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8-被乾隆钟爱的良渚玉琮及其鬼斧神工的纹饰,第1张

多才又多情的乾隆帝写过一首诗:“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

这首诗是写给他极钟爱的良渚玉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七种展品的,据说他曾在下图这块玉琮上题诗,留字,留印等,可他并不知道这是上古玉琮,而以为是汉代之物,叫人配上了珐琅铜胆,作香熏使用。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独特、最精美、最神奇的玉器,以丰富而独特的器形、神奇而精细的纹饰闻名于世。它的器形主要有琮、壁、钺、璜、环、三叉形饰、冠形器、锥形器等等;它的纹饰以头戴羽冠的“神人”,与瞪睛竖眼、阔嘴獠牙的“兽面”组合为主,这是在中国诸多史前文化中极为罕见的。

而良渚玉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类型。

琮的尊贵地位

[if !supportLists]1、[endif]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见玉琮是用来祭地的礼玉,是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琮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影响极为深远,先秦时代与璧、圭、璋、璜、琥并称“六器”。

[if !supportLists]2、[endif]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玉琮出土的墓葬,一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有些墓中甚至有殉葬人。

比较有趣的是,凡是有玉钺陪葬的墓,就一定会有玉琮陪葬。玉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是军事力量的象征,能用钺陪葬的估计是部落的军事首领。而玉琮是礼器,也应是掌握了部族权力或宗教权力的人才能拥有,由此推测,墓葬主人可能是“王”或者“巫”。

琮的器形与纹饰演变

琮是良渚玉器中最有形体创意,体积最大的类型,它内圆外方的独特造型,可能由圆筒形的镯演化而来。琮的纹饰,以神人兽面纹和简化神人纹为主,也最能代表良渚玉器的纹饰特点。

潘晓芳的《良渚玉琮》,为我们展示了良渚玉琮形体、纹饰的演变历程。

早期玉琮是矮圆筒形,表面有四块对称的长方形凸面,上面均阴刻着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宽眉、双圈大眼、阔嘴、伸出上下獠牙,高3至4厘米。

中期玉琮为矮方柱体,内圆外方,一般分成上、下两节,高5至8厘米,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图像,有的还在人兽两颊,各刻一只展翅欲飞的鸾鸟,也有的在长方凸面上刻两组神人兽面纹。

晚期玉琮为长方柱形体,从几节至十几节不等,最多的有19节,最高的有492厘米。上大下小,仍然以四角为中线,刻着简化抽象的神人兽面纹,头冠和鼻子用两长一短的凸棱表示,眼变成了单圈,有的在上端口沿刻着浅浅的鸟纹。

琮中之王和“神徽”

1986年,浙江余杭曾出土一件玉琮,是良渚玉琮中体积最大的,它重65公斤,高89厘米,孔径49厘米。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分上、下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部分,四个方形凸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组神人兽面纹;转角的地方刻着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四角相同,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这一玉琮的纹饰极有特色。纹饰中的神人头戴帽冠,装饰着细密的云雷纹,帽顶是放射形的羽毛;倒梯形脸,圆眼、宽鼻、阔嘴,眼的两侧刻着短线表示眼角;上臂向两侧张开,手肘向胸前弯曲,拇指上翘,手臂上也装饰着大小不一的云雷纹。下肢作盘腿坐的样子,各有三只爪子。

手扶按的地方,刚好是兽面的眼睛,双圈圆眼,鼻子和嘴像一个工字形,露出尖锐的獠牙。嘴下部是腿,有尖锐的爪子,腿上也装饰着云雷纹,看上去虎虎生威的样子。

兽面纹两侧各刻着一个鸟纹,看上去极为变形夸张。整个纹饰中大量填充着卷云纹、直线、弧线等。

这件玉琮刻画细致,工艺繁缛,是已经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最精美的一件,被称为“琮王”。

