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如何辨别黄金的真假? 黄金饰品的鉴别
鉴别黄金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些鉴别方法。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成色在95%以上,浅赤**90--95%,淡**为80--85%,青**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弧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o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问题二:如何快速辨别实物黄金首饰的真假 快速辨别黄金首饰真假方法:
查戳记 现在我国厂家生产的黄金首饰均有本厂戳记和含金量字样。
掂重量 黄金的密度比银、铜、铅、铝等金属大。体积相同的黄金比白银重40%,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托在手中掂试时,会感到沉重坠手。
看色泽 黄金首饰一般纯度越高,色泽越深,足金为黄中透紫,18K为黄中泛青,14K金为黄中透赤。
听音韵 将金首饰扔在坚硬的地上。落地时听其响声。真金发出的声音低闷、厚实、沉重,且声无余音。假黄金的声音脆而无沉闷之感,一般是“当当”的响声,且有余音。真黄金落地时跳动没有假黄金剧烈。
试硬度 纯金硬度较小,用手可以弯曲。假黄金用手弯曲时感到坚硬,如果用大头针在饰品上划痕,纯金制品的划痕较清楚。含金量低的饰品,即使能划出痕迹来,也比较模糊。镀金首饰更为模糊。
化学方法 将浓度为70%的硝酸,分别滴在首饰上,保持原样的是真金首沛,发生化学反应的不是真金首饰。
最准确方法:到附近金银珠宝检测中心出证书
问题三:金子怎么看出来真假 1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成色在95%以上,浅赤**90--95%,淡**为80--85%,青**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
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二看硬度
1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三听声音
1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
2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问题四:怎样才能辨别黄金的真假? 黄金的鉴定方法很多,中国民间总结了一套简便方法,其口诀是:看色泽、掂重量、听音韵、折硬度、石上磨、对比牌、用酸点、定成色。前四句靠目力,凭感觉;后四句则需借助工具和试剂。
一.看色泽
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成色在80%左右;青**成色在70%左右;**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诀为“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若对久藏初出的首饰来说,则有“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的说法。
二.看密度
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黄金首饰的质量(克)比上一定黄金首饰的体积(立方厘米)等于密度。求出所测黄金首饰的密度,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则为纯金或较纯金,否则即为非纯金或成色差的黄金(此法对首饰无任何破坏性)。
三.折硬度
黄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点,能压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时,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绩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出现皱纹,也叫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用此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软些。
四.听音韵、看弹性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五.用试金石鉴定成色
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六.用酸点
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若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问题五:金子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真假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简单易行的鉴定黄金饰品的真伪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 火烧法: “真金不怕火炼”,将首饰经高温火烧冷却后,黄金仍是金**且不变形,这就是俗话说的“烈火惧真金”。如果变成黑色,就不是真金或是有其他金属掺入。
