煮蜡之后并不容易观察,但仔细观察在雕刻精细的位置可能会有留在表面的石蜡,或者在雕件打眼的位置。但很多都不容易观察到,这时候可以借助紫外荧光进行观察,表面光滑,但该位置在紫外荧光下发蓝白色的荧光就值得怀疑了。
样品煮蜡之后样品煮蜡之后
样品煮蜡之后小的裂口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大的裂口还是很明显的。煮蜡并不会改变玉器的本生性质,只会对雕刻过程中底子不平,抛光中产生的细小凹坑,或者表面的浅裂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并不会影响和田玉本身的品质和耐久度。
1、将仔细清洗干净的挂件或者手镯用在开水中烫热,然后将蜡用刀片刮成薄片,覆盖在要处理的挂件或者手镯上,用吹风机开到最热的一档,蜡在热风下融化,部分会渗透进入挂件或手镯内部。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干净即可。
2、另一个做法是用一口小锅或者玻璃量杯,将蜡和挂件或手镯放入,然后整个的摆在冷水锅中将蜡融化,水开后煮5至10分钟,最后取出擦拭干净即可。
最好用水蜡,温度不能过高,高了会变黄。
一些玉石本身存在瑕疵裂纹,有些商家将其用水蜡浸泡一段时间,这样裂纹就完全被掩盖看不出来。
有些客户买后玩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水蜡逐渐消失,瑕疵显现出来,影响了品相,不明情况的客户还以为是自己玩坏了,其实是消失的瑕疵“重见天日”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