而琮王拥有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被称为“神徽”。蒋卫东在《良渚玉器研究》中写道:“将冠帽、脸庞面容、四肢健全的神人与卵目獠牙兽面结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即所谓的神徽”。

关于神徽兽面含义的猜测,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龙,有的认为是太阳神,也有的认为是虎豹等猛兽,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猜想的是,这包含着人能战胜自然的英雄崇拜。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 , 也许意味着人对自身力量的 觉醒;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发现 , 说明祭祀礼仪和王权专制在当时 可能 已经 出现 ; 猛兽 和鸟的 形象,意味着 良渚 可能 已经有了龙凤 图腾 崇拜。

"何以文明"中刻在陶罐上的动物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化遗产,也是古代中国陶器上常见的装饰图案之一。这种动物通常是龙、凤、虎、狮、麒麟等神兽,也有一些是普通的动物如马、牛等。这些动物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例如龙代表着尊贵和权力,凤代表着幸福和吉祥,虎代表着勇猛和力量,狮代表着权威和威严,麒麟则代表着和平和祥。这些动物在陶器上的刻画,不仅增添了陶器的美观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崇尚和敬畏之心。

兽面玉牌寓意招财纳福。招财纳福。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雕题材千千万,每一件都有其自身的寓意,花鸟、草木、人物、仿古件。一代代传承下来,多多少少带了些神秘色彩。其中最为神秘的,还要数仿古件里的兽面纹饰题材。兽面,最开始是部落的图腾。它是凝聚一个族群神权和王权的神物和法器,在一个部落里,它是最神圣、最不可亵渎的神的象征。

我们常见的玉牌雕刻题财星、童子、龙、凤、马等等,这些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挺好的。神兽纹玉器的出现,就是这一内容的反映。这类图案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玉器上,如戴羽冠人,怀抱兽面的“神徽纹”,这种“神徽纹”以玉斧和玉琮上的最典型。还有隐起的、平凸的、阴勾的人兽面纹,代表着良渚文化图案的特色,它证明此时的玉器已为有权势人物占有,用于祭祀神灵和区别尊卑,生前佩用死后殉葬,或“疏璧琮以殓尸”。至此,玉器的神灵巫术化和政治化已初步完成。

可以是任何凶猛的野兽脸纹,如狮,虎,豹,狼,龙,鲨鱼,传说中的洪荒奇兽。

不过,我查了查中国,外国的铠甲图像,很少明显有兽脸纹样的,几乎没有,最多就是抽象的兽脸,兽身图纹。这个兽脸最多是被当作铭徽,一种身份象征。

门上衔铜环的是螺狮兽,叫做兽面衔环。作为龙的九子之一,螺狮“形似螺狮,性好闭,故立于门上”,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所以将它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

十二生肖,以虎配寅,与兔相邻。虎的辰位相当夏历正月,也是一年的开端。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孔家坡汉简《日书》同。

三十六禽,以虎、豹、狸并列。狸是狸猫,也叫豹猫,身上有豹斑。豹猫属于野猫。野猫、家猫都抓耗子。三者皆猫科动物。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讲钟律配兽,其中有虎,未见豹、狸。

兽面纹一般指饕餮纹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是古代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肃穆的气氛,但这些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纹饰具体代表着什么意义,至今众说纷纭。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奴隶主在这些可怖狰狞的纹饰中寄托了他们全部的威严、意志、荣贵、幻想和希望。张光直先生同样认为“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但他认为这些动物纹样不是为了威吓,而是为了与神沟通。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把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神的力量,人们对神灵充满敬畏之心,乞求神灵,取悦神灵,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师有着极高的地位,巫师阶层也就成为最初的帝王统治阶层。祭祀是巫师的特权,也是沟通人、神,使人间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环节。巫师们利用青铜器上的动物们与神灵交流,因此这些怪异动物纹样也就代表着神秘和权力。另据陈公柔和张长寿先生研究,无身兽面纹的最原始形式,只是一对圆泡状乳钉,以表示兽面的双目,渊源可直溯到二里头文化,后来逐渐增添鼻角口耳眉,成为器官齐备的兽面。眼目是兽面纹的主体,由于兽面纹一般其实只见有双目,它原本应当源自史前的眼睛崇拜。史前彩陶上有成对眼目纹,玉器上有成对眼目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了标准的兽面纹,也有了兽面纹的简化形式即眼目纹。据汤惠生先生研究,萨满教中的天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太阳神往往被绘制成眼睛状,因为在诸多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是“天之眼”。如波罗门教的太阳神,又称“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这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饕餮当为天神或太阳神之属,饕餮纹中对眼睛的强调,正是其作为太阳神——光明这个特征的描述。[