(二) 眼观法:黄金具有耀眼的赤**,它们光泽和颜色是经久不衰的,成色越低,颜色越差,即人们常说的“七青、八黄、九赤”。与其他金属伪称的黄金首饰从颜色上的即可识别。
(三) 耳听法:听声音辨成分。将首饰从高处自然坠落,若发出“叭嗒”的声音,且有声无韵无弹力,则是纯度较高的黄金。如果音沉韵长弹力大,说明其成色不高,首饰中含其他金属成色较多。
(四) 手掂法:用手掂比较重量。黄金的比重是193,远高于银、铜、锡等金属,通过比较重量,就可识别是否以其它金属假冒黄金饰品,因为相同体积的黄金要比银、铜、铝等重得多。
(五) 牙咬法:黄金硬度低,比较软,用牙齿咬,就会有痕迹。其它仿金没有这个特点,而且黄金的成色越高就越软
问题六:如何辨别黄金首饰的真伪 1比重量。黄金的密度大,它的比重比其它金属高许多,一般来说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物,黄金制品的分量要重得多,掂在手里有沉重感,太轻的制品必是伪品。2试硬度。黄金的硬度很低,成色越高的黄金质地就越柔软。若用普通金属物在黄金制品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金,留下划痕的是伪品。3听声音。可将黄金制品抛在硬地上,会发出“叭嗒”之声,有声无韵,成色低的黄金则有韵,且响声尖长,此外,真金落地时的跳动没有假金来得剧烈。4观颜色。成色越低的黄金中的银、铜、铁含量偏多,含银越多颜色越淡;含铜多则呈淡**,且稍微发绿;成色越高的黄金色泽越高。故一般可依据“七成青、八成黄、九成赤”的口诀来观察黄金的成色。5滴硝酸。黄金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空气中不易氧化。黄金在酸性液体中(如硝酸、稀盐酸等),其颜色不变,而假金只要是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饰品,镀金层很容易脱落,不仅脱落部分易生锈,即使镀金表面也易被铜覆盖。6用火烧。真金不怕火来炼,用此法鉴别黄金最灵。足金烧烤后仍色泽如新,K金烧后表面却呈现出一种烟灰色的氧化层,且纯色愈低表面愈黑,镀金饰品被烧后,镀层则不翼而飞,伪品原形毕露。
问题七:如何分辨黄金是真是假 5分 这个是个铜,而且不是乾隆时期的。旁边框框凹凸不平,克攻粗糙。所以百分之90是假的。光从照片很难看出来
问题八:在家如何辨别黄金真假 一、如何鉴别黄金首饰与黄铜首饰。黄金与黄铜相比,黄金有很强的沉重感,放在手心有压迫感,因为黄金的比重为19.32g/cm3,而黄铜的比重只有8.9g/cm3。黄金的色泽越黄,成色越好,若偏红,则含铜杂质偏高;若偏白,则含银杂质偏高,其黄金成色都偏低。
二、如何鉴别K金首饰与足金首饰。鉴别K金和足金主要比硬度和弹性。K金的硬度比足金硬,足金越纯越软,用牙齿可以咬出痕迹,而K金则不行。K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有很强的反弹性,而足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没有这种效果。
三、如何鉴别镀金首饰与真金首饰。以黄铜材料做成的首饰,表面上再镀上一层薄薄的黄金,其价值非常低廉,因为它材质坚硬,难以冒充足金,但有人把它当作18K金出售,首饰的印记里还打着“18KGP”。这种镀金首饰的外表颜色与真金的颜色不一样,明显偏红,缺乏黄金颜色,外表也能区别。
四、如何鉴别镍首饰与白金首饰。金属镍是制造一元硬币的材料,白色,不氧化,外表酷似白金材料的颜色,但二者的比重大不相同,白金的比重为21.4g/cm3,而镍的比重仅为8.85g/cm3,沉重感有明显的不同。
五、如何鉴别银首饰与白金首饰。银和白金颜色虽然差不多,但也容易鉴别。银的比重为10.5g/cm3,只有白金的1/2。另外,纯银较软,容易氧化,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变黑,而白金则不同,较硬且不会氧化。
省工商局还提醒消费者,购买任何首饰都应当向商家索取发票,发票上的内容要详细些,与您所购买的首饰要一致。如果您所购买的是镶嵌宝石或钻石的首饰还应当向商家索取鉴定证书。
金银器鉴别
金与银都属于稀有的贵重金属它们具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柔软,易于加工,因而成为工艺匠人最受欢迎的加工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这种易于加工的特点,使金银器还能够加工改制、花样翻新,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金银制品比如,我们可以按已所好,将一条金链再加工改制,以形成项圈、手镯或戒指、耳环等其他所需饰品但另一方面,由于金银质软,其制品便容易在挤压或碰撞后变形或损坏此外,与其他一般金属材料比,金、银又都具有耐大气氧化和腐蚀的特性,可以历经千年,都仍然新亮如初所以不少金银制品历代相传,成为传世之宝特别是黄金,这种特性更佳,既不会锈蚀,又不易失去光泽与金相比,银的这种性能则稍差潮湿的臭氧会使银表面氧化,这是我们所见到的,银制品使用或搁置时久了,其色泽会由白亮转达为灰或黑色的原因另外,银抗硫化物腐蚀的特性也不及金
金银器的真伪鉴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其制造年代的鉴别
