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乌沙原石怎么分辨莽带呢白色莽是啥样的求真图

黑乌沙原石怎么分辨莽带呢白色莽是啥样的求真图,第1张

蟒带:是在翡翠原石的皮壳上出现了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条状或者块状物体,甚至缠绕这大半个原石,外形似蟒蛇、绳索的形态我们就叫做蟒、索、蟒带。

一般情况来说,细粒致密的表皮会比粗粒松散的抗风化能力强,有绿的部分比无绿的部分抗风化能力强。所以说翡翠原石内部绿色的地方或者种很老的地方凸出来就形成了蟒带。

蟒带特点:突出于皮壳表面,细腻光滑,手摸上去不会感到粗糙。如果蟒带上还有松花那就是更好的兆头,蟒的颜色、走向、形态、倾向都是判别翡翠原石绿色的因素。辨别蟒带时,蟒的颜色往往与周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其纹带,有时明显,有时隐约难辨,需要熟悉场口和翡翠原石的纹路,以及细致耐心地长期观察、摸索才不致有误。

白蟒:与石头的原色不同,蟒呈白色,称白蟒;白石头也会有白蟒,很难辩认。

此类蟒中,蟒呈灰白色的最佳,特别是黑石头上有灰白蟒像鼻涕一样,赌涨的把握很大。蟒上如果再有一点松花,那就是难得的表现。

黑乌沙原石上的白蟒可参考下图:

1、必须敞口正,哪个敞口出什么材质的翡翠是它的特定情况,不是每一个敞口的原石都可以赌到玻璃种帝王绿的。这和运气丝毫没有直接关系。

2、常见容易出冰种的翡翠原石皮壳翻砂皮:皮壳上有明显的风化沙粒,皮壳形式存在砂砾感,我们经常会说翻砂有力,指的是皮壳紧凑。翡翠皮壳上的“翻沙”对于翡翠内部的“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翡翠“翻沙”决定性的作用所在:所谓“翡翠石”的“砂发”、指的是翡翠原石皮壳的“触感”(手摸的感觉)砂糙手意味着种老水好。不糙手意味着种嫩水短,种老的往往色不容易进。

3、常见容易出冰种的翡翠原石皮壳癞蛤蟆:看过癞蛤蟆的人知道其皮壳令人反胃恶心,这样的皮壳在翡翠原石里面也是种老的表现、别看其貌不扬、却容易出冰种、玻璃种好料子。

4、常见容易出冰种的翡翠原石皮壳脱沙皮:顾名思义、皮壳部分沙粒自动脱落,露出肉质,这样的皮壳容易出冰种、玻璃种好料子,其价值不菲。

5、常见容易出冰种的翡翠原石皮壳老象皮:顾名思义,皮壳像大象皮,糙手,基本产自莫西沙场口。蜡壳黑乌沙,细皮黑乌沙:黑乌砂皮可为颜色较深的黑色,蜡壳,细沙皮,一样平常认为内部会有较深的绿色部分,甚至可出现满绿的翡翠。

6、常见容易出冰种的翡翠原石皮壳老树皮:疙疙瘩瘩、起皱纹、是种老的原石经历高压挤出、种老肉细、也是常冰种好料子。

1、大象皮:形似老象皮,浅灰色,皮壳起皱,触摸时手感带刺,这是风化的典型表现这种皮的石种较好,是原生沙壳,切割后多见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壳中的上等。

2、老树皮:形似树皮,黄褐色,显褐皱性的干枯,眼看粗糙,手感带刺切割后多见白水底,含正色者居多,可赌性强这种皮壳多见出产于大马坎场区因缅甸有一种当地人称为德乃卡的树,树皮很像这种皮壳,所以人们也称其为德乃卡皮。

3、白沙皮:皮上沙粒似盐,石种老,皮下有白雾,主要产于老场区马拿场口和新场区的个别场口除此而外的白盐沙,皮下没有雾,沙粒粗细不分,手感弱常见脱去白沙有黄沙,是次生沙壳与原生沙壳共生的例证原生沙壳下若有绿色,大多阳而不阴,翠色浓艳。

4、黄沙皮:沙粒似盐,显深**,石种老主要产于老场口其他场口也有出产,最重要的区分是沙要翻得好,有较强的立体感切割后多见白水底,颜色翠而阳,是上等俏货若皮上沙粒混乱不均匀,没有规律性的排列,这样的黄沙皮没有雾层,多为糯化底或豆底。

5、白灰皮:沙粒被一层石灰粉包裹着,刷掉这层白粉便是白沙,这是表层风化的表现,多出产子老场区,切割后见玻璃底者居多。

6、脱沙皮:这是双层沙壳,是原生沙壳与次生沙壳共生的典型品种脱去一层还有一层,颜色多为一层白,二层黄或者红。

7、老石种:主要场口在东郭黄沙切割后多为白水底,有阳豆色红沙切割后,多见擂化底,有正色,但偏暗。

8、黑乌沙皮:颜色灰黑,沙粒有粗中细三类,粗者多见为粗豆底,细者多见为细豆底,唯中者有糯化底,切割后有的见正色有的见偏色,有白猫凳味足,有的蓝味过甚若是帕敢或后江场区出的乌沙皮,细豆底居多,绿色黄味足;莫罕和南奇场口的糯化底居多,绿色偏蓝这四个场口出的乌沙都有蜡壳,其他场口出的黑乌沙有蜡壳者少见。

9、铁锈皮:铁锈皮为黑黄,它可以出现在不同颜色的沙壳上,一条条宽窄不等,有的是片状走向,有的是块状铁锈壳如果沙粒适中,翻得有力而规整,切割后底和色都好,不怕底灰,只怕无色,一经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

10、铁沙皮:铁是指沙紧,多见为土白色,切割后为细豆底或糯化底这是一种少见的老种右。

11、水翻沙:多见为老石种,颜色黑黄灰都有,但沙粒一般不太好,因为出产这种水翻沙的场口比较杂乱,底水一般,主要区分点是皮上有无水锈有代表性的是麻母湾和惠卡的萍皮水翻沙。

12、红沙皮:色似杨梅红,也称杨梅沙出产这种沙壳的场口比较多,有摆上桥、香公、大马坎、穷瓢、马那、摩哥地等,中等石种,多见牛血雾,一般为豆底若是壳上出现褐色的槟榔水锈,其色就很不好。

13、腊肉皮:皮壳形似腊肉,因而叫做腊肉皮皮壳有厚有薄,种底有粗有细,一般不透明,属中等翡翠,出产场口比较多含翠色者却少见。

14、田鸡皮:颜色青灰,表皮细腻而显薄,少数田鸡皮有蜡壳,因敷在无沙处,容易脱落,含翠色者比较少它多见出产在后江场区。

15、黄梨皮:梨黄颜色,皮薄,打光即可看见内含的颜色,切割后,绿色黄味足,显鲜亮活放是大马坎最具代表性的块体。

16、洋芋皮:皮色土黄而薄,多见半山半水石切割后半透明,糯化底,产于大马坎和莫帮洼场口。

17、笋叶皮:颜色乳黄而薄,透度高,属半山半水石切割后绿色翠而温润在白水底上很有特色。

18、青蛙皮:皮色淡绿,没有雾层,切割后,多见水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2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