1 殷商图腾起源

据史书记载,殷商的图腾是“兽面”(也称“獬豸”),是由纣王的祖先帝喾所得。帝喾曾在狄戎之战中献上这个神兽来祈求胜利,并在取胜后将其封为“镇狄符”(抵御狄戎的图腾)。因这个神兽外形形似独角兽,能祈神化邪,因此被尊为殷商的图腾。

2 兽面在殷商文化中的地位

在殷商文化中,兽面的地位非常重要。兽面不仅是镇狄符,还是祭祀的对象。每逢重大祭祀活动,殷商的祭司们必须将兽面作为祭品献上,以祈求神明的庇佑。在殷商时期,兽面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甲骨文、玉器等器物上,并出现在祭祀活动的场景中。

3 兽面的象征意义

除了在神话传说中的意义,兽面还具有一些实际的象征意义。首先,兽面象征着殷商一族的统治权威。在殷商时期,兽面只能由王族或贵族佩戴,代表着他们对政治大权的掌控。其次,兽面也代表着殷商一族的崇高理念。兽面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代表着殷人对于神灵、宇宙、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兽面在后世的影响

殷商时期虽已经逝去,但兽面的影响却流传至今。兽面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包括书法、绘画、雕刻等等。例如,清代德清泾阳书法刻钟贻、吴昌硕题识熏衣作品中就出现了兽面的图案。此外,在现代的商业设计领域中,兽面也曾深受追捧。比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宝格丽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兽面为主题的运动手表。

5 对现代的启示

兽面虽然只是一种传统的符号,但它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可以从兽面中汲取一些启示。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殷商人民对于信仰的重视和尊敬。在一个物质追求日益浓重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内在的信仰和价值观。其次,兽面和殷商文化的发展也将启示我们,一种文化只有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同步才能保持生命力。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推动来推动文化的发展。

6 兽面背后的历史故事

兽面虽然具有象征意义,背后还有一些深刻而有趣的历史故事。比如,据说,帝喾得到兽面后,曾尝试用石头和锤子将其打碎,但怎么也打不开。后来他才明白,这是因为他打的地方不正确。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使在古代,人们对于符号的维护和神秘感也非常注重。

7 结语

总的来说,兽面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在殷商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文化中,也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通过了解和学习兽面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和把握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增添一份厚重而真实的文化底蕴。

青铜器系:

饕 餮 纹

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图案多有变化。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推动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仿器耳或器足上的装饰。

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

龙 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爬行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卷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仪礼·玉藻》:“龙卷以祭。”郑玄注:“画龙于衣。”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双体龙纹

亦称“双尾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体躯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行于商末周初。大多施于方彝或方鼎口沿上。

交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在一起,成多叠式的。《仪礼·觐礼》:“载龙旗弧韣乃朝。”郑玄注:“交龙为旗,诸侯之所建。”《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旗。”郑玄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复也。”是交龙为龙交缠的图象。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夔 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蛇纹

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蟠虺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行于春秋战国。

蟠虫离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斜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秋战国。

鸟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玉器系:

许多古玉器上都会琢上一些花纹,这些花纹称为纹饰,每一种纹饰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和流行的年代,因此古玉器上的纹饰对古玉的断代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各种纹饰使玉雕艺术品显得更加精致华贵,使人爱不释手。以下介绍一些重要的古玉纹饰:

谷纹:形状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其实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盼望。谷纹起源于战国时期,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宋代和清代仅少量制作,但是琢工不如战国和汉代,谷粒排列稀松,不饱满,摸上去不“扎手”,是后仿的可能性较大。

涡纹:是圆形的几何图案,在一个圆面上饰有类似水涡纹线条的纹饰,此纹饰结构与金文中的明字结构完全相同。涡即为光的意思,而光必发自火,古时候记载有“火似圈”,所以涡纹实际上是一团火的形象,它始于商周,盛行干汉代。

兽面纹:兽面纹是兽类动物的头部图案,有牛、羊、虎等多种形象,都以程序化手法构成,它们有首无身,故叫兽面纹。盛行于商周,是图腾的代人类对动物崇拜的遗风,象征威猛、勇敢、公正,叫云雷纹;

云雷纹或称雷云纹,是以连续的回旋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简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简称为雷纹,雷云纹盛行干商和西周。

蚕纹:垂体屈曲,头圆,两眼隔突出,多用于器物口沿下或足部的装饰,盛行干商代和周代。

螭纹:头部似猫而嘴较方,耳为“几”形下迭耳,或凹且小,或有角,或无角,五宫生动,眼睛较大,眼球凸起且圆,嘴部似凸起或三段式,还有的螭嘴细长而似锥,细身肥腰,尾部为卷丝状或分叉卷向两侧。汉代较为流行,宋代至清代均有制作,但是神韵与汉代相去较远。

勾云纹:勾云纹有两种,一种是阴线碾琢的小勾云纹,另一种是减地凸起的勾云纹,勾云正反相连,排列密实,这两种勾云纹均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宋代以后仿制的勾云纹较大,排列疏散。

柿蒂纹:顾名思义如同柿子下部之蒂子一样,四瓣或五瓣,这一类纹饰多使用干战国玉器上,在汉代的玉剑首上也常有发现,在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

蒲纹:蒲纹是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类似蜂房排列的六角形,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说文》解释蒲:“蒲草,可为度也。”后人将这种雕琢排列有序的纹饰称为蒲纹。蒲续流行干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汉代蒲纹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后代所仿制的分割线一般较小,且较毛糙,纹饰较小不大气。

山形纹:其形状如“丁”字,两端俏不卷,正反勾连,仅见于汉代。

乳丁纹:乳丁纹在玉器上琢出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点,称之为乳丁纹,乳丁纹有可能是由谷纹变化而来的,出现在璧上,通常代表天上的星星,宋代以前较少见到,明代使用较多,多装饰于玉璧和器皿 。

饕餮纹: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形状如同凶猛威严的兽面。《左传》杜预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琢于玉器上的饕餮较少,流行于西周至战国之间,多为一凶猛威严之兽面,仅有眼睛、鼻子,而无下巴,其含义可能是戒贪吧。清代乾隆年间有少量的仿制品。

弦纹:弦纹呈上半弧形式下半弧形,凡是两条半弧线构成之图案,通常称之为弦纹,弦纹流行的年代较早,上古三代就有,至宋明期间仍有制作。

蝉纹;为一蝉形,因年代不同变化亦较多。蝉代表着永生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多用于随葬用的含蝉。也有少量的佩蝉和帽蝉。蝉纹从西周到清代,历代均有制做,但是以汉代为最佳 。

宝相花纹:宝相花不是一般的自然花卉,而是集中了莲花、菊花、牡丹花等花卉的形态特点,综合构成的一种象征吉祥的花纹,它与 佛教的兴盛有很大的关系,在唐宋时期厂为流行。

蔓草纹:蔓生的花草构成活泼饱满的纹饰,带有一种欢乐的色彩,由于它连绵不断的造型特点,人们赋予它连绵不绝的吉祥内涵,蔓为带状谐音“万代”,流行于元代至清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06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