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金、银器质地的鉴别已能做出比较精确的测定比如器物金银含量的成色测定,对金银器内所含其他金属的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甚至对一件金银器不同部位的金银含量,亦能分别做出测定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金器,经测定其含金量均在85%以上,并含有少量银和微量铜又如浙江龙游县石佛乡出土的明代金杯,其上部含金量为73%,足与把含金量却只有60%,此外,其足为空足,为使金杯内盛放液体后,不至于重心不稳,空足内还加铁以配重再如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银器,经测定,含银量为6610% ,铜278%,锡、铅各25%这种银铜合金,具有银铜共晶组织最低熔点由此可知,当时对银铜合金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对金银器的材料质地的鉴别,从经验,亦积累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
(1)金的密度大一般说来,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品,金制品要重得多,太轻的制品必是伪品
(2)金银的硬度小,质地软,延展性强若用金属物在金银制>>
问题九:如何鉴别黄金手链真假 黄金首饰是指以黄金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其真假也越来越难以用肉眼鉴别,我店子是专门做珠宝首饰的――迪麦瑞,你也可以看看,不过也在这边跟你说说几种鉴别黄金首饰真假的方法。
看色泽
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成色在80%左右;青**成色在70%左右;**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诀为“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若对久藏初出的首饰来说,则有“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的说法。
掂重量
黄金的比重为193,高于其他金属。同样体积的黄金,其重量是银的1.8倍,铜的22倍。所以,真金托在手中应感觉沉重,假黄金则感觉较轻。
听音韵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试硬度
首饰含金量越高越柔软,用手很容易折弯,韧性好,不易断,用硬东西刻划会留下清晰的划痕;含金量越低则越坚硬,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
问题十:黄金用火烧成什么样子能看出真假 1)火攻法:
火烧识真伪。“真金不怕火炼”将首饰经高温火烧冷却后,如果仍是**,不变形,则是黄金,这就 是俗话说的“烈火见真金”;如果变成黑色,就不是真金,而是以其它金属制成的假冒产品。
(2)“水”攻法:
即用硝酸辨别黄金真伪。将首饰放在硝酸中,如果是黄金则安然无恙,不会有变化,如果是铜,就会冒出绿色烟雾。
另外,有的传统较老的黄金首饰的纯度不会很高,或多或少夹一点银,甚至有点铜(有时表面有点绿色),可以把它放在用水稀释1倍的硝酸中,加热煮沸半小时,将首饰取出,用水洗净,此时其表面的银和铜已除去。若在刚才的硝酸中加点盐(氯化钠),如果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氯化银),即表示该首饰中有银。请放心,这样处理并不会损坏你的黄金首饰,相反会使首饰的颜色更漂亮。
眼观法
(1)认清厂家和成色:
黄金首饰表层均应打印生产厂家和合金纯度(成色),且字样清晰。如果首饰上无印记,或印记模糊不清,则应怀疑该黄金首饰的真伪。
(2)检查颜色及变化:
黄金应有耀眼的赤**,它的光泽和颜色是经久不衰的,成色越高,颜色越美,所以人们常说“七青、八黄、九五赤”。以其它多金属伪称的所谓黄金首饰,从颜色上可以识别。
耳听法
听声音辩成分。将首饰从高处自然附落,若只发出“叭嗒”的声音,且有声无韵无弹力,则是纯度为何990‰的黄金。如果音沉韵长弹力大,说明其成色不高,首饰中含铜和其它金属成分较多。
手掂法
即用手掂比较重量。黄金比重为本193,高于银、铜、铝、锡等金属。同样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通过比较重量,也可以识别是否以其它金属伪冒黄金饰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掂一掂重量,便可知真假。俗话说黄金“压手”,因为同样体积的金要比铜、铝等其它金属重得多。
牙咬法
牙咬鉴真金。黄金硬度低,比较软,用牙轻咬,就会有痕迹,其它金属没有这个特点。而且,黄金首饰的成色越高就越软,还可以通过弯折的办法检查其成色的高低。如果成色低,其中含银、铜成分较多,就不易弯折。用此法可以识别金饰品是否以次充好。
舌舔法
品尝真伪。把金饰放在口中用舌头舔一会儿,然后吸烟,如果没有异味则是黄金;如果有甜丝的味道,则说明是铜质的。
珠玉以饰 琳琅满目乾隆时期皇室成员的婚嫁首饰 仇泰格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 清乾隆时期,皇室成员婚嫁首饰已经形成了一套惯例。 每一位阿哥、公主、格格在婚配时将依据自身的等级地位获得一套定例首饰。 同时,也可能因为个人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获得一些定例之外的首饰。 而这些妆奁首饰往往以镶嵌东珠的多寡、宝石的贵贱,彰显使用者的等级地位。 阅读链接 同治皇帝大婚中的皇后妆奁首饰 凤钿八分(赤金累丝凤钿全分、点翠凤钿全分、万福满簪钿全分、万寿满簪钿全分、双喜字银边钿全分、双如意银边钿全分、牡丹花寻常钿全分、海棠花寻常钿全分); 扁方十二枝(赤金累丝扁方成对、赤金洋錾扁方成对、赤金镶嵌扁方成对、翡翠扁方成对、白玉扁方成对、白玉玲珑扁方成对); 耳钳十六对(赤金洋錾钳成对、赤金累丝钳成对、翡翠钳成对、白玉钳成对、万福万寿点翠钳成对、双喜双如意点翠钳成对、镶嵌珍珠钳成对、镶嵌宝石钳成对、赤金各式小金钳八对); 耳环十四对(珍珠排环二对、碧玡瑶套环二对、翡翠套环二对、翡翠环二对、白玉环二对、珍珠环二对、镶嵌点翠环二对); 耳坠四对(珍珠耳坠成对,碧玡瑶耳坠成对、宝石耳坠成对、翡翠耳坠成对); 搬指十二件(翡翠搬指二件、白玉带皮搬指二件、金珀搬指二件、蜜蜡搬指二件、沉香嵌金万福万寿搬指二件、沉香嵌金双喜双如意搬指二件); 手镯八对(赤金錾镯成对、赤金镶嵌镯成对、赤金累丝镯成对、赤金点翠镯成对、白玉元镯成对、白玉蒲镯成对、翡翠元镯成对、翡翠蒲镯成对); 指甲套四对(赤金累丝指甲套成对、赤金洋錾指甲套成对、赤金镶嵌珍珠石指甲套成对、赤金点翠指甲套成对)。 ——整理自毛立平《清代皇族女性嫁妆中的首饰》 清代,在皇室成员婚嫁之时,总少不了被赏赐各类首饰。检索档案,笔者目前共找到十六位乾隆时期皇室成员的婚嫁档案(以婚礼陪给妆奁清单为主),参考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年)拟定的《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乾隆时期的钦定满文类书《御制增订清文鉴》,并结合故宫博物院现藏清宫首饰实物,本文或可让读者一览乾隆时期皇室成员婚嫁配置首饰的大致面貌。(清代皇帝大婚首饰问题,因已有前人做过相应的研究—— 参见《紫禁城》二〇一六年第七期毛立平《清代皇族女性嫁妆中的首饰》一文,本文不再赘述) 笔者所见乾隆朝皇室成员婚嫁档案包括四位男性,十二位女性;这些人既有亲王、固伦公主,也有处于皇族底层无册封、无品级的格格,甚至还包括两名公主的女儿。一般认为,清代皇族也包括皇帝的女儿、姐妹的丈夫—— 清代的额驸是依附于皇家的,由皇帝提供府邸,经济上也依靠皇帝的赏赐。(罗友枝著,周伟平译,雷颐审校《清代宫廷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九年,页一八三)而公主与额驸所生的女儿出嫁时,其妆奁仍参照相应的格格的等级,由皇室提供(如和硕淑慎公主之女、和硕公主悫靖之女的陪嫁首饰),因此本文也将探讨此类婚礼陪嫁首饰。 清 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此定例基本为清乾隆时期皇室女性陪嫁首饰的标准配置,摘自《呈为陪嫁格格定例》 首饰,从传统意义上讲仅指男女头部的饰品,如今则泛指金、银等贵金属和宝石制成的各种饰品,早已不限于头饰。(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二〇〇一年,页二四五四)因此笔者对「首饰」一词是按照现代通用的定义去理解,文中所讨论的首饰包括头饰及其他各种贵金属、宝石饰品。 公主、格格的婚嫁首饰「标配」 清 呈固山格格下嫁预备应陪妆奁清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编号:奏案05-0344-001 清乾隆时期,倘若一个公主或格格(清代皇室女子分为宗室和格格两大类:皇帝所生女子为公主,即宗室;亲王以下宗室所生女子为格格。在公主之中,皇帝中宫所出者为固伦公主,皇帝妃嫔及中宫抚养宗室女下嫁者,封和硕公主。格格则分五等,依次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详见王树卿《清代公主》,《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页三一)要出嫁,她应该至少会得到以下这些首饰,即陪嫁妆奁定例(参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呈为陪嫁格格等定例》,档案编号:奏案05-0185-011;《呈固山格格下嫁预备应陪妆奁清单》,档案编号:奏案05-0344-001),这也可以说是当时陪嫁首饰的一套标准配置。 标识身份等级的朝服冠饰 朝服冠即穿着朝服时所戴冠帽。在清代冠服制度中,朝服是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服装,是清代宫廷服装中等级规格最高的。因此朝服冠在各式冠帽中也是最重要的。冠帽还具有标识主人身份等级的作用。清代的朝服冠上有各种饰品,依主人地位高低,其奢俭程度会有差异(清代的冠饰一般是可以拆卸更换的,冠帽的主人可以随着自己地位的变化而更换不同的冠饰),也就是说仅通过朝服冠上的饰品就可以区分佩戴者的地位等级了。正是因为朝服冠如此重要,在清代格格陪嫁妆奁清单中,最先列出的就是朝服冠上的冠饰。朝帽顶 帽顶又称「顶子」、「顶戴」。在冠帽正上方安上金顶饰,顶饰上镶嵌东珠(产自东北地区的一种优质珍珠)、宝石,这是满族人的传统习俗。公主或格格结婚时,肯定会获得这么一顶朝服冠,其上的冠顶饰在档案中一般被称为「朝帽顶」。在朝帽顶上镶嵌的东珠越多,表示主人的地位越高。 清 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朝帽顶为金凤与东珠相间组成,朝帽顶上镶嵌的东珠越多,表示主人的地位越高 清 彩绘女朝冠纸样 故宫博物院藏 暖帽垂饰 在清代,朝冠按照穿戴季节分为冬朝冠、夏朝冠,又分别被称为「暖帽」、「凉帽」。在宫廷女性所戴暖帽的后部会有一条细长的垂饰,由珍珠串缀,在中部还会串系一个较大的金托座,托座镶嵌松石、孔雀石等宝石,宝石品种的贵贱取决于主人的地位高低。「舍林」与「金花」 舍林也是满族人的一种传统冠帽饰品,其实就是一尊装置在帽前的金佛,其名称音译自满语「šerin」(满文写作:)。在《御制增订清文鉴》中,「šerin」被解释为「主子们凉帽前钉着的金佛」,给出的汉语的对应名就是「金佛头」。(清高宗敕撰《御制增订清文鉴》卷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舍林在公主或格格的婚礼妆奁清单中一般被称为「金佛」。舍林通常都镶嵌有珍珠,镶嵌的珍珠越多,表示主人地位越高。虽然在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收藏中还未发现镶嵌舍林的清代女性夏朝冠藏品,但其形制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乾隆皇帝御用夏朝冠上所嵌的金佛。 夏朝冠除了在帽前装舍林外,还会在帽后装金花。金花在《御制增订清文鉴》中的解释为「主子们凉帽后方钉着的金的花」(清高宗敕撰《御制增订清文鉴》卷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在档案中有时也被叫作「凉帽后金花」。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不见镶金花的清代女性夏朝冠实物,但亦如前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乾隆皇帝用夏朝冠,其背后镶嵌有金花,可作参考。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清宫旧藏金质嵌东珠龙形帽饰,推测其或为从冠帽上拆下的凉帽后金花。 清 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暖帽后的垂饰,垂饰金托座上镶嵌宝石的品种贵贱取决于主人的地位高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御用夏朝冠上的金佛(舍林) 清 金嵌东珠龙形帽饰 故宫博物院藏 推测其为从冠帽上拆下的凉帽后金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御用夏朝冠上的金花 清人绘 皇朝礼器图式册之「 ”皇帝夏朝冠图” 阿尔伯塔大学博物馆藏 清 金嵌广片碧玺耳挖簪(一对)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无品级的宗室、格格陪嫁的很可能是素耳挖簪,比这对耳挖簪要朴素很多 清 银镀金嵌宝石蝴蝶纹簪(鬓钗) 故宫博物院藏 无品级者以簪代冠 前述冠饰只赐给身份等级为乡君及更高等级的格格和公主,至于那些无品级的宗室、格格则会用以下两类簪子代替。耳挖簪 无品级的宗室、格格出嫁之时会得到一对耳挖簪作为舍林的替代。耳挖簪至少在宋代就已在中原地区出现了,可见其并非满族的传统头饰,很可能是清朝入关后才被清廷纳入到服饰制度当中的。最初的耳挖簪其实就是以金、银等贵金属制成的挖耳勺,平时可插戴在头顶上,有需要时便可取下使用。后来耳挖簪的工艺日趋繁复,其实用意义为单纯装饰意义所取代。另外,考虑到清代格格的陪嫁妆奁清单一般都会将首饰上镶嵌的珍珠、宝石等也记录在案,而所见档案相关记录仅写「耳挖一对」,因此推测其很可能指无镶嵌装饰的素耳挖簪。 鬓钗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出嫁的和硕悫靖九公主之女以及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出嫁的宗室弘昌的长女,在出嫁之时均得到了一对鬓钗,是作为凉帽后金花的替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九公主长女指婚照闲散宗室锡绵之女例赏给首饰衣服房屋等项事》,档案编号: 奏案05-0020-022;《奏为奉旨弘昌长女照例应陪嫁钗饰银缎疋等项交弘昌料理交送事》,档案编号:奏案05-0050-018)《御制增订清文鉴》对「鬓钗」一词的解释是:「女子们头上插戴的簪子的名字,将金、银锤匾(扁),做成两杆,叫作鬓钗。」(清高宗敕撰《御制增订清文鉴》卷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因为需要装饰两鬓,鬓钗常为成对制作。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首饰中,成对出现的且尺寸大小适宜插戴在两鬓的簪钗,可能就是妆奁清单中所谓的鬓钗。 朝服上所需搭配的其他配饰 除了前述各种冠饰之外,清代皇族女性出嫁时还会得到一围金项圈、一件金压鬓、一套嵌东珠耳坠、一对金手镯、一对金脚镯、一套或多套朝珠。 项圈 项圈又名「领约」,是清代满族 妇女所佩戴的项饰,在穿着朝服时必须配戴。项圈的一头可以开合,便于穿戴。项圈在清代皇室妆奁中非常贵重且十分重要,这从《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王熙凤缺钱用,月例「一月赶不上一月」,便拿了自己的两个金项圈当掉,一下便当了三百两银子。(曹雪芹《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第六十九回,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按书中描写,**们一个月的月银才二两银子)乾隆时期,皇室女性上至固伦公主,下至无品级的宗室格格,出嫁妆奁清单中都会有一围项圈。项圈上还会镶嵌东珠,使用者身份等级越高,镶嵌的东珠也就越多。 压鬓 满族女性在穿着朝服时,还会头戴一金环,因压在两鬓上方,故在陪嫁妆奁清单中被称为「压鬓」,又名「金约」、「头箍」。压鬓上镶嵌东珠和宝石,东珠的多寡同样标识着主人的地位。一件金压鬓也是乾隆时期皇族女性出嫁的必备之物。 清人绘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孝贤纯皇后佩戴了金项圈、金压鬓、东珠耳坠及朝珠 清 金镶青金石压鬓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环镶东珠耳坠(一套六个)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银镶石项圈 故宫博物院藏 耳坠 清代典章制度中记载的耳坠,与现代语境中的耳坠所指略有不同。《御制增订清文鉴》中的耳坠解释为:「女子们耳朵上佩戴者……在耳环上串系垂挂两个东珠珍珠,并镶嵌黄金制作而成」。(清高宗敕撰《御制增订清文鉴》卷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也就是说耳坠一词专指具有满族特色的串系两个珍珠的耳饰,有时候又被称为「两镶东珠耳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请备办多罗格格嫁妆折》,档案编号:奏销档233-084)而按满族佩戴耳坠的习俗,女性在一耳上需要佩戴三个耳坠,因此一套完整的耳坠是三对共六个,即共需使用十二颗东珠。依据《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可知,所有格格出嫁时均配有一套完整的耳坠,公主出嫁时亦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九公主下嫁亦照和硕公主备办妆奁事折》、《奏报备办和敬公主之格格陪嫁物品估需银两数目片》、《奏请为下嫁公主备办陪嫁妆奁饰物等项事折》) 朝珠 清代女性穿朝服时,必须佩带三串朝珠,一串正着挂,两串交叉斜挂。朝珠,最初称「数珠」,与佛教关系密切,从朝珠的使用可看出满族人对于佛教的崇奉。依据《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无品级的宗室、格格是得不到朝珠的,而有封爵位格格的嫁妆中则有三串朝珠—— 两串琥珀朝珠和一串珊瑚朝珠—— 正好构成了一套着朝服时的朝珠组合:一串珊瑚朝珠正挂,两串琥珀朝珠交叉斜挂。在乾隆皇帝执政初期,陪嫁公主(如乾隆十二年出嫁的固伦和敬公主)的朝珠也是一串珊瑚珠、两串琥珀珠(《奏报备办和敬公主之格格陪嫁物品估需银两数目片》),但是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出嫁的和硕和恪公主(《奏为九公主下嫁亦照和硕公主备办妆奁事折》)和乾隆五十二年出嫁的固伦和孝公主(《奏请为下嫁公主备办陪嫁妆奁饰物等项事折》)的陪嫁中朝珠则有十串:珍珠、催生石(青金石)、绿石、珊瑚、琥珀珠子各两串。说明乾隆朝晚期公主的陪嫁朝珠数量大幅增加了。 手镯 手镯也是陪嫁妆奁的标准配置之一。一般来说,公主会得到两对金手镯,格格则会得到一对金手镯。陪嫁妆奁档案中关于金镯的描述中并未提及镶嵌珍珠或宝石,因此推测陪嫁所用应为素金手镯。 脚镯 清代皇室女性陪嫁妆奁中还可能会有脚镯。《御制增订清文鉴》解释脚镯是「女子们脚上所佩之环」,外观应该和手镯相似,只是尺寸略大。目前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所有镯子中仍无法准确分辨出哪些是脚镯。 依据《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县主及以上爵位的格格陪嫁妆奁中均有一对脚镯,但实际上,乾隆时期各位格格的陪嫁妆奁清单中均难以找到金脚镯。公主中也只是和硕和恪公主及固伦和孝公主的婚礼清单上有此物件的记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九公主下嫁亦照和硕公主备办妆奁事折》、《奏请为下嫁公主备办陪嫁妆奁饰物等项事折》),连备受乾隆皇帝宠爱的嫡女固伦和敬公主也没有陪嫁此物。这很可能是因为脚镯使用场合极少并不实用的缘故。 此外,清代皇族中男性娶亲时,陪给福晋妆奁中的首饰也与前述标准配置相似,只是基本没有上面所说的几种冠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陪送十二阿哥福晋妆奁事折》,档案编号:奏销档296-218-1;《呈载锡阿哥娶福晋初定成婚筵宴物品并送福晋各色礼品清单》,档案编号:奏案05-0469-010) 阅读链接 陪嫁女子的首饰 在清代皇室女性成员婚礼中,随公主、格格陪嫁的女子也会得到一些首饰。作为皇帝之女的公主一般有十几名女子陪嫁,这些女子又分为头等、二等、三等。陪嫁的头等女子能得到淡金裹银嵌铜花项圈一围、淡金素耳坠三对;二等、三等女子得到淡金裹银素项圈一围、淡金素耳坠三对。相比之下,格格的陪嫁女子则要少得多,一般只有两名女子陪嫁,陪嫁女子每人得到的首饰也只有淡金素耳坠一对。 陪给额驸的首饰 清代皇室婚礼中除了陪给公主、格格妆奁,也要陪给额驸一部分首饰,有的还特别漂亮,别具风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各种腰带上佩挂的活计组合了。北方民族都有在腰带上佩挂各种生活用品(又称活计)的习俗。一套腰带上活计的组合在陪给额驸物品清单中一般写作「带环、手巾、荷包、小刀、耳挖筒一分」。 清 琥珀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珊瑚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光素镯(一对)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活计往往具有明确的功能属性:小刀可以在就餐时割肉,帮助进食;荷包能装各种烟草、干粮;耳挖筒,又叫「牙签筒」,里面装有牙签、镊子等小型工具,剔牙、掏耳均可;手巾,又叫「飘带」、「忠孝带」,在清初本是作擦手、擦嘴之用。所有这些活计,与野外活动密切相关,原为适应渔猎生活所需,但到了乾隆时期,其装饰性已经多过实用性,变得极为华丽贵重。例如,清代中期的手巾,配在主人身上,在骑马、走路过程中飘扬,格外好看;荷包上有着精美的刺绣;耳挖筒、刀鞘更以金、珐琅、玳瑁等珍贵材料制成……当这些活计挂在腰间时,俨然是琳琅夺目的装饰品。 所有这些活计,都会拴挂在两个带环上。乾隆时期,挂活计的带环也常用贵金属和宝石材料制作。例如陪给和硕和恪公主额驸的是「嵌珊瑚金带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九公主下嫁亦照和硕公主备办妆奁事折》),陪给和硕荣亲王长女固山格格额驸的是「嵌红宝石金带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固山格格下嫁采礼聘礼筵宴定例事折》,档案编号:奏销档353-212),陪给固伦和孝公主额驸的是「嵌珊瑚金带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请为下嫁公主备办陪嫁妆奁饰物等项事折》) 除此之外,按惯例还要陪给额驸菩提朝珠一串,帽顶一个(帽顶的式样依额驸的品级来定)。这些虽未冠以「定例」之名,但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形成惯例,可以算是赏赐给额驸首饰的「标配」。 婚嫁首饰的额外配置 前文讨论了乾隆时期不同等级身份的皇族成员婚嫁时所需首饰的标准配置。大体以相关定例作为参照,有规律可循。但这些「标配」首饰所体现的,只是皇室成员在制度下的等级,却无法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清代皇室成员婚嫁时首饰的多寡,除了与自身的爵位等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同皇帝的亲疏远近有关:如果成婚人与皇帝关系特殊— 比如受到皇帝的喜爱,那么在其婚礼妆奁清单中除了前述与身份等级匹配的定例外,还会加入一些额外的首饰,而这些「标配」以外的首饰,其标准、多寡或组合等等很难有规律可循,下面仅选取几种作简要介绍。 清康熙 吉服带及所系活计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铜镀金镶青玉带环(一套三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铜镀金嵌珠宝带环(一套三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铜镶蓝晶带环(一套三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菩提镶珠数珠 故宫博物院藏 特别赏赐的金凤 清代女性朝服冠的帽顶周围会镶有「金凤」作为装饰。实际上,「金凤」的叫法并不准确,因为在清代礼制中公主及以下皇族女性冠上的金鸟应该是翟(长尾的野鸡),但档案中称其为「金凤」。目前可知乾隆皇帝第十二子永璂婚礼中,陪送给福晋的妆奁清单中就有「金凤五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为陪送十二阿哥福晋妆奁事折》,档案编号:奏销档296-218-1),理密亲王允礽第六女淑慎公主之女的陪嫁妆奁清单中也有金凤五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呈淑慎公主之格格陪嫁衣物清单》,档案编号:奏案05-0189-087),郡君格格下嫁绰罗斯亲王达瓦齐的妆奁清单中有一枝金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呈绰罗嘶和硕亲王娶福晋赐给妆奁物品清单》,档案编号:奏案05-0145-091)。而除此以外,再难在档案中找到金凤的信息。这些金凤应都是属于特别的赏赐。 故宫博物院藏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上的「 ”金凤” 清 彩绘女夏季朝冠前式纸样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帽顶周围镶嵌的「 ”金凤” 可酌情变通配置的戒指 前引乾隆皇帝第十二子永璂及淑慎公主之女的婚礼妆奁清单上还列出了戒指。清代人所说的「戒指」,和当代意义上的戒指略有区别,其专指带有戒面的指环,而无戒面、各处等宽的指环则被称为「溜子」。由于戒指是额外配置,不在定例之中,因此对于具体形制也并无特殊要求,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酌情变通。比如《呈报十二阿哥娶福晋陪给妆奁清单》中,原拟用两对镶嵌宝石、珍珠的金戒指,但因为养心殿恰有一对白玉戒指和一对玻璃(料)戒指,最后也就把原定的金戒指改成养心殿的这两对了。 寓意吉祥的各式簪钗 清 黄金戒指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玻璃(料)指环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白玉指环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绿玉雕花戒指图样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珊瑚雕花溜子图样 故宫博物院藏 在皇族婚嫁首饰的额外配置中,最多的恐怕就属各类簪钗了。这些簪钗种类繁多,题材各异,因篇幅有限,无法一一描述,在此仅罗列一部分名称:「金玲珑如意簪」、「金茶花春瑞簪」、「金喜福长临簪」、「金喜荷莲鬓钗」、「金缉碎珠福禄缘善庆簪」、「金福寿双全面簪」、「金菊花面簪」。(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呈淑慎公主之格格陪嫁衣物清单》、《奏为陪送十二阿哥福晋妆奁事折》)从这些簪钗的名称中可发现,其虽种类繁多,但均为吉祥寓意的题材。 妆奁首饰上关乎等级的标识 清代皇族成员婚嫁中的首饰往往能体现使用者的等级地位,而从前述相关妆奁首饰中可以发现,这种等级地位多是通过首饰上镶嵌东珠的数量和宝石的种类来体现的。 清 银镀金嵌宝石双喜纹簪(三件)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银镀金嵌珠宝如意纹簪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银镀金缉米珠如意纹簪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猫眼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东珠(三颗)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溥仪向公安部交出的战败逃亡时所携带的东珠 所谓东珠,是优质珍珠的一种,主要产自东北一带。《御制增订清文鉴》对东珠解释为:「蛤蚌中生长,大的小的皆有,只有东北地区产出,坚硬异常。」(清高宗敕撰《御制增订清文鉴》卷二十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正因为产于高寒地区,一年中能下河捞珠的时间不长,产量有限,加之品质优异、外观「均圆茔白」(阿桂《满洲源流考》卷十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价格也就不菲了。且因产于满族人的家乡故地,清代统治者对东珠也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这几项因素使东珠成了清代宫廷青睐的首选首饰镶嵌物,并以其多寡来标识佩戴者的等级地位。《满洲源流考》卷十八所说的「王公等冠顶饰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宝贵焉」,以及包世臣所言「夫东珠禁服,惟嵌朝顶,重限三分,贵登及品」(包世臣《小倦游阁集》卷一·正集一,清小倦游阁钞本),都是在讲东珠的特殊地位及其标识等级的功用。前述公主、格格的冠饰(帽顶、金花、舍林)、金压鬓、金项圈都是通过镶嵌东珠的多少来体现主人地位的高低。 除了东珠,首饰上镶嵌宝石的贵贱也可用于区分首饰主人的等级地位。譬如前述暖帽后金花,固伦和孝公主婚嫁妆奁中的金花镶嵌的是猫睛块(即现今通常说的金绿宝石猫眼)和绿松石;而在《奏准陪嫁格格等定例》中,郡主婚嫁妆奁中的后金花镶嵌青金石,县主、郡君、县君镶嵌的是(绿)松石,乡君镶嵌的则为孔雀石。猫睛、青金石、绿松石、孔雀石这几种宝石的价值具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贵贱之差甚至在今天的珠宝市场中仍有所体现。 综上所述,在清乾隆时期,清代皇室成员的婚嫁首饰已经形成了一套惯例,每一位阿哥、公主、格格在婚配时都将依据自身的等级地位获得一套定例首饰。同时,也可能因为个人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获得一些定例之外的首饰。这类首饰种类复杂,款式繁多,并不拘于定式。通过这些妆奁首饰也可以看出,乾隆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首饰上镶嵌东珠的多寡、宝石的贵贱来体现使用者等级地位差异的制度。 原文刊载《紫禁城》2019年第4期
钻石承载着前世放不下的执念,化作佛前的那朵莲,收集每一滴关于生命的恻隐。钻石的光华中闪烁的,是大爱无疆的包容和纯粹。钻戒是爱的结晶,怎样辨别钻石戒指的材质的方法,你知道多少呢?
钻戒内圈的刻纹
用于镶嵌钻石的戒托一定是贵重的金属,而市面上常用的钻戒材质有铂金、K金这两种,有时候也会出现黄金材质的,所以辨别方法也相对比较简单。最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假冒铂金的材质,主要有白银、白色K金这两种。最主要的辨别方法是查看戒指内圈的刻纹,因为国家规定,凡是用于首饰制作的贵金属,一定要带有标明其材质的符号,通常是在戒指的内圈,铂金的专门符号是Pt,在选购铂金钻戒时,只需要认准这个刻纹就可以。
18K白金 30分 爱的誓言-简约款 豪华钻石女戒
颜色辨别钻戒材质
铂金拥有永不褪色的材质,它的颜色是带有灰色的白或者银白色,色度在白银与镍的颜色之间,K金的主要成分是黄金,所以白中会泛出**,白银的白色洁白璀璨,会带有一点刺眼的白色,它没有铂金的稳定性,虽然质地细腻光滑,缺点是较为容易被氧化。还可以从硬度上来分辨铂金和白色K金,铂金的硬度没有K金高,会被指甲等硬物划,而K金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另外铂金也被成为白金,但是有些店家口中的18K白金其实就是白色K金,与白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鉴定证书辨真假
珠宝的鉴定证书就是为了证明珠宝的身份,它就是珠宝的身份标识,上面记载了关于珠宝的一切信息,当然也是证明珠宝的真实性的有力工具。铂金钻戒的鉴定证书上有该钻戒的图样,一定要对照手中的钻戒仔细核对,因为钻戒的鉴定证书也不一定是真的,有可能是伪造的,现在市面上的各类鉴定证书多如牛毛,但其实具有权威性的鉴定机构出具的才有可行性,常见的权威的鉴定证书有NGTC、GIG、GIA、EGL、HRD、IGI等等。
你一回眸,成为我这一程的最难忘的景,到达你,就是到达心灵的彼岸。岁月的风声低吟浅唱,都不过是在诉说着那个更古不变的真理,唯钻永恒,唯爱相依。一颗真正的钻石,才能匹配爱的高度。所以,怎样辨别钻石戒指的材质的方法不可